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演講的中國人之後,何江出名了。他從一個貧困的中國農村走來,通過教育改變人生軌跡,走進世界最頂尖的學府,正是人們願意熱衷於追逐和討論的故事類型。
然而,在最新出版的自傳《走出自己的天空》中,何江並沒有如眾人所料去描繪一個成功學的故事,而是將筆觸落在他所成長的中國農村,記錄正在發生快速更迭的鄉村舊生活。
在9月1日的媒體專訪中,何江表示,小時候湖南鄉村仍然保留了非常傳統的農作方式,後來慢慢引入機械化、自動化農作方式,這在一個歷史學家眼裡這就是一個快進版的、歐洲的工業革命,中國在三十年內上演了西方國家上百年經歷的歷程。
何江在畢業典禮上
以下是澎湃新聞的訪問內容。
澎湃新聞:自從你的畢業演講發表以後,媒體做了很多報導,甚至到你的家鄉,採訪了你的家人、老師、鄰居。你覺得自己的經歷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吸引了公眾的高度關注?
何江:當時我沒想到會傳播這麼廣。過一段時間回過頭來看,我想可能是「農村學子」和「哈佛」這兩個詞的碰撞使人們產生了關心。很多人還是很難把這兩個詞聯繫到一起,這激起了他們了解背後故事的欲望。媒體問得最多的問題還是圍繞我的成長和教育經歷,並且熱衷於討論教育公平、「寒門貴子」這些話題。
澎湃新聞:你曾經介紹過,最早對你的經歷表示出濃厚興趣的其實是美國人,是哈佛大學的教授尼爾·弗格森,能分享一下他和你交流的內容嗎?
何江:五六年前弗格森教授在哈佛做了一次關於經濟全球化的演講,特別提到中國這幾十年在經濟上的崛起。但他們看到的數據是大層面的,對底層的鮮活事例了解得比較少。演講後我與他交流,他了解到我的求學背景,表示很感興趣。
我是1988年出生的,那時候湖南鄉村仍然保留了非常傳統的農作方式,後來慢慢引入機械化、自動化農作方式,這在一個歷史學家眼裡這就是一個快進版的、歐洲的工業革命,中國在三十年內上演了西方國家上百年經歷的歷程,正是這個對話觸動了我寫這本書的想法。
澎湃新聞:你是在什麼時候意識到,這段經歷似乎處在某個特別的歷史進程當中?
何江:我和弗格森教授聊過天以後又過了一段時間,才隱約感覺到。其實是需要和自己曾經生活的世界拉開一段距離,在美國生活了一段時間以後,遠觀之下才逐漸有這些感受。寫這本書花了三、四年的時間,中間來回修改了很多次。當時還沒有畢業演講這回事。
何江的故鄉湖南省寧鄉縣停鍾村
澎湃新聞:在《走出自己的天空中》,你對大眾最關心的「成功故事」似乎沒有著墨多少,而是記敘了很多童年回憶,寫你的村莊,寫你做織漁網工的母親、捕魚的父親、你的弟弟,村裡的老房子、烏江河……為什麼選擇以這樣的方式來寫自傳?
何江:我其實並不完全把這本書定義為我的自傳,這是我個人對鄉村經歷的一個總結。我最開始寫書的時候很多人認為我應該寫一個勵志故事,但我自己比較牴觸這種方式。雖然雞湯有時候會溫暖人心,但讀者看完不會從中得到真的收穫。如果大家好奇我怎麼從農村一路走到哈佛、麻省理工,那大概需要真正地了解,我的家庭是什麼樣的,我當時求學的經歷是如何,我所處的村莊、成長環境是什麼樣的。
我認為每個人的道路是無法複製的,每個人會有很獨特的人生經歷。大概只有通過白描式的書寫,才能更好地表達一個人的成長,同時也許能夠帶給別人一點靈感。
澎湃新聞:那你如何選擇你所描繪的對象呢?
何江:最開始其實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方式來寫這本書,後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才確定下來。第一章「假如春天能夠留住」就是直抒胸臆地,把我從出生到哈佛的歷程寫下來,是一個白描式的回顧,這是我的成長軌跡。然後是我和身邊親人交流對話的過程,我的父母、弟弟就自然而然地就進入到書寫的視野中去。常常有人問我我的家庭教育是什麼樣的,其實看了這一段就知道了。比如我的父母沒有外出打工,我和弟弟沒有成為留守兒童,父母給我們講外面的事,伴我們讀書,這些其實對我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從自我,到家庭,再推而廣之到我所生活的村莊,我寫「秋天的訪客」,寫「盛開生命的房子」,其實就是寫更大範圍的一個成長環境。
何江筆下「盛開生命的房子」
澎湃新聞:你透露了很多關於家庭的細節,是否和家人商量過?
何江:寫到父母親人的部分,我都會把初稿給他們看,請他們來閱讀、反饋,並且跟他們求證確認一些細節。盧梭寫《懺悔錄》,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真,只要是他的感受和經歷,好的壞的都寫,我寫作的時候也受到這個影響。沒有細節的話我感覺不真誠。
澎湃新聞:除了盧梭,對你影響比較大的人文社科閱讀有哪些?寫這本書還受到誰的影響?
何江:海明威,梭羅,陀思妥耶夫斯基,何偉。這本書受海明威的《流動的盛宴》、何偉的《江城》影響最大。人文社科方面的閱讀有《萬曆十五年》、《人類簡史》、《槍炮鋼鐵細菌》、《自私的基因》、《局外人》等等。
澎湃新聞:你最喜歡書中哪一個部分?
何江:我個人最喜歡第四章,「盛開生命的房子」。這章寫的是我小時候生活的老房子,通過它可以看到我小時候成長的環境。那看起來是個很清貧簡單的房子,卻有很美好的回憶,那是單調的城市生活很難獲得的樂趣。
何江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