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V基因治療或可導致基因組整合

2020-12-11 科學網

AAV基因治療或可導致基因組整合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8 16:02:05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Denise E. Sabatino研究組通過對A型血友病狗進行AAV基因治療的長期研究發現肝細胞的克隆擴增。2020年11月16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生物技術》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研究人員對九隻患有A型血友病的狗進行了腺相關病毒(AAV)基因治療,並隨訪了10年。使用表達犬因子VIII(AAV-cFVIII)的AAV8或AAV9載體可將FVIII缺乏症糾正至正常FVIII水平的1.9–11.3%。在其中兩隻狗中,FVIII活性水平在治療後約4年開始逐漸增加。沒有狗顯示出腫瘤或肝功能改變的跡象。

 

對來自六隻被治療狗的肝臟樣本中整合位點的分析確定了基因組DNA中1,741個獨特的AAV整合事件以及五隻狗中擴展的細胞克隆,其中近44%的整合涉及細胞生長。全部恢復的整合載體被部分刪除和/或重新排列。

 

這些數據表明,兩隻狗中FVIII蛋白表達的增加可能是由於攜帶整合載體的細胞克隆擴增。這些結果支持了針對血友病A的肝臟靶向AAV基因治療的臨床開發,同時強調了對潛在遺傳毒性進行長期監測的重要性。

 

附:英文原文

Title: A long-term study of AAV gene therapy in dogs with hemophilia A identifies clonal expansions of transduced liver cells

Author: Giang N. Nguyen, John K. Everett, Samita Kafle, Aoife M. Roche, Hayley E. Raymond, Jacob Leiby, Christian Wood, Charles-Antoine Assenmacher, Elizabeth P. Merricks, C. Tyler Long, Haig H. Kazazian, Timothy C. Nichols, Frederic D. Bushman, Denise E. Sabatino

Issue&Volume: 2020-11-16

Abstract: Nine dogs with hemophilia A were treated with adeno-associated viral (AAV) gene therapy and followed for up to 10 years. Administration of AAV8 or AAV9 vectors expressing canine factor VIII (AAV-cFVIII) corrected the FVIII deficiency to 1.9–11.3% of normal FVIII levels. In two of nine dogs, levels of FVIII activity increased gradually starting about 4 years after treatment. None of the dogs showed evidence of tumors or altered liver function. Analysis of integration sites in liver samples from six treated dogs identified 1,741 unique AAV integration events in genomic DNA and expanded cell clones in five dogs, with 44% of the integrations near genes involved in cell growth. All recovered integrated vectors were partially deleted and/or rearranged. Our data suggest that the increase in FVIII protein expression in two dogs may have been due to clonal expansion of cells harboring integrated vectors.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clinical development of liver-directed AAV gene therapy for hemophilia A, while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long-term monitoring for potential genotoxicity.

DOI: 10.1038/s41587-020-0741-7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0-0741-7

相關焦點

  • 獨家|基因治療載體AAV「安全神話破滅」?6位專家全方位解讀
    生輝聯繫採訪了多名病毒學教授、基因治療教授和相關創業者,他們分享了各自的看法。前景可期,但需長期監測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本次研究的內容。在此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用 AAV 基因療法治療 9 只 A 型血友病犬,並隨訪長達十年時間。
  • IdeS可在AAV抗體情況下進行基因治療
    IdeS可在AAV抗體情況下進行基因治療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 20:28:36 法國巴黎薩克萊大學Federico Mingozzi和法國巴黎大學
  • 眼科基因療法!強生AAV-RPGR治療X連鎖視網膜色素變性(XLRP):可顯著...
    AAV-RPGR是一種在研基因療法,用於治療由眼睛特異性RPGR基因(RPGR 0RF15)中的突變導致XLRP的患者。AAV-RPGR旨在將RPGR基因的功能拷貝遞送至視網膜下空間,改善和維持視覺功能。AAV-RPGR由楊森與MeiraGTx Holdings公司聯合開發,用於治療RPGR ORF15突變的XLRP患者。
  • GEN:基因編輯之下,罕見病治療觸目可及
    Maguire博士認為,AAV遞送載體不僅可以用於基因治療研究,而且可以用於罕見疾病的治療。它具有3大優勢:(1)它們只產生輕微的免疫反應;(2)不同的AAV血清型可用於向多種類型的組織傳遞基因;(3)它們感染分裂和不分裂的細胞,但不會將遺傳物質整合到宿主基因組中,AAV遞送的遺傳物質通常留在基因組之外,作為蛋白質轉錄的模板服務於細胞。
  • CRISPR RNA介導的整合酶可對細菌基因組實現高效多重操作
    CRISPR RNA介導的整合酶可對細菌基因組實現高效多重操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4 17:01:11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Samuel H. Sternberg研究小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基因治療病毒載體的安全性再受質疑
    (圖源:DENNIS KUNKEL)近日,基因治療領域傳來了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一位血友病患者參與了一項臨床試驗,被注射了一種攜帶治療性基因的病毒。結果,這位患者被檢查出了肝癌,這是許多人沒有預料到的。美國食品和藥物監督管理局(FDA)已經勒令停止了相關的臨床試驗。開展這項研究的公司叫uniQure,來自荷蘭,目前正在調查到底是不是病毒本身導致了癌症的發生。
  • Cas9實現基因治療Angelman症候群
    Cas9實現基因治療Angelman症候群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3 14:36:01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Mark J. Zylka小組利用Cas9實現基因治療Angelman症候群。
  • NCSTN基因突變可導致逆向性痤瘡
    近日來自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研究人員與華大基因展開合作,利用先進的外顯子測序技術證實NCSTN基因的突變可導致逆向性痤瘡的發生。
  • AAV5-hFVIII-SQ基因治療血友病A安全有效
    AAV5-hFVIII-SQ基因治療血友病A安全有效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3 19:47:02 英國倫敦皇家醫院K. John Pasi課題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綜述| 盤點基因治療最新研究進展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為了提高患有骨髓增生性腫瘤(一種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他們在實驗模型的一組中改變了JAK2V617F基因,另一組作為對照組,抑制了一種特定的蛋白質(α5beta1整合素),以減少大型骨髓細胞(巨核細胞)的數量。
  • Nat Med:首次發現基因組中預先存在的遺傳基因可影響癌症擴散
    Nat Med:首次發現基因組中預先存在的遺傳基因可影響癌症擴散 2020-06-01 1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基因療法有望治療因HBB基因突變導致的多項血液疾病
    鐮刀細胞貧血症(sickle cell anemia)和β-地中海貧血(β-thalassemia)都是由於編碼成人血紅蛋白β亞基的HBB基因上出現突變而導致的遺傳性貧血症。這些疾病患者可能終生需要接受輸血或者其它療法的治療。已有研究表明,在成人中重新表達胎兒血紅蛋白可以起到緩解貧血症狀的作用。但是編碼胎兒血紅蛋白的基因在胎兒出生之後就停止表達了。
  • 喚醒沉睡基因或可治療「天使症候群」
    新華網倫敦12月21日電(記者黃堃)英國《自然》雜誌網站21日發布研究報告說,對於基因缺陷引起的「天使症候群」,大多數患者體內其實存在一個能幫助治療此病的基因,只是它通常不發揮作用,使用一種現有藥物就可喚醒這個沉睡的基因。
  • 基因治療方面的核心技術及產業前景
    慢病毒突破了「只感染分裂細胞」的局限性,對分裂細胞和非分裂細胞均可感染,可攜帶的目的基因片段更大,而且誘發癌變的風險也降低。但是病毒毒性、免疫原性、基因整合引起的宿主基因突變等問題依然存在。3. 腺相關病毒AAV腺相關病毒是一類單鏈線性DNA病毒,不能獨立複製,只有在輔助病毒存在下才能感染並裂解宿主細胞。
  • 2019年終盤點:2019年基因工程領域解讀
    這些數據表明BhCas12b v4突變體在多種基因組編輯環境下(包括一種在治療上有重大意義的人細胞類型)可作為一種有效的可編程的核酸酶。2.Nature:重磅!這種可編程基因編輯方法克服了之前在基因校正中所遭遇的低效率。微重複是染色體發生變化而使得 DNA上的小片段被拷貝或複製。在某些基因中,當添加的核苷酸數量不能被3整除時,這些微重複就能夠導致所謂的「移碼突變」。這改變了基因向蛋白的翻譯,從而導致功能喪失。
  • 新研究:科學家開發基因治療方法,先天耳聾可被治癒
    新研究:科學家開發基因治療方法,先天耳聾可被治癒  CHEN • 2020-12-25 10:40:05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96期:基因編輯在活體動物上成功治療癌症...
    該系統攜帶的一個遺傳信使(信使RNA),可對CRISPR酶Cas9進行編碼,Cas9作為剪切細胞DNA的分子剪刀會剪切癌細胞的DNA,從而使其失效並永久防止複製。最安全基因治療載體AAV 竟有潛在致癌性《自然·生物技術》的一項研究顯示AAV 基因療法有可能提升患癌風險。
  • 破譯中國人基因密碼:「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將在4年內完成
    2017年11月28日,我國啟動「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這是我國在人類基因組研究領域實施的首個重大國家計劃,也是目前世界最大規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據悉,「中國十萬人基因組計劃」, 最終將繪製完成10萬人規模的中國人基因組圖譜和中國人健康地圖。
  • 鼻病毒改變基因表達導致感冒
    美國學者近日發現,鼻病毒感染可改變人體內基因表達,導致上述症狀的發生。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呼吸與重症醫學雜誌》(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8, 178:962)上。 鼻病毒是引發普通感冒的主要原因 人鼻病毒(HRV)感染是普通感冒發生的主要原因。
  • 研究發現喚醒沉睡基因或可治療「天使症候群」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21日發布研究報告說,對於基因缺陷引起的「天使症候群」,大多數患者體內其實存在一個能幫助治療此病的基因,只是它通常不發揮作用,使用一種現有藥物就可喚醒這個沉睡的基因。  「天使症候群」患者臉上始終帶著笑容,但動作機械,智力低下,同時還有癲癇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