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地區在高速發展,每年都能看到農村發生變化。相比城市而言,農村地區依靠向外輸入人口發展經濟,農民外出打工是常見方式。人口外流,農村經濟得到發展,同時衍生出大量社會問題。
在農村最顯著的就是空心化,村莊基本是由老人、孩子、婦女三留守人員構成。人口的外流,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減少,土地撂荒問題日益嚴重。除此以外,農村光棍增加、高價彩禮等問題都很突出。
相比以上提到的問題,今天提到的建好房子不裝修,不住人的現象很具有代表性,是以上問題的表現。房子主要功能是居住,而農村這一現象卻只建不住,而且不裝修,令人非常費解,原因有哪些呢?
一房屋建設成本高,資金不足
在農村地區修建房屋相比城市會便宜,但農村地區人口經濟貧困,因此只能先把房屋主體建好,資金充足再裝修房屋。
現在農村地區修建房屋少說都需要十幾二十萬,單個家庭的存款很難滿足建房需求。在修建房屋的時候,家庭沒有做好預算,最後就只能停止裝修工作,不裝修其實是資金不足的無奈。
如果資金充足的話,人們肯定會完成房屋所有建設工作,不然後期裝修的話工程難度很大。
二是住房需求不旺盛,利用宅基地
由於二胎的放開,農村地區的人口會明顯上漲。現有住宅很難滿足人們住房需求,因此先建設房屋,家裡新增人口的時候就能用到房屋。
早蓋好房屋主體有以下兩個好處:一是蓋房的人力和建設成本逐年上漲,先建房能節約房屋建設成本;二是農村地區宅基地管理越來越嚴格,有些老舊房屋到了必須修繕的時間,房屋倒塌,宅基地可能就會被收回。因此先建好房屋主體,等有需要的時候再裝修房屋。
隨著相關規定的嚴格,農村地區蓋房審批手續會越來越複雜,早蓋房屋能避免今後蓋房的審批程序,同時能節約建設成本。
三是外出打工時間緊迫,時間不等人
農村地區打工都會有固定時間,年初的時候去外地,年末回農村老家,房屋的時候都是抽空修建。按照正常的施工時間來看,修建好整棟房子要花幾個月時間,但是打工時間是不會拖太長的。
工地或者工廠的工作很緊迫,人手不夠就會拖延周期,農民就只能把房屋修建分成兩個周期來開展。除此以外,分成兩個周期來開展能降低家庭經濟壓力,避免短時間內支出大量現金造成家庭負擔過重。
住房是剛性需求,一般不可能會存在後悔的問題,而且是在農村地區,不存在炒房方面的問題。住房修建完成不裝修主要就是資金不夠或者是著急外出打工,又或者是想避免房屋建設成本增長。對農村地區人來說,一輩子能修建好一套宅子很不容易,其中是全部的心血,自然會做好相關建設工作,分兩個周期是也是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