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迅速回升,四九溫度偏高,暖冬方贏了?專家:警惕倒春寒

2021-02-23 糧策新農業論壇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糧策新農業論壇」,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有關三農的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綜合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2020/21年的冬天,氣溫一直忽冷忽熱,變化很是無常,特別是12月末1月初的兩場「霸王級」寒潮來襲,更是讓人們對寒冷有了更多的認識,不少人認為今冬是60年最冷一年。確實,今年冬季不少地方最低溫度跌破歷史最低記錄。不過持續的時間並不是太長,並非整個冬季都很寒冷,等寒潮過後氣溫再次快速升溫,很多南方小夥伴感慨,棉襖剛穿上就要脫下來。
所以,關於20年冬季,分成了兩派別,一方認為是冷冬,一方認為是暖冬,兩方相較,誰也不服輸。如今看來好似是暖冬方贏了!

其實今天是「四九」最後一天,其時間是2021年1月17日到25日,民間有「三九四九冰上走」的說法,在每年這2個數九時氣溫比較寒冷,到處是冰天雪地,南北方氣溫都會寒冷。民間還總結了一套經驗,三九時北方最冷,四九時南方最冷。至於為何,那就要說起冬至日了,這一天陽光直射點為南回歸線,和北半球之間的夾角最小,因此這天白天最短,黑天更長。不過冬至後,太陽就會朝北轉移,白晝也會加長,每天可延長1分鐘。可能按常理說「冬至」這一天為一年最冷,不過因在這之前地表還有「積熱」,一直到三九、四九時,地表白天吸收的熱量不足夜間消耗的,氣溫也降到了一年最冷,因此才有「三九四九凍成狗」的說法。然而今冬卻很奇怪,最冷氣溫在二九前後,也就是12月末到1月初,當時不少地方結了厚厚的冰,大家早早穿上了厚厚的羽絨服,回到家空調、暖氣全開,以抵抗冬季的寒冷。當時不少人也感慨,這才「二九」天氣就那麼冷,那三九、四九豈不是更為寒冷?
實際上從三九時,氣溫就有所回升,長江以南的小夥伴終於不用再擔心沒有暖氣凍著了,還有人表示,「三九」如同春天一般。等到了「四九」後,北方氣溫也迎來了快速升溫,不少地方的冰面已融化,像兩廣地區氣溫更是在20℃以上,有了進入夏天的感覺。這就讓人好奇了,本該最冷的「三九四九」卻不冷,且這兩個時間點還是「小寒大寒」節氣,怎麼看都該很冷,可見氣溫有所反常。當然,口說無憑,我們從天氣預報的數據來看,過去十天裡多數地方降水不多反而氣溫偏高。例如華北地區、黃淮、江淮、東北中南部、江南等地,平均氣溫比起常年同期高了2-4℃,其中西北東北部、華北西部等部分區域氣溫比常年高出5℃,也只有東北北部、西南南部部分地區氣溫低上1-3℃,可見總體氣溫都比較高。

早在幾年前,隨著溫室效應的加強,幾乎每年都會迎來暖冬,而在2020年8月「拉尼娜」現象出現後,就有專家分析,儘管拉尼娜會讓氣溫下降,但因溫室效應的緣故,氣溫會迎來中和,到時候氣溫不會太冷,總體還會出現暖冬。不過這一說法引來了網友群嘲,畢竟12月下旬以及1月上旬的「霸王級」寒潮,實在是太冷了,因此大家認為今冬一定是冷冬。實際上,氣象學家分析,拉尼娜現象發生概率在12月達到巔峰,我國受其影響很大,從而帶動氣溫下降。而1月中下旬開始,氣溫就會回升,比起常年氣溫偏高,而近期的氣象臺預測,在未來10天,南方地區降水有所增多,不過冷空氣勢力偏弱,中東部大半氣溫比起常年高出2-4℃,華南北、江南南、東北東南部,氣溫偏高4℃以上。

在未來11-20天,冷空氣勢力依舊比較弱,除內蒙東、東北中北部氣溫偏低外,大部分地區的氣溫較常年偏高1-3℃。
從官方的預測來看,一直到春節前後氣溫都比較高,儘管近期有寒潮繼續來臨,但也只是短期內降溫,且是受拉尼娜現象影響,很快氣溫就會再次反彈,這樣來看,今冬依舊是暖冬,只是受「拉尼娜現象」的影響氣溫才有所下降。而專家發現,目前拉尼娜事件已減弱到55%,預計春季結束。

而暖冬對應的就是「倒春寒」,這是很多農民都不願提起的名詞,畢竟它的出現會讓莊稼產量有所下降,很多農作物也會遭凍傷,農民的收益也會有所下降。其實農村不少俗語都預測了今年可能會發生「倒春寒」,我們來看看:「四九」應該會十分寒冷,降雪比較頻繁,一旦這段時間沒有降雪,那就表明冷空氣不活躍,氣溫有所回升,對城裡人來說出行更方便,自然是好事。然而冬天溫度高,那農作物生長不是太好,因降雪少會引來春旱,補水成問題,且倒春寒的概率大,一旦真的出現,那小麥將會減產、果樹也會遭到打擊,這樣的話長工自然是沒事幹了。而今年這個「四九」氣溫就有所升高,因此大家要注意。

大寒作為24節氣的最後節氣,也會達到一年最冷的時候,不過古人也會利用大寒預測農業情況,這句俗語就是如此,說的是如果大寒在月中,那來年春季將會比往年更為寒冷。而月中就是11-20號,2021年大寒就是1月20日,到2月2日結束。古人認為,如果大寒在月中,那出現倒春寒的概率更大一些。倒春寒指的是初春時氣溫比較高,但到了農曆二月氣溫可能會大幅度下滑,以至於莊稼的生長會受影響,此時作物剛發芽,一旦冷空氣突然趕來,那就容易被凍傷,減產也會出現。

北方以種冬小麥為主,一旦出現倒春寒,那打擊是毀滅的。農民可以在「六九」前施用返青肥,提升其的抗寒性。立春後要澆足水,增加墒情,加大抗寒性能,如果真的凍傷了那就要及時噴施葉面肥。北方的蘋果、梨樹經常遭受倒春寒的影響而減產,因此大家要做好果樹以及苗木的預防,平日裡要塗白或培土,增加防寒特性,也要噴施硼肥、磷肥等,有條件的可採用煙燻或利用防凍劑。當然,關於這個冬季是暖冬還是冷冬,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不過作為農民還是要提前提防,避免出現倒春寒。

【聲明】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表示感謝,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農村政策、三農補貼領取消息、致富絕招、村裡趣事)我是農民,我為農民發聲。您的關注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有沒有感覺氣溫偏高?聽聽專家怎麼說
    本報訊(記者 李若凡)雖已立冬,天氣仍感溫暖;幾次冷空氣來襲後,溫度也迅速回升。11月12日,我省氣象局最新數據顯示,10月下旬以來,由於冷空氣偏弱,我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3℃,為1961年以來同期次高值。
  • 本周末又有一次明顯降溫降雨過程,廣東今年出現「倒春寒」的成因是...
    本周末又有一次明顯降溫降雨過程,廣東今年出現「倒春寒」的成因是什麼?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少玲據廣東省氣象局預計,4月8日至10日,廣東地區的雨水退場,陽光增多,氣溫也將有所回升。然而,本周末(4月11日-12日)又將迎來一次明顯的降溫降雨過程。受冷空氣影響,廣州本周末又會有一場雨,氣溫也會在本周日明顯下降,介於15 ℃~21 ℃。
  • 大寒來了,2020年是否有倒春寒?專家和農民預測誰的準?
    在1月20日則是大寒到來的日子,作為一年最後一個節氣,它的出現也意味著一年迎來最冷的時候,氣溫也會下跌到最低,對於農民來說,大寒的節氣剛好和四九的天氣重合,這樣一來天氣自然是會更冷。在老人看來,今年的天氣不會有倒春寒出現,因為兩個最冷的日子都在一起,接下來的大寒可能會大降溫,等到冷空氣一過,自然也不會有倒春寒的出現。
  • 2021年春節前後,有可能出現「倒春寒」嗎?
    說到寒冷,北方的小夥伴們肯定深有感觸,本身寒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氣溫的劇烈變化,這主要集中體現在兩個時段,一個是入冬之後,隨著冷空氣勢力的不斷加強,引起氣溫的持續下降,有時一兩天之內氣溫可以下降十幾攝氏度;另一個時段是開春,特別是春分前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從南半球向北半球轉移,地面的積溫逐漸增加,在來自海洋暖溼氣流的加持下,氣溫有時上升比較迅速,不過此時如果遇到一股強烈的冷空氣來襲,則會出現「倒春寒」
  • 春季回暖需防「倒春寒」
    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後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氣現象。  在一年四季中,氣溫、氣流、氣壓等氣象要素變化最無常的季節就是春季。特別是早春時節,這種氣候特點表現得尤為明顯。  倒春寒對農業的影響和危害   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前期回溫正常,後期比常年偏低;二是前期溫度偏高,後期溫度比常年偏低。這兩種溫度異常型往往使農作物遭受很大危害。
  • 「倒春寒」到底是什麼意思?你覺得2019年會出現「倒春寒」嗎?
    按照數千年農業生產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大雪節氣天氣晴好,來年發生倒春寒的機率很大。倒春寒的意思是說在初春的時候,往往是指三月份初期的氣溫回升比較快,可是到了春季的中後期,也就是四五月的時候又出現氣溫降低的天氣現象。在民間的說法就是「前春暖,後春寒」,而這種天氣就被稱之為倒春寒。往往發生在3月初到四月底,時間跨度達兩個月,而且南方的普遍要比北方的早。
  • 今年開春天氣怎樣,會有倒春寒嗎?
    今年開春天氣怎樣,會有倒春寒嗎?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文明沒有中斷的國家,其中的文化底蘊非常深厚。二十四節氣就是主要的組成部分,上古時代人們根據天體運動研究出二十四節氣,農耕與自然規律息息相關,人們自然也就非常關注天氣狀況。立春是民間農事的開始,2020年的立春日也馬上就要到了。那麼立春日民間有哪些講究呢?
  • 「小寒大日頭,來年倒春寒」啥意思 小寒節氣還冷嗎?今年有倒春寒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寒大日頭,來年倒春寒啥意思 小寒節氣還冷嗎?今年有倒春寒嗎? 元旦小長假已過去,三天假期很多人外出旅遊,從全國的天氣情況來看,各地氣溫還是比較溫暖的,各地都在緩慢升溫,很多人感慨終於不冷了,外出也不需要穿上幾個羽絨服保暖。
  • 會出現「倒春寒」嗎?一起聽聽專家分析
    會出現倒春寒現象嗎?對此,專家給出了回應。但是據天氣專家預測,今年是冷冬。氣象專家根據月亮的磁微角做判斷,按照經驗,磁微角的數據越大,氣溫就越低。今年的月亮磁微角一直保持在18度6分和28度6分之間,所以今年也會是冷凍的第一年。這種偏角一直會到2025年月亮磁微角角度達到最大而結束,那時候氣溫也是最低的一年。因此今年氣溫會偏低。
  • 今日四九,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啥意思?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是公曆2021年1月17日,農曆2020年臘月初五,是四九的第一天。四九是數九的第四個九天,在農村有「三九四九,凍死豬狗」的說法,意思是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冷的階段。在農村中關於四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冬至「數九」具體幾月幾日,三九何時開始,20年會出現倒春寒嗎?
    22日「小雪節氣」到來,各地也將迎來入冬後的首場降雪,不過,在筆者的家鄉山東腹地,近來氣溫較往年卻有偏暖的跡象,如今雖已入冬,最高氣溫還在15℃左右!當然,隨著新一輪冷空氣的到來,這種「偏暖」的感覺也將蕩然無存!那麼,入冬後,大家都知道冬至時開始數九,今年冬至具體日期是幾月幾日呢?俗話說「冷在三九」,今冬三九何時開始呢?2020年會出現「倒春寒」嗎?今天我們簡單的討論一下!
  • 春天了又下了場大雪,如何「倒春寒」?防止小麥被凍傷、凍死?
    前段時間溫度回升,大地回春,小麥返青正當時。一股寒流來襲,小麥如何進行防範凍害,避免凍傷、凍死呢?小麥隨著氣溫回升,逐漸從休眠狀態轉變為快速生長狀態,抗寒能力大大降低,又因為今年是個暖冬,小麥沒有得到抗寒歷練,本身抗寒能力不強。小麥春季遇上倒春寒,要從下面幾個不同的方面來分析如何防範凍害。
  • 「倒春寒」來了嗎?南方陰雨天氣還要持續多久?
    「倒春寒」來了嗎?南方陰雨天氣還要持續多久?正月十五過後,春節也算正式結束了,好不容易熱鬧了一段時間的農村,如今又開始冷清了下來。可能好多人還沉浸在春節假期中,總覺得還沒休息夠呢,那麼下一次假期會在什麼時候?所以很多人開始關心,19年清明節具體在何時?自從進入2月以來,全國頻繁出現雨雪天氣,天氣溼冷,難道是「倒春寒」來了?
  • 會有倒春寒嗎?看完就懂了
    距離專家預測的厄爾尼諾即將來臨的時間越來越近,厄爾尼諾的來臨,將會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天的氣候,在19年的春天,我國多數地區還有可能還會出現倒春寒的現象。冬天的氣息是越來越濃厚,從前幾天開始各地都相繼下起了大雪,下雪之後氣溫就開始迅速下降,寒意襲來,新的一年就以低溫開始,這個冬天是否會持續低溫?19年有厄爾尼諾坐鎮,過了冬天又是否會出現倒春寒?看看這些分析就知道答案了。
  • 未來3天最高氣溫16℃—18℃ 南京氣溫回升,太陽在路上
    3月6日提前「入春」後,首先迎來氣溫飆升,全省氣溫接近30℃,當你懷疑這是要跳躍式入夏時,寒潮襲來。這波冷空氣刷足了存在感,讓你感受了一把「倒春寒」,最高氣溫跌至個位數,甚至還下起了「桃花雪」!終於,隨著3月「餘額」歸零,春天又要回來了。昨日午後開始,全市部分地區出現零星小雨,但是氣溫已顯著回升,最高氣溫升至12℃-13℃。
  • 「四九」氣溫高開低走 瀋陽未來5天累計降幅超10℃
    「四九」氣溫高開低走 瀋陽未來5天累計降幅超10℃ 作者: 2018-01-20 07:49   來源:瀋陽晚報   >   「四九」過去兩天了,溫度您還滿意嗎?
  • 3~4月份會出現「倒春寒」嗎?老農的預測很有道理
    19年3~4月會有「倒春寒」,春節期間天氣會冷?老農的預測科學嗎大家好,這裡是「更三農」,每日分享農村新鮮事,趣味冷知識,喜歡的話記得關注,點讚呀!隨著天氣的轉冷,大雪節氣後,一股冷空氣席捲全國大部,很大地方「一夜入冬」!
  • 專家預測:「厄爾尼諾」、「倒春寒」或將齊至
    專家預測:「厄爾尼諾」、「倒春寒」或將齊至在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很多農民也是比較關注春節期間的天氣狀況,大家都知道現在大寒這個節氣已經過去了,最近幾天的天氣一直不錯,也沒有大範圍的雨雪天氣,溫度也是十分的適宜,很多人都一直在猜測今年春節期間會不會是一個暖冬呢?
  • 【天氣】「倒春寒」要來了?有了確切答案!農業農村部這樣回應……
    倒春寒」的機率大。今年會不會有「倒春寒」?這也是權威部門給出的最新消息。也就是說:今年發生「倒春寒」的機率大。農民朋友要加強防範!什麼是「倒春寒」?這裡要明確一下,它是指初春(北半球一般指3月)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後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氣現象。
  • 2019年清明節幾月幾日,南方持續陰雨還要多久,「倒春寒」會來嗎
    2019年清明節具體日期是幾月幾日呢,而南方多地持續陰雨,氣溫明顯偏低,很多村民疑問,南方持續的陰雨天還要持續多久,而進入2月後,雨雪不斷,南方持續陰雨難道要出現「倒春寒」了?對於這三個問題,今天我們簡單的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