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蓋房「怪象」,房子蓋好了,既不裝修也不住人,這是圖啥?

2020-12-22 農技有料

大家好,這裡是「雅趣農事」,每天分享農村人和事。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農村興起蓋房「怪象」,既不裝修也不住人,這是圖啥?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乾淨的街道,整潔的小樓房。不過,如今農村人蓋房子也真是講究。衛生間、廚房、客廳、臥室都很齊全,裝修的也很大氣,一點都不輸給城裡的樓房。最近幾年,農民蓋房出現了「怪現象」,有些人的房子明明已經蓋好了,可是七八年都過去了,既不裝修也不住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筆者認為,主要是以下4方便原因:

一、 資金不夠

蓋房子的花銷本來就很大,裝修費也不便宜。很多農民在蓋房子的時候,就已經花光了所有積蓄,到最後就沒錢裝修了。可能有人就要問了,明知道自己錢不夠用,為啥還要蓋房子。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先把房子蓋起來,就是怕以後材料費、人工費都會漲,到那時蓋房子更貴。有些事情就是這樣,不能等「萬事俱備」的時候再去做,不然那時候可能就晚了。

二、 留著給孩子結婚用

有些人蓋房子是為了留給孩子結婚用,可是現在孩子還沒到成家的時候。如果現在裝修好了,到了孩子結婚的時候,裝修的樣式就過時了。拆了重新裝就太不划算了,過日子就要會精打細算。有句老話說得好:「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就是這個道理。

三、 房子先蓋好,留著以後養老住

有些農民常年在外打工、做生意,一年到頭只有過年的時候回一次農村。其實在農村也有老房子,蓋新房是想以後回農村養老。現在把房子裝修好了也是閒著,等過些年回農村安頓了裝修也不遲。其實這也是一種「未雨綢繆」的做法,趁年輕能賺錢,為自己今後的晚年生活做打算。

四、 村裡人都蓋了,我也得蓋,攀比心理在作祟

有些人看別人都蓋了新房,心裡想著不能過得比別人差,所以也就跟風蓋房。房子蓋好之後,卻發現沒有必要,因為自己常年在外,或者其他原因,根本不可能回農村住,所一房子也就一直空著。當然了,這樣做的只是個別人,但確實存在。

各位農民朋友,對於今天的話題:農村興起蓋房「怪象」,既不裝修也不住人,這是圖啥?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相關焦點

  • 農村怪象,有人花了幾十萬蓋好的樓房,不裝修也不去住人,圖啥?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點評農村新鮮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怪象,有人花了幾十萬蓋好的樓房,不裝修也不去住人,圖啥?在人們的印象裡,一般情況下,蓋起了房屋就要著手進行裝修,擺放家具家電了,可是有些村民蓋好房屋好幾年了,花了幾十萬,卻遲遲不住人也不裝修,對於很多鄉親納悶,這到底是圖啥呢?為了弄清楚原因,筆者詢問了村裡的王大爺,王大爺說「近幾年,用工成本一直在上漲,在10多年前蓋上一處宅院估計花費在13萬左右,但是在現在估計要18萬左右了!
  • 農村好多農民蓋房子不裝修,也不住人,到底是什麼原因?
    很多人不能理解這是怎麼回事,特別是這個蓋好了不裝修,也不住人。這就讓不少人疑惑,這房子蓋好了,可是並不住人,也不裝修,那花錢蓋這個房子幹嘛?有這些錢,幹點別的它不香嗎?為啥要把一筆錢這樣佔用掉?其實,這是農村人農民的一種普遍心理,蓋房子是他們一輩子的大事,所以把錢花在蓋房子上一點也不稀奇。
  • 農村怪象,農民蓋房子這幾種做法外人不理解,老農:這是有講究的
    現在農村發展好了,但是很多樸實的農民還是賺錢之後想到回家蓋房,而農村蓋房一些傳統風俗也遺留至今。蓋房有講究其實也比較好理解,古代對於建房結構並不像現在具有準確的計算,農民建房都是根據一些傳統風俗建造,而這些風俗就包括一些房子怎麼規劃、構造、使用材料等等。
  • 農村怪象:人不回農村住,卻要在老家蓋房子,聽聽村裡人怎麼說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農村出現嶄新二層小洋樓,卻家家戶戶都沒人,是為何呢?自從我國越來越重視,關於各個鄉村的經濟條件以及各方面的發展之後,就帶動了很多人經濟條件不斷的變好。因為,房子不僅代表了一個人的居住環境,也能夠代表一個人的氣質以及他的各方面經濟條件。正是因為如此,現在很多農村都出現了一種共同的現象,那麼就是把原來的舊房子拆了之後再去蓋新房子,尤其是擁有宅基地的人。
  • 農村掀起「蓋房熱」,專家疑惑:為何蓋了沒人住?聽聽老農怎麼說
    所以下一個「風口」就是我們農村了,要想在老家發展,就要在老家建房子。最近幾年,國家把發展的重心放在農村,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得到初步的完善,農村的小洋樓遍地都是,住小洋樓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農村曾掀起蓋房熱,但是專家疑惑不解的是,為何房子蓋了卻沒有人住,也不去裝修,我們聽聽農民是怎麼說的。
  • 農村「怪相」:建好了房子不搞裝修,不住人,為啥?後悔了嗎?
    人口的外流,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減少,土地撂荒問題日益嚴重。除此以外,農村光棍增加、高價彩禮等問題都很突出。相比以上提到的問題,今天提到的建好房子不裝修,不住人的現象很具有代表性,是以上問題的表現。房子主要功能是居住,而農村這一現象卻只建不住,而且不裝修,令人非常費解,原因有哪些呢?
  • 農村蓋房子「怪相」,不裝修、不住,「房子浪費」誰的錯?
    現在人們的需求已經上升到了2層、3層、甚至4層5層的房子,表面如火如荼的農村蓋房現象,其實背後卻是幾代人的心血投入,但最近在農村出現了一個「怪相」,高高的房子蓋好了,人們卻不裝修也不住,在很多農村隨處可見,一排排整齊的房子空蕩蕩,這種現象是為何呢?
  • 俗語「屋不住人,必有」人「住」;為何還有那麼多人蓋了房不住?
    第一件想到的事必定是在老家地裡蓋上一座新房子。可如果你去過他們蓋房子的地方你就會發現,田地間一棟棟裝修漂亮的小樓房裡卻常年不住一個人。這是為什麼呢?在農村有句話說「屋不住人,必有「人」住」。這裡的必有「人」住當然不是指真真正正的人,在農村通常指一些靈異東西,因為大多數人進去一些沒人居住的房屋中總會覺得有一些陰森,從而生出一絲莫名的恐懼。
  • 農村蓋房講究「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蓋房要規避什麼?
    導讀:農村蓋房講究「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蓋房要規避什麼?農村蓋房潮越來越流行了,房屋是幾代人的安居之所,所以農民在蓋房子的時候都會看下地基的風水,什麼方位,水流、氣場、光線、磁場等,總之,蓋個房子就是期望永葆安全,聚財傳家。
  • 農村建房裝修注意這幾個細節,房子蓋好住著方便又舒適!
    不論在城市還是鄉村,我們的居家生活其實有很多因為建房裝修沒規劃好而帶來的不方便之處,比如睡前關燈的開關離手邊很遠,總得先起床才能夠到。這些不方便我們早就習慣了,但是卻不能再傳給下一代孩子,也這樣馬虎地生活。農村自建房的好處就在於可以提前設計好,而城市房屋也可以通過裝修達到目的。
  • 易蓋房科普:農村蓋房子有哪些注意事項?
    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那是越來越好了,尤其是在農村的小夥伴們,在政策的扶持和我國的幫助下,很多人都有了到大城市裡購房的標準,可是卻也是有很多人覺得還是在農村較為舒適,住不慣城內的高樓大廈和商務大廈。因此惦記著在農村自己建房子,大伙兒可別小瞧了在農村建房,在農村蓋房子必須注意的事兒可多了,下邊易蓋房小編就來說說在農村蓋房子必須注意什麼問題吧?農村蓋房子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 農村蓋房講究「大房門前小破屋,三年一場哭」,門朝向有啥講究
    導讀:農村蓋房講究「大房門前小破屋,三年一場哭」,門朝向有啥講究?農村蓋房子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一點都不能含糊,因為一個農民家庭,一代人也只會蓋一次房子,或者幾代人共住一房子也是很常見的。農村蓋房的「天時地利人和」具體是說的啥呢?
  • 農村俗語「50不蓋房,60不種樹」啥意思?有什麼道理?老農有話說
    這些俗語大多是老一輩人通過長期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一些規律,對農村人的生產生活有著一定的指導和警示意義。比喻這一句農村俗語,50不蓋房,60不種樹,就是比較典型的一句。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句俗語的意思。第一,50不蓋房在過去人的平均壽命比較低下的情況下,其實50歲就已經算是比較大的年齡了。
  • 農村俗語「蓋房不蓋彎彎房,被套被褥不全紅」,這話啥意思呢?
    在農村很多俗語已經漸漸失傳,但俗語當中蘊含的知識卻一直都是我們人生哲理和生活標準。就像前些日子在無意當中聽到老人說到「蓋房不蓋彎彎房,被套被褥不全紅」,起初對這句話理解還是相對有些偏差的。但在仔細詢問了一些老一輩人之後,發現其中蘊含的道理也是格外的發人深省。
  • 為什麼農村人明明不在家住,也要把老家房子蓋得漂漂亮亮?
    現在農村有個現象,家裡的樓房蓋的寬敞又漂亮,但是一年到頭沒有人住,家裡人不是出去打工了,就是在城裡買房定居了。這種現象在福建,江蘇,安徽的農村非常普遍,有專家曾經提出這種現象是對農村資源的極大浪費,對此說法我明確表示反對,甚至鄙視,城市的鬼屋、爛尾樓就少了嗎?就不浪費資源嗎?
  • 農村怪象自建房外牆裝飾華麗,屋內卻沒裝修,這是為啥
    人都有虛榮心的,誰都喜歡別人誇你,崇拜你。這道理在農村的建房上,也是適用的。農民的自建房,是農民一生的大事,誰也不想輸給別人。出於這個原因的考慮,就會出現一些農民,他們在建房的時候,會注重外牆的裝飾。他們覺得只要把外牆,裝飾的很漂亮,那麼一些不知情的人,就會覺得這戶人家房子建得這麼漂亮,那麼他家的生活肯定也是非常的好。
  • 俗語「門前開方塘,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農村蓋房有什麼講究
    農村蓋房有什麼講究在農村對於人們來說蓋房子是個大事,因為蓋房不僅代表著傳承,更是代表著祖祖輩輩將在這裡「紮根」,對於人們來說房子更代表著安全感,因此人們在蓋房之前有很多準備工作。不管是房子選址還是房型設計都親自參與,畢竟人人都希望住在新房子裡家庭美滿,後代子孫昌盛,雖然有時候這些講究沒有科學道理,但是人們就是為了圖一個好兆頭和圖個心安,為此在農村流傳出幾句關於蓋房講究的俗語,比如「門前開方塘,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農村蓋房有什麼講究?第一、門前開方塘,家敗人又亡。
  • 老家蓋房子裝修,是先鋪電線還是先粉牆面?為什麼?
    我們農村很多朋友都是自己蓋的房子,蓋完房子就是以後就想裝修,裝修的時候就會牽扯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是先鋪電線還是先粉刷牆面?估計是對裝修的流程不太了解,所以在這裡家居雜壇再給大家說說,這個裝修時水電改造的一些問題。
  • 俗語「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啥意思?老祖宗的忌諱有何依據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就是農村俗語就是「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啥意思?老祖宗的忌諱有何依據?
  • 農村老人說「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做衣」啥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說「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做衣」啥意思,有道理嗎?但也難免總會說話一些農村俗語的故事。近日農村也是播種或種樹的最佳季節,村民在聊天過程中,不經意就聽幾位老人們,說起了一句比較有意思的俗語,老人說「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做衣」,這句農村俗話到底又是啥意思,其中又有何道理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老人是怎麼說的吧!1、「50不蓋房」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