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忙碌一天後身體已經很累,會自然產生睏倦感覺,然後就會想去上床睡覺。但是有些人卻會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他們非常睏倦了,但是當他們躺在床上準備睡覺時卻睡意全無。
明明很困,卻又睡不著,這是為什麼呢?
這種情況實際上屬於心理性失眠,也是一種失眠症。對於沒有失眠問題的人,當他們感到睏倦後躺在床上睡覺時,大腦會發出指令以放鬆身心,使他們可以快速入睡。但是對於患有心理失眠症的人來說,當睡意襲來時,大腦也會發出放鬆身心的指令。但是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大腦會發出「警覺信號」,困意很快就會消失,大腦會再次緊張,因此會導致我們無法入睡。
心理失眠主要是由於人們過於關註失眠引起的睡眠問題。如果你長時間對睡眠質量不滿意,則容易感到焦慮或恐懼,當我們想入睡時,會不自覺地緊張,因此就會影響你的睡眠質量。
又或者,當你感到睏倦時,你總是不上床睡覺,而是做其他事情,例如玩手機和看電視,長期如此,就會使身體形成慣性。有睡意之後,它會習慣性地阻止我們入睡,因此困意會很快消失,頭腦中想著要及時入睡,就無法入睡。
現在很多人在睡覺之前,會先躺在床上玩一會兒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開始的時候,由於我們的眼睛長時間盯著屏幕會使我們產生疲憊,進而會產生困意,但是時間一長,我們的身體就會習慣於這種行為,從而消除了睏倦,即使再有睡意也會中斷睡眠。
那麼我們該如何改善這種情況呢?
1.限制電子設備的使用時間
儘量不在床上玩手機,當我們在晚上看手機或電腦屏幕覺得疲倦時,應立即放下手機上床睡覺。即使無法入睡,也不要拿起手機玩。相反,我們應該不斷地暗示自己應該趕緊入睡,以幫助身體快速進入睡眠狀態。
2.改變睡覺的地方
如果你躺在床上無法立即入睡,則可能是你的身體形成了條件反射,一旦你躺在了床上,就不想睡覺了,這時不妨換一張床睡覺,先在沙發上睡一段時間,很可能會立即入睡。
3.每天多睡一會兒
許多人不認真對待睡眠,總是認為少睡是可以的。長期以來,我們的身體就會收到信號,導致我們睡不了多久時間便會醒來,難以再次入睡。因此我們每天晚上應找到固定時間,最好是在晚上10點之前,關閉所有電子設備,先靜坐幾分鐘,洗漱完畢之後就暗示自己:我要去睡覺了。這不僅可以幫助你穩定情緒和放鬆心情,還可以使大腦意識到你已準備好睡覺了,堅持每天如此就能夠迅速入睡了。
我們失眠的時候,也可以嘗試在睡覺前反覆眨眼,使眼睛產生酸澀的感覺,然後慢慢閉上眼,什麼也不要想,困意就會迅速來襲,能讓我們馬上睡著。此外,我們還可以改善臥室環境,睡前喝牛奶,睡前看書,睡前聽一些舒緩的音樂,以幫助我們入睡並改善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