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來了 | 離婚後,子女撫養權歸誰?

2020-09-11 京法網事


民法典作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更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許多夫妻離婚時

往往因為撫養權問題爭執不下

子女撫養權如何處理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民法典》的規定!



案例引入


甲女與乙男婚後育有一子小丙、一女小丁。2019年,甲女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起訴離婚,被判決駁回,時隔9個月後再次訴至法院,要求與乙男離婚,兩子女均由其撫養,乙男每月支付撫養費2000元至孩子年滿十八周歲止。訴訟時,小丙已滿八周歲、小丁不滿兩周歲。法院審理過程中,雙方極力爭奪兩子女的撫養權,並就此展開辯論。甲女表示,子女從小與其一起生活,小丙上下學由姥爺接送,自己名下雖無住房,但為獨生子女,其父母有三套房產,可隨父母居住;乙男表示,其有穩定工作,經濟條件還不錯,村集體也會經常發放補貼,子女自鬧離婚開始才跟隨甲女一方生活。本案中,孩子的撫養權問題該如何處理?


法條連結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第三款規定,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條規定,離婚後,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當負擔部分或者全部撫養費。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不滿兩周歲的子女

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


上述案例中,法院最終判決小丁由甲女撫養。現行《婚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一條規定,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故法院結合子女年齡、撫養條件等因素,判決小丁由甲女撫養。


這一審理結果與《民法典》確定的不滿兩周歲的子女由母親直接撫養的原則相一致,《民法典》的規定將司法解釋的內容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確,更加便於實踐操作。


已滿兩周歲不滿八周歲

以最有利子女原則確定撫養權歸屬

本案不涉及已滿兩周歲不滿八周歲的子女撫養權歸屬,但生活中卻不乏在子女已滿兩周歲不滿八周歲期間離婚的案例。


《婚姻法》第三十六條第三款還規定,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三條對二至十周歲子女撫養權問題歸屬進行了優先考慮性規定,總體從子女及父母雙方角度考量。


《民法典》從未成年子女傾向保護角度,將「最有利於未成年人子女」定為判決原則,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撐起保護傘。


尊重已滿八周歲子女的真實意願


上述案例中,法院最終判決小丙亦由甲女撫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五條規定,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此司法解釋出臺時,法律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行為能力人,但《民法總則》將未成年人限制行為能力的年齡界下調為「八周歲以上」,小丙在訴訟時已滿八周歲,已經能夠表達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真實意願,故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徵求了小丙的意願,小丙表示願隨母親一起生活。因此,法院結合子女意願、雙方撫養能力、與子女親厚程度等因素,確定小丙由甲女撫養。


《民法典》中尊重已滿八周歲未成年子女的真實意願的這一規定,按照現行法律限制行為能力年齡界限的劃分,界定子女意願在撫養權歸屬中的重要地位,科學的保護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不直接撫養的一方應負擔撫養費


上述案例中,法院最終判決,乙男每月給付子女撫養費共計2000元,直至子女年滿十八周歲。《婚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離婚後,乙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民法典》將生活費和教育費的表述替代為撫養費,適應了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其他費用之需要,對未成年人利益的保護更為全面。

總的來看,夫妻離婚時,子女撫養權的歸屬需要法院從有利於保護子女身心健康、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綜合考量父母雙方的撫養條件進行處理。


父母離婚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

不可避免的會產生身心上的影響

《民法典》相關規定的宗旨在於

最大化保護子女權益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民法典》來呵護!


供稿 | 懷柔法院 武慧 潘厚芹

圖片 | 來源網絡

編輯 | 梁瀚偉 程穎


推薦閱讀

民法典來了|人格權編究竟給「人」帶來了什麼?

民法典來了|除了離婚冷靜期,這些婚姻家庭編的亮點你了解嗎?

民法典來了 | 繼承範圍、遺囑形式、遺產管理人……快看看有哪些新變化!

民法典來了|高空拋物、好意同乘、自甘風險……看侵權責任編如何回應民生熱點

民法典來了|「緊急自衛權」,行使需有道

民法典來了|肖像權保護,看民法典如何守護你的「臉面」

民法典來了丨設立居住權,讓大家真正做到「都挺好」

民法典來了|締結婚姻前,準配偶享有重疾知情權

民法典來了|關於《民法典》的時間效力問題

民法典來了|《民法典》關於物業服務合同的「新規定」

民法典來了|當《民法典》遇上甲骨文

民法典來了|職場性騷擾,單位有責預防!

民法典來了|首次明確禁止「跳單」行為,來了解一下

民法典來了| 「自甘風險」原則,你了解多少?

民法典來了 | 一起get遺贈扶養協議的注意事項!

民法典來了 | 家庭主婦/夫不可不知的貼心條款

民法典來了|為見義勇為的你送上「護身符」

民法典來了|公共場所受傷害,責任分擔有講究

民法典來了 | 對「霸座者」說不

民法典來了 丨 小區共有部分收入,你拿到了嗎?

民法典來了丨當暴雨來襲,你需要知道這些法律知識

民法典來了|誰才是我的近親屬?《民法典》有了明確界定!

民法典來了 丨《民法典》對婚內女性權利的保護

民法典來了|從一則案例讀懂何為「保證」

民法典來了|結合民法典話說「性騷擾」

民法典來了|民法典如何保護「廣廈千萬間」

民法典來了|賣出的東西還能保留所有權?民法典有了新調整!

民法典來了|法官帶你解讀八條精選「網抑雲」回復

相關焦點

  • 【今日說「典」】 離婚後,子女撫養權歸誰?
    離婚後子女撫養權歸誰2019年,甲女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起訴離婚,被判決駁回,時隔9個月後再次訴至法院,要求與乙男離婚,兩子女均由其撫養,乙男每月支付撫養費2000元至孩子年滿十八周歲止。訴訟時,小丙已滿八周歲、小丁不滿兩周歲。法院審理過程中,雙方極力爭奪兩子女的撫養權,並就此展開辯論。
  • 離婚後不滿兩歲子女歸誰?
    廣州市普法辦廣州市司法局廣州日報社聯合推出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章程 通訊員花法宣)花都區一對年輕夫妻在協議離婚時,雙方約定孩子歸父親撫養。但緊接著,兩人又變卦,協議約定孩子改為母親撫養。但此後,父親卻拒不交出孩子的撫養權。母親無奈之下,一紙訴狀告上法院。孩子的撫養權該歸誰?
  • 【普法講堂】離婚後,子女撫養權歸誰?
    民法典作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更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許多夫妻離婚時往往因為撫養權問題爭執不下子女撫養權如何處理更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2019年,甲女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起訴離婚,被判決駁回,時隔9個月後再次訴至法院,要求與乙男離婚,兩子女均由其撫養,乙男每月支付撫養費2000元至孩子年滿十八周歲止。訴訟時,小丙已滿八周歲、小丁不滿兩周歲。法院審理過程中,雙方極力爭奪兩子女的撫養權,並就此展開辯論。
  • 【以案釋法】夫妻離婚 子女歸誰撫養?
    夫妻離婚 子女歸誰撫養?(CFP供圖)  本報訊 (記者黃墩良 通訊員葉綠萱 黃婷婷 林長鑫)夫妻離婚後,子女歸誰撫養?  據悉,《婚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 民法典明確離婚後撫養權歸誰:已滿8周歲子女有話語權
    父母離婚,孩子跟隨哪一方生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明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有律師認為,這一規定與民法典明確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下限標準為八周歲是相呼應的,是對未成年人自主意識的尊重,更加有利於保護其合法權益。
  • 哺乳期離婚孩子怎麼判,子女的撫養權歸誰?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的離率不斷上升,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成為離婚夫妻關注的焦點,其中子女撫養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那麼哺乳期離婚孩子怎麼判,子女的撫養權歸誰?  網友諮詢:  我打算離婚了,請問哺乳期離婚孩子歸誰?
  •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由誰撫養?民法典有規定
    大洋網訊 寶寶一歲半,父母離婚,雙方爭奪撫養權,撫養權該歸誰?一起來看看民法典怎麼規定!民法典小課堂:不滿兩周歲子女,以由母親撫養為原則經辦法官介紹,現行婚姻法規定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母親撫養為原則。但對於哺乳期的期限,婚姻法並未明確規定。
  • 夫妻離婚後,撫養權應該歸誰?
    離婚後雙方都主張要孩子的撫養權,撫養權應該歸誰?法院判決撫養權歸屬是根據哪些相關法律規定來判決的?今天我們就通過兩個案例來講一講撫養權歸屬的問題。從案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婚生女張某某3歲,法律中有相關規定,兩周歲以下孩子一般判給母親撫養,本案中,婚生女張某某3歲,超過兩周歲,就需要根據雙方撫養條件等來判決撫養權歸屬
  • 離婚後孩子撫養權歸誰?這,不僅僅是爭孩子
    離婚後孩子撫養權歸誰?夫妻離婚,往往意味著無法再共同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子女撫養權歸屬問題一直是離婚案件中的核心問題之一。離婚不僅是兩個大人的事,更要從有利於子女的角度出發,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環境,切勿讓孩子成為離婚的犧牲品。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
  • 民法典丨離婚後子女撫養權如何確定?
    民法典,人民之典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發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也是第一部以「民」命名的法典,《民法典》的規定包含了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社會活動社會關係的每一個細節,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 離婚,孩子撫養權歸誰?債務誰還?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二條 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者終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但是,女方提出離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除外。Q:我妻子對我隱瞞了重大疾病史,婚後我才發現,這對我們的婚姻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我可以請求離婚嗎?A:可以。
  • 【以案釋法】離婚糾紛中子女撫養權歸誰?
    對於任何一個孩子來,父母離婚都會對其造成多多少少的傷害,而許多父母在離婚時,都會出於有利於子女成長的角度出發。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歸誰?子女15周歲後可由子女自己選擇要跟誰一起生活,男女雙方不得強行幹涉。兩人還約定離婚後女方應協助男方和由男方撫養的兒子鄭某某的戶口遷回男方原戶籍地。離婚後,鄭某某隨吳某華共同生活,鄭某依約每月支付2000元給吳某華。2020年2月,吳某華到一審法院起訴,要求判令婚生子鄭某某變更由吳某華撫養,鄭某每月支付撫養費2000元,款項付至鄭某某年滿18周歲止。
  • 「借精生子」後離婚,龍鳳胎撫養權歸誰?來看看《民法典》怎麼說
    無奈之下,她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通過各方努力,雙方達成和解,考慮到小紅有嚴重抑鬱症,而孩子一直由小明及其父母撫養的實際情況,最終調解孩子的撫養權歸小明所有,小紅支付每月1000元撫養費,並且每周可探視兒子。從結果來看,小紅因一時衝動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 詳細解析|離婚後孩子撫養權究竟歸誰?
    家暴這個詞多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而面對家暴很多人都會選擇離婚,但對於有孩子的家庭被家暴選擇離婚都會面臨孩子撫養權究竟歸誰的問題,近日短跑名將由於家暴被妻子妻子張漠寒@漠寒Roxana 髮長文控訴,再次將「家暴」「離婚」「撫養權」等話題推上熱搜,那麼到底哪些行為屬於家暴?被家暴該如何取證?被家暴離婚後該如何取證?
  • 走進民法典 || 父母離婚後,孩子撫養權歸誰?
    父母離婚後孩子的撫養權應該歸誰?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關於撫養權的法律問題存在幾點誤區值得注意誤區1 撫養權判給父母其中一方後 另一方喪失撫養權?《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係,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誤區2 特殊情況下 是否可以不負擔撫養費了?
  • 非婚生子女撫養權歸誰
    非婚生子女實際上是還沒有結婚就剩下的子女,那麼對於非婚生子女的撫養權該歸誰呢?有沒有判定的標準?下面由法律快車小編在本文整理介紹相關內容。  非婚生子女的婚姻法規定  我國《婚姻法》第25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 【解讀民法典】離婚後小孩撫養權歸誰?
    父母離婚後孩子由誰撫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民法典》實施前,「有利於子女的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為基本原則。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 夫妻離婚,子女不滿兩周歲,撫養權歸誰?
    小岑出生後第八個月,高某與岑某因感情不合開始分居。此後,小岑一直由岑某照顧。但在2019年12月,高某提起離婚訴訟,並要求取得小岑撫養權。一審程序中,法院將小岑的撫養權判決給高某。岑某不服,提起上訴……離婚後,孩子的撫養權歸屬要聽誰?
  • 民法典·新變化:父母離婚,孩子不滿兩歲歸母親
    民法典·新變化:父母離婚,孩子不滿兩歲歸母親 2020-09-06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涉外婚姻離婚後財產如何分配,小孩的撫養權歸誰?
    現在也有不少的年輕人與外國人結婚的情況,婚姻能影響人的一輩子,涉外婚姻也難免會有離婚的。由於國內外的法律不大相同,在處理離婚案件上的方式也會有所區別。如果夫妻有孩子的,還要判決孩子的撫養權。那麼涉外婚姻離婚後財產如何分配,小孩的撫養權歸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