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在《三國志》中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並列做傳,後世沿襲逐漸成為曹魏的五子良將。然而作為五子之一,為何其他大將功勳卓著,樂進卻看起來沒什麼功勞甚至可以說是沒什麼存在感,那麼作為五子之一的樂進是否浪得虛名呢?
190年,曹操在陳留起兵。樂進募兵千餘人,投效曹操。可以說樂進是曹魏集團的從龍之臣,曹操前期的部隊組成很大一部分功勞屬於樂進。
樂進的恐怖出勤率,戰場廝殺樂進有著自己獨特的打法,那就是沒有打法。他總是衝在最前穿過敵陣然後又從敵陣再一次打回來,如此反覆。
徵伐呂布、張繡和官渡之戰前後直到河北平定。曹操集團擴張領地時期,是樂進立功的主要階段。 這一階段,曹操集團幾乎主要的大小戰役都有樂進的參與。此外,樂進還有單獨擊眭固於射犬、攻劉備於小沛、別擊黃巾於樂安、別徵雍奴、別徵高幹的記錄,主要功勞斬殺袁紹部將淳于瓊、在攻打濮陽、下邳、南皮的戰鬥中率先登城陷陣的記錄。
公元206年,曹操在給漢獻帝的奏表中,將樂進、張遼、于禁並列有功。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樂進轉入防守孫劉的前線,逍遙津之戰作為副將配合張遼和李典大破孫權,對劉備集團又斬殺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
樂進的功勞大體說完了,讓我們看看樂進的升遷史。
194年封侯、214年假節、晚年獲封右將軍。 而同樣作為曹操早期的將領,于禁197年封侯、209年假節、216年獲封左將軍。後期投奔而軍事才能最為卓越的五子之首張遼,206年封侯,209年假節,220年才封前將軍。
從這裡來看,五子之中,樂進是最早封侯、最早封四方將軍的,但假節晚於張遼和于禁。 漢制,無軍功不得封侯。雖然漢末後期有所放鬆,但大體如是。四方將軍同樣是由軍功而封。而假節主要是用來節制眾軍所用。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樂進封侯在曹操迎漢獻帝之前,此時曹操手上的爵位還捉襟見肘,由此可見樂進並不是浪得虛名。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樂進是五子中最早建功、而且軍功並不低于于禁張遼,但是樂進的功勞主要是在曹操起兵早期,而且與張遼于禁不同的是,樂進的功勞主要是衝鋒陷陣而不是統帥眾軍。 因為早期曹操地位還不顯赫,因此部下的記載還不詳細;因為主要是衝鋒陷陣,隨曹操徵討,所以曹操擴張之時戰功卓著,但後期曹操基本盤穩定之後事跡不多。這就很好地解釋了,為何樂進顯名但卻記載不詳的記錄。
樂進是曹魏五子中最早投效曹操的,也是最早離世的。早逝或許多多少少有因為樂進每逢戰事必臨戰先登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