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基本結束

2020-12-23 東北網

東北網12月16日訊 前不久,肇州縣代表全省接受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國家評估組為期2天的全面檢查驗收,改革成效得到充分肯定。12月9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目前全市482個行政村及4個村級單位全部完成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並全部組建了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累計核實村級資產總額33.88億元,折股量化資產12.44億元,認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130.98萬人,改革工作已基本結束。

據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農村改革中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重要改革,關係構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制度基礎,對保障農民權益、完善鄉村治理具有重大的意義。改革後,集體資產透明,不易被貪佔,利於查實集體資產的存量、價值和使用情況,進行合理的利用,促進村集體發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後,再把資產折股量化確權到戶,將「村民變股東」,村民在集體資產收益裡得到分紅,增加收入。

據悉,大慶市2017年5月在8個村啟動省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2018年3月在全市鋪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此項改革,成立了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10個部門為成員單位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縣、鄉、村層層組建工作專班,實施專項推進。改革啟動以來,市裡先後組織召開專題匯報會、工作推進會、問題會商會9次,制定下發了《關於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的意見》等3個指導性文件,各縣(區)因地制宜出臺了19個相關配套文件,為改革系統有序推進提供了有力的組織領導保障。

「今年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收尾驗收之年,我們突出抓實清產核資『回頭看』、嚴密組織開展『清化收』、規範產權交易『搭平臺』這三方面重點工作。」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防、劃、補、建」四個重點環節,查質量、看程序、找不足、抓整改,對前期清產核資階段工作進行查缺補漏,有效防止了集體資產流失、改革政策落實不到位、檔案資料不完善等問題發生,指導縣區進一步明晰集體資產產權,加快劃轉,做到應劃盡劃;圍繞合同清理、債務化解和新增資源收費等工作,深入排查「把持集體資產資源、違規籤訂承包合同」等違規違紀行為,對程序和內容缺失的「問題合同」進行全面清理和規範,紮實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累計走訪農戶36527戶,排查合同54011份,發現問題合同1882份,全部整改完成;全市加快推進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研究制定《大慶市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建設的實施意見》,目前全市4縣4區(除薩爾圖區,該區無農村)均已完成產權交易大廳建設,設施和人員全部配備到位,投入運營率達到100%。在產權交易方面,龍鳳區前進村加油站通過產權交易平臺對外承租,實現溢價475%,不僅有效規避交易漏洞,還保證了集體資產資源效益的最大化。目前,全市累計完成交易2911筆,涉及金額7151.7萬元,增值率達到33.2%,多次受到省農業農村廳通報表揚。

在全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過程中,借鑑貴州省六盤水市和安徽省小崗村改革經驗,圍繞壯大集體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兩大主題,遴選13個試點村,穩步開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試點工作。大同區林源鎮探索形成「四個三」改革模式,儲備產業項目26個,形成「旅遊、勞務、電商+股份經濟合作社」的「3+1」發展模式,投入資金775.7萬元,村均增收20餘萬元。目前,全市13個試點村已確定產業項目39個,引進承接主體27個,流轉土地12243.6畝,投入資金4104.52萬元,形成了「三變+旅遊」「三變+特色種養」「三變+扶貧」等6種模式,預計年內實現純收益643.35萬元,25個項目可實現股份分紅,為深化改革積累實踐經驗。

相關焦點

  • 華龍「三變」出「三新」——濮陽市華龍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與...
    該區積極貫徹落實國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喚醒了沉睡的農村資產,激活了一池春水,當地農村正悄然發生著一場巨變。從2015年9月起,一場前所未有的改革,在華龍區的農村悄然啟幕。按照「試點先行、示範帶動、全面鋪開」的工作思路,選取了馬呼、謝莊、波頭集3個試點村進行股改,探索推行「十五步工作法」。
  • 農卓松到平南縣調研指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
    2020年10月10日,貴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農卓松到平南縣調研指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調研工作中,農卓松先後深入平南縣平南街道羅合社區、丹竹鎮東山村、石硤龍眼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平南縣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等地,詳細了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成效和改革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情況。
  • 澄邁頒發首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股權證
    本報訊 (記者 邱江華 通訊員 王家專)澄邁縣加樂鎮長嶺村委會日前舉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股權證頒證儀式,該村295戶1382名村民代表現場領到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股權證,成為該縣首批持有農村集體股權證書的股東。這標誌著澄邁縣股權證發證全面啟動。
  • 【"三民」活動】青島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讓3000萬農民收穫...
    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事關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在農村改革中處於首要地位,積極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探索農村集體經濟實現形式
  • 中州學刊•觀點 |劉同山 陳曉萱•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總體目標、階段進展與後續挑戰
    目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主要完成了包括承包地、宅基地在內的各類農村集體資產的分類確權登記頒證,以及在「三權分置」政策設計下對集體成員的承包地、宅基地財產權利和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收益的有限還權賦能。從改革進展和實踐發展看,下一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需要應對如何協調政策多目標衝突、如何提高改革的整體性、如何在更大範圍優化資源配置等三個方面的挑戰。
  • 每日一詞∣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試點改革 pilot reform of rural...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上提交的報告指出,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任務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
  • 沛縣楊屯鎮:「三步」走活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中國江蘇網7月5日徐州訊 自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以來,沛縣楊屯鎮以「三個突出」為路徑,穩步實施「確權、賦能、活權」三步走戰略,產權改革成果豐碩。截止目前,全鎮21個村居成立標準化股份經濟合作社17個,經濟合作社4個,界定成員60166人,此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董家灣村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村民年...
    作為自治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2016年,董家灣村開始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2018年全面完成,並成立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依託這個合作社,該村探索通過土地入股、股份聯營等多種方式,盤活農村資產資源,創新發展集體經濟,讓村民共享發展紅利。截至目前,董家灣村集體積累資金1700萬元,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今年預計收入300萬元,村民今年人均預計分紅1800元,實現「三連增」。
  • 關於農村制度改革的建議
    我們應該加快對集體權益和個體權益分成比例的探索,這樣才能適應農村廣泛產權變動的需要。二、明確成員和資本進出集體的制度。以前成員進出基本是由人口婚姻嫁娶,戶口進城變動造成。現在由於土地確權,即使成員變動,土地權益也不變動了,權益不能跟著人口走。雖然中央讓大家探索承包權有償退出,現在承包權有償退出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 農村產權改革: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農村產權改革: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方志權博士在復旦大學的講演  作者:方志權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博士  在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創新農村集體經濟有效實現形式,直接關係到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關係農村基本經濟經營制度的發展方向和農村社會治理體系的現代化,也關係到國家的戰略全局。不少學者專家認為,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中國農村的又一重大改革,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 太原晉源區:深化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真正...
    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管長遠、管根本、管全局的一項重大改革,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一件實事,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羅清宇在調研中曾強調,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對推動農村改革發展、完善農村治理、保障農民權益、探索形成農村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具有重要意義,要持續深化改革、
  •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全面推開 一類股迎風口望持續火爆
    重大事件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全面推開 土地流轉規模將提升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3月11日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農業農村政策與改革相關重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推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已有的15個整省試點省份要做好檢查驗收
  • 「晉源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專題報導之三」搭建平臺盤活資產 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2018年7月,晉源區農村產權流轉交易中心的成立,更是晉源區勇蹚改革「深水區」的重要舉措。晉源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 張來弟:晉源區成立這個交易中心 想的就是一個 給晉源區老百姓 對產權流轉交易這兒 提供一個平臺 第二個 也是想為集體資產這一塊 進行一個監管 規範農村集體資產管理 確保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 更好地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在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當中
  • 山東這些縣市被國家選中試點農村集體產權改革 有你家鄉嗎?
    齊魯網10月14日訊14日,記者從中國農業部官方網站獲悉,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精神,由點及面開展集體經營性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推薦,農業部、中央農辦確定北京市海澱區等100個縣(市、區)為2017年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
  • 「晉源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專題報導之二」花塔村:圍繞稻田公園打造產業鏈,三效耦合鋪就致富路
    2017年11月,花塔村被列為晉源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先行村。改革政策和生態環境的利好因素,讓這片閒置的集體資產「久旱逢甘露」。花塔村黨支部書記 花塔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 何建平:2018年 我們村兩委班子 就有這種思路 有這種考慮 咱們還是恢復種植晉祠大米 再加上晉源區委 區政府 對恢復晉祠大米 每畝還補助1000元 這麼好的政策 我們就把這個資源盤活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將村民變成股民
  •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到西平縣宋集鎮調研產權制度改革發展工作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見習記者 馮佔華 通訊員 王玉深)12月11日,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縣域經濟援救中心業務總監李慶、副主任翟建宏、博士宋薇珊一行五人,到西平縣宋集鎮崔莊村召開農業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座談會。
  •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試點改革:整理、盤活與收益分配
    目前,農業經濟學者和實踐工作者已經對我國農村建設用地改革進程中各試點地區的做法和存在的困難與挑戰開展了部分研究。閔師等[13]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的發展歷程與模式進行梳理,並基於9省156個村的調研數據實證分析認為資產評估、成員界定、股權分配和產權制度安排是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難點和關鍵。
  • 國務院推進自然資源產權制度改革
    來源:房評網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不僅要求推進農村土地和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而且開始探索無人居住的海島產權出讓、出租。中國土豪終於也可以買海島了。
  • 全國農村集體家底摸清:農村集體土地總面積65.5億畝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從2017年開始,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了全國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歷時3年,目前工作已基本完成。  全國農村集體家底總量龐大,地域分布呈現「6、2、2」格局  長期以來,一些地方的農村集體資產存在產權虛置、帳目不清、分配不公開、管理不透明等問題。
  • 寒亭街道葉家莊子村——產權制度改革改出「新天地」
    葉家莊子村地處寒亭街道東北部,曾先後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省級生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等榮譽稱號,成績的取得,秘訣就是——農村產權制度改革。2018年,葉家莊子村在寒亭區率先進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現全村169戶「家家是股東、戶戶可分紅」。整個產改過程規範有序,盤活了農村集體資產和農民資產,將全村農戶帶入增收致富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