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對全省17個市(州)生態環境局重點排汙單位汙染源自動監控工作進行考核,考核主要內容為重點排汙單位汙染源在線監控與生態環境部平臺傳輸有效率和省平臺聯網率、省廳巡檢結果、平臺運維等方面。
宜昌市生態環境局榮獲考核第一名,
省廳獎勵宜昌市中央專項補助經費12萬元。
近年來,宜昌市生態環境局大力實施「智慧環保」建設,推進汙染源自動監控建設、聯網、監管工作,探索在線監控領域「放管服」,實現對排汙企業及時、高效、精準的管理服務。
一
自主開發監控平臺,「政企維」無縫銜接
2018年,宜昌市生態環境局投資100多萬元,建成市級汙染源應急指揮平臺,目前共接入280多家排汙單位420多個汙染源自動監控點位。
為市、縣生態環境部門、排汙單位、運維單位設置了用戶帳號,設計開發了實時超標預警和簡訊推送、異常情況處理平臺反饋、運維記錄實時上傳、在線停運線上報批等功能,構建汙染源在線監控小時預警、日督辦、旬調度、月反饋的工作機制,打造生態環境監管部門、排汙單位和運維單位管理服務和交流的互動平臺。
二
推進重點排汙單位汙染源自動監控建設聯網
根據今年新公布的重點排汙單位名單,制定印發《關於進一步落實全市重點排汙單位自動監控建設聯網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重點排汙單位今年完成汙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建設聯網及自行驗收等工作,市生態環境局逐一核實《排汙單位自行監測技術指南》、排汙許可證和環評資料等,為企業做好指導和服務工作。目前全市107家重點排汙單位共136個水、氣汙染源自動監控點位已與國發平臺聯網,聯網率98.6%,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三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創新「五步」工作法
宜昌市生態環境局對排汙單位自動監控異常數據實行電子督辦,並對調查處理情況跟蹤管理。依託市級監控平臺,運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建立「異常數據有督辦、督辦信息要核查、核查情況要上報、上報信息有備案、備案信息待備查」的「五步」工作法。
2020年1-11月,通過在線自動監控平臺發送超標預警信息42634多條。建立24小時在線監控值守工作制度,值班員實時督辦、調度預警信息處置情況,做好突發情況最後一道防線,確保排汙單位、運維單位及時有效處理異常情況,恢復設備正常運行和達標排放。
四
強化技術支撐,保障設施運行質量
針對汙染源在線監控設施專業性強、品牌型號紛雜等特點,為提升日常管理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宜昌市生態環境局委託第三方技術機構開展全市汙染源在線件監控的巡查工作。
2019年,第三方機構對全市165個排汙單位共計202個汙染源在線監控點位開展了巡查,編制巡查分析報告,現場發現問題共714條,提出相關整改建議共497條,全部交辦企業整改並跟蹤督辦。通過專業技術支撐,提升了宜昌市的在線監控運行管理水平,提高了在線監控數據準確度和可信度。
通訊員| 程亮
圖片| 市環境監控與應急指揮中心
整編| 宜昌生態環境
【來源:宜昌生態環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