中高考常見心理現象—1—「舌尖現象」

2021-02-23 金言輝語

朋友的孩子是普通中學的高三學生。兩年前他以三分之差與市名牌高中失之交臂。高考很快就要來臨了,小亮發誓要憑自己的成績考進心目中的重點大學,以雪當年中考失敗的恥辱。他的學習成績原來一直名列前茅,但進入高三第二學期以後,情況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他從原來的尖子生變成了現在的中等生,證據是總複習後的兩次模擬考試總成績從班上的前五名掉到了二十多名。對此,他的父母傷心之極,一邊大罵他「不爭氣」「沒出息」,一邊找家教上門給他補課,以求他重新在班裡拔尖,爭取考上全國重點大學。其實考試的那些內容及題目,小亮都懂,也不覺得難,可不知怎麼搞的,答案在腦海中盤旋,但就是寫不出來,最後功虧一簣。

其實,這是一種中高考備考及考試中非常常見的心理現象——「舌尖現象」。一些很容易的題目,答案就在嘴邊盤旋,但就是寫不出來,也就是考試中突然忘了,這在心理上學上是一種短暫的記憶性受阻,心理學家稱之為舌尖現象。

大多數人都遇到過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在回憶信息過程中出現的暫時性的遺忘。但應注意的是,出現在學習和考試中的舌尖現象常會影響到考生的情緒、信心,所以必須加以克服。關鍵在平時要紮實地學好知識,通過形成知識網絡建立起有效的知識體系,藉助理解記憶、多感官記憶,採取及時複習、分散複習、系統複習等方式調動複習的積極性,鞏固所學的知識,建立起有效的檢索體系,在需要運用知識的時候能準確、及時性地提取出來。但無論平時學習多麼認真,總會有些地方學得不是很紮實,特別是處在緊張的考試環境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舌尖現象,要克服這種話到嘴邊又說不出來的現象,最簡便的方法是當時停止回憶,經過一段時間後,再進行回憶,要回憶的事物便可油然而生。

高考時人人都有分秒必爭的觀念。當在一個問題上出現了「舌尖現象」,被卡住時,可以先放下手頭這道題,稍微調整一下情緒,對自己說:「不要緊張,沒有關係,過一會兒我就會想起來了。」然後,可以平靜地開始做下一道題。也許在做其它題目時,由於知識間的聯繫,有關信息可能給你一些提示,使你猛然回頭想起前一題的答案。如果你把後面所有的題目都答完了,那道題的答案仍然沒有回憶起來,這時也不要過於焦慮,越是緊張越不可能消除這種「舌尖現象」。一時還想不起答案,可以檢查檢查其它題的答案,保證能得分的地方絕不丟分。 

最後,你可以集中精力來對付「舌尖現象」。努力回想與其有關的知識信息,甚至可以回憶一下當時講到這部分知識時的課堂情況,也許一些有象徵意義的東西會給你有效的提示。最後即使你仍未回憶出題目答案,也不要喪失自信,因為高考中答對每一道題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你要想到其它的題目你都作答了,這一題答不出不會對全局有太大影響。而且也許因為沒有在這道題上花費多少時間,利用這些時間你解出了更有價值的題目。 

總之,當「舌尖現象」出現時,你首先要保持鎮靜,注意放鬆,調整呼吸。然後,通過情境、結構聯想回憶與該問題有關的內容,發掘出合理的材料和線索。或者回憶面臨的問題與以往所學的哪些課程、所記的哪些筆記及練習題有關,從而找到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線索。或者,你可以暫時放下當前的題目。

另外,先做別的題,過會兒再回頭思考,說不定會從其它題目中得到啟發而豁然開朗呢。甚至你也可以對自己說,其實每個人都可能碰到這種舌尖現象或者難題,這時候就要果斷學會放棄,用最短時間爭取你能做的題或者保證自己不做錯題。

相關焦點

  • 心理推送第25期:高三常見心理現象之——舌尖現象
    高三常見心理現象之——舌尖現象親愛的高三學子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攀枝花七中心理微課堂。上一次,我們介紹了高三常見的高原現象,那麼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高三常見的另一種心理現象——舌尖現象。很多高三的學生在出現舌尖現象時可能會產生緊張、焦慮、擔心甚至是害怕等情緒,擔心自己是不是記憶力下降了、學習能力變弱了等等,其實,舌尖現象的本質是在回憶的過程中出現的暫時性遺忘,僅僅是記憶的一種特殊現象,跟記憶力下降無關,是正常情況,所以無須為此擔心。
  • 高考備戰的關鍵是調整心態,四種高考心理現象,高三學生需要關注
    高考備戰的關鍵是調整心態,四種高考心理現象,高三學生需要關注高考複習,一些心理現象往往會影響到高三學生的心態。因此,高三學生應及時了解和把握這些心理現象,從而提高學習效果。高三學生在這一階段,往往學習效果不好,以致不少學生認為自己的腦子不行了等等,失去了對高考的信心,影響到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在高三複習過程中,這是一種無法迴避的客觀現象。
  • 舌尖現象:為什麼話到嘴邊卻講不出來?
    心理學上稱之為「舌尖現象」(「tip-of-the-tongue」)。認知層面下的「舌尖現象」認知心理學研究發現,記憶活動包括編碼、儲存、檢索和解碼過程。在記憶過程中,人體的大腦像電腦一樣,先將各種外界學習材料自動編成形碼、聲碼和意碼,然後,再將這三種碼分別放到大腦組織中不同的部位去儲存。當人們需要回憶時,大腦便將這三種碼分別從不同的部位檢索出,解碼後再聯結出原來的形象、名稱和意義。
  • 10種常見的異常心理現象
    心理疾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除了季節等外在因素的影響,還與個人心理素質、自我心理調節能力、過往精神病史等因素有關。正常人也可能出現短暫或輕度的異常現象,時間短、程度輕,尚不能貼上精神病的標籤。如果發現有以下的一些異常舉動,就要開始關注心理健康了。
  • 記憶之謎:「舌尖現象」背後的真相
    就像天文學家研究超新星等短暫發生的天文現象一樣,研究人員知道舌尖現象最終會發生,但不知確切的發生時間。因這種不確定性,研究人採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來研究。一是研究自然數據,二是實驗法,用實驗手段誘導參與者產生舌尖現象而予以研究。他們在研究中特別試圖量化此現象的兩個方面,其一是舌尖現象發生的頻率,其二是克服舌尖現象的概率。
  • 備考策略,別讓記憶卡殼「舌尖現象」毀了考試,深度揭秘
    很多考生在考試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一些平時很簡單、很熟悉的字、單詞或公式等話到嘴邊就是無法記起,考試過後卻突然憶起。借用電影《夏洛特煩惱》中的喜劇場景,仿佛你想說「馬冬梅」,可腦海裡卻是「馬冬什麼」,或者「什麼冬梅」,或者「馬什麼梅」。相信這樣的現象,在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時有發生,在心理學領域它被稱為「舌尖現象」。
  • 江西高考理科狀元尹天驥,揭示的「第十名現象」:心理狀態贏高考
    江西高考理科狀元尹天驥,揭示的「第十名現象」:心理狀態贏高考2020年高考,南昌二中尹天驥以總分705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20年江西省高考理科狀元,其中語文考了143分、數學考了143分、英語考了143分、理綜考了276分
  • 衝破艾濱浩斯遺忘規律,最高效的方法便是利用舌尖現象,強化記憶
    杜杜的這段考試經歷,正應了心理學上的一個記憶現象——舌尖現象。一、記憶的騙局:舌尖現象有人把尖現象稱為記憶的騙局因為要回憶的那些東西當時明明是記得的,可是怎麼想也想不起來。這種情況對於學生來講。如果經常發生,絕對會影響學習成績。
  • 可以改變個性和人格——最常見的心理現象:心理暗示
    對於心理學,心理學效應等等,我們現實中雖有用到或接觸,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也不會刻意去了解。可是有一種最常見的心理現象:心理暗示,是我們每個人都懂,也會經常用到的,不管是自我暗示還是他暗示。雖然心理暗示是最常見的心理現象,但是它並不簡單。用在正途,我們可以讓自己更加堅強,可以讓自己每一天都充滿元氣。
  • 高考語文常見的丟分現象和方法
    高考語文常見丟分現象及方法 多個方面,認真細細領悟,最好做好筆記 一.字音字形題:糾結導致丟分。 字音字形題耗時不要超過1分鐘,否則既降低了答對的機率,還擠壓了其他題的時間。
  •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經歷過的7個心理現象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經歷過的7個心理現象你有沒有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突然感受到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呢?又或者,你發覺你非常討厭一個明星,但你的朋友卻對其瘋狂的喜愛著?這類現象其實都可以通過心理現象來進行解釋。而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經歷過的7個心理現象:1、幻覺記憶:突然出現似曾相識的感覺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有經歷過這種類型的感覺:當剛剛經歷了某些事情,或者是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可是怎麼思考也想不到到底是什麼。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幻覺記憶。
  • 心理學家:這是「舌尖」現象,注意幾點
    我們都存在過這種現象,可能也都習以為常了。其實,這種現象在認知心理學中叫做「舌尖」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更經常的出現,可能一天會出現好幾次。但至今心理學家還未能很好地解釋該現象,只是猜測與記憶衰退有關。那麼,該如何避免「舌尖」現象呢?可以對照下,是否有以下情況:1.
  • 這些女性常見的心理現象你有沒有
    心理健康,也是我們身體健康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心理疾病一直都是人們所苦惱的,那你知道女性易有的心理現象有哪些嗎?女人發洩情緒的方法又會有哪些呢,女性壓力過大的時候會有哪些症狀發生呢,接下來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考試為何出現心理"短路"現象?
    筆者的學生中有個別人曾經在考場出現短路現象,看見試題後,頭腦出現一片空白,對考試題目的反應總覺得似曾相似,但就是無從下筆,心中一片茫然,導致高考失敗,其中不乏優生,大家無不為之惋惜。在多年研究中,筆者發現主要原因有四:一是考試臨場經驗不足,心理按摩不夠,情緒緊張,導致「斷電」;二是知識管理能力差,平時教師只重零敲碎打,支離破碎地灌輸知識,學生死記硬,沒理清知識之間的生長邏輯,缺乏系統化、結構化是思維,知識結構功能沒得到充分發揮,不會管理和調動整體知識來解決局部問題,缺乏變式思維思想,因此,看見與自己見過的似曾相似的題,不能科學審辯,必然引起
  • 高考也能投機取巧嗎?河南教育廳表示,嚴查「高考移民」現象
    並且對於全國的高考生來說,河南省的考生在每次的高考生無疑是最為艱難的,這是因為高考人數統計顯示,在全國報名高考的學生數量當中,河南可是一個高考大省,總的報考人數就佔了全國考生的1/10。這就導致河南的高考生高考難度大大增加,有些考生考試分數達到了700多分,也不能上清華北大。
  • 那些日常生活中有意思的心理現象
    下課中,教室內充滿了說話聲笑聲,突然整個教室一下子安靜了下來;新買的手機很是珍惜,但當你不小心打碎了它,你開始不想=像以前那樣珍惜了……好多生活中的小事,都能追溯其現象發生的原因。一起來看看那些生活中有意思的心理現象吧!
  • 生活中常見的十大浪費水現象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由於一些單位和個人缺乏水危機意識和節水意識,水資源浪費的現象隨處可見。看著「譁譁」流失的水資源,真是讓人十分痛惜。下面,就曬曬生活中常見的十大浪費水現象:    一、洗手、洗臉、刷牙或洗菜時,不關水龍頭,讓水一直流著;    二、洗澡塗肥皂時不關水龍頭,在公共浴室或賓館淋浴後「人離水未關」;    三、自來水管發生漏水或爆管,未及時得到修理;    四、睡覺之前、出門之前或停水期間,忘關水龍頭;    五、用水時的間斷,如開門迎客人、接電話、
  • 常寂光淨土的境界裡面,沒有物質現象,沒有心理現象和自然現象
    自性就是淨宗所說的常寂光淨土,這個境界裡面一切法都不存在,只有一片光明,在這個裡面看不到生滅的現象,看不到物質的現象,也看不到起心動念的現象,乃至於自然現象都看不見,所以叫常寂光。常是不生不滅,永恆不變,這叫常。寂是清淨寂滅,沒有念頭、沒有物質這種生滅的現象。我們知道十法界、六道輪迴都屬於生滅現象,前念滅後念生,頻率之高我們無法想像。
  • ​賽鴿黑舌現象的分析
    黑舌是賽鴿極為常見的一種現象和臨床症狀。黑舌是指鴿子的舌尖呈現為黑色或暗灰色。它可以是一種生理性的舌上皮角質層的色素沉著,也可以是一種病態的「發紺」現象,後者在醫學上即稱之為「紫紺」症狀。黑舌症在健康鴿大部分是屬於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它也是某些鴿系所固有的特定顯性遺傳表現,它是由先天遺傳因子顯性遺傳下,所直接導致自然形成的,它可能是在雛鴿時期就顯現而存在,而大多數鴿子卻是在雛鴿時期這種黑舌顯性表現並不明顯,而直要到發育接近成熟期方才逐漸顯露出黑舌。黑舌有時也可能會偶爾發生在其他鴿系之中,對此現象的解釋:或許是一種返祖顯性遺傳現象。
  • 年齡恐慌症是一個心理現象及社會現象
    越是這樣,精神越緊張,心理年齡便在不知不覺中真的變老了。這些人常感覺疲勞乏力、反應遲鈍、活力降低、適應力下降,經常處在焦慮、煩躁、無聊和無 助的狀態中,自感活得很累。 心理對策:「年齡恐慌症」是一個心理現象,也是一個社會現象。應該堅信,社會上現存的這種不客觀、不科學的「唯年齡論」,總有一天會為之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