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發展好了,但是很多樸實的農民還是賺錢之後想到回家蓋房,而農村蓋房一些傳統風俗也遺留至今。蓋房有講究其實也比較好理解,古代對於建房結構並不像現在具有準確的計算,農民建房都是根據一些傳統風俗建造,而這些風俗就包括一些房子怎麼規劃、構造、使用材料等等。也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令人敬佩。而在農村蓋房同時有幾種怪象,外人看來表示不理解,但是老農卻表示這富含古人的智慧也是就講究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到底是哪幾種怪象。
第一每次建房都要抬高地基
農村建房的時候可能大家也注意,這房子越來越高,其實除了房子自身增加了高度,而地基也會被可以抬高,而在農村這地基抬高的原因則是,農村沒有下水道,如果院子比外面要低,那麼下雨的時候很容易會倒灌進去,地基抬高之後會做一個斜坡的樣式,這樣就可以直接排出到外面。另外農村有個風俗,這誰家的房子或者地基高就好比超過鄰居一頭顯得比較強勢,這種當然是一種封建迷信,不過這涉及到遮陽的問題,如果前面鄰居房屋比較高,自家就可能被遮陽,所以就要抬高地基。
第二建設夾道
不管是在北方還是南方,這夾道都是比較常見的,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夾道是什麼,就是兩戶人家互相退讓出來的一個非常小的空間,而這個空間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首先鄰居之間房屋可能緊靠比較近,那麼屋簷就必須要突出來,所以就夾道就很有必要,而另個用處則是用來說排水用,屋頂和院子裡水需要通過夾道排出就好比下水道。
第三地基只用夯土
城裡建設高樓大夏可能大家都見過,為了固定好樓房穩定性,會在下方打地基,並且用混凝土和鋼筋輔助,而在農村卻是用土,尤其在北方,建設房屋的時候先買土,把地基夯實,然後就可以建設房屋了,可能有些人不理解,這樣的地基會不會不牢固,其實地基夯土並不簡單,需要多次作業,並且地基夯土完成之後,有的農民會加一層石頭,固定房屋的穩定性。
第四外面是瓦房,屋裡房頂卻平整
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這瓦房可能大家會經常看到南方的一些簡易木質結構的瓦房比較特殊,而有些地方瓦房則是裡面是平整和普通板房一樣,那麼為什麼要多此一舉在外部加蓋一層瓦片呢?這個每個地方傳統風俗原因也不同,筆者這邊主要是因為保護房頂,這樣雨水和下雪的時候就不會破壞房頂,以前農村的平房都是木製大梁,現在可能都用樓板或者鋼梁,其實這種瓦房建設也是為了木樑的保護。
除了以上這些,在農村還有種情況就是院牆喜歡建設在宅基地之外,而外人看來可能是多佔多得,其實這裡面也是有講究,以前的院牆都比較矮,而建設宅基地之外主要是因為後期還要重新修建。農村這種自建房屋的現象,也體現除了農村民風,雖然都沒有建設高樓那樣的準確規劃,但是老輩人留下來的風俗習慣確實在蓋房子的時候起到重要作用。
那麼大家那裡的房屋建設的還有什麼講究呢?比如上大梁放鞭炮,可以留言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