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一幼兒園遊樂設施。
「入園難,入園貴」讓許多家長焦頭爛額,上好點的私立幼兒園學費貴,差點的又不放心,而想上公立幼兒園得看抽籤運氣好壞。在政協貴陽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致公黨貴陽市委遞交了一份《關於進一步推進貴陽市學前教育工作的建議》。
【調研現狀】 17萬幼兒園小朋友 只有5.3萬在公辦
截至2017年底,全市幼兒園910所,其中公辦幼兒園231所,民辦幼兒園679所(219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人數170681人,其中公辦在園人數53159人,民辦在園人數117522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1.5%,普惠率55.95%。
貴陽市作為西部欠發達地區省會城市,由於起點低、底子薄、欠帳多,經濟實力有限,學前外來孩子佔總在園人數的30%,特別是兩城區,外來孩子佔總在園人數的47%,「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依然存在,困難和矛盾依然突出,任務依然艱巨。
長期以來,對學前教育責任的認識比較模糊。客觀上是因為首先抓的是義務教育,因此,片面認為政府對學前教育的責任是次要的。在學前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導致幼兒園建設布局缺乏規劃、財政投入保障乏力等問題。
學位總量不足,雖然目前全市入園率已達91.5%,但隨著新型城鎮化速度加快、二孩政策放開、流動人口增加等因素影響,學前教育資源短缺問題愈加凸顯。普惠性幼兒園佔比不高,目前,普惠率僅為58.7%,要實現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的覆蓋率為80%。小區配建幼兒園不足,全市共有城鎮居住小區335個,其中181個小區未配建幼兒園。另外還有一些超大規模的小區,配建的幼兒園嚴重不足。
目前,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歷史欠帳太多,現在雖逐年增加,但學前經費依然缺口巨大。另外,全市幼兒園教職工缺口較大,由於不能新增機構和編制,教師隊伍不穩定,2017年,民辦專任教師佔全市幼兒教師隊伍的69.3%,已成為學前教育的主力軍。
【提案建議】 加大投入 明確各級政府投入主體責任
1,建議健全「省市統籌、以縣為主」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明確學前教育發展主體責任。將學前教育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和新型城鎮化考核,納入對市、縣(市、區)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評價。
2,建議全面落實國務院新建居住小區配套建設幼兒園政策,明確由住建部門牽頭落實配套建設政策,建成後由政府無償收回,確保辦成公辦園,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扶持力度。
3,加大投入,提高學前教育公共服務能力,建議明確各級政府投入主體責任,參照公辦幼兒園生均財政撥款標準,適當提升對普惠性民辦園的補貼標準。加強市級統籌力度,對落實經費投入政策出現財力缺口的予以補助。
4,充實師資,提高幼兒教師隊伍質量。對核編、調編後仍無法滿足的公辦園,建議適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政策,同工同酬、同等待遇。
5,充分發揮示範園輻射帶動作用,科學引導幼兒園發展,強化部門聯動和監督管理,按照「疏堵結合、分類治理」的原則,開展無證園整治工作。
【提案執筆者】 還有4.5萬小朋友在無證幼兒園裡
「我身邊的人也遇到同樣的『入園難,入園貴』情況。」記者找到提案的具體執筆者謝娟娟老師,她這樣告訴記者。
據謝娟娟老師介紹,由於全市廣大適齡兒童入學需求與學前教育學位缺口較大,無證民辦幼兒園屢禁不止。往往是老的清理整頓了,新的無證園又不斷產生。截止到2017年底全市還有558所無證幼兒園,在園幼兒44993人。大約是在去年十月份的時候,她們就開始組織了這個提案的專題調研,當時走訪了貴陽市的一些公立幼兒園和私立幼兒園。「現在想進公辦幼兒園很難,再加上二胎政策的放開,如果不進一步推進貴陽市學前教育工作,以後進公立幼兒園會難上加難」。
經過專題調研發現,一般私立幼兒園大約每月在兩千元錢左右,公立幼兒園就五六百元錢,私立幼兒園的老師流動性強,況且師資良莠不濟。如果能上公立幼兒園,一方面可以減少家庭入園費用開支。另一方面,小朋友幼兒園的夥食比私立幼兒園開得好,更放心。
謝娟娟老師說:「當時調研很認真很仔細,而且有關數據來源於貴陽市教育主管部門,那時才十月份,所以提供的是2017年的數據」。她特別解釋說,全市幼兒園910所是有證的正規幼兒園,沒證的558所幼兒園沒包含在其中。
【家長】 抽籤進公立幼兒園 完全憑運氣
市民趙先生認為,早該呼籲下「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比如貴陽某大型小區,入住了幾十萬人,小區裡面的公立幼兒園小班只招收50個娃娃,800多名家長報名抽籤。沒抽中的,一年多花3萬元錢左右。趙先生調侃說:「招50個,只有象徵意義,沒有實際意義」。
他感慨:「公立幼兒園太少,少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明知私立幼兒園貴,但還得硬著頭皮上,因為是剛需。」
採訪中,劉女士向記者回憶起她女兒上幼兒園時排隊報名的情景。
家住雲巖區某知名大型小區的她,為了給娃娃爭取一個上公辦幼兒園的名額,8月份,在幼兒園發布招生通知的那天下午3點鐘,她和老公在幼兒園門口的人行道上,從下午5點鐘排隊到第二天10點鐘,兩人露宿街頭一晚上。當天晚上排隊的家長大約有三四百人,有的把凳子、椅子、被子都搬來了,整個幾百米的人行道上,睡得橫七豎八的。還有的人家花幾百元錢請「背篼」排隊。
據了解,小班、中班、大班分別只招50個人。
第二天上午11點鐘,劉女士向幼兒園遞交所有的入園材料後,才鬆了一口氣。細算下來——雖然露宿街頭一晚上,家庭開支每年至少節約了兩萬元錢,幼兒園三年下來,大約節約了6萬元,划得來(公辦幼兒園大約每月收費五六百元錢)。
再後來,因為反映的人多,幼兒園和雲巖區教育局就聯合採取先申請報名,然後抽籤的方式決定。
西南師大漢語言文學專業博士、現任貴陽某教育培訓機構負責人的莊子強老師認為,教育資源本身就難以公平,根據目前的發展趨勢,如果要真正切實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政府加大投入,將「學前教育義務化」,即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的範疇,按戶籍所在地進行劃分,就近入園。而不是讓這些有剛需的家長們抽籤,靠運氣決定孩子是上公立還是私立幼兒園。抽到了喜極而泣,如中大獎;沒抽中,滿臉沮喪。抽籤,表面上看似公平,但背後是殘酷的現實。
(原標題:上公立幼兒園,就只能憑運氣? 致公黨貴陽市委:解決「入園難,入園貴」,政府應加大投入,彌補學前教育欠帳)
(責任編輯:宋煜_ZY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