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寒門還能出貴子:人民日報點名表揚吉林寒門學子李東明

2020-12-12 勵志學生

都說現在寒門越來越難出貴子,因為教育的發展越來越與家庭條件開始掛鈎,如果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被落下,就只能去報各種輔導班。可是,每年仍然有很多寒門子弟不向自己的命運屈服,他們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在10月18日的時候,人民日報點名表揚了出生在吉林的寒門學子李東明,他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窮不怕,只怕不爭氣。

我們的古語常說:不爭饅頭爭口氣,李東明就一直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的。他的家庭真的是很「糟糕」,父親腿上有嚴重殘疾,母親生活不能自理,從小李東明就是非常懂事聽話,高考的時候他考上了揚州大學。從大一的時候他就在學習之餘做兼職、打工,而且打得還不止一份工。他曾經在西湖邊管過遊船,發過傳單,在飯店裡端過盤子等等。他每月靠著零碎的時間打工可以掙到3000元左右,他僅僅留下1000元供自己生活,剩下的全部寄回去給父母。在李東明上大學的時候,父母都是由老家的姑姑照看,可是在大四李東明即將考研的時候,他的姑姑也去世了。於是,他回到家長把家裡所有能給的積蓄全部留給了姑姑的家人,帶著父母來到學校40平米的出租屋,一邊準備考研一邊照顧父母。

現在父母在身邊開支也變大了,他一邊掙錢一邊準備考研,還得一邊照顧父母,很累但很快樂。後來學校的一名教授聽說了李東明的事情,想要個人給他捐3萬元,但是李東明只收了5000,他說自己年輕有活力,雖然命運多舛,但自己一定要跟命運抗爭。自己一定會好好學習,將來回報每一位幫助過自己的人和社會。都說寒門難出貴子,可是更多的人對於貴子的定義是,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有更高的社會地位,甚至是掙到更多的錢。但是李東明這樣能吃苦,有責任心而且堅強有志氣的孩子,雖然他上的大學不是頂尖,現在還沒有參加工作,但難道他就不是我們社會的貴子嗎?

對於我國的各個行業來說,包括教育,資源是有限的,想要爭奪這些資源就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甚至有的時候僅僅通過自己的努力是無法實現的,需要家庭的幫助。但是這也很有可能是一些人不想努力的藉口,雖然會存在著一些問題,可是每年都有寒門子弟出人頭地例子。比如出生貧困家庭的王心怡,她說自己《感謝貧窮》;今年被清華大學校長在開學典禮點名表揚的林萬東等等。每個人出身不同不代表今後的社會結果就不同,或許貧窮的經歷會讓每一個學生更加珍惜身邊所擁有的,變得更加努力去爭取自己想要得到的,出身貧窮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無法改變的,但是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樣真的是無法預測的。

大家覺得李東明是不是非常成熟有志氣呢?

相關焦點

  • 寒門難出貴子?今年寒門學子卻集體爆發
    更多考試指南及考試複習資料到【文得學習網】查看閱讀~今年的寒門揚眉吐氣了農村地區的孩子上一所好大學變得越來越困難,中產階級家庭仍然生活在大城市中,有著許多得天獨厚的條件基本上,每年在高考中都提到「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今年也不例外。但是,今年寒門學子都特別爭氣。他們奪狀元、考清華北大,人數明顯增加。例如,來自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的雙胞胎兄弟,一個進清華、一個去北大。他們都是大山的孩子,家庭條件很普通,應該是大家口中的「寒門貴子」。
  • 《寒門還能出貴子》嗎?
    《寒門還能出貴子嗎》?我給出的答案是能!這個問題曾在幾年前《超級演說家》中,我們猶新的記得一位叫劉媛媛的選手,她曾慷慨激昂的論述了一番。這一期我反覆的看過幾遍,在中不斷咀嚼回味。但是,凡是寒門都能出貴子嗎?那麼,答案顯然是不 !
  • 「寒門」再難出「貴子」?
    「寒門」再難出「貴子」?「寒門」究竟怎麼出「貴子」是一回事,「寒門」能不能出「貴子」是另一回事——後者而言,更為關鍵。「寒門難出貴子」是個偽命題在這個容易焦慮的時代,很多父母竭盡心力,為孩子爭取最優質的教育。價格不菲的課外班、擠破頭的優質民校、天價的學區房,不時成為爭議的熱點。
  • 貴子大多出寒門
    哈佛畢業的生物學博士何江,排球運動員朱婷,還有很多人都是出身寒門,並不缺少富裕人家出身的孩子的品格和修養。那個高考成績優異的學生之所以有那樣一番言語,不難看出他有高於寒門學子的優越感。假以時日,階層分化說不準從他們這一層次的人身邊演化呢。那個感謝貧窮的學生也不必感謝貧窮,誰願意處於生活的困窘中啊。
  • 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
    「寒門難出貴子」為何寒門難出貴子?寒門相對應的就是豪門,就是望族,通俗的話叫做有錢人家,有權有勢的,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出現貴子的情況是不是相對就更高了。更何況向高手學習需要付出昂貴的代價和學費的,對寒門學子來說比較辛苦,也是一個跳不過的尷尬的坎;但對豪門來說,他們本身就熱愛學習,有這個基因,又有錢有優勢,要付出這些代價還不是輕而易舉。馬克思說過:人是環境的產物!
  • 寒門難出貴子:為何在宋代「寒門出貴子」成為普遍現象
    有說法認為,宋代是「寒門出貴子」的時期。如範仲淹,兩歲失怙,生活拮据,寄居在寺廟中,晝夜苦學,靠吃粥度日,最終高中進士,官至副宰相。可見,宋朝的科舉考試真正實現了「取士不問世家」,以至於有「寒門出貴子」的佳話。 那麼,宋代到底有什麼樣的環境和制度,以至於如此呢?
  • 考上清華大學生,五分之一來自寒門,寒門又出貴子?
    為何在當今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調下,出現了這麼多寒門貴子?1、退無可退,只有背水一戰很多農貧地區的學生,從小在苦難的家庭長大,靠著三畝地維持生計。如果他們不好好讀書,能幹嗎?寒門如何多出貴子?1、貧窮不是自己放棄的藉口,貧窮應該成為自己努力的動力從小,我們讀書就會被教育要好好讀書,長大要有出息,出人頭地。
  • 感謝你讓我們還相信,寒門還能出貴子
    寒門難出貴子?其實是教育的不公平。農村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不是沒有道理,城市得天獨厚的教育資源確實是農村沒法比的。熊軒昂之所以能享受這麼好的資源,也是他父輩為他創造的,既然我們的父母沒有為我們奮鬥出好的條件,那我們就做第一代的奮鬥者,努力為自己的下一代創造好的資源和條件。
  • 「寒門難出貴子」的時代困境與逆襲之路
    來源:中國青年研究【摘要】「寒門」能否出「貴子」是近年來社會熱議的話題。本文從歷史的維度對「寒門出貴子」這一現象進行了系統考察,分析了當前寒門學子實現社會階層流動與上升的時代窘境,並從社會資源佔有、教育資源分配、家庭教育投入等方面探討了新時代背景下寒門子弟階層流動的逆襲途徑。
  • 都說「寒門難出貴子」,可今年「寒門學子」卻集體爆發,原因是?
    有關於「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基本上每年高考都會被提起,今年也不例外。不過,今年的寒門學子們,似乎特別爭氣,他們奪狀元、考清華北大,人數明顯多了起來。從上面這張照片看出,他們都是來自大山的孩子,家庭條件非常一般,應該是大家口中的「寒門貴子
  • 寒門難出貴子,更多出敗家子,或者寒門孩子繼續沉淪
    魏晉南北朝流行:「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在封建社會中的社會階級的狀態。即使後來隋煬帝開創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科舉制,以及所謂炒作的「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也不過稍有改觀而已。在那種階級固化下,想要跨越階級多難啊?
  • 寒門難出貴子?看鄭強、曹德旺、陳丹青怎麼說
    而近年來,"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甚囂塵上,無不體現著中國廣大普通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憂心。而來自不同領域的佼佼者,都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有不同見解。鄭強:過度自主招生阻礙寒門出貴子自主招生是高校為了發現全能型人才,通過自主命題的方式,在高考之外以降分錄取來招攬人才。一次訪談節目中,鄭強教授被問到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時,他說道,寒門難出貴子在於一項高校的自主招生制度。這項制度存在有其合理之處,但不可濫用這項制度。
  • 「寒門出貴子」已經成為過去式
    「寒門出貴子」這句話應該已經成為過去式了。並不是說「寒門」不能「出貴子」,而是說「出貴子」的難度很大,概率很小。我並不否認「寒門學子」有更加堅韌的品格,能夠吃苦耐勞,這些對他們未來的成就有很大的裨益。「寒門」最限制學生發展的其實就是一個眼光。沒有良好的平臺,沒有廣闊的世界,就在無形中給自己上了個枷鎖,限制了多方面的發展。身處「寒門」,接觸到很多質量不高的資源,跟生活富足的人相比,各項資源就有了相當大的差距。想要成為「貴子」就需要比生活富足的學生付出更多的努力。
  • 字子扎心,認為寒門能出貴子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寒門是什麼意思!
    社會正解:字子扎心,相信寒門能出貴子的人,大概根本就不知道「寒門」是什麼意思!「寒門再難出貴子」在當今已經不算是什麼新鮮的概念了。越來越多曾經沉迷於「寒門貴子」幻夢中的人逐漸開始醒悟,當今的社會,寒門出貴子絕非易事!
  • 促「寒門出貴子」從條件公平求解
    正值大學開學季,寒門貴子的話題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近日,教育部以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向外公開通報了相關情況——教育部會同各地各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國家、地方和高校專項計劃招生政策,形成保障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上重點高校的長效機制。
  • 寒門是否難出貴子?
    而有的人則認為當下寒門照樣能出貴子,並且列舉出大量的案例,某某名人是寒門出身,某某富豪是寒門出身。首先,要說說什麼是貴子?考上名牌大學算不算是貴子?大學畢業考上了一個金飯碗算不算是貴子?在自己的崗位上當上了領導算不算貴子?有房有車算不算是貴子?開了個公司,有一點小小的事業算不算貴子?
  • 當年北京高考狀元的話錯了,寒門還能出貴子
    寒門貴子也似乎漸漸成為一種稀有現象。身處「寒門」的我們看到這些數據和示例,難免心中一涼。可事實便真的如此讓人絕望嗎?寒門真的不能再出貴子了?今年高考結束後,有一群人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寒門依舊能出貴子。
  • 寒門出貴子,在2020年高考中有的寒門學子取得了優秀成績
    在2020年高考中,有的寒門學子取得了優秀的成績,令人刮目相看!一個縣級高中能出全省理科狀元實屬不易,一個來自農村的學生能奪得全省理科狀元更是難得。李昊來自河南農村,父母都是務工人員,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們認為讀書是孩子的唯一出路,他們重視孩子的學業,不惜一切都要供孩子讀書。李昊在讀書方面是很有天分的,再加上勤奮努力,成績非常穩定,特別是最後一學期,一直牢牢佔據著第一名。
  • 不是說的寒門再難出貴子,什麼情況?清華大學生五分之一來自寒門
    為何在當今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調下,出現了這麼多寒門貴子?寒門如何多出貴子?比如:貧困生的「雨露計劃」,大學生的貼息貸款以及其他方面的優惠政策,以解寒門學子的上學之憂。3、寒門貴子出了寒門要有感恩的心,互幫互助團結幫助一起發展人不能忘本,無論是來自老師、學生還是左右鄰居的幫助,自己上了好大學。
  • 寒門中的「貴子」
    俗語有言「寒門出貴子」,此話是說貧哭人家中的孩子長大之後更容易獲得成功。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的故事都應證了這個道理。這是為什麼呢?窮人家的孩子比一般的同齡孩子要更加成熟,因為他們在成長中被生活所迫,這讓他們變得獨立,變得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