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奧塞斯庫的狗和人民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齊奧塞斯庫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至少在齊奧塞斯庫被執行槍決以前,中國領導人一直將齊同志引為知己,並給予高度讚譽。

齊奧塞斯庫有一條狗,暱稱考布,知名度極高,連英國大使都認識,在羅馬尼亞幾乎家喻戶曉,在公開場合人們一般稱其為考布同志,以示尊敬。但這個尊稱仍不能令齊奧塞斯庫滿意,同志相稱,地位與臣民並列,有辱考布同志的高貴世家,於是齊奧塞斯庫決定給自己的愛犬考布鄭重授予陸軍上校軍銜,享受縣團級待遇,從而使這條來自英國的拉布拉多獵犬成了世上乃至史上級別最高的狗官。從此,在布加勒斯特大街上,寒風中排隊購買食品的市民們經常看到考布上校乘豪華小汽車,橫穿鬧市,揚長而去。英國大使曾這樣評價考布:「這隻黑狗獨自坐在『達西亞』車後部,仰面朝天,相當傲慢。」

齊奧塞斯庫對考布寵愛有加,羅共中央辦公廳的安排照應,可謂無微不至,考布的待遇標準顯然已經超過縣團級,看上去更像是羅共中央副總書記。行有豪華專車,住有豪華別墅,還配備秘密警察充當保鏢,設有專職醫生加強日常保健,考布進餐時,一如皇帝進膳,須有醫生先行嘗試確認無毒,考布才開始進膳。一位女僕後來回憶說:「秘密警察告訴我們永遠不要餵狗。有專門醫生檢查狗食(一種最好的肉)。只有醫生嘗過後,肉才能餵狗。」既然這頭拉布拉多犬來自英國,那麼狗食最好也從英國進口。英國學者傑弗裡.裡根在《愚昧改變歷史》一書中,詳細敘述了那荒誕的情形:為了齊奧塞斯庫的愛犬,在官方授意下,採購狗食成了羅馬尼亞駐倫敦大使的重任;大使每星期都要去一趟聖伯利公司,購買英國狗愛吃的餅乾及狗食,然後用外交包裹打包,寄回布加勒斯特……

晚上,齊奧塞斯庫喜歡與「考布」睡在一起;白天,「考布」生活在別墅12號公寓,裡面設施齊全,舒適的床、豪華的家具、電視電話,應有盡有。為避免「考布」孤獨,齊奧塞斯庫還要求把一隻名叫「希羅娜」的黑色拉布拉多母狗送到宮中。

考布的地位如此尊貴,所以它的喜怒哀樂,對有些重大事情決策,事實上已經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當狗權與人權發生衝突時,當局最終要維護狗權的利益。齊奧塞斯庫喜歡搞形象工程,為了建設一條「社會主義勝利大街」,他大拆布加勒斯特老城,結果有許多老人被逐出自己的房屋,露宿街頭,挨餓受凍,有的人甚至絕望自殺。這些失去家園的百姓,被迫同意籤署拆毀家園的文件,甚至有些人還要自己承擔拆遷費用。一切有礙修建「社會主義勝利大街」的建築物,齊奧塞斯庫都將其徹底摧毀。拆到後來,一家名叫布蘭科溫斯克的醫院,成了這條大街上的最後障礙物,這是一所平民醫院,每年有5萬多名羅馬尼亞人接受治療,老百姓希望保留這所醫院。但它的命運最終是由考布上校決定的。那天,齊奧塞斯庫去視察醫院,考布上校陪同視察。上校威風凜凜跳下車,發現一隻不明真相的貓在圍觀,該貓是醫院為了滅鼠而飼養的 ,考布上校杏眼圓睜,勃然大怒,一個箭步竄上去張口便咬。該貓不認識齊奧塞斯庫同志,更不知道該狗正是享受副總書記待遇的考布上校,奮起還擊,且戰且退,考布窮追不捨,該貓一個勾拳將 考布上校打出鼻血……,齊奧塞斯庫大怒,憤然乘車離去。考布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院長嚇傻了,該貓擅自攻擊了總統最寵愛的、屬於羅馬尼亞軍隊的一位「陸軍上校」,致使龍顏不悅,醫院前途堪憂。果然,幾天後,一紙拆除醫院大樓的命令送到了醫院。這所每年有5萬多名普通老百姓接受治療的醫院隨即被夷為平地。

與喜愛自己的寵物犬一樣,齊奧塞斯庫對族中親人也是關愛有加,從而在羅馬尼亞形成了家族統治的局面,所謂政府其實就是夫妻開店,家人當店小二。他的夫人埃列娜.齊奧塞斯庫是前總理,榮譽頭銜是「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埃列娜在政壇上的地位僅次於她丈夫,是黨內最高決策機構的成員,並掌管黨內人事大權;在政府裡,實際上她是「超級總理」。羅馬尼亞各級官員都習慣地稱齊奧塞斯庫為「一號」,其辦公室為「一號辦」,埃列娜為「二號」,辦公室為「二號辦」。這對夫妻合作很緊密,甚至後來個人政治危機到來時,埃列娜.齊奧塞斯庫這樣提醒丈夫:羅馬尼亞人民不配接受他的統治;對羅馬尼亞人民來講,他太「偉大」了。齊奧塞斯庫的小兒子尼庫,是地方的黨委書記、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被指定為接班人。齊奧塞斯庫的三個兄弟,也都擔任高級官員。最有意思的是他的母親,原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住進了豪華的宮殿庭園中,盡享榮華富貴,可長期的農村生活使她很不習慣現代交通工具,齊奧塞斯庫就專門派人在庭園中飼養她喜歡的毛驢,出門走動可以乘坐毛驢,還有大批保鏢前呼後擁。威權統治者都喜歡權力獨享,在極端獨裁者那裡是自己一個人獨享,在多數獨裁者那裡則是家族性獨享—集體世襲。

齊奧塞斯庫對考布上校和家人如此關愛,齊奧塞斯庫治下的人民又怎麼樣呢?

就在駐英大使館為考布採購牛肉並源源不斷空運回國的時候,羅馬尼亞人民卻在饑寒交迫中嗷嗷待哺。市民們凌晨就開始在副食店前排隊希望能買上一點食品回來,但不少人排了數小時的長隊,結果還是什麼也買不到。咖啡是羅馬尼亞人的必須飲料,但商店一直無貨。走後門能搞到,但價格要翻幾番。從1987年下半年起,市場上的藥品供應也開始緊張起來。藥店門口,人們也排起長隊,許多藥品長時間無貨。

民不聊生,老百姓怨聲載道。和主張獨裁的專制國度一樣,弄虛作假是當局欺騙老百姓的慣用伎倆。

在20世紀80年代,羅馬尼亞黨政機關自上而下浮誇、作假成風。

齊奧塞斯庫宣布1989年羅全國糧食產量是6000多萬噸,實際只有1823萬噸。小麥每公頃的實際產量為3170公斤,虛報的產量是8160公斤;玉米1913公斤,虛報16500公斤;大豆440公斤,虛報8100公斤等等。弄虛作假竟成了時尚,如實反映情況會遭到批評和排斥,甚至會丟官,而說假話會受到表揚和重用。齊奧塞斯庫每到一工廠參觀,事先都要作充分的準備,全廠提前三天停工,打掃衛生,裝點門面,張貼標語,還要掛出反映生產成績如何「蒸蒸日上」的報表。布加勒斯特「八月二十三日」工廠是齊奧塞斯庫常去的地方。齊奧塞斯庫在一些工廠還要參觀職工的食堂。從電視上看,所參觀的食堂飯菜花樣比飯店還豐盛。實際情況是,由於市場副食供應極差,多數工廠的食堂已關了門。1987年前蘇聯領導人葛羅米柯在訪羅時曾參觀布加勒斯特一家國營食品店,看到商品豐富,購物者裝滿了塑膠袋。蘇聯人一走,這些購物者立即把自己手中的塑膠袋交給站在一旁的羅內務部軍官。原來,排隊的人都是內務部指定的人,商店裡豐盛的蔬菜和食品也是在蘇聯客人來之前臨時擺上去的。

在羅馬尼亞本國的經濟困難、市場供應十分緊張、群眾生活水平下降的情況下,齊奧塞斯庫卻大言不慚,謊話連篇。1989年4月19日在為慶祝羅馬尼亞還清全部外債的群眾大會上大言不慚:「羅馬尼亞是在確保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還了外債的。」還說,到2000年羅將成為一個「十分發達的國家」。他甚至說,在本世紀末(指20世紀末)羅馬尼亞將開始實施共產主義的工作和生活原則。聽了這些,羅馬尼亞人真是哭笑不得。

極端統治下,羅馬尼亞經濟的「繁榮」只體現在報告和報表上,於是到處虛報浮誇,作假成風。人民生活極其艱苦,甚至連麵包、玉米都要定量供應。

齊奧塞斯庫對親人很親、對寵物很愛,可對老百姓實行了嚴酷的警察統治,全國的安全警察多達76萬,實際上這是他的「御林軍」。這些秘密警察擁有特權, 喜歡在暗中把他人拿下,形同黑勢力。知識分子和官員如果批評政府,得到的命運是失業、軟禁或投入精神病院,與真正的精神病患者關在一起,直到無人能區 分他們;反對派統統消失了,都被送進醫院去治療「政治偏執狂」、「老年痴呆症」了。1987年發生了一次罷工,組織者全部被逮捕繼而統統失蹤。誰要申請出 國護照,都可能遭到解僱、撤銷身份證。政府還規定未經批准不許與外國人說話。而最厲害的一招,就是書刊、報紙、信件一律實行檢查制度。許多正直的新聞工作 者,被認為患有各種各樣的精神病,包括「被害妄想」、「偏執性格」等等。作為一種檢查方法,齊奧塞斯庫甚至頒布了《大羅馬尼亞打字機法》,打字機被視為「 危險的機器」,規定擅自出租或借用打字機為非法,誰想擁有打字機,要取得警察的批准。

法國作家紀德對一黨專制下的萬馬齊喑給予抨擊:「任何事情、任何問題上,都只允許一種觀點、一種意見,即輿論一律,人們對思想的整齊劃一已習以為常、麻木不仁;不再有 獨立思考,有一點點不同的意見,一點點批評都會招來大災禍。我想,今天在其他任何國家,即使在希特勒的德國也不會如此禁錮人們的思想, 人們也不會是如此俯首帖耳,如此膽戰心驚,如此惟命是從」。

齊奧塞斯庫治下的羅馬尼亞,成了「國家破產」極端之例。在20世紀70年代,他們借入210億美元外債,要「發展工業」,那種計劃經濟的效益如何可想 而知;到了20世紀80年代要開始還債,齊奧塞斯庫不顧國力,壓縮進口,將大量食品、肉類、電力出口到國外,以換回急需的外匯,結果是本國農副產品嚴重短 缺。羅馬尼亞冬季嚴寒,民用煤氣、暖氣和電力供應不足,老人、孩子受凍生病,醫院的病房、產房、手術室得不到適當供暖,正常的手術也無法進行……而齊奧塞 斯庫自己和其他高級官員卻生活在窮奢極侈中,不僅享受政府的「特供」,還擁有豪華別墅、高級遊艇等等。

權力本身有著巨大的可延伸性,威權更是不用說了。威權獨裁的發展結果,就是不斷地擴大特權,許多荒謬行為都會伴隨而生。齊奧塞斯庫最喜歡個人專斷和個 人迷信。他在黨內被稱為「思想的多瑙河」,被歌頌為「羅馬尼亞人民最喜愛的兒子、高瞻遠矚的領袖、偉大的天才、現代社會主義羅馬尼亞的建築師、國際共產主 義運動的英明領袖、為世界和平與合作而奮鬥的堅定不移的戰士」等等。他們夫婦的行為,幾乎成了羅馬尼亞人民的惟一新聞來源,到處是他們的著作、報告、照 片,甚至花重金到國外出版齊奧塞斯庫選集,營造受到世界人民歡迎的情景。博物館內有他們的專館。全國到處都有「齊奧塞斯庫萬歲」的標語,立在最大建築物 上。他每到一地,官方都要組織成千上萬的群眾進行盛大隆重的歡迎,群眾必須提前幾個小時到場,即使風吹雨淋、烈日暴曬也要參加。官方則組織一批政治「拉拉 隊」,坐在會場前頭七八排,齊奧塞斯庫講話時,每隔兩三分鐘他們都站起來鼓掌、叫好。他每講一次話,聽眾都得起立鼓掌、歡呼幾十次。

絕對權力絕對擴張奢華。齊奧塞斯庫的興趣比較廣泛,不僅喜歡自己的愛犬,還愛好行宮。集權、極權、皇權環境下,整個國家幾乎都屬於自己,當然可以到處 公開、半公開建設各種行宮。在全羅馬尼亞共有40個縣,每個縣都建有1至2個行宮,行宮戒備森嚴,老百姓一概不得接近,更不能參觀。由於各地行宮建得太 多,有的只被使用過兩三次,而有的行宮建後一直未使用過。

權力集團的權力需求、利益集團的利益需求,都是剛性的需求。齊奧塞斯庫的建築最大「手筆」,是1984年下令建造「人民宮」,布局規劃比阿房宮還 雄偉,把首都布加勒斯特市中心 老城區的建築物拆除後,傾全國之力來建設這個「人民宮」。齊奧塞斯庫想用這座幾乎是世界上最大的「宏偉建築」,為自己「樹碑立傳」。「人民宮」有1000 多個房間,間間金碧輝煌。從地上鋪的純毛地毯到天花板上的大理石浮雕,無不出自手工。僅大大小小的吊燈,就用了水晶2800多噸。由於太過龐大太過奢華, 修了5年一直到1989年劇變驟起,「人民宮」還未完工。

「社會主義勝利大街」也已經走到盡頭 。就在 1989年的12月巨變中,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齊奧塞斯庫夫婦被「不配他統治」 的人民槍斃了,考布上校從此不知所蹤。過了幾天,一位跟楊老同姓的國家領導人哭喪著臉用弔唁般的語氣正式宣布:我們尊重羅馬尼亞人民的選擇。

從此,齊奧塞斯庫永遠失去了他的狗和人民,而羅馬尼亞人民卻已經生活在幸福之中了。

蔡信

相關焦點

  • 齊奧塞斯庫幸福至死的生活
    第一個階段是從1965年到1971年,這一時期的羅馬尼亞到處充滿著巨大的成就、繁榮、自由和希望;第二個階段是從1971年到1989年,這一時期的特徵是持續的經濟衰退、工業停滯、國際援助大幅度減少、國內日益嚴酷的政治控制以及人民群眾和黨員當中越來越多的不滿、異議和失望,最終導致了1989年羅馬尼亞的流血劇變和齊奧塞斯庫時代的終結。這當中有一件事是明確的:去朝鮮前後的齊奧塞斯庫判若兩人。
  • 「人民的選擇」與人民的懊悔:回來吧 齊奧塞斯庫同志
    10年前,當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時候,帝國主義的戰略家們和整個國際壟斷資產階級彈冠相慶,額手稱快,興高採烈,說這是「人民的選擇」!10年以後,事情起了變化,作出這種「選擇」的人民懊悔了,最明顯的是羅馬尼亞。
  • 齊奧塞斯庫的覆滅之路:從巔峰到被槍決只用了六天
    齊奧塞斯庫曾是反法西斯同盟的代表人物,他說過:「任何專制的暴力一旦與人民的正義之師交戰,他們必將粉身碎骨。」很不幸,齊奧塞斯庫並沒有真正的吸取教訓,歷史再次上演了一幕極權政治! 1918年,齊奧塞斯庫出生在羅馬尼亞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性格內斂的他在同齡人中並不出眾,甚至還有些木訥,但誰也沒想到這個沉默的孩子最終會走上革命的道路。1936年,齊奧塞斯庫因為組織遊行示威活動而被當局逮捕,在獄中他結識了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就有後來的羅馬尼亞領導人格奧爾基·喬治烏·德治。
  • 蔣本良 :齊奧塞斯庫之死
    具有雄辯演講能力、曾經在規模宏大的群眾大會上一呼百應的齊奧塞斯庫,想再次發揮這種威力。21日中午12點,齊奧塞斯庫就在黨中央廣場召開了大規模的群眾大會。 嚴冬的12月,天色灰暗陰沉。十萬人應召前來參加大會。齊奧塞斯庫和夫人埃列娜出現在黨中央大廈陽臺上,他情緒激動地說:「要堅決打退外國的幹涉和蒂米索拉流氓集團的動亂。」他不時提高聲調,揮舞手臂,標示講話的高潮。
  • 齊奧塞斯庫之死
    齊奧塞斯庫被帶到了兩扇窗子之間的牆下,面對著持槍的士兵站好。當押解他們的士兵走開後,齊奧塞斯庫高呼:「自由和獨立的羅馬尼亞萬歲!」隨後而來的埃列娜則唱起了《國際歌》。這時,持槍的士兵在行刑隊指揮官尚未趕到的情況下便開了槍。齊奧塞斯庫中彈後倒下,後腦勺撞在了廁所的牆上。他死後仍睜著雙眼。齊奧塞斯庫夫人頭部中彈,顱骨開花,腦漿外溢。
  • 毛澤東「教育」齊奧塞斯庫(圖)
    ,派毛雷爾總理率代表團到中國來尋求支持和友誼。當時是政治局委員和中央書記的齊奧塞斯庫,作為代表團的成員,頭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毛澤東對其作了既柔又剛的「教育」。作為當時翻譯的蔣本良在其新書《給共和國領導人作翻譯》(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中,披露其中內情,摘登如下。3月10日下午,毛澤東主席在人民大會堂門口迎接客人。一一握手後,賓主交錯落座。
  • 齊奧塞斯庫夫婦被開棺驗屍 槍斃前或遭折磨(圖)
    奔走多年 終於開棺  1989年12月25日,羅馬尼亞特別軍事法庭判處齊奧塞斯庫夫婦死刑並立即執行,齊奧塞斯庫夫婦遺體隨後被秘密埋葬在布加勒斯特西部的根恰公墓。不過,迄今為止,沒有任何官方文件確認齊奧塞斯庫夫婦最後安身之地所在。  齊奧塞斯庫夫婦生前有3個子女,從政的小兒子尼庫和女兒佐婭先後於1996年和2006年病逝。
  • 齊奧塞斯庫核武夢碎
    俄羅斯《論據周刊》3月24日就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位名叫羅曼的前蘇軍情報官稱,戈巴契夫當年曾親自下令,然後由蘇聯、美國、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四國情報部門聯手參與推翻羅馬尼亞的獨裁者齊奧塞斯庫,因為美蘇都不想讓齊奧塞斯庫擁有核武器。
  • 1989年羅馬尼亞劇變:齊奧塞斯庫之死
    他曾多次訪華,為中國人民所熟悉。1989年12月羅馬尼亞颳起一場政治風暴,幾天後齊奧塞斯庫及其夫人埃列娜竟倒在本國人的槍口下。我們是新華社駐羅馬尼亞記者,親歷了這場政治風暴,見證了齊奧塞斯庫之死。山雨欲來齊奧塞斯庫在執政後期實行個人專制,壓制民主,不顧百姓生活,引起社會上的不滿。
  • 齊奧塞斯庫御用詩人去世 羅馬尼亞萬人送行
    盡享哀榮  珀烏內斯庫是羅馬尼亞最知名的詩人之一,生前曾為尼古拉·齊奧塞斯庫寫過令人瞠目的頌詩,但人民群眾對此並不在意。連日來, 不斷有人前往他生前的寓所,在門外點燃香燭,放下花束,展開國旗,而後靜立。更多的人,包括總統和前總統,前往先後停靈的作協禮堂及羅馬尼亞音樂堂瞻仰遺容,或在周日徒步跟隨靈車,向死去的詩人致敬。
  • 齊奧塞斯庫女兒起訴要求對父母開棺驗屍
    在遞交給布加勒斯特法院的訴狀中,佐婭·齊奧塞斯庫要求羅馬尼亞國防部和布加勒斯特墓地管理局開棺驗屍,並劃出兩塊墓地重葬其父母。她對自己父母被葬於根恰公墓提出質疑。  1989年 12月 21日,羅馬尼亞政局發生劇變。 12月 23日,尼古拉·齊奧塞斯庫被軍方抓獲。12月25日,齊奧塞斯庫夫婦被臨時軍事法庭判處死刑並立即執行。
  • ...美國_歷史|齊奧塞斯庫|戈巴契夫|布蘭德什塔黛|羅馬尼亞_歷史
    前幾年,德國電視臺曾經播放了一部紀錄片,該片由布蘭德什塔黛導演,第一次披露是美國中情局策劃了羅馬尼亞事變,精心導演推翻齊奧塞斯庫的整個過程。為拍攝此片塔黛導演採訪了當時參與推翻齊奧塞斯庫的當事人,既有各國總統,也有總理、部長甚至情報局長。以及美國策劃此事件的情報委員會主席哈奇遜。
  • 齊奧塞斯庫夫婦葬身地成謎(圖)
    >   處決前的齊奧塞斯庫夫婦  2005年4月1日,佐婭將當年直接參與處理齊奧塞斯庫夫婦後事的國防部以及布加勒斯特墓地管理局告上了法庭,要求得到有關父母墳地的確切地點。她還提出開棺驗屍,打開根恰公墓裡據稱是齊奧塞斯庫夫婦的兩個墳墓,進行DNA鑑定,確定墓主的真實身份,以便她可以像其他公民一樣前往父母墳地掃墓。
  • 羅共總書記被斃17年:齊奧塞斯庫功過難評
    處決前的齊奧塞斯庫夫婦環球在線消息:對許多中國人來說,羅馬尼亞前總統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的名字並不陌生。齊奧塞斯庫在這個東歐國家曾經執政長達20多年,17年前被處死。10月17日,羅馬尼亞前總統尼古拉·齊奧塞斯庫的胞弟弗洛雷亞·齊奧塞斯庫,在位於布加勒斯特西南郊的根恰公墓下葬。儘管羅馬尼亞「12月事件」已經過去了17年,但每年齊奧塞斯庫的生辰忌日、齊奧塞斯庫家族成員的紅白喜事,仍然深受當地媒體的關注。 兄弟姐妹相繼辭世 齊奧塞斯庫兄弟姐妹共9人,前總統尼古拉排行老三,他共有5個兄弟,3個姐妹。
  • 齊奧塞斯庫時代的「月經警察」統治(圖)
    節育墮胎違法為了提高人口數量,增強國力,1966年羅馬尼亞共產黨前總書記齊奧塞斯庫廢除了以前關於個人可以自由流產的法律,實施了禁止墮胎的政策。緊接著,國家頒布法令,節育和墮胎都屬違法,不能受孕的女性要交納稅金,墮胎者將受到判刑和囚禁,婦女月經期要受到嚴格的檢查與盤問。 為保證政令暢通,依據齊奧塞斯庫的指令,執法者紛紛進駐機關、工廠、農村、學校以及各個單位,對婦女進行嚴格的監控,督促她們每月必須做婦科檢查,以確保沒有使用避孕工具;對那些避孕的婦女和默許墮胎的醫生一經查出,嚴厲打擊、處罰監禁。
  • 東歐劇變;羅馬尼亞的總書記齊奧塞斯庫同夫人一起被亂槍處決
    此次政變至少導致1104人死亡、3352人受傷,同時羅馬尼亞共產黨總書記齊奧塞斯庫在也在該事件中被判處死刑並被槍殺於街頭。圖為1989年12月,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街頭的槍戰。一位士兵在填裝子彈。1989年12月23日凌晨,羅馬尼亞總書記齊奧塞斯庫和夫人在逃亡途中被支持救國陣線的軍隊逮捕。12月24日早晨,救國陣線委員會核心成員聚集在國防部成立臨時政府。
  • 1989年的謠言與真相,導致齊奧塞斯庫滅亡的蒂米什瓦拉事件
    1989年的羅馬尼亞的蒂米什瓦拉事件,是直接導致齊奧塞斯庫滅亡的導火索,平民死亡人數從最早報導的6萬人,到後來的死97人,傷210人,到今天這個數字也沒人提了,整個羅馬尼亞革命期間死亡1104人,其中全國性抗議階段死亡162人,包括了蒂米什瓦拉事件。
  • 齊奧塞斯庫夫婦葬身地成謎 傳處決後屍體被掉包
    2005年4月1日她將當年直接參與處理齊奧塞斯庫夫婦後事的國防部以及布加勒斯特墓地管理局告上了法庭,要求得到有關父母墳地的確切地點。她還提出開棺驗屍,打開根恰公墓裡據稱是齊奧塞斯庫夫婦的兩個墳墓,進行DNA鑑定,確定墓主的真實身份,以便她可以像其他公民一樣前往父母墳地掃墓。
  • 一個匈牙利小牧師,為何最終讓齊奧塞斯庫被捕?3個昏招所致
    當時齊奧塞斯庫在羅馬尼亞的國內統治,已經引起民眾不滿,這是羅馬尼亞人反感齊奧塞斯庫的一個重要原因。但真正導致齊奧塞斯庫下臺,並非是本國民眾,而是一個外國人。將一個宗教事件上綱上線的弄成了敵我矛盾,利用官方媒體大肆抨擊,本來不關心這件事的老百姓也開始感興趣起來,蒂米什瓦拉市長發現勢頭不妙,立刻表示將重新考慮透克斯的處分問題,隨後可能和上級領導開了個會,回來又說他支持驅逐的決定。老百姓此時徹底不滿了,他們對這位市長出爾反爾的決定更加不滿,於是走上街頭進行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