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水口不定別蓋房,風口不定別砌牆」。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思考了老半天,但還是沒有弄懂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水口不定別蓋房
所謂的「水口」,是指河流的流向。對於大多數河流來說,其流向是確定的,是不會隨意改動的。而有些河流的流向卻並不那麼確定,是能夠根據水流的大小或其他原因而隨意改動的。比如,位於俄羅斯聯邦西北部地區的涅瓦河,其流向就會經常隨水流的大小而不斷改變,因此,被稱為「不定河」。
就在咱們農村的一些地區,也存在有一些小型河流不斷改變流向的問題。比如,在一個小山村裡,有一條溪流的流向每年至少變動三次,其「水口」先是流向東北,然後在雨季時會流向東南,而到了冬季時,其「水口」又偏向東北,從而給人一種飄忽不定的感覺。
那麼,「水口」不定與蓋房有什麼關係呢?
有些農戶在蓋房子時喜歡「依水而居」,《道德經》中稱: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由此可見古人對水的喜愛。
不過,水也是「禍」,每年因水而引發的事故也有很多,比如,將房屋衝垮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因此,古人總結出了「洪水猛獸」這句成語。
倘若「依水而居」蓋房子,而河流的流向又不能確定,那麼,房子就會因為河流流向的改變而衝垮,從而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威脅。因此,古人認為:在「水口」不定的情況下,是不能隨意「依水而居」蓋房子的。
二、風口不定別砌牆
所謂的「風口」,其意思與「水口」差不多,也就是指風向。其實,風向與河流的流向相比,更具有不確定性,因為風是由空氣流動而引起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當太陽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之後,會導致地表溫度升高,從而使地表上的空氣因受熱膨脹而變輕,最後又往上升。當熱空氣上升後,低溫的冷空氣就會橫向流入,從而導致上升的空氣因逐漸冷卻變重而降落,由於地表溫度較高又會加熱空氣使之上升,在往復循環的過程中,流動的空氣就產生了風。
由於冷熱空氣交替的方向很難確定,因此,風向也是很難確定的,不過,風有大有小,對於比較小的風來講,一般是不會影響人的生活的;而對於比較大的風來講,則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
我們都知道一堵牆的抗風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是一堵剛剛砌起的「溼牆」,恐怕有三五個人就能夠將之推倒,倘若颳起六級風的話,「溼牆」就能夠在瞬間倒塌。
因此,在砌牆的時候一定要看風向,同時,還應注意風的大小。否則,是很難成功砌牆的。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講解後,我終於算是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同時,我也覺得農民朋友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還是總結出了不少的經驗呢!因此,特意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