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沒有歷史背景,戰國你真的看懂了嗎?

2020-12-20 小李淺談影視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影片是一部2011年的老片——《戰國》。

《戰國》由金琛執導,孫紅雷、景甜、金喜善、吳鎮宇等主演的古裝歷史電影。主要講述了孫臏因天下傳言身懷絕世兵法,而被諸侯各國搶奪。後陰差陽錯之下幫助魏軍打敗了田忌之女田夕所帶領的齊軍。後田夕將其抓回齊國國度,但齊王禮賢下士,因其智謀無雙而赦免了他的罪過並把他奉為上賓。

河洛大會之上,孫臏通過賽馬一事初露鋒芒也因此見到了自己的師兄已成為魏國大將軍的龐涓,是以 龐涓以三座城池換取孫臏,將其帶回魏國。孫臏待師兄龐涓一片赤誠,本以為兩人終於團聚,奈何身懷絕世兵法使得他的師兄也沒有辦法保全他(或許其中也他自己的原因)。

為了得到兵法,防止孫臏逃回齊國,挖去他的髕骨致使他成為了一個廢人。也因此孫臏開會裝瘋賣傻等待時機逃回齊國,最後在田夕的幫助之下成功逃回齊國。為報挖骨之仇,兩人分別帶著齊魏兩軍於馬陵道決戰。

這樣一部定位為歷史電影在沒有歷史了解的基礎之下可以說是很難看懂的,不少觀眾也反應只看懂了眼前的故事,對於全局卻沒有一個整體的了解。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當時的歷史背景。

首先來說一下歷史上真實的孫臏,生卒年與本命歷史上均沒有詳細的記錄。出生於阿、鄄之間,是《孫子兵法》孫武的後代。

歷史上的孫臏並非是一開始就在齊國,而是龐涓因自認才華無法與之匹敵,而將之請至魏國並對孫臏施以刑法,欲將其埋沒於人世不為人知。然而齊國使者來魏,竟覺得孫臏之不凡,於是解救孫臏於水火,將其帶回齊國。

而田忌賽馬的故事也並非如電影中所演繹的一般,而是因為田忌常常與齊國諸位公子賽馬,並以重金作為賭注。孫臏發現比賽的馬腳力都差不多,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建議田忌加大賭注,並且向他保證必能取勝。

而孫臏因這次賽馬而提出的辦法則被視為「策對論」的最早應用。

相關焦點

  • 春秋曾經稱霸的越國,到了戰國為何沒有被列為戰國七雄
    只有同屬於長江流域的楚國在面積上超過了越國,但是楚國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得到開發,雖然大但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在人口上不見得比越國有優勢,所以從體量上來看越國曾經是戰國時期一等一的大國。這樣的一個國家理應位列戰國七雄之一,或者直接把他和七雄並立成為戰國第8個雄。
  • 【歷史名將】 戰國將軍樂毅
    《【歷史名將】 戰國將軍樂毅 》本文共  1966 字,預計閱讀時間
  • 【歷史人物】戰國四君子
    戰國時代末期,秦國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滅亡,竭力網羅人才。他們禮賢下士,廣招賓客,以擴大自己的勢力,因此養「士」(包括學士、方士、策士或術士以及食客)之風盛行。當時,以養「士」著稱的有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齊國的孟嘗君田文。
  • 歷史上的「戰國四君子」
    在戰國後期,養"士"之風盛行。因為秦國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各諸侯國貴族為了對付秦國的入侵和挽救本國的危亡,竭力網羅人才。
  • 春秋戰國時期,擁有孔子的魯國,為什麼沒有成為戰國七雄?
    在這些人之中,孔子,又是影響最大的一個,那麼擁有孔子的魯國,為什麼沒有成為戰國七雄呢?因為有血親關係和宗法關係,所以魯國對周朝一直都很親近,也沒有僭越和分裂之心。有句話說得很清楚:「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周」。也就是說,魯國是典型周禮的保存者和實施者,亦被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即禮儀之邦。
  • 風雲激蕩的春秋戰國天下——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是戰國時代最強大的七個諸侯國的統稱,是春秋五霸的延續,戰國初期,春秋強大的國家基本都被保留了下來,只有晉國被六卿所瓜分,分成了趙、魏、韓三國,至此,形成了戰國七雄並立的局面。
  • 《大秦賦》:戰國時代騎兵真的那麼強大嗎?
    尤其是在第一集後半段的那場罕見的-趙國騎兵對秦國步兵方陣的戰鬥,在國產歷史劇中是個突破。電視劇中,一夥秦軍步兵在彪悍的趙國騎兵面前,雖然戰術正確紀律嚴格,始終沒有崩潰,但仍然被消滅過半,只是因為援軍到來才僥倖得救。這讓人感嘆:戰國時期的騎兵就那麼強大了麼?
  • 歷史地圖 歷代戰國諸侯疆域形勢圖之一——《古今歷代中華地圖》「戰國七雄圖」
    對歷史地圖的考繪難度,譚其驤先生在《中國歷史地圖集》前言中總結說:「歷代疆域、政區、城邑、水系等各項地理要素的變遷極為複雜頻繁,而文獻記載或不夠明確,或互有出入,要一一考訂清楚,並在圖上正確定位、定點、定線,工作量繁巨。」
  • 課本上都看不到的戰國趣味生僻歷史,你知道嗎?
    許多的歷史故事,大多都是從書籍上了解到的,當然課本是不可或缺的。今天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課本上都看不到的戰國趣味生僻歷史分享給你們。所以不要懷疑本期的主題便是:課本上都看不到的戰國趣味生僻歷史,你知道嗎?1.前260年,辛丑,周赧王五十五年,秦昭王四十七年,趙孝成王六年。①四月。秦左底長王乾攻長平,廉頗拒之。
  • 如果出生在戰國時期,你是哪國人?
    在戰國這一歷史階段,秦國、楚國、齊國、燕國、魏國、韓國、趙國這七個國家被稱為「戰國七雄」對於戰國七雄來說,在戰國時期不斷較量,各自的疆域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那麼,問題來了,回到戰國這一歷史階段,你屬於戰國七雄中的哪一諸侯國呢?
  • 遊戲中的日本戰國歷史人物—織田信長
    談起日本戰國歷史,我想起的首先是織田信長。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天下人,「日本戰國三傑後面的版本就開始沒有玩了,感覺沒有那味了。二、仁王這個遊戲還是挺喜歡的。在steam上購買了這個遊戲。這裡信長從棺材裡面爬出來,成為了一個大boss,樣子是超級霸氣啦。好在還比較好打,和飛緣魔和海坊主相比,友好很多,不算勸退boss。
  • 穿越者存在的證據,戰國墓葬裡的玻璃杯
    戰國墓葬發現了現代同款玻璃杯,是穿越者帶過去的嗎?首先,在戰國墓葬裡,發現的現代同款玻璃杯,有可能真的是一個現代玻璃杯。在沒有文字記載的石器時代,「北京人」就已經發現了水晶,並將水晶做成了器具,並且現存考古發現的,時尚的「水晶玦」,可見,「北京人」也是愛美的。如果是真的參加考古的朋友,在墓葬中發現了形似現代玻璃杯的古代陪葬品,可千萬不要當成真的玻璃杯扔掉了,因為這可能是一隻,價值連城的「戰國水晶杯」。
  • 史上最全穿越歷史文盤點——春秋戰國(秦)
    《尋秦記》黃易大大的穿越佳作,相信看過電視的書友老爺肯定不陌生《戰國野心家》看慣了同質化嚴重的唐宋明清的書蟲,可以期待下這本戰國時期的小說,會讓你眼前一亮。主角帶著一包現代種子,混入墨家,靠著忽悠本事獲得墨子的信任,從而悄悄改造組織,實現自己的理想。
  • 存世210年的朝代,史稱為「戰國第八國」,你知道嗎
    存世210年的朝代,史稱為「戰國第八國」,你知道嗎小編細讀了《春秋戰國》史,對這個「戰國第八國」沒有查出點歷史信息。才走進了「戰國第八國」,了解它的真實所在。我們都知道,戰國時期七雄,對還存在著一個【中山國】是知之甚少,大概是因為沒有文字記載,更沒有出土的文物可考,我是這樣認為的。中山國在公元前506年至公元前296年被趙完全摧毀。它共存了210年,其中演繹著多次強大與弱小,滅亡與復活。它曾經發展成為戰國時期的實力第二個。國家將其領土擴大到「五百裡」,並創造了戰國歷史的神聖篇章。
  • 同樣是諸侯紛爭的春秋戰國為什麼沒有三國那麼受歡迎?
    春秋戰國時期很顯然比三國時期的歷史故事更精彩。正是因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故事更精彩而導致了一定程度上的混亂。很多作者在寫作春秋戰國的歷史故事以及基本史實的時候,難以釐清一個主幹。因為它的事件以及涉及到的國家太過繁雜。
  • 百家爭鳴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及各家族流派之間爭芳鬥豔的學術局面。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黃金時期,史稱「百家爭鳴」。春秋戰國時代,王權衰落,諸侯爭霸,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各國開放政權以延攬人才,打破了本來的貴族政治體制,使得原本幾乎沒有資格參與政治的庶民可以發表自己的政見並參與政治決策,又因為人口的增加,土地分配困難,社會發生劇變。這一時期有思想的知識分子,面對現實的社會問題、人生問題等,提出了解決的辦法和思想。個人利害與國家之間的利害交互運用,相互影響,標新立異。各種學說、思想紛紛出現。
  • 日本戰國時代——窺視當代日本文化的歷史窗口
    就這樣,原先為了穩定地方的大名領主制,便開始向戰國大名領國制不斷發展,朝廷及幕府對此現狀又無能為力,這才最終開啟了日本歷史上紛爭的戰國時代。日本戰國時代群雄割據勢力分布情況然而,儘管日本戰國時代所流傳下來的種種傳奇,迄今為止仍舊為不少人所津津樂道,刀光劍影之中的兒女情長也好,陰雲密布之下的義膽忠肝也罷,在諸多遊戲和小說中,那段充滿了紛爭的歷史,似乎也變得有血有肉了起來,再加上日本戰國時期,又出現了諸如織田信長這般異軍突起的新秀實力,更使歷史同幻想相結合,從而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文藝作品
  • 戰國風雲-小橙子們走進戰國七雄
    三年級的家長義教課以《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這套書為主線,家長和孩子共同「讀歷史,講歷史」。12月3日下午,朱星玥爸爸帶來了第四節中國歷史義教課,春秋戰國的歷史。戰國七雄意欲爭霸天下,相互徵伐、戰火連天。在這段戰爭連綿的歷史長河中王侯將相執政廟堂、徵戰四方,猶如夜空的流星驚豔了史書,也留下了許許多多中華經典故事。
  • 戰國七雄的都城在哪裡?7張圖帶你看懂七國的遷都歷史
    韓、趙、魏三家分晉,戰國時代開啟。經過多年的打拼,秦、楚、齊、燕、韓、趙、魏成為戰國七雄。那它們的都城建在哪裡?我特意繪製7張地圖,其中秦、楚、齊、燕四國囊括周朝八百載的遷都歷史。秦國秦國國都的遷徙史,就是大秦帝國的奮鬥史。
  • 日本也有戰國時代,號稱比中國戰國場面更大?看過地圖後我笑了
    然而最近小解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兒,那就是我們的鄰國日本,歷史上也有一個時期叫做「戰國時代」,它被喻為日本封建社會向近代轉型的重要時期。很明顯,這個戰國時代水分比較多,首先我們從兩國對其命名上來看。中國「戰國時代」一詞的出現,最早記錄於西漢末年史學家劉向的《戰國策》中,從此這個名詞開始被後世接受和使用;而日本的戰國時代,則是在劉向之後1500年的15世紀,由日本人武田信玄提出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武田信玄是個中國迷,酷愛中國軍事戰略,所以他將中國的戰國直接搬到了日本歷史上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