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家「又小又破」的老店,100次路過99次在排隊,他們才是廣州美食界...

2020-12-20 本地潮流指南

廣州美食界的網紅?

最近幾年,網紅一詞被炒得火熱,都說網紅的時代主要看臉,你的腦海中一定會浮現那些北上廣深等地洶湧而至的網紅臉,稀奇古怪、顏值超高的網紅餐廳,或者是票圈刷屏的網紅美食。然而,花無百日紅,很多都不過是紅及一時...

「網紅」也並不一定都是那些高檔的餐廳,畢竟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天天消費得起,而更多的都是那些小鋪小店街邊檔。默默無聞地開著,不管你是老闆金領,還是星鬥市民;都為你而打開,從不需要預約。正是他們二三十年來的辛勤堅守,經歷過歲月的積澱,味道始終如一,才有了今天廣州味道,最經典的廣州地道小吃。

TA們總是用最平凡的味道打動人心

用TA們獨有的方式在美食界佔有一席之地

他們都是隱藏在平淡中的小驚喜,即便歲月更迭,依然不忘初心!在歲月沉澱中成為經典,這裡有時候澆不滅的情懷!

開店歷史:20年+

開在地鐵口附近,一出站就聞到牛雜飄香,這麼多年過去,街坊生意,實在!

全天候都在冒著騰騰熱氣的小爐,插滿了一串串的牛雜肉丸,基本算是這間店的靈魂。浸在牛香撲鼻的濃湯裡,很入味。

牛骨牛腸牛肺,必須加入辣醬和甜醬,人多的時候沒桌位,圍在路邊吃其實更滋味~

地址: 昌崗東路曉港地鐵站D出口

人均:12元

開店歷史:20年+

飛記藏在一個小區裡面,堅持用明火製作雞蛋仔,這種傳統的手藝現在已經不多見。

飛記要在下午才開檔,阿姨負責烤格仔餅,阿叔負責烤雞蛋仔,沒生意的時候他倆也樂得清閒,就算是陌生人也能搭上話,非常風趣。

這一家雞蛋仔是傳統舊式做法,明火鐵爐現烤,烤出來的更嚴格來說應該是「雞蛋糕」(蛋糕仔)沒有下香精,雞蛋味更加濃鬱!

雞蛋仔出爐後,老闆娘會把它放在竹篩上風扇吹涼,粒粒飽滿,蛋香味撲鼻。稍微有些粗糙,帶著些小氣孔,色澤也是淺淺的金黃。外殼不會說很脆,反而是有些韌勁!

地址:曉港地鐵站D出口(近加加牛雜店)

人均:15元

開店歷史:30年+

人情味超濃的老字號,一做就是30多年,無論來了多少客人都不急不躁,從容應對。有時候還會和食客搭上幾句話。

小小的廚房,卻做出了無數顆撫慰人心的小湯丸。糯米皮和麻蓉餡都是每天現做的,一般都是邊煮湯丸邊搓湯丸。

我們長大了,店裡的阿姨也變得有些年邁了,牆上的報紙也已經發黃...老闆佳叔和崔姨,崔姨都已經80多歲了,她身手矯健,每天來店裡轉轉吃吃糖水。

一邊吃著湯丸,一邊舀著芝麻糊吃。湯丸皮軟糯香滑,麻蓉餡,咬上一口就滿口的濃香,有點流沙的感覺。芝麻糊細膩到跟巧克力漿一樣,但是它卻很粘稠。

地址: 中山三路77號(近中華廣場)

人均:13元

開店歷史:31年

這一吃就是二十幾年,難怪街坊朋友都說:這家店開得太久了,客人都變老了...

這一家老字號麵店,主打的是銀絲面,雖然不像竹升面那樣爽口彈牙,口感偏柔軟,但是也少了竹升面的蛋腥味...

很多街坊都是吃著這一碗麵長大,日常來一碗牛腩面,牛腩層層分明,麵條吸收滿滿牛腩汁,嗦起來很起勁!

地址: 明月二路(近珠江賓館)

人均:11元

做鴿子歷史:30年+

這裡應該是最多的電飯煲的後廚了,當之無愧的「網紅」電飯煲。

據說店裡的大廚做鴿子已經有30多年了,天寒地凍,想想都有期待!每到飯點就烏泱泱的全是人,店裡坐不下了,店門口的人行道也不放過,佔滿!下午6點多就已經是要等位的了,

電飯煲乳鴿飯,一揭鍋,香氣撲面,表面全是拆分開來的鴿子四肢,一大鍋吃的擺在面前想要矜持實在困難,就先安撫一下飢腸轆轆的小肚子。

紅燒乳鴿光是燒紅的外表就看的人直流口水,油亮油亮的,嫩出了肉汁...

地址: 金花直街34號(蘆荻街與金花直街交叉口)

人均:55元

開店歷史:13年

寸土寸金的體育西隱藏的平價飯堂,店裡最常見的就是幾個阿姨在忙活了,手腳利落不含糊。

13年時間不長不短,唯獨擋不住物價的飛漲,還能堅持著四五塊錢的街坊價也是不容易的了。而且糖水也一點沒有偷工減料,那就更加可貴!

一碗暖暖的糖水,很滿,端著的時候生怕就溢出來了,甜甜的但是不膩,芋頭的香味一直在誘惑著你一口接一口。

剛下課的學生,附近下班後過來的白領,住在附近的街坊,逛街逛累了人,進來點上一碗,打包或者堂食都可以。

地址: 天河南一路28號103-2

人均:5元

開店歷史:40年

在芳村這個廣東「美食烏託邦」,有很多傳奇廣東名菜,包括這家開了40年的奇香樓...

傳統的粵菜館,隱藏在五眼橋往著菜市場的方向走,七拐八拐的小巷子裡。不論是裝修還是擺設,都散發出上世紀80年的氣息。

八寶扒鴨,製作工藝非常繁瑣,很多店都已經捨棄這道菜,奇香樓的八寶鴨有蓮子、百合、瑤柱、慄子、薏米、白果、花生、糯米、鹹蛋黃...細細數來,哪止八樣!剖開來填的料塞得滿滿,幾乎要噴射而出。

炸雲吞、蝦仁炒蛋、冬瓜盅、咕嚕肉、蓮藕豬手、三絲魚肚羹......琳琅滿目的菜式,無一不是經典粵菜水準。

老闆娘自豪的和我們說,他們家的菜各個都是招牌,每一樣都是必點菜。

地址: 五眼橋橫街五眼橋市場對面

人均:47元

開店歷史:尚未考究

熟悉的味道,一串咖喱魚蛋、一份牛雜蘿蔔,熱燙驅走了倦意。

店面雖小,但味道一點都不打折。隱藏在小區裡的牛雜在天河南一帶很有名氣。常常可見街坊領著孩子,衣著光鮮的白領,背著相機的遊客前來光顧。

煮牛雜的滷汁是她家自己研製的秘方。價格也非常親民,味道濃鬱不肥膩,佐以蘿蔔的淡淡清香,西關味道「冇得彈」!

地址: 天河南一路28號

人均:10元

開店歷史:33年

唯有風味館33年如一日,讓背井離鄉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33年的好口碑,不是街坊鄰裡賦予的,而是那碗33年不變的牛三星湯!蘿蔔酸辣十分開胃;牛三星爽口脆嫩;湯底甜中帶點辣。

牆上掛著的獎狀漸漸褪色,字跡也慢慢斑駁...老顧客的隱藏套餐,一份牛三星湯,再叫上一份陳村粉,簡直是絕配!

「靚女,快d食啦,等陣凍佐就唔好食噶啦!」店裡阿姨雖然說話直接,但是也是善意。很多老店裡的服務可以說沒有,但還是有老廣食過翻尋味,大概是對美食一慣的態度吧...

交通:團一大廣場地鐵A出口步行337米至風味館。

人均:15元

開店歷史:21年

開在越秀南路的傳奇老店,街坊鄰裡都知道,店面雖有些破舊,但有你不容錯過的老街美食。

營業時間是早上6:30-凌晨3:00;幾乎你在什麼時間都能看到它的存在,它像個孤獨的美食孤島,守護著廣州幾代人美食的記憶。溫暖你的心和胃。

豬手面肥而不膩;蝦米腸粉甜甜韌韌;水餃皮薄餡厚;炸雲吞香脆可口...每次路過都要忍不住要打包帶走一份

在早已沒了熙攘人群的夜,靜靜的吃著面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很多離開廣州多年的人再次歸來還是會來這裡報導,大半夜2點多都開著車過來。

地址:越秀南路165號

人均:11元

開店歷史:30年

開了30年的老店,就憑這碗雲吞麵,足夠踩碎這家30年祖傳麵館的門面!

這種老店始終沒有太突出的裝潢,幾張雲石桌和木凳。這裡成為很多學生哥、叔記、靚仔靚女的飯堂,地道街坊生意!

興興旺的面夠彈性、沒太大的鹼水味、蝦子大地魚湯底,滿足了我對雲吞麵的所有需求,住附近那麼多年甚至多走幾條街都要來這裡吃他的雲吞麵。

阿姨在桌子上包雲吞,右手一攤開,左手一划餡料進去再一收,不用3秒,就有一粒小雲吞就落入籃子裡面。

地址: 西華路356號

人均:13元

開店歷史:幾年

雖然這家店的歷史沒有多少年,但是每到深夜依舊饕客不絕。

到子夜豆漿的門前,老闆娘就熱情地招呼著讓我們坐下。老闆娘沒有推薦任何菜式,只說按個人口味下單即可。

煮豆漿來不得一絲心急,先旺火後溫火。老闆多年掌勺的經驗告訴你,慢工才能出細活。

豆漿不是簡單的黃豆磨成豆漿,裡面還可以加薏仁,香芋,腐竹,淮山,雞蛋,木耳,豬肉,鵪鶉蛋,益母草...等佐料

跟豆漿最好的搭檔當然是油條,油條裹上微甜的豆漿,夜再黑再冷都讓人無法抗拒!

地址: 同福西路182-190號

人均:13元

開店歷史:30年

洪德路阿叔炭烤魷魚,晚上10點以後才開檔,行蹤不定,幾十年了少有人知道它的具體位置。

上次摸黑過去,洪德路的街坊打擾了不少,終於撬開了口。隱藏在一個士多之下,幾張桌子,一爐炭火,魷魚的香味已經吸引了一大批夜貓子。

一把搖輪,搖了30年。阿伯烤魷魚的動作很慢,但做魷魚的速度卻很快,三五下,一片正常厚度的魷魚,就被滾成了薄薄的一片。

風琴葉魷魚,嚼勁很足,烘得噴香,雖然指幾片,就覺得配上汽水或者啤酒,就成為人生一大快事。

地址:洪德路、同福西路之間

人均:10元

開店歷史:尚未考究

在廣州久負盛名的店,很多人對她褒貶不一。好評如潮的出品卻是雙皮奶。

清嘗一口,口感真的非常的綿密濃鬱,滿嘴的蛋白香味,作為一個吃雞蛋只吃蛋黃的人卻被這碗雙皮奶徵服得死死的。

店裡不大,卻容納了很多的食客,絡繹不絕。上菜的阿姨忙的團團轉。店裡的人很多,街坊生意最緊要是好吃又實惠。

地址: 石牌東陶育路新陶街8號首層(近陶育路)

人均:12元

開店歷史:20年

茶餐廳是屬於老廣人的回憶,永盈號稱廣州第一家香港茶餐廳,見證了中山四路的春夏秋冬!

玻璃櫥窗裡的牛雜一眼就吸引住了我,踏進門的那瞬間,撲鼻而來的牛雜味,讓我眼睛的視線一直停留在那鍋牛雜。

懷舊牛腩蘿蔔飯就如名字所言,吃下第一口就讓人想起放學路上的那家牛雜小推車。

雲吞拼水餃面+紫菜,雲吞與水餃的餡料都有偌大的蝦,一口下去,實現了從未有過的滿足!

地址:中山四路130號(分店之一)

人均:40元

開店歷史:30年

龍溪首約的入口處,也已近30年。可樂報風行的時候,林氏涼茶還上過版面。

林氏涼茶上一代老闆娘是位阿姨,現在是一位小姐姐,沒有化妝,但是精神氣質俱佳,仿佛是藥人世家出生的大家閨秀,談吐也是不緊不慢,十分專業。

茶水全用瓦罐細熬而成,保留了傳統的熬涼茶方式,苦口良藥,得閒還是要飲翻杯涼茶。記得要像小姐姐來點陳皮,不然苦到面部扭曲。

地址:同福路、龍溪首約路口

人均:小杯6元 大杯8元

開店歷史:40年+

4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可不是蓋的,經過兩代人的精心烹飪,成了廣州人喜歡的著名粥品。

伍湛記是以一碗狀元及第粥而聞名的,剛炸出來的鹹煎餅金香酥脆,南乳味道十分濃鬱,吃起來鹹中帶甜,夠惹味。

艇仔粥的料也很足,豬肚絲,叉燒,魚片,蛋皮絲,油條塊,炸花生米,種類多,第一次吃出料比粥還多的感覺。

地址: 龍津東路871號

人均:19元

開店歷史:20年

這店就像一個老朋友,粥粉面都是老廣的味道,便宜料又足,上菜非常快。

冬天寒冷的夜裡一碗熱乎的粉面下肚,整個人都溫暖了不少,陌生的城市有了溫度;燥熱的夏天來瓶冰凍飲料整個人就想活了過來。

牛腩面,細細的麵條,挺大塊的牛腩肉,因為是醃製過的非常的入味,細碎的蔥花撒上去,湯水不會太油膩,非常的可口。

肉片炒河粉,油光有彈性,豆芽蔥花店清爽提味,鮮豬肉不是普通小店的零星肉碎,這一挑都是嫩滑的瘦肉。

地址: 盤福路興隆西一巷13號(近市一醫院站)

人均:20元

開店歷史:30年

大德燉品從燉品強的老父親開始,一家三代傳承老字號。

老闆王福強自稱是「燉品強」,人真是超級nice,他說他的燉湯之所以這麼鮮甜是因為燉料非常新鮮,不飛水,燉足三個鍾。

「不可一日無湯」說的就是我們廣東人,平時家裡都會煲湯燉湯的,一盅燉湯可以掃除上班族工作一日的疲勞...

鹹蛋肉餅飯,蛋黃下面是厚厚的一塊梅菜肉餅,蛋黃嚼著是挺香的,沒有達到想像的鹹香美好,不過它的肉餅吃著真是好滿足,一點都不會膩。

地址: 盤福直街3號

人均:21元

開店歷史:35年

珍珍小食至今已有35年,但還是街坊口中一如既往的好味老店。

店鋪裡一面「威水史」牆,店面比較小,只有三張桌子,無論哪個點人氣都很旺,所以就算是隔壁小巷額外增加的桌子也很快會被坐滿。

啫啫牛腩珍珠粉,在煲裡放上珍珠粉加熱再加入牛腩、牛腩汁燜煮,端上來的時候牛腩的香味隨著騰騰的熱氣竄入鼻子,隔著圖片我都仿佛聞到了香味,好餓...

地址:荔灣區西華路183號

人均:19元

開店歷史:尚未考究

這家深藏下渡路小巷裡的燒烤店,專烤各種味道的雞翅,已是中大學生固定擼串地點。

夜晚巷子裡陰陰森森,這家店散發妖裡妖氣的粉紫光,環境有些「陳舊」一看就不是什麼「正經燒烤」。不是中大童鞋介紹,真不想進去。

一翅挑戰7重口味,變態辣川香黑椒酒香咖喱蜂蜜原味都來了一串。炒雞帶勁!

一般人我不建議去嘗試變態辣,因為實在是我吃過的最辣的雞翅。這是指天椒磨成的辣椒粉,辣度發作如同在口裡燒著一把火般厲害。

地址:下渡村舊區珠江高派左側50米(宜家百貨旁)

人均:40元

開店歷史:尚未考究

在廣州有的地方吃雞煲是沒有名字的,吃的人多了,就叫有了,它就是恩寧路無名雞煲--鍾巷九號。

和上面的所有小店不同,這家店的老闆娘是真正的「網紅」,因為罵人兼趕客而聞名廣州吃貨圈,如果你沒有一大心臟,分分鐘被氣出病來。

老闆娘對誰都不客氣,好像欠了她二五八萬一樣,吃的時候都是小心翼翼,很多觸了她眉頭的,都被罵了一頓...拍照都只敢從背後。

下午五點半開市,四點半已經要前來取號,店家會寫一張紙條記錄號碼。因為店面狹小,一輪只能派9-10個號,每晚只派兩輪,難怪說排隊也不一定吃得上。

地址: 恩寧路鍾巷粵劇博物館隔壁(廣東八和會館旁)

人均:67元

開店歷史:尚未考究

開在停車場附近的潮汕菜,雖然位置偏僻,但大多喜愛潮菜的老饕都知道。

這裡不少的人,就包括了古天樂、趙薇、鍾漢良。好吃自然有人捧場,明星也不例外。

雖是小館子,但也有好多包間和室外位置。餐廳外就是擠擠挨挨停滿了車子的停車場,在室外位吃飯的時候,別看邁姨普通,常有豪客到此光顧。

鹹蚶,因為蚶燙過後仍然血肉鮮紅,所以又稱血蚶,味鹹鮮,和魚露醬油伴著香菜吃,極美。

地址: 麓湖路5號嶺南大廈B座首層(近南方電視臺)

人均:70元

開店歷史:20年

這家小店,前身是兩夫妻經營的士多,沒有招牌和店名,門口擺著紅藍膠凳,客人就坐在街邊喝湯。

兩夫妻勤勉經營,薄利多銷,每日只做一鍋雞雜湯和豬紅湯,早上11點半開門,下午湯賣完就關門收鋪,請客人明天再來。街坊熟客常年幫襯,生意興隆 也不會多賣一鍋雞雜湯,很有性格。

廣州越加少見的雞雜湯,放入當歸、紅棗、枸杞、黨參、黃酒和雞腸、雞生腸、雞子一同煲煮。

湯色清澈、湯味清甜,雞腸脆爽,雞子Q彈,生腸粉軟,淡淡的酒味和藥材味在溼冷的天氣裡尤其誘人。

地址: 中山七路220號旁(地鐵1號線陳家祠c出口走300米)

人均:9元

開店歷史:尚未考究

它到底是不是廣州第一家胡椒豬肚湯我們不得而知,但豬肚湯確實與別家不同。

長長久久的街坊生意下來,品種越來越豐富。不止有湯,腸粉、炸醬麵、粽子、魚蛋都豐富。父母們都習慣送小孩上學來這裡吃個早餐,放學後再來這裡解決個下午茶。

老闆說:「很多人喝不慣我們的豬肚湯,覺得不夠勁,但是這就是家常的豬肚湯味道。」確實,白果腐竹總給人糖水的感覺,因此這份豬肚湯不辣,反而喝出了淡到極致的甜。如果不愛腐竹,可以叫老闆少裝點。

地址: 蘆荻街46號(廣州第四中學高中部旁)

人均:14元

開店歷史:尚未考究

這間店原來開在員村二橫路,後來搬到員村南街後,整家店變得私密起來了。

店面不大,甚至有點舊,一架鐵皮車,幾張木桌和塑料凳,阿叔動作身手麻利,這間牛雜屋在員村一開就是幾十年。

這裡最出名的是豬腸粉和牛三星,除此之外還有粥粉面供應。牛三星非常的爽口,裡面的酸蘿蔔絕對是點睛之筆,每次都想連湯帶渣都吃光!

牛雜湯汁濃鬱,麵筋牛肺完全吸收了湯料的精華,味道非常地道傳統,而且10塊錢就可以買到一碗。

地址:天河區員村南街127號

人均:11元

開店歷史:20年

沒有名字、沒有門牌號、沒有分店,因為在小區內,老街坊都叫它昌樂園糖水。

一個小檔口,幾張桌椅,一擺就是十幾年。 通常中午12點開門,下午3、4點基本就賣完了。

午飯7分飽,剩下3分就交給員村糖水。很多人在這裡吃完還會順便捎上幾碗,打包回家或者帶回公司當下午茶,我們甚至見過有人是用大箱子搬走的…

店裡糖水的品類不會很多,但每一款都是經典。這幾年隨著物價上漲,糖水也有在升價,不過價格依舊是很公道,最便宜5塊,最貴也不過7塊錢。

地址:天河區員村二橫路1號昌樂園23號

人均:6元

開店歷史:38年

光記在窄巷子裡,沒有空調不設雅座。僅憑几款廣式糖水,就在小港路這一帶「企硬」。

光記由洪叔的父親開創,阿叔和阿姨接手後,仍堅持這種前店後廚的模式,他們雖然也已年過半百,但身手還是那般靈活利落。

街坊們閒餘飯後都愛來這裡喝一碗糖水,不是因為它有多好喝,而是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現在的店新舊更替太快,還有誰能堅持做同一件事情38年?

手工湯圓是店裡的招牌,每一款糖水加1.5元就可以加湯圓,足足有5大顆,超級抵食。海帶綠豆沙口感綿,很有沙質。

地址: 江南大道北小港路124號之二(永樂新街口)

人均:5元

開店歷史:十幾年

陸居路上,它就是名副其實霸場之王。

走入見到一間鋪頭,霸佔了整條人行道,井然有序地排著摺疊的桌椅...在這裡吃煲仔飯你可以親眼見證一份煲仔飯,由生米煮成熟飯。這裡的煲仔飯都是用陶製沙煲,保溫性好受熱均勻。

煲仔飯製作不難但是特別考技巧!米和水放入沙煲,用大火燒開。大概十分鐘不到,飯開始熟收水,師傅拿著對筷子輕輕試探, 看到表面有一個個的洞,立刻照單放肉,一氣呵成。

分量超大,牛肉鋪滿這個沙煲,拿到你面前把沙煲蓋掀開,還可以聽到有嗞嗞的響聲,好吃到尖叫!

地址: 陸居路8號立白中心旁(近芳村地鐵站b1出口)

人均:13元

開店歷史:20年

默默在寶華路的舊西關大屋裡面開了20年。 因為一些理由被迫關了。它現在回歸了!

家庭小作坊經營,堅持所有的牛肉丸、豬肉丸、魚丸、魚皮餃都是自己手工加工,不添加任何添加劑,就是喜歡你那麼自信!

阿姨的手速超快,撈起裝湯上桌一氣呵成,一看就知道是「老江湖」了...

牛筋丸是桌桌必點,吃完一秒穿越到潮州!全都是當天手工現打,吃起來很有勁道。彈牙起來連牛筋丸自己都怕。

地址: 多寶路212號(新店和舊店地址距300米,沿著多寶路步行約3分鐘就可以到了!)

人均:13元

開店歷史:13年

匿藏中華廣場附近外表平平,以地道美味徵服食客的絕密糖水鋪。

至於為什麼絕密,皆因它實在太無名、太僻靜,沒有招牌,悄悄的躲在民巷之內,還分分鐘會吃閉門羹。

開了十幾年的波記糖水,環境一眼就能看穿,如果你對環境太苛刻的話,最好還是別來,老舊的吊葉風扇,矮小的木質桌椅,沒有一絲絲裝潢的痕跡。

招牌香草陳皮綠豆沙是由祖傳秘方配製,由香草、陳皮和脫殼綠豆一齊煲成,通通都是真材實料,價格也是街坊價~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中華廣場後東昌南街12號

人均:5元

開店歷史:20年+

小時候經常路過,典型的老城區街邊粥粉麵店,20年不變,人多的時候坐不下...

逢源路一路上都有很多老字號,比如日月年小食等等,這裡比較主打的是粥和拉腸和炒粉。住在附近醒目的街訪自己帶飯兜過來打包走。

幹炒牛河是這裡的招牌,很多叔記都點了。幹炒牛河是現點現炒,看著阿姨猛火翻炒真的很過癮啊!

地址: 逢源路63號

人均:17元

開店歷史:尚未考究

以前這是賣粥的,後來是轉手,老闆覺得換招牌太麻煩,就不換了,也是任性。

這裡每天都會有很多司機來就餐,十傳百,百傳千...名副其實真老司機飯堂。一個人點上一份湯飯,或是一個人默默的品嘗,或是三五成群。簡單卻不將就~

這裡出品的是正宗的化州豬雜湯飯,點餐是「半自助方式」,你先到櫃檯點餐買單,拿著小票去廚房給廚師,選擇蔬菜、加料這些也都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這裡的秘密武器是蒜蓉醬油!這個真的炒雞棒!這一碟蒜蓉醬油的重點,不在蒜蓉、也不在醬油,而是在油上。對!鮮榨的花生油。

地址:素社直街11號

人均:14元

廣州地,美食臥虎藏龍,老字號新勢力比比皆是,很難在一條推送中全部呈現出來...

美食有百般的滋味,人生也有千姿百態...這些小店和支撐起他們的店家,堅守傳統不過是其次,最重要的還是生計。在城市化的巨輪碾壓下,消失的又不知是何家?

對於美食的堅守,總會變作城市最富人情味的味道,他們才是廣州美食的真網紅!這些在街頭巷口開了幾十年的老店,賣的又不僅僅只是味道。

一個

少扣一個雞腿

商務合作,請加soho689

相關焦點

  • 廣州市資訊|華輝美食人:廣州這6家不起眼的20年老店,路過都在排長龍
    廣州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華輝美食人:廣州這6家不起眼的20年老店,路過都在排長龍廣州人的情懷,往往都與美食緊密相連。近年來,許多美食老店也經歷過時間的洗禮,有些或許可以重整旗鼓歸來,但有些就真的只能給街坊們留下回憶。還有些店則因為各種原因,出品味道一直在變......甚至很多人懷疑,到底是人長大了改變了口味,還是真的味道變了?不過今天還是給大家挖出了一些開店好多年,美味從未下線的老店。經營了六十多年的老店,被稱為廣州雲吞第一人。
  • 大富貴酒樓(總店),上海知名點心、熟食老店!
    上海知名點心、熟食老店,很多老上海都是吃著大富貴的點心長大的!這家總店有第三層,一樓是小吃,還有賣熟菜的,經常排長隊,逢年過節要等很久。樓上是包間,環境很好,服務也很周到。作為招牌,大富貴的點心自不用說,不得不提的用藕粉調的赤豆羹,口感非常厚實,來這裡必點哦!
  • 開封藏在巷子裡的5個美食老店,開啟記憶中的味道,很多人都吃過
    開封市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距今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總會有很多美食在這座城市中誕生。但是隨著城市化的加快,開封有很多美食老店關門停業,一些人的城市記憶也隨之消失,很多「小時候的味道」如今再也不存在了。
  • 吃遍這條GAI,你就是最「胖」的仔——廣州最受歡迎美食街文明路
    而這條文化氣息頗為濃鬱的街,林立著幾十間各色美食老字號,氣質雖低調,味道卻很正宗,被吃貨界捧為廣州最受歡迎「美食街」之一!為了能夠多吃幾家店,我們硬是把褲腰帶放到了極限,來都來了,一樣都不想錯過!很欣賞店家寫的這段話:「最好的美食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最好的甜品適合自己才是最好! 」個人口味不同,自己喜歡的才最重要!特別在美食之都廣州,千萬別糾結啊!選自己喜歡的,就是最棒的!
  • 開封4家藏在巷子裡的美食老店,本地人才知道,一代人的青春回憶
    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有這麼一些美食老店,貫穿在我們的記憶當中,「最好吃的永遠是樓下那家餐館」的理論永遠不會過時。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開封五家藏在巷子裡的美食老店(第二期),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吧!朱記五香燒餅老店有個朋友說這家是開封「最豪華的燒餅」,抱著嘗鮮的態度我來到了這家店,來到這家店門口發現這麼多人在排隊也令人望而卻步。排隊十五分鐘吃到一口熱氣騰騰的燒餅,我發現這個燒餅物超所值,而且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貴一個燒餅才兩塊,當然了高配版的加全所有配菜應該可以到八九塊錢。
  • 美食來了!這些開了十年以上的松江餐飲老店,你吃過幾家?
    美食來了!這些開了十年以上的松江餐飲老店,你吃過幾家? 用老手藝製作出一道道經典美食 堅守著一份對味道的執著 成為很多松江人從小到大的回憶 今天,小松就帶大家去探尋 這些松江美食老店 吃貨朋友們,準備好了嗎
  • 北京又小又破還難找的五家飯館,好吃便宜經常排隊,你吃過幾家?
    北京作為一個匯集各地乃至世界美食的大都市,各種高大上的餐廳鱗次櫛比,但對於普通人來說,相比於這些只能偶爾撒個歡的「吃不起餐廳」,更中意的可能是犄角旮旯的路邊小館子,別小看這些又小又破的還難找的「路邊攤」,確實經過萬千吃貨驗證的便宜好味道。
  • 廣州「最火爆」路邊美食店之一,天天排隊,為一份籠子「缽仔飯」
    真正的「吃貨」都知道,在廣州,最地道的美食並不是那些裝修豪華的精緻餐館,當你走在路上在不經意間的某條老街或舊房子下,那不起眼的街邊小店裡出來味道會更出色,相對門面裝修好的店,價格更實惠。所以,在廣州「覓食」,真的沒有必要總是關注店的裝修排場,注重食物「內在」,說不定會有意外的驚喜。
  • 這些臺灣平價美食不超100臺幣就能吃到飽!
    老牌永康牛肉麵我選擇臺灣作為旅行目的地的一大原因,是沉迷於當地的美食,當地人對美食的愛與執著很令人感動。不僅在高端的餐廳和酒店追求極致,連路邊攤都非常認真經營,從南到北堅持開了數十年的攤位和小店真的很多,和我們那些旅遊區的「快時尚」品牌不同,他們對美食的品質和傳承都有很高的要求,也因此能夠長期得到周邊居民和遊客的肯定。
  • 強烈推薦濮陽27家美食老店,我已經吃了個遍,快給朋友說一聲吧!
    就是這27家老店有的沒有高大上的環境,沒服務沒wifi可能站著吃,還可能問好幾次路才能找到儘管這樣,仍然有大批吃貨願意排隊第一家水煮魚01地址:黃甫街京開路交叉口西100米馬家燒餅05這家燒餅可是元老級別的,有甜、鹹口味,我們編輯說他就是啃這馬家燒餅長大的,剛出爐的燒餅,冒著熱氣,外表是誘人的金黃,芝麻夾帶著麵粉的香氣讓你忍不住啃上一口,
  • 這10家「排隊神話」餐廳,環境親民味道卻直擊人心!
    阿拉老上海 有著厚重的文化和經典的美食 光明邨、杏花樓、新雅粵菜館、泰康食品…… 個個都是「排隊神話」 不過今天小編要說的不是他們
  • 藏在鄭州深巷的8家美食老店,開導航不一定找得到
    這是一二十年的老館子了,老鄭州基本都知道,地址搬了兩三次,這是最新的店面,不過還是不好找。玉米糝兒很稠,分量十足,像自己家熬的一樣,一碗才3塊錢。店名:胖嫂羊肉串人均:10元地址:健康路與優勝路向北100米路西穆 順 齋 燒 餅
  • 南昌美食界必須擁有姓名的,打卡南昌高新區!
    這一次,我們把探尋的腳步伸向了高新,找到了部分美食代表,從旮旯小館到排場大店都有涉及接下來,咱們用挑剔的胃來一試究竟!恰噶是因為他們家招牌菜,一道古樸汗蒸雞,還有一道啤酒番茄魚,據說雞是黑腳土雞,要足足熬上6-8小時才能上桌,每天都是限量供應且需要預約魚也是獨創,啤酒番茄和鯉魚的混搭特別入味,明明是南昌土菜,但又不像一般南昌菜被辣和鹹搶佔了C位,更多是食材原本的味道,很是難得而且進店了才發現,店裡到處坐滿了人
  • 2018年廣州共有6家老店宣布結業,還有5家正在消失
    ——天河機店正式停止營業 圖片來源:___的凡星 而在廣州美食圈 告別也在繼續 相繼有6家舊店宣布結業倒閉 還有5家正在消失
  • 重慶最有名的火鍋店是這家,10次路過9次爆滿
    重慶火鍋風靡全球,那你知道在重慶本地,哪家火鍋才是最正宗最地道的重慶味道嗎?今天小編就帶你們去探尋一家重慶口碑前十的火鍋店,它就是位於微電園地鐵站的渝山洞老火鍋!小編十次路過這家店,起碼有九次都是爆滿。
  • 13家最西安的美食餐館,你去過幾家?
    灌湯包,麵皮很筋道,用筷子夾起不容易破,咬破麵皮,將湯汁吸出,味道不錯。老米家大雨泡饃(西羊市店)地址:碑林區西羊市127號在街上就看到很多老米家泡饃,進門點單,還沒想好就默認下了優質泡饃(38元)。這家店泡饃有羊肉的也有牛肉的。
  • 來北京必吃的十家美食店,你都去過哪些
    來北京必吃的十家美食店,你都去過哪些?北京作為一個超級城市,擁有無數美食和好吃的美食店,也囊括了全世界的風味飲食。在讓人眼花繚亂的眾多種類之中,有這麼十家店是來北京必不可少的要去的,而且價格也是非常親民,受到許多北京人和外地人的青睞。來跟小編一起看看都有哪些是你去過的地方吧。第一個是電臺巷火鍋,這家店現在是北京火鍋界的翹楚,人氣十分爆棚,許多明星和網紅都會跑去這家店打卡,因為人氣真的太高了所以每天排隊都讓人感到絕望,甚至市面上都開始有他們家的黃牛票出現了。
  • 廣州老店「觸網」激發新活力
    去年十月份,廣州市商務局聯合美團外賣推出「老店煥新」探索,對廣州市十家老店進行線上改造。如今時隔一年,記者走訪發現,這些老店已經展現出了不一樣的新活力。新興飯店、惠食佳、太平館、向群飯店等多家餐飲店負責人表示,隨著國慶中秋雙節臨近,老店線上線下銷量火爆,業績有望趕超五一、端午節。
  • 資深吃貨去了澳門8次,才總結出來的平價老字號美食清單!
    ~ 適用人群: 不想去打卡遊客點美食的吃貨 注意事項: 口味主觀,還請自行一試 總費用: 9家店+2個景點=348MOP/2人 記錄時間: 2018年2月13日-2月14日 DAY1:澳門半島 面積很小,桌子也小,空間比較窄,不提供茶水,如果你問服務員要,他們會明說本店不提供茶水。 招牌蝦子撈麵 端上桌後有點沒後悔+10MOP加大。配一小碗湯,整體分量其實蠻少的,感覺嘗鮮可以,光靠這一份吃飽不太科學(青菜是另加的)。
  • 廣州寶藏公交車,2元能坐16個站,每站都是地道老廣美食!
    人均:10元地址:廟前直街13號2三角市站婆婆糖水鋪沒有名字、沒有分店,路過的人99.9%都會錯過的一個小檔口,婆婆用幾張桌椅一擺就是二十幾年,因此大家也就稱它為「婆婆糖水鋪」。來玫瑰當然要吃奶糊,他們家的奶糊是招牌,還有很多種口味可以選擇。招牌的鳳凰奶糊是必試,鳳凰奶糊能一口氣吃完,不過甜、不膩口,有濃濃的蛋奶香味。松子芝麻糊,這個搭配還是挺新奇的~芝麻糊很滑而濃稠,味道不會太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