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商務合作熱線:0536-5253221
根據農業農村部的消息:今年早春氣溫回暖快,易出現階段性強冷空氣,發生「倒春寒」的機率大。
今年會不會有「倒春寒」?這也是權威部門給出的最新消息。也就是說:今年發生「倒春寒」的機率大。農民朋友要加強防範!
什麼是「倒春寒」?這裡要明確一下,它是指初春(北半球一般指3月)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後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氣現象。
因此,像最近幾天天氣比較暖和,突然來一次強降溫,算不算「倒春寒」?答案是:不算。
在春季後期發生的,才算是。
倒春寒是指初春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後期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氣現象。在一年四季中,氣溫、氣流、氣壓等氣象要素變化最無常的季節就是春季。「倒春寒」發生時,可使正處於返青或拔節生長階段的冬小麥遭受不同程度的凍害,果實開花坐果受到很大影響,已經播種尚未出土的棉花、水稻等作物出現爛種,已經出土的幼苗大量被凍死。
倒春寒對蔬菜、果樹的影響也很大,尤其是種植拱棚蔬菜的菜農,在西瓜、甜瓜、豆類蔬菜等開花授粉、幼瓜生長的時期,倒春寒使得很多瓜農錯過了一茬花,蔬菜上市時間延後,產量降低,損失巨大。
倒春寒特別嚴重的年份,4月上旬仍然可能出現接近0℃的低溫,而此時套棚膜已經撤掉,讓很多菜農措手不及。建議菜農朋友,拱棚上的套棚膜不要急著撤掉,棚內溫度較高時可以將其卷到一邊,以防遇到嚴重的倒春寒,造成較大損失。
此外,菜農還應注意提高蔬菜自身抗寒能力,可在寒流到來前,噴灑石原金牛懸浮鈣、沃家福海藻酸、白糖、全營養葉面肥等,提高葉片對冷凍害的抵抗能力。
隨著棚內氣溫升高,光照時間延長,進入最適合蔬菜生長發育的階段。整體來說,驚蟄後天氣良好,陰雨天氣少,冬季高發的喜溼性病害發生明顯減少,但隨著氣溫升高,部分乾濕交替高發的病害進入高發期,如白粉病、葉黴病、灰葉斑病等,菜農要重點做好已有病害的防治。
對於蟲害來說,春分後開始大量發生,尤其是煙粉蝨、薊馬、葉蟎等小型害蟲。此類小蟲體型小,數量較少時菜農難以發現,容易在棚內完成越冬,一旦氣溫升高,條件適宜,蟲害極有可能提早暴發,要注意設置粘蟲板等,提早發現,提早用藥。
此外,隨著氣溫升高,外界害蟲開始萌動,尤其是3月上中旬開始,大蒜、韭菜等田間的韭蛆危害早,發生重,要重點預防。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也開始向地表移動,要做好提前預防工作。
信息來源:三農大喇叭、北方蔬菜報
本期編輯:隋志丹
聲明:轉載目的在於為大眾提供更多資訊信息,並不代表本媒體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其他問題,請在30日內聯繫0536-5253221,我們將對內容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