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50不蓋房,60不種樹」啥意思?有什麼道理?老農有話說

2020-12-18 餘一鬥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很多民間俗語至今仍然廣為流傳。這些俗語大多是老一輩人通過長期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一些規律,對農村人的生產生活有著一定的指導和警示意義。比喻這一句農村俗語,50不蓋房,60不種樹,就是比較典型的一句。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句俗語的意思。

第一,50不蓋房

在過去人的平均壽命比較低下的情況下,其實50歲就已經算是比較大的年齡了。尤其是在農村裡,農民長期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對身體的消耗非常大,再加上很多農民沒有多少錢看病小病忍著大病也就不治了。所以導致農民的身體狀況並不是特別好。而在農村裡面蓋房子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很多人終其一生就希望能夠蓋一棟像樣的房子,因為房子不是一個人住,也不是一代人住,可能需要幾代人住幾十年。但是蓋房子是一項大工程,需要花費很多的金錢。而農民本身經濟狀況並不是很好,很多人蓋房子都需要借錢。

等房子蓋完了之後,要花很多年才能將借來的錢還清。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50歲的時候再開始動工蓋房子的話,可能自己就沒有辦法享受了。因為過去農村壽命比較短,再加上蓋房子還要借錢,所以在蓋完好房子之後仍然不能休息,還要繼續努力的工作,這樣的話等到房子還清了,差不多人生也走到終點了。所以農村人說得好,要想蓋房子必須趁早。這樣才有可能還清債務,而且自己還能夠再多生活幾年。

第二,60不種樹

農村明天午後都喜歡栽種一些樹木,其中既有果樹,也有一些其他的用於家庭木材所需的樹木。現在我們農村老家的傳統,很多人都在年輕的時候種上幾棵杉樹,等到年老的時候用它來打棺材。所謂十年樹人,百年樹木。樹種下去之後需要很長的時間成長,而等到60歲的時候才開始種,可能自己都等不到樹木成才。

這句話的意思也是提醒人們要想種樹的話,要提前開始。畢竟六十花甲子,一個人很難能夠堅持兩個甲子。前面我們也講過,本來過去農村人的平均壽命就比較短,60歲已經算是長壽的了。當然現在社會跟過去已經有所不同,因為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科技的發展,醫療技術的改善人的平均壽命比過去延長了很多,現在我國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5歲以上。

所以這句俗話如果放在今天的環境中,可能並不是太適用。現在農村裡面50多歲蓋房子,60多歲種樹的情況其實很常見。就像我自己家裡父親也是到了50歲的時候才開始修建自家的房屋,而今年他已經60歲了仍然買了樹苗回來栽培。用他的話說,過幾年就能吃上自己種的水果。所以說俗語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了解,這樣才會有現實意義。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說「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做衣」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說「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做衣」啥意思,有道理嗎?如今隨著社會經濟不斷地發展和進步,這些年國家也非常重視農村的發展,針對農村推出了很多改革措施以及優惠政策。
  • 俗語「50不蓋房,60不種樹」啥意思?50歲以後就不能建房了嗎?
    摘要:俗語「50不蓋房,60不種樹」,說的是啥意思?50歲後不能建房嗎?尤其是近些年因為很多人都紛紛外出打工了,為了避免自家的土地荒廢了,就會在地裡栽種一些果樹或者是有經濟價值的樹木,這也算是地盡其用了。不過在農村裡也流傳著一句古人傳下來的老俗語:五十不蓋房,六十不種樹,老祖宗這句古訓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農村俗語「50不蓋房,60不種樹」是啥意思?你有什麼看法?
    農村俗語「50不蓋房,60不種樹」這個還真有些道理,畢竟人的壽命是短暫的,尤其是到了50歲的人,如果攢下點錢財,把這個攢下的錢用在蓋房子上,現在蓋房子也是有講究的,都是蓋二層小樓,最起碼也得用30萬塊錢,攢的錢財還不夠,還得拉下饑荒,這都需要自己來還的,就說這一生竟忙碌了。
  • 俗語「門前開方塘,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農村蓋房有什麼講究
    俗語「門前開方塘,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農村蓋房有什麼講究在農村對於人們來說蓋房子是個大事,因為蓋房不僅代表著傳承,更是代表著祖祖輩輩將在這裡「紮根」,對於人們來說房子更代表著安全感,因此人們在蓋房之前有很多準備工作。
  • 俗語「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啥意思?老祖宗的忌諱有何依據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就是農村俗語就是「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啥意思?老祖宗的忌諱有何依據?
  • 農村俗語:「水口不定別蓋房,風口不定別砌牆」,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水口不定別蓋房,風口不定別砌牆」。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思考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弄懂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水口不定別蓋房所謂的「水口」,是指河流的流向。對於大多數河流來說,其流向是確定的,是不會隨意改動的。
  • 「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裁衣」有何寓意?聽聽老人的看法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農村俗語有很多,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跟著爸媽去別人家串門,然後坐在門檻上聽他們說話,因為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好動串門自然就多,聽到過的俗語也不勝其數,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還是那句「50不蓋房,60不種樹,70不裁衣」,大家知道為什麼嗎?有明白其中含義的嗎?
  • 農村俗語「房前不種樹,屋後不留窗」啥意思?有道理嗎?看完懂了
    這幾年進城打工的農民越來越多,農民也越來越富裕,房子蓋得也越來越豪華,但是人們在蓋房子時依然遵循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老傳統,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房前不種樹,屋後不留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房前不種樹:隨著現在農村人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人們在滿足物質需求後,越來越注重打造最宜人居住環境這件事情。宜人的居住環境,當然少不了樹木等綠色植物。
  • 農村俗語:「前高后窪,不孤就寡」,農村蓋房高低有什麼講究嗎?
    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國家大力扶持農村的發展,現在的農村,可謂是排排大瓦房,街道整整齊齊,一派農村新氣象。說到大瓦房,就不得不說到農村蓋房的那點事兒。在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前高后窪,不孤就寡,不知道有人聽過沒有?那麼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蓋房講究「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蓋房要規避什麼?
    導讀:農村蓋房講究「門前墳,屋後水」啥意思?蓋房要規避什麼?農村蓋房潮越來越流行了,房屋是幾代人的安居之所,所以農民在蓋房子的時候都會看下地基的風水,什麼方位,水流、氣場、光線、磁場等,總之,蓋個房子就是期望永葆安全,聚財傳家。
  • 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我們都知道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很不容易的,除了天大地大以外,就是自己的父母最大。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永遠都不能忘的。
  • 農村老話:五樹進宅,家敗人散,「五樹」是哪種樹?有啥道理?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農村開始流行起來在自家的承包地上種樹了。開始還沒覺得怎麼樣,可這樣做的農民越來越多,漸漸成了一種風氣,有人稱之為「種樹風」。說到這事情的起源,其實還得說農村城市化。現在農民都心知肚明,糧價太穩定了,穩定的如果只靠種地為生,餓肚子倒是不至於,可真的一年也存不下錢來倒是真。所以農村只要是有些手藝,有把子力氣的年輕人,都一門心思往城裡去。尤其是農村的女孩子,考學出去的基本上就沒有再回來過,那些即便落榜的,也要去城裡打工,這也是農村光棍比較多的一個重要原因。
  • 農村俗語:五十歲不建房,六十歲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五十歲不建房,六十歲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過去,除了結婚生子的事情外,對於一家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蓋房子了。在以前吃不飽穿不暖的時代,人們蓋房可能會將一家人手中的錢都花出去,所以,講究非常的多。
  • 俗語:屋後有靠,人財兩旺,啥意思?老祖宗經驗有道理嗎?
    昨天和村裡老人閒逛時,他說了句俗語「屋後有靠,人財兩旺」。當時聽了不知道什麼意思,老人解釋道:修建房屋背後最好要有靠山,這樣家裡人和財都會很興旺,發財致富不在話下。作為接受過現代教育的人我來說,自然覺得很荒謬,沒有科學道理。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
  • 農村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大家都知道農村人們的生活經驗是非常豐富的,因為除了自己能在生活中積累經驗之外,大多數年輕人都能從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輩人哪裡學習到很多的生活心得,而老輩人常常也會用農村俗語來告誡年輕人,而且我們要知道農村有許多的俗語老話常常被運用到婚姻之中,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前妻後漢,韭盒兩半」,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究竟詮釋著什麼意思?究竟有沒有道理?
  •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下半句少有人知
    導讀: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下半句少有人知不管是在以前,狗在農村最為常見,以前人們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現在養狗更多是當作解悶的寵物來養;在我們那邊更是有」狗來富」的俗語,因此在農村對很多家庭狗真的很重要,但是為什麼會有「添人不添夠」的俗語呢?
  • 農村俗語「五十不造屋,六十不種樹」,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俗語在農村流傳千年,分類眾多,其中不乏一些農業生產、社會經驗以及生活道理的哲理短句,這些「老話」看似輕描淡寫,但細細品來,話糙理不糙。比如說「吹什麼風,落什麼雨」,「忙中易出錯」,這些俗語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在農民之間口口相傳,成為一道特殊的農村文化,對於以下的三則俗語,多是經驗之談,你們認可嗎?
  • 農村老話說:五樹進宅,家敗人散,農村種樹有啥講究?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農村開始流行起來在自家的承包地上種樹了。開始還沒覺得怎麼樣,可這樣做的農民越來越多,漸漸成了一種風氣,有人稱之為「種樹風」。
  • 俗語:「家無『黑泥』別蓋房,家有被褥別全『黃』」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家無『黑泥』別蓋房,家有被褥別全『黃』」。當我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是認真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家無「黑泥」別蓋房所謂的「黑泥」,其實是指草木灰和成的泥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