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明確離婚後撫養權歸誰:已滿8周歲子女有話語權

2020-12-24 觀察家網

「爸爸媽媽離婚,我想和媽媽生活,媽媽每天都在我(和)姐姐的身邊,……爸爸一直很少回來……我不想跟他在一起。」去年11月,8歲的小志(化名)與10歲的姐姐小珠(化名)在父母的離婚案中,分別手寫證詞表示願意跟隨母親生活。據悉,姐弟倆的父母因感情破裂在法院進行離婚訴訟,但雙方均提出要求姐弟倆由自已攜帶撫養。法院認為,由於姐弟倆均超過八周歲,經詢問都表示希望繼續跟隨母親生活。因此,尊重孩子的意見,判決姐弟倆繼續由母親攜帶撫養,由父親支付撫養費。

父母離婚,孩子跟隨哪一方生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明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有律師認為,這一規定與民法典明確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下限標準為八周歲是相呼應的,是對未成年人自主意識的尊重,更加有利於保護其合法權益。

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夫妻離婚,孩子的撫養權歸誰,這涉及到孩子的年齡、夫妻雙方的經濟條件、孩子未來成長教育等許多方面的因素。」廣東遠大永恆律師事務所律師羅蓮君表示,孩子的撫養問題是離婚案件的焦點之一,有的甚至會因爭奪孩子撫養權而展開拉鋸戰。

羅蓮君解釋說,以往法院在處理離婚案件關於撫養權問題時,一般會根據1993年頒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有關規定:「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作出撫養權歸屬認定。而事實上,在近年司法實踐中,隨著民法總則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下調至八周歲,部分案件會根據孩子的心智情況以及接受教育情況等方面綜合考量,予以放緩至八周歲左右,因此類似小珠和小志姐弟倆的意見被法院採納的情況並不少見。

八周歲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根據媒體報導,在今年5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各代表團小組會議審議民法典草案時,有代表提出,已滿八周歲的子女已有一定的自主意識和認知能力,撫養權的確定與其權益密切相關。應當尊重他們的真實意願,以更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採納這一意見,在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第三款中增加規定: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從民法典來看,八周歲是一個很重要的年齡分界線。八周歲前為完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八周歲以後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羅蓮君表示,民法典對子女撫養問題的規定與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是相呼應的。

他說,過去民法通則曾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如今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教育水平的提高,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成熟程度和認知能力較之以往有了一定的提高,適當降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年齡下限,有利於其從事與其年齡、智力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具體到父母離婚後跟隨哪一方生活,滿八周歲的子女可表達真實意願,這也是對未成年人自主意識的尊重,更加有利於保護其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法官說「典」】離婚後子女歸誰?民法典明確:已滿8周歲子女有話語權!
    父母離婚後孩子的撫養權該由孩子自己選擇,還是父母決定?民法典新增了已滿八周歲子女有話語權的規定,明確規定子女已滿八周歲,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思。本案中,小花已年滿8周歲,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識和認知能力,撫養權的確定與其權益密切相關,故在判決撫養權時應當充分尊重其撫養意見。問:法院在判決撫養權歸屬時依照何種原則?考察哪些因素?
  • 【今日說「典」】 離婚後,子女撫養權歸誰?
    2019年,甲女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起訴離婚,被判決駁回,時隔9個月後再次訴至法院,要求與乙男離婚,兩子女均由其撫養,乙男每月支付撫養費2000元至孩子年滿十八周歲止。訴訟時,小丙已滿八周歲、小丁不滿兩周歲。法院審理過程中,雙方極力爭奪兩子女的撫養權,並就此展開辯論。
  • 走進民法典 || 父母離婚後,孩子撫養權歸誰?
    父母離婚後孩子的撫養權應該歸誰?《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第三款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
  • 民法典草案最新修改:撫養權糾紛已滿八周歲子女有話語權
    民法典草案最新修改:撫養權糾紛已滿八周歲子女有話語權 2020-05-27 14:17:47 來源:新京報 作者:王詩堯 責任編輯:王詩堯
  • 【以案釋法】夫妻離婚 子女歸誰撫養?
    夫妻離婚 子女歸誰撫養?(CFP供圖)  本報訊 (記者黃墩良 通訊員葉綠萱 黃婷婷 林長鑫)夫妻離婚後,子女歸誰撫養?民法典明確,已滿8周歲子女有話語權。  小肖與小柯(化名)於2010年登記結婚。婚後,雙方於2011年生育女兒小雪(化名)。2016年,小雪被診斷為I型糖尿病,跟隨母親生活並由其照顧。
  • 《民法典》關於離婚後子女撫養權的規定
    《民法典》關於離婚後子女撫養權的規定 2020-12-08 1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來了 | 離婚後,子女撫養權歸誰?
    2019年,甲女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起訴離婚,被判決駁回,時隔9個月後再次訴至法院,要求與乙男離婚,兩子女均由其撫養,乙男每月支付撫養費2000元至孩子年滿十八周歲止。訴訟時,小丙已滿八周歲、小丁不滿兩周歲。法院審理過程中,雙方極力爭奪兩子女的撫養權,並就此展開辯論。
  • 【普法講堂】離婚後,子女撫養權歸誰?
    2019年,甲女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起訴離婚,被判決駁回,時隔9個月後再次訴至法院,要求與乙男離婚,兩子女均由其撫養,乙男每月支付撫養費2000元至孩子年滿十八周歲止。訴訟時,小丙已滿八周歲、小丁不滿兩周歲。法院審理過程中,雙方極力爭奪兩子女的撫養權,並就此展開辯論。
  • 父母離婚民法典如何規定撫養權 子女年滿八歲 跟誰自己決定
    內容提要: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呵護,但當父母走上離婚的道路,孩子的撫養權會成為焦點,夫妻間的子女爭奪戰經常上演。孩子到底歸誰?學歷高、條件好就一定能獲得孩子的撫養權嗎?2021年1月1日即將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給出了答案。
  • 劉克希解讀《民法典》與百姓生活⑥離婚後小孩的撫養權歸誰?
    離婚後,如何爭取孩子的撫養權?在《民法典》中,有了不少新變化。首先,明確了將離婚的子女撫養權歸屬由一周歲改為兩周歲,同時子女撫養意願的參考年齡明確為8周歲。【法律原文】《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第三款:「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
  • 淺析民法典婚姻家庭篇:撫養權糾紛需尊重八周歲孩子的話語權
    從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的角度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是處理離婚案件子女撫養問題的基本原則。撫養權的歸屬到底誰的意願更重要?《民法典》給出了明確答案。案例:郭某和楊某離婚協議中約定婚生女兒隨楊某生活,離婚3年後,因孩子有逆反心理,楊某工作忙,沒時間照顧孩子的起居生活和學習,後經郭某徵求孩子意見,孩子同意跟隨郭某生活。郭某訴至法院要求變更撫養權。法院認為,本案婚生女兒現已年滿8周歲,經本院依法徵求其意見,女兒表示今後願意隨郭某一起生活。
  • 夫妻離婚,子女不滿兩周歲,撫養權歸誰?
    小岑出生後第八個月,高某與岑某因感情不合開始分居。此後,小岑一直由岑某照顧。但在2019年12月,高某提起離婚訴訟,並要求取得小岑撫養權。一審程序中,法院將小岑的撫養權判決給高某。岑某不服,提起上訴……離婚後,孩子的撫養權歸屬要聽誰?
  • 離婚後不滿兩歲子女歸誰?
    廣州市普法辦廣州市司法局廣州日報社聯合推出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章程 通訊員花法宣)花都區一對年輕夫妻在協議離婚時,雙方約定孩子歸父親撫養。但緊接著,兩人又變卦,協議約定孩子改為母親撫養。但此後,父親卻拒不交出孩子的撫養權。母親無奈之下,一紙訴狀告上法院。孩子的撫養權該歸誰?
  • 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由誰撫養?民法典有規定
    大洋網訊 寶寶一歲半,父母離婚,雙方爭奪撫養權,撫養權該歸誰?一起來看看民法典怎麼規定!民法典小課堂:不滿兩周歲子女,以由母親撫養為原則經辦法官介紹,現行婚姻法規定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母親撫養為原則。但對於哺乳期的期限,婚姻法並未明確規定。
  • 父母離婚後孩子歸誰? 滿8周歲子女應該有話語權
    父母離婚後孩子歸誰?滿8周歲子女應該有話語權金羊網  作者:董柳  2020-05-28 報告指出,5月24日下午、25日上午,各代表團小組會議審議了民法典草案。
  • 父母離婚後 子女跟誰過?孩子滿8周歲就可以自行選擇
    封面新聞記者 曹菲父母離婚後,未成年子女由誰撫養?許多家庭因此爭得面紅耳赤。作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民法典》對離婚家庭子女撫養方面的內容進行了修改和完善。四川瀛領禾石律師事務所律師方梅概括了三點,一是明確父母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二是增加了已滿八周歲的子女自行決定跟誰的條文;三是明確了雙方因撫養問題協商不成,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方梅介紹,《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明確了離婚後子女撫養問題,父母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
  • ...撫養權,這個案子怎麼判?法官:《民法典》完善離婚後子女撫養規定
    將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對於離婚後未成年子女的撫養關係作出了更為明確的規定,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法院少年家事庭庭長王冬青向記者介紹分析了相關規定及其意義。(文中當事人為化名)【法官說法】離婚後扶養問題,《民法典》規定更加明確記者了解到,對於離婚後未成年子女的撫養關係,《民法典》在《婚姻法》等現行法規的基礎上作了進一步完善,作出更為明確的規定。
  • 父母離婚,民法典如何規定撫養權?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呵護但當父母走上離婚的道路孩子的撫養權會成為焦點夫妻間的子女爭奪戰經常上演孩子到底歸誰?法官解讀河北區人民法院法官吳鳳俠介紹,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第三款規定:「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
  • 離婚後孩子的撫養權歸屬要聽誰的?這些事民法典中有說法
    原標題:婚姻家庭「煩心事」民法典中有「說法」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婚姻家庭關係和諧與否,一頭連著家庭的幸福感,一頭連著社會的安定團結。對方婚前隱瞞病情該不該介意?婚姻中對方欠的債你有沒有義務還?離婚後孩子的撫養權歸屬要聽誰的?這些婚姻家庭的「煩心事」,聽聽民法典怎麼解答。
  • 離婚子女撫養權《民法典》中這樣規定,撫養費歸屬都講清楚了
    》的實施,相關配套的司法解釋也逐步的在完善當中,尤其是《婚姻家庭編》的司法解釋更是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隨著離婚率的逐年攀升,離婚程序、離婚子女撫養權、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等問題成為諮詢最多的內容之一,今天就帶著大家走進《民法典》中的離婚子女撫養權這一話題,看看關於這一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