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實驗室「基因治療」又被選中

2020-12-16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信立泰關於收購成都金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公告

  3月22日,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5年年度報告,公司2015年營收達34.78億,同比增長20.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12.66億,同比增長21.45%;基本每股收益1.21元,同比增長21%。

  信立泰成立於1998年,2009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主要從事處方藥、介入醫療器械等生物醫藥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產品發展的主要領域包括心血管、抗感染、腫瘤以及糖尿病。據悉,這兩年,信立泰產品線逐步豐富,後續生物藥、生物工程等諸多創新產品開發穩步推進。

  2014 年11月7日,信立泰分別發布了收購「成都金凱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和「蘇州金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公告;其中擬以自有資金受讓蘇州金盟持有的成都金凱 80%股權,收購金額為4600萬元,受讓完成後,信立泰將持有成都金凱80%股權;同時以4500萬元收購了蘇州金盟24.06%股權。

  目 前,信立泰已完成對蘇州金盟1.5億的增資,持有後者58.60%股權;且擬增資成都金凱3715萬元,完成後將持後者90%的股份。信立泰表示,通過成 都金凱的生物藥物研發平臺及蘇州金盟生物藥物產業化基地,公司可在短期內獲得生物藥上市產品、研發平臺及生產基地,迅速進入生物醫藥領域。

  「選中」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軍基因治療

  同 日,信立泰發布的另一項公告指出,為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國家「十三五」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要求,立足在重組蛋白藥物、單克隆抗體、基因治療藥物 等領域的發展規劃,信立泰與四川大學開展創新藥物產學研合作並結成長期戰略合作關係。雙方擬針對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的3個創新基因治療項目率 先開展臨床研究,項目適用於多種腫瘤的治療,首選開發適應症為卵巢癌。

  據介紹,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致力於開發針對腫瘤、傳染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生物技術藥物、基因治療、免疫治療(疫苗治療、抗體治療、細胞因子治療等)、幹細胞及組織工程治療等相關的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

  據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副校長魏於全指出,雙方將首先在新型原位腫瘤疫苗、一種基於基因編輯技術的抗腫瘤一類藥物以及基於RNA 幹擾技術的卵巢癌靶向基因治療藥物三大領域展開合作,這幾大項目均已開展了藥學、藥理及部分藥效學實驗研究,建立了穩定的生產工藝及質量標準,下一步將進 入臨床試驗研究。

  與銀河生物合作開發CAR-T

  值 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銀河生物宣布與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籤署達成合作,共同合作開發靶向人VEGFR-1和人CD19的抗腫瘤CAR-T 細胞I類新藥SKLB083017、SKLB083019,該項目總投資金額暫定為3000萬元,用於支付完成項目開發所涉及的相關費用,包括但不限於研 發設備、試劑耗材等的採購以及人員工資。

  魏於全院士團隊從事CAR-T細胞免疫治療研究8年,已進行了多個靶點抗腫瘤CAR-T細胞的研 究。南京銀河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傑接受筆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公司正在通過一系列工作篩選新的抗體,支持CAR-T技術的開發。公司也在致力於將 CAR-T技術應用到細胞能夠通透的實體瘤上,包括胰腺癌、肺癌等。

  備註:本文整理自公司公告,部分內容參考自《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團隊在Cell子刊雜誌發表論文
    日前,由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華西醫院神經分子生物學實驗室肖波教授帶領的研究小組完成了題為「Rheb1 Is Required for mTORC1 and Myelination in Postnatal Brain Development」的學術論文。
  • 榮澤生物與復旦王永明教授開展基因治療項目
    近期,榮澤生物與復旦大學幹細胞基因編輯實驗室王永明研究員籤署了關於「先天性心肌疾病基因治療」的技術合作協議。雙方將合作開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針對先天性心肌病的新型基因治療藥物研究開發,並在成藥性、臨床前研究、後續臨床試驗和共建基因治療聯合實驗室等方面進行全方面合作。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在Nature...
    來源:證券時報網據四川大學消息,7月2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為第一作者單位和通訊作者單位,在Nature 在線發表題為「A vaccine targeting the RBD of the S protein of SARS-CoV
  • 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董浩浩團隊在 Nature Structural &...
    近日,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董浩浩研究員團隊在國際期刊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IF:12.109)上發表了題為 「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outer membrane asymmetry maintenance
  • 基因治療展現治療罕見致命疾病的新希望
    2016年10月27日訊 /生物谷BIOON/ --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首次在小鼠模型上證明基因療法可能是對單個錯誤基因進行更正治療尼曼匹克病的最佳方法。NPC1基因發生錯誤是導致尼曼匹克病發生的一個原因。研究人員希望能夠在儘可能多的細胞和器官中更正錯誤的NPC1基因,主要是在腦部。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使用了不會致病的腺相關病毒(AAV9)將具有功能的NPC1基因轉移到細胞內。包含具有功能的NPC1基因的AAV9能夠成功穿過血腦屏障到達腦部及其他部位的細胞。
  • 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鞏長暘團隊在Advanced Functional...
    近日,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鞏長暘研究員團隊在材料領域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6.836)上發表了題為「Multistage Sensitive NanoCRISPR Enable Efficient Intracellular
  • 基因治療領域優質企業盤點(國內篇)
    這家公司的使命是努力促進基因治療從基礎研究走向臨床直至取得最後的成功,為人類攻克難治性疾病提供劃時代的新藥、好藥。公司擁有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病毒載體實驗室、疫苗研究實驗室以及哺乳動物細胞生物反應器無血清懸浮培養工藝中試生產車間。業務範圍涉及基於無血清哺乳動物細胞培養的病毒載體、病毒疫苗、病毒樣顆粒、重組蛋白以及細胞製品的早期開發、生產和技術服務。
  • 我國愛滋病基因治療研究在武漢大學啟動
    我國愛滋病基因治療研究在武漢大學啟動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21 15:09 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武漢5月21日電(記者 俞儉)國家衛生計生委愛滋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基於自體造血幹/祖細胞遺傳改造的愛滋病基因治療」日前在武漢大學啟動,探索愛滋病功能性治癒方法。
  • 「基因剪刀」治療地中海貧血效果初現
    新華社柏林11月23日電(記者張毅榮)德國雷根斯堡大學醫院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該院首次利用俗稱「基因剪刀」的基因編輯技術治療了一名β型地中海貧血患者,並取得階段性成果。公報說,這是全球第一個接受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治療的β型地中海貧血病例。患者是一名20歲女性,她在治療前平均每年需要輸血16次,9個月前接受治療後一直無需接受輸血且血液指標正常。「這些初步的中期成果在我們看來非常積極。」
  • 第五屆全國肝病免疫和生物治療研討會--會議嘉賓
    目前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學者」特聘教授, 博士生導師,輸血研究所分析檢測中心首席專家,四川大學客座教授。 長期從事C肝病毒與宿主相互作用,特別是應用高通量基因晶片技術研究幹擾素治療C肝前的療效預測方法及病毒耐藥的分子機理。承擔並完成了多項加拿大健康研究院(CIHR)資助課題,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研究成果。
  • 外泌體用於基因治療
    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細胞納米穿孔技術,可大規模生產含有治療性mRNA和靶向肽的外泌體,基於此的新的基因治療策略具有逆轉疾病過程的潛力。這項技術使用一種基於納米技術的晶片將生物物質直接輸送到皮膚中,可將成年細胞轉化成任何類型的細胞,以便在患者體內進行治療。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TNT成功背後的機制,發現外泌體是將再生物質輸送到皮膚表面以下組織的秘密。外泌體是由細胞釋放、作為與其他細胞通信的一種方式的小囊泡,由於其數量多且不會引發免疫反應,被作為治療材料的生物學友好載體而逐漸普及。
  • 2020生物治療產業大會暨展覽會延期至7月17日-18日在北京萬達嘉華...
    在藥品市場上,全球最暢銷的10種藥物中就有8種屬於生物治療藥物,以治療性抗體、疫苗和蛋白為代表的生物治療藥物已廣泛應用於各個疾病治療領域。組委會將邀請生物治療領域的權威專家、知名學者、臨床醫生、行業領軍企業高管等共赴盛會,傳播最新研究資訊,並將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大會主要內容有:腫瘤免疫治療、生物醫學大數據、精準醫學、個性化治療、體外診斷、抗體研發、幹細胞治療、新興疫苗研發、基因治療、基因編輯技術、人工智慧在醫學領域的應用、生物治療投融資合作與項目路演等,將討論百餘個議題。
  • 專訪武漢同濟醫院李斌主任——基因治療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
    作為由生物谷主辦的2018基因編輯與基因治療研討會的特邀嘉賓,李斌 教授將在5月17到18日的研討會上給大家帶來精彩演講,本次會議將推動基因編輯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基因編輯技術在轉化醫學領域的應用、探討基因治療的臨床發展路徑,包括法規, 倫理,技術, 定價策略等。
  • 四川大學介紹,四川大學分數線,四川大學全國各省市錄取分數線
    今天小編就為你帶來位於成都,川普優選的大學,四川大學介紹,四川大學2019年全國各省市錄取分數線供2020年高考考生參考。1896年四川總督鹿傳霖奉光緒特旨創辦的四川中西學堂,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近代高等學校,華西醫科大學源於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會組織在成都創辦的華西協合大學,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西式大學和國內最早培養研究生的大學之一。
  • 新研究:科學家開發基因治療方法,先天耳聾可被治癒
    60%的聽力損失病例可以確定是由遺傳原因引起的,超過120個基因與人類非症候群性聽力損失相關。儘管在聽覺系統生理學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仍然沒有針對人類聽力損失的生物治療方法。學界正在加緊開發各種類型聽力損失的基因、細胞和藥物療法,但目前的治療選擇仍主要限於聲音放大和耳蝸植入等物理形式。
  • 專訪錢程:生物治療研究需嚴謹求實
    而且很多病人的治療效果非常令人滿意。但這些研究成果尚不能進入疾病的治療指南。主要原因是缺少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的研究。這項研究做起來可能很難,但是有必要去做,只有這樣研究得出的結果才具有權威性。另外的問題是不同的實驗室製備細胞的標準不同,缺少同一個標準,因此得到的不同研究結果,很難整合在一起,進行評估。因此利用同一標準製備的細胞,開展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研究,是非常必須的。
  • 基因療法!藍鳥生物LentiGlobin在歐盟進入正式審查,治療β地中海貧血
    2018年10月07日訊 /生物谷BIOON/ --美國基因治療公司藍鳥生物(Bluebird Bio)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已受理基因療法LentiGlobin治療輸血依賴型β地中海貧血(TDT)和非-β0/β0基因型TDT青少年及成人患者的上市許可申請(MAA)。
  • 用基因編輯治療人類罕見遺傳病,「輝大基因」獲得逾億元A輪融資
    據悉,基因編輯與基因治療公司「輝大基因」,宣布獲得逾億元的A輪融資,本輪融資的領投方為辰德資本,跟投方為藥明康德、惠每資本、雅惠資本,老股東夏爾巴投資繼續跟投。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核心臨床管線的推進,組建研發與臨床前研究團隊以及開展GMP級生產車間的建設。
  • AAV基因治療或可導致基因組整合
    AAV基因治療或可導致基因組整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8 16:02:05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Denise E.
  • 首屆中港萬海生命科學論壇——基因與細胞治療專題在鹹陽舉辦
    本網訊8月8日上午,首屆中港萬海生命科學論壇——基因與細胞治療專題在陝西中港萬海科學生命研究院舉辦。中港萬海公司董事長杜煒明、總裁範建軍、中國免疫學會理事長吳玉章教授、清華大學醫學院藥劑學研究室負責人張小寧教授等業界大咖,政府領導以及新聞媒體蒞臨本次高峰論壇,共同探討基因與細胞治療的前景與應用。本次論壇以「生命科學、基因與細胞治療專題」為主題,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兩個著力點,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健康服務,實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