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跳動的頻率,即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被稱為 心率(Heart Rate),單位為 BPM(Beats per Minutes)。
之前我們講了心率數據的心率帶/光電心率手錶的測量方法(參考:《了解你的『內心』- 認識心率》);
如果沒有相關設備,也可以使用「數數」法進行粗略測量:通過測定每分鐘的脈搏來確定。
選擇按壓的位置,一般是頸動脈或者橈動脈。
測足整整 1 分鐘是最準確的,對於靜息心率,比較合適;
但訓練時,一般是測量 10~15秒,然後乘以一定的倍數得到 1 分鐘的脈搏,因為訓練停止後心率很快會恢復到休息狀態,數字變化較大。
一、心率區間設置之前講了心率區間的劃分以及各個區間的計算方式(參考:《簡單有效的『數位化訓練』- 心率區間》);
算法很簡單,但實際計算還是有些繁瑣。
不過,我們有更簡便的方法。
1.1 手錶好在現在很多手錶和 App 都支持設置心率區間。
這裡以 Garmin 手錶為例詳細說明心率設置。其他型號,可以對照著設置(主要內容一樣,路徑可能有不同)。
在 Garmin Connect App 中,依次進入如下頁面:
更多(More)
=> Garmin設備(Garmin devices)
=> 點自己的手錶
=> 用戶設置(User Settings)
=> 心率區間(Heart Rate Zones)
iOS版 Garmin Connect 設置
如果有多個設置,則選擇『跑步』那一個;
選擇基於 HRR(儲備心率),並把測得的靜息心率和最大心率填入;
區間的劃分:59-74-84-88-95,用這幾個數代替原來的 50-60-70-80-90,即可看到自己各個區間的具體心率值;
保存後,同步到手錶。
1.2 小工具如果你的手錶對應的 App 不支持設置心率區間,則可以使用下面這個 Excel 小工具來計算,很方便。
感謝跑者林建睿(《首馬317:「未完成的目標」》中的首馬 317 的主角);
他基於上篇文檔(《簡單有效的『數位化訓練』- 心率區間》)做了一個 Excel:輸入自己的靜息心率和最大心率,即可自動計算出各個心率區間了。 [1]
心率區間計算器
二、訓練實踐
我們了解數據、計算方法,最終是要用的,這就需要「課表」了。
不是學校裡上課的課表,而是每周、每天的訓練安排。
2.1 訓練課表在佳速度中找到一個課表,發送到設備並同步,就可以在手錶上愉快地訓練啦。
在手錶上,『Training』(訓練)-『Training Calendar』(訓練日曆)中,找到當天的課程,選擇後點擊『Do Workout』(開始訓練)。
跑步過程中,重點關注心率區間這 1 個數字即可。
比如,今天的課表是LSD 90分鐘,那麼只需要讓心率區間值在 1~2 之間即可。
如果不知道用哪個課表,可以隨便挑一個;
或者加入「跑向巔峰特訓營」,申請加入一個課表後自己試試看。
跑向巔峰特訓營 - 課表
課表標註,一般以『強度+時間』的方式呈現。比如:
這樣,即使你不用手錶,也可以讀懂教練發給你的訓練計劃的含義,從而執行課表了。
[1] Excel 工具(心率區間計算器)獲取方式:
公眾號回復「心率區間」即可獲取免費下載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