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歷史人物——蔡鍔

2021-03-05 歷史談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蔡鍔——民國初年的傑出軍事領袖

 

蔡鍔(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寶慶(即今邵陽市)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初年傑出軍事領袖。

蔡鍔在辛亥革命時期在雲南領導了推翻清朝統治的新軍起義,後於1915年積極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維護民主共和國政體的護國軍起義。1916年11月8日,蔡鍔病逝於日本福岡。

  蔡鍔治軍嚴明,並以身作則。他在雲南都督任內,曾令參謀部匯考中外律例,制頒《簡明軍律》四十七條,內分「叛亂」、「擅權」、「辱職」、「抗命」、「暴亂脅迫」、「侮辱」、「逃逸」、「損壞軍用物品」、「掠奪」、「關於俘虜之罪」及「違令」等十一章。並制頒《軍隊手牒》,強調軍人「宜忠國家,宜敦信義,宜重儉樸,宜守紀律,宜尚武勇」。明確規定,「自宣布之後,一律實行」。又轉發了南京臨時政府陸軍部關於嚴禁私自勸募軍餉的命令。

相關焦點

  • 民國人物——楊希閔,出身滇軍,曾是蔡鍔的得力幹將
    楊希閔畢業於雲南講武堂,後隨蔡鍔參加了雲南的重九起義,見證了清王朝的覆滅和民國的建立。之後袁世凱大搞復闢,楊希閔又追隨蔡鍔發動了護國戰爭,在四川和袁軍展開激戰。此時的楊希閔只是排長,因為在戰鬥中身先士卒奮勇爭先,所以他一路升到了團長,還受到了蔡鍔的嘉獎。到護國戰爭結束的時候,他已經是旅長了。而在護國戰爭結束後不久,袁世凱就病死了。
  • 轟動民國的著名俠妓小鳳仙罕見照:圖2很美,與蔡鍔將軍郎才女貌
    小鳳仙,原名朱筱鳳,晚清民國時期的一代名妓,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俠妓。小鳳仙出生於晚清末期,他的父親是沒落的滿族八旗武官,在清王朝徹底崩潰前的苟延殘喘的年月裡,這個八旗武官又突然被解職了,小鳳仙的父親帶著全家人流寓湖南湘潭,後到杭州,所以小鳳仙的幼年是生活在一個越來越貧困的家庭。
  • 小鳳仙演戲助蔡鍔出逃,蔡鍔英年早逝,小鳳仙晚年患老年痴呆症
    蔡鍔,字松坡。他是近代著名的軍事家、愛國者、民主革命家,曾是民國初年的軍事名將。 蔡鍔將軍 蔡鍔,於1882年出生於湖南邵陽縣的一家貧困的家庭。蔡鍔後來不僅是一位名將,而且他在13歲時就曾考中秀才,到他15歲時進入長沙時務學堂上學。
  • 蔡鍔or殷承瓛
    但沒有去過某地並不等於對那個地方的歷史地理就不了解。事實上,蔡鍔早在1902年就由日文翻譯了6萬餘字的《支那現勢論》一書,其中就涉及了列強對包括雲南、廣西、廣東在內的中國各地入侵的歷史和現狀。而且該書的原作者系法國人,其撰寫此書的目的就是為法國進一步入侵西南提供調查資料,因而有關雲南廣西的歷史狀況、地理環境、經濟情況、礦產資源更是重點。
  • 沒有他,蔡鍔護國不會成功,兩人評價卻差太多,去世後受萬民哀悼
    沒有他,蔡鍔護國不會成功,兩人評價卻差太多,去世後受萬民哀悼袁世凱竊國失敗,很多人都把功勞歸功在蔡鍔一個人身上,但其實背後還有一個被人忽略的英雄,那就是和蔡鍔並稱為「北袁南陸」的陸榮廷,袁世凱竊國稱帝,如果不是陸榮廷在危急關頭出兵
  • 民國人物——楊希閔
    楊希閔畢業於雲南講武堂,後隨蔡鍔參加了雲南的重九起義,見證了清王朝的覆滅和民國的建立。之後袁世凱大搞復闢,楊希閔又追隨蔡鍔發動了護國戰爭,在四川和袁軍展開激戰。此時的楊希閔只是排長,因為在戰鬥中身先士卒奮勇爭先,所以他一路升到了團長,還受到了蔡鍔的嘉獎。到護國戰爭結束的時候,他已經是旅長了。而在護國戰爭結束後不久,袁世凱就病死了。
  • 民國歷史人物——谷正倫
    當時,他正在敦煌縣城東二十五公裡的莫高窟修復《張議潮夫婦出行圖》:這幅畫從一花一葉、神、佛到表現當時當地歷史人物的活動,構圖精細,栩栩如生;他沉浸在金碧輝煌、絢麗奪目的石窟藝術寶庫裡,他那大腦的皺摺裡,深思、惋惜、憤恨帝國主義嚴重破壞和大量盜竊的罪行餘波未消,又遭遇到甘肅省當局的無理指責,痛心疾首,拂袖而去!
  • 民國第一個享受國葬的人
    民國第一個享受國葬的人前幾年大火的一部電影《讓子彈飛》,是由姜文導演兼主演的一部經典神作。裡邊講述了民國時期的一個土匪「張麻子」和當地的豪紳黃四郎的恩怨故事。對影片中,由姜文飾演的土匪「張麻子」大家可謂是印象深刻。這個人智謀過人,而且本事還特別大,是一個文武雙全的豪傑。
  • 民國歷史人物——嚴驥
    人物情況生平成就光緒二十四年嚴驥就讀於侯官高等小學堂,組織「勵志社」,鼓動仇滿復漢,並參加「十漢團」,因字「漢民」。生平經歷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侯官、閩縣會同查辦「學堂」反滿案,嚴驥被迫離校,赴莆田,轉上海,後受黃乃裳之聘,在廈門日報社任副記者兼校對,翌年因抨擊廈門提督馬金敘貪汙賣缺,被查究,又逃往上海。
  • 蔡鍔為何在34歲時英年早逝
    六月二十幾日梁啓超為蔡鍔從上海聘請了一位德國醫生阿密思到四川瀘州給蔡鍔治療。七月二日德國醫生對蔡鍔進行了治療,但效果並不好,治療後病情比原先更加嚴重,見7月5日致梁啓超文中有「德醫阿密思到瀘後,連日診治,砭藥兼施,日來不惟無效,反覺痛楚加劇,食量頓減」。
  • 小鳳仙生命最後一刻,仍攥著蔡鍔照片,蔡鍔兒子:父親對她沒感情
    如果說現實世界中可以和這些故事中媲美的,大概就是俠妓小鳳仙和蔡鍔將軍的故事了。俠妓小鳳仙和蔡鍔將軍的故事發生於我國的民國時期,鼎鼎大名年少英才的一位將軍愛上了青樓裡的一位風塵女子,在當時也稱得上是轟動一時的大新聞了,不過讓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是,這場備受世人關注的愛戀,並沒有一個美滿的結局,最終也是草草收場,這又是為什麼呢?
  • 護國戰爭後,34歲蔡鍔前往日本,臨終看到日本空軍演習,很是遺憾
    蔡鍔1882年出生在湖南,13歲時中了晚期的秀才,十五歲考入長沙的時務學堂,遇到了他一生的良師——梁啓超。戊戌政變失敗後,梁啓超逃亡,時務學堂停辦,蔡鍔決定出國求學。1900年,蔡鍔回國參與武漢自立軍的反清起義,然而,起義遭遇失敗,蔡鍔逃往日本。
  • 蔡鍔與國家主權:蔡鍔行政主權思想與實踐述論(一)
    蔡鍔(1882-1916)清末民初,蔡鍔堅決揭露和抨擊帝國主義侵犯中國行政主權的行徑
  • 歷史罕見老照片,第一張合肥四姐妹,第二張蔡鍔將軍紅顏知音
    二、蔡鍔將軍紅顏知音 蔡鍔原名艮寅,湖南人,他自幼勤奮好學,有著遠大的抱負,他東渡日本留學歸來後,看著山河破碎的國家心痛不已,因此懷著腔熱血投身到救國救民的革命運動中,這位鼎鼎有名的蔡鍔將軍,一生有過兩位紅顏知音
  • 「護國軍神」蔡鍔,34歲因病病逝後,其後人現在怎麼樣了?
    蔡鍔,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民主革命家以及偉大的愛國者。他一生中,主要做了兩件大事。一是辛亥革命時,他在雲南領導了推翻清政府統治的新軍起義。二是蔡鍔積極參加了反對袁世凱稱帝、維護民主共和國政體的護國軍起義。因此,他也被稱為「護國軍神」。
  • 民國歷史人物 ——何應欽
    「黃埔系」第二號人物——何應欽:民國第一好丈夫                                                          民國時期,有一位高官有「中國第一好丈夫」之稱,位高權重,卻沒有任何緋聞。他就是「黃埔系」第二號人物——何應欽。何應欽,字敬之,1890年4月出生於貴州興義。
  • 民國歷史人物——廖承志
    在紅軍艱苦長徵途中,有一位特殊人物,為何說他是特殊了?自來看看他的家世顯,他父親是孫中山的左膀右臂的廖仲愷,在黨內地位比蔣介石還要高,母親是何香凝,女權運動的先驅之一,民革主要創始人,這兩位都是民國風雲人物,就連蔣介石都要禮讓三分。而他們的兒子就是廖承志,作為國民元老的兒子,為何參加了紅軍?
  • 以《史記》筆法寫民國人物
    [摘要]《民國大人物》吸引我的,首先在於體例。它不是著眼於民國的某一個事件或是某一個階段,也不是寫某一個人物,而是為民國300大人物勾畫群像。尤其是寫歷史人物,似乎只有一本書寫一個人物,才算得上專業,拿得上檯面。看多了這類作品,反而慢慢地失去了讀歷史書的興趣。直到看到一部名為《民國大人物》的作品,才讓我找回了久違的讀史感,有一種必須要寫點讀後感的強烈衝動。《民國大人物》吸引我的,首先在於體例。它不是著眼於民國的某一個事件或是某一個階段,也不是寫某一個人物,而是為民國300大人物勾畫群像。
  • 民國歷史人物——盧小嘉
    盧小嘉——民國「四大公子」之一盧小嘉,皖系軍閥盧永祥的兒子。在北洋政府時與孫中山之子孫科,張作霖之子張學良,段祺瑞之子段宏業被人稱作民國「四大公子」,曾經是舊上海風雲一時、婦孺皆知的人物。盧小嘉當時雖然是上海灘有名的花花公子,但也曾幹過一件在上海灘驚天動地的事情。
  • 民國歷史人物——黃郛
    民憤大起,1935年(民國24年)春,遂辭任委員長並引退。1936年9月,任國民政府委員。12月6日病逝上海。著有《歐戰之教訓與中國之將來》,《戰後之世界》等。蔣介石為《黃膺白先生家傳》所作的序言,當為黃氏之評:其「志足以懾強寇之氣,而勢不能弭鑠金之口,其忍辱負重,誠有非常人所能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