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令大多數醫院陷入半停滯狀態,但在浙江寧波,慈林醫院·哈特瑞姆心臟中心一直沒有懈怠,在嚴格落實國家各項政策和要求的同時,承擔著當地老百姓心臟疾病門急診、手術等任務。
這個月,伴隨全國相繼復工復產,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的專家團隊也陸續恢復到慈林醫院的定點支持。在整個團隊的通力配合下,近短短一周內,慈林醫院·哈特瑞姆心臟中心成功完成了5臺高含金量的心臟手術,涵蓋冠脈、起搏、電生理、心外科各專業,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績:
4月13日
房顫射頻消融聯合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術
術者:
蔣晨陽(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豐冠鵬(慈林醫院·哈特瑞姆心臟中心)
資料圖片
72歲女性,支氣管擴張史20多年,經常伴有咳血、咳嗽。3個月前,患者又出現咳嗽、氣短等症狀,入住慈林醫院呼吸科,除診斷為支氣管擴張伴感染,高血壓病2級等外,還新發現陣發性房顫。
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核心專家、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蔣晨陽教授經過仔細評估後指出,房顫病人需要長期服用口服抗凝藥物預防血栓形成,但患者有咯血史,服藥會增加出血風險。於是,最終選擇射頻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術,其不僅是預防血栓的「雙保險」,也能大大降低患者大咳血的風險。
此外,手術中還應用了心腔內超聲導管(ICE)和PentaRay標測電極,「高精尖武器」聯合應用,既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安全性,降低術後房顫的復發率,也減少了術中X射線的用量以及併發症發生率。
4月14日
冠脈CTO介入治療
術者:
金重贏(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龔世峰(慈林醫院·哈特瑞姆心臟中心)
孫小勇(慈林醫院·哈特瑞姆心臟中心)
資料圖片
76歲男性,因近一個多月反覆胸悶、氣短,下肢重度水腫而住院。在排查心衰病因時,冠脈造影顯示:患者右冠近端100%閉塞,側枝緣於穿隔支。前降支近中段長病變,最嚴重達90%狹窄,屬於冠狀動脈的慢性閉塞(CTO)病變。
除了冠脈CTO手術本身的難度,患者的身體狀況也不容樂觀:心功能3級、胸腔積液、高血壓病2級(高危)、鎖骨下動脈狹窄……
當天,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核心專家、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金重贏教授帶領慈林醫院·哈特瑞姆心臟中心龔世峰主任和孫小勇一起順利完成了手術:取右上肢橈動脈為穿刺點,成功將導絲通過血管堵塞處,順利在右冠植入一枚支架,並與患者家屬溝通,擇期再行前降支PCI術。目前患者術後恢復良好。
4月14日
電生理檢查+室上速射頻消融
術者:
蔣汝紅(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
豐冠鵬(慈林醫院·哈特瑞姆心臟中心)
資料圖片
74歲女性,反覆心悸5年多,每次持續數分鐘或小時不等,住院後確認為房室結折返性心動過速,患者同時合併高血壓病3級(極高危)、2型糖尿病,腔隙性腦梗死等,電生理檢查後,由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核心專家、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蔣汝紅進行射頻消融手術,患者恢復了久違的竇性心律。
4月15日
心臟自動復律除顫器(ICD)植入術
術者:
李 莉(慈林醫院·哈特瑞姆心臟中心)
豐冠鵬(慈林醫院·哈特瑞姆心臟中心)
資料圖片
42歲全身硬皮病女性,之前曾在上海長徵醫院接受治療,如今無明顯誘因出現黑朦伴胸悶。患者全身皮膚出現硬化和萎縮,心臟、肺部等多個內臟器官也受到了這一慢性免疫系統疾病的影響,出現陣發性室速、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三尖瓣中重度反流、肺間質性病變等。
入住病房不久,患者突然室顫發作,及時搶救後將其轉入CCU病房。但剛轉入CCU,患者再次發生心臟驟停,搶救成功後靜脈注射胺碘酮處理,李莉教授隨即建議患者安裝ICD,以防止類似事件發生。不料第二天一早,患者再次突發室顫。經過三次專業、及時的處理,讓原本猶豫的患者下定決心在慈林醫院接受手術治療。
手術由慈林醫院·哈特瑞姆心臟中心主任李莉教授親自進行,成功植入ICD後,相當於給患者配備了一個「心臟保鏢」,儀器能自動檢測室速、室顫並及時處理,有效防止患者在院外發生心源性猝死。
4月17日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術者:
湯 敏(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資料圖片
72歲男性因反覆胸痛急診入院,診斷為急性心梗、嚴重三支病變,造影結果顯示:前降支近端-中遠端瀰漫性狹窄,最重90%,第一對角支中段節段性狹窄70%,右冠脈中段瀰漫性狹窄最重60%......
經過多名冠心病、心外科專家的MDT聯合會診,給患者提供了三種治療方案:常規PCI術,需要植入多個支架;冠脈旋磨術;微創小切口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
患者的冠脈血管多處狹窄或阻塞,鈣化嚴重,血管脆性強,即便術者技術精湛,植入多枚支架可能有很大風險,第一種方案基本排除;
冠脈旋磨技術可行,但患者病變情況複雜,如果處理不好,側枝血管再狹窄或梗塞的風險也比較高,需要尋找有旋磨手術經驗及處理相關複雜病變能力的術者。因慈林醫院暫時沒有相關設備,患者需要去杭州或上海大型能開展此類手術的三甲醫院就醫。
雖然哈特瑞姆專家答應提供相關幫助,但由於患者並無子女,術前術後的護理以及舟車勞頓增加經濟負擔等因素,讓患者家屬也放棄了第二種方案,選擇在家門口更方便的慈林醫院進行治療,同時方便照顧。
慈林醫院心外科主任於軍表示,這名患者的前降支近端中長度狹窄,遠端比較好,靶血管條件也比較好,屬於外科搭橋的最佳適應證,是三種治療方案中的最佳選擇。
當天,手術由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核心專家、上海新華醫院湯敏教授主刀,保持心臟正常跳動的情況下,在前降支搭設動脈橋,在右冠和第一對角支用兩個靜脈橋輔助,基本做到完全再血管化,患者遠期獲益將非常大,心臟功能會得到顯著改善。
其實,慈林醫院·哈特瑞姆心臟中心這一周的「盛況」,是哈特瑞姆心臟醫生集團「1+N」落地模式多方共贏價值的最好體現。
專家方面,坐鎮慈林醫院的李莉教授是一個「信息大腦」,她負責篩選、聯絡、協調、承接,組織MDT會診等等。由於充分知曉患者病情,又了解各位哈特瑞姆專家的情況,她為每位患者選擇的,一定是專業對口、技術精湛的專家,從而帶來更加精準和合理的治療。而對於定點支持慈林醫院的專家來說,所治療的病人都是自己擅長領域,且大多為複雜、疑難病例,工作高效也有挑戰性。
醫院方面,李莉教授全面主抓慈林醫院·心臟中心的學科建設,加上哈特瑞姆專家長期的門診、手術、會診、查房等「組團幫扶」,科室不僅實現冠心病、起搏電生理、心臟外科等各個亞專科齊頭並進的良性發展局面,去年還一舉獲得胸痛中心、房顫中心、高血壓達標中心、暈厥中心四個國家級學科認證。這背後,整個科室團隊也得到了學習和鍛鍊,很多骨幹已能獨當一面,更使得醫院的影響力和美譽度在業內大幅提高。
患者方面的受益最大。對大多數患者,怎麼找對專家,得到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慈林醫院所在的觀海衛鎮居民也是如此。而在整個專家團隊的支持下,慈林醫院·哈特瑞姆心臟中心會為各類心臟病患者制定一體化的疾病解決方案。如今,越來越多的心臟病患者口口相傳,不用再跑杭州、上海,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同樣優質的醫療服務,還能省去舟車勞頓,減輕了醫療負擔。
慈林 哈特瑞姆心臟中心
不想錯過心臟之聲的推送?
戳文章頂部藍字「哈特瑞姆心臟之聲」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