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了 看看夏至的習俗有哪些
時間:2020-06-21 09: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夏至了,看看夏至的習俗有哪些 什麼是夏至 夏至,顧名思義,夏天到來。從這一天開始,春天已經成為過去式,而一個濃墨重彩的夏天已經到來了。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將是全年最長的一天。 夏至到來,意味著我們進入了雨季,會有很多
原標題:夏至了,看看夏至的習俗有哪些
什麼是夏至
夏至,顧名思義,夏天到來。從這一天開始,春天已經成為過去式,而一個濃墨重彩的夏天已經到來了。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將是全年最長的一天。
夏至到來,意味著我們進入了雨季,會有很多暴雨天氣,而且我國南方的江浙一帶將進入潮溼的梅雨季節。
劉禹錫有一首 的詩句叫《竹枝詞》,描寫的正是夏至的景象。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夏至到來,很多麥子也豐收了。於是人們就把新麥子磨成了麵粉,再用麵粉做成了美味可口的麵條。夏至這天吃,也是要嘗一嘗今年的新麵粉。
還有一點,古時候夏至這天祭祖,也用麵條。中國文化中喜歡給各種食物以寓意,麵條也不例外。被賦予「長長久久」,「綿延不斷」的抑寓意之後就成了祭祖的必備品,所以家家戶戶也借著這個好寓意,吃上一頓美味爽口的麵條。
除了祭祖,還有什麼其他習俗嗎?
第一件就是「夏祭」,除了祭祖還要祭鬼神。
《周禮•春官》有云:「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新麥子收完,就要感謝天地和祖先保佑,祈求接下來風調雨順,災難全消滅。這種習俗從周朝開始就已經有了。現在很多地方依然保留著這樣的習俗。
第二件就是預備過夏天的東西。
過去皇家和貴族有「藏冰夏用」的習慣,過了這一天,這些冰就可以拿出來消暑了。而且普通人家,也開始準備夏天的應用之物,為即將到來的酷暑作準備。
《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
從這句可以看出,夏天到的時候,很多女人會準備扇子,因為夏天要來了,用以扇風解暑,而且還要準備很多「粉脂囊」,這些粉可不是用來化妝的,而是「痱子粉」,多往身上撲撲,防止生痱子,也防止有異味。怎麼樣,古人聰明吧?
第三件,吃「夏至蛋」。
這是湘南和湘西等地的習俗。
夏至熱的時候把雞蛋煮熟後,去掉雞蛋皮和紅棗一起煮湯。還有的是把熟雞蛋外面染成紅色,讓小孩子戴在身上,寓意強身健胃,能蹦能跳。諺語「夏至吃蛋,石板踩爛。」說的正是這一場景。
除此之外,注重夏天養生的人可以開始動手準備了。
《呂氏春秋·盡數篇》指出:「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
唐朝的「神醫」孫思邈就曾建議大家,夏天多吃清淡的,多吃雜糧,少吃肉少喝酒。否則體內熱,外面也熱,容易損壞身體。
以上便是我們傳統文化裡,夏至日的習俗。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