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員工出售業主信息業主接「騷擾電話」 信息買賣雙方被判刑

2020-12-20 浙江新聞

  舟山網7月1日訊「你好,要裝修麼?我們是XX裝修公司的……」

  幾乎每個買過房的人,都曾經接到類似的騷擾電話,不知道自己的信息是什麼時候洩露的,面對接二連三的電話煩不勝煩。

  其實,這代表著你的個人信息被洩露了。面對騷擾,除了掛掉電話,你更可以選擇報警。

  近日,岱山法院宣判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案件,3個被告人胡某、夏某、周某分別被判處緩刑一年到兩年不等。

  胡某是舟山一裝修公司岱山分公司的總經理。去年8月初,岱山一小區剛交付不久,胡某想要得到小區業主的名單,以達到打電話了解裝修意願,提高自己的業績的目的。之後,胡某通過朋友從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夏某處得到了一份約800條業主信息的表格,包括樓號、房間號、業主姓名、聯繫方式等。胡某將這份名單交給公司前臺,由前臺打電話詢問裝修意向。

  此外,去年6月,胡某了解到金塘一小區交付,便想開拓金塘的裝修市場,問同公司的李某是否能拿到該小區的業主信息。李某找到該小區的銷售公司,但因合作成本太高而放棄。周某是李某的朋友,也是該銷售公司的員工,李某便通過周某得到了該小區300餘條業主信息,其中190餘條信息不僅包括了業主的姓名、聯繫電話、聯繫地址、房號等一般信息,還包括了房屋的預測面積、單價、總價等內容。之後李某將這份表格發給了胡某。但胡某因為業務較忙,案發前沒有就這份名單打過電話。

  8月下旬,有業主接到騷擾電話後報了警,胡某被岱山縣公安局取保候審。面對警方的訊問,胡某說:「我感覺這個事情不對,原本我們這個行業都是這麼幹的,當時也不懂這方面的法律,我以後不會再幹這類事情了,希望給我一個改過的機會。」

  近日,岱山法院就該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案件進行開庭審理。判決胡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被告人周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六千元。被告人柳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相關焦點

  • 業主剛拿到新房鑰匙 裝修電話一天能接數十個
    「我們不可能把業主的信息往外透露的。」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說。記者想對此事進一步詢問時,該工作人員以有事為由掛掉了記者的電話。記者採訪後發現,業主在收房前個人信息被洩露已是一個公開的秘密,開發商、物業、貸款銀行都有可能持有房主的個人信息。
  • 北京警方抓獲138名侵犯個人信息嫌疑人 物業員工出售業主信息被刑拘
    原標題:物業員工出售業主信息被刑拘   本報訊(記者安然)市公安局近日透露,5月7日、8日,警方對前期掌握的30餘條網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線索開展集中收網行動,刑事拘留涉嫌出售、提供、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138名。
  • 「到底是誰洩露了我的信息?」 滄州一業主一天接7、8個裝修電話不...
    非法買賣個人信息。圖片來自網絡。 業主:頻頻接到裝修電話不堪其擾據趙先生介紹,自己的新房交房後就頻繁接到裝修公司電話,一開始並沒有在意,認為可能是無意間自己的信息被某個裝修公司看到了,不過隨著越來越多電話的打來,趙先生無法淡定了。
  • 物業販賣3萬多名業主信息 泉州警方偵破重大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警方追查 市民報警反映,個人信息被洩露給中介,全家深受其擾——重大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告破律師提醒:買賣個人信息超50條可入刑物業販賣個人信息,涉及3萬多名業主的詳細個人信息被買賣洩露入住鯉城區某新小區的業主阿威(化名)一段時間以來很煩:時不時接到中介的電話,問他房子要出售或者出租不?「新裝修的房子,我自己住,為什麼要賣要出租?」有時一天,阿威要接到N個這樣的電話,不管是午休還是半夜,全家為此深受其擾。阿威意識到,自己的信息被洩露給中介了,於是在今年5月初,他向鯉城警方報案。
  • 櫻花郡賣完房子賣信息?業主遭遇簡訊電話轟炸
    自從2014年12月陳先生購買了位於市北區同安路青實櫻花郡小區的一套住房後,就不斷接到裝修公司的電話,生活不堪其擾,被他拉進黑名單的電話就有24個。那麼信息是怎麼洩露的呢?曾多次撥打過陳先生電話的業之峰就向信網坦言:業主信息由專人從售樓處獲得的。新房還沒交裝修公司電話不斷
  • 個人信息隨意上牆 業主可舉報物業
    物業公司以各種理由公布業主的個人信息怎麼辦?根據相關規定,業主有權利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舉報。  「我因故沒有按時交納物業費,物管就把我的姓名和門牌號等個人信息貼在小區的公告欄上,這不是故意讓我在鄰居和朋友面前出醜嗎?」最近,家住六安市區皖西路某小區的張先生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後很生氣地說,「萬一有人看到這個信息上門來騷擾我,誰來負責?」
  • 出售業主資料「『不是我幹的』說得太早了」(組圖)
    洩露公民個人信息後果如此輕微,也難怪開發商、物業公司、房產中介不把買賣業主信息當回事了。如執法部門不能嚴格執法,依法查處非法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房地產行業買賣業主信息的現象必將長期存在。5 廣東移動深圳分公司:  所有員工都籤有保密協議  移動公司工作人員說,對於客戶的個人信息,深圳移動公司一直以來嚴格遵照國家政策法規進行管理。全體員工包括新員工入職都籤訂有保密協議,明確規定有員工對於公司客戶信息保密的法律義務和處罰措施。
  • 購買一整個樓盤的業主信息,只需要三四百塊錢
    剛買完房子沒多久就有房屋中介打來電話「你是不是某某小區幾號樓的業主,需要房屋出售轉租等服務嗎?」據了解,95後的李某在2020年期間,多次通過網際網路向他人出售周遭小區業主信息,在他這裡,想要購買一整個樓盤的業主信息,只需要三四百塊錢。
  • 常州70家樓盤,10萬條業主信息,被這兩個內鬼給賣了!
    買房本是件高興事兒可沒想到鬧心事兒卻來了接連幾天每天都接到不同號碼打來的電話他們是怎麼知道的手機號碼?又是誰洩露了業主個人信息?(包含業主姓名、手機號碼、房屋地址等),涉及常州市70多個樓盤的10萬餘條業主信息。
  • 淺水灣小區業主要求天澤物業公開物業服務信息,還知情權於業主
    要求天澤物業公司向業主公開物業信息的函鐵嶺天澤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我們是淺水灣小區業主,按照《民法典》、國家《物權法》、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相關條款的規定,現要求你公司向淺水灣小區業主公開如下信息:1、天澤物業接替天水物業繼續服務淺水灣的變更過程,天澤物業與淺水灣第一屆業主委員會籤訂的物業合同全部內容及業主表決通過物業合同內容的表決情況。
  • 事發常州:70家樓盤,10萬條業主信息,被這兩個內鬼給賣了!
    買房本是件高興事兒可沒想到鬧心事兒卻來了接連幾天每天都接到不同號碼打來的電話他們是怎麼知道的手機號碼?又是誰洩露了業主個人信息?(包含業主姓名、手機號碼、房屋地址等),涉及常州市70多個樓盤的10萬餘條業主信息。
  • 江蘇常州:70家樓盤,10萬條業主信息,被這兩個內鬼給賣了!
    買房本是件高興事兒,可沒想到鬧心事兒卻來了,接連幾天每天都接到不同號碼打來的電話,他們是怎麼知道的手機號碼?又是誰洩露了業主個人信息?案情摘要2019年11月8日,常州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工作中發現,一常州裝修工人QQ群中有人大量出售常州本地樓盤業主信息
  • 業主剛拿到新房,就被裝修公司電話轟炸,一怒報警,原是物業洩露信息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剛出生,推銷奶粉的電話就打來了,剛上學,教育機構的電話就打來了,新買的房子剛拿到手,裝修公司的電話就打來了,凡此種種。很顯然,自己的個人信息被人洩露了。近日,江蘇揚州一位女業主就遇到了這種情況,她不堪其擾,一怒之下報了警。警方經調查發現,原來是物業人員將她的信息賣了出去。
  • 業主花5萬買車庫沒用,結果被物業給出租了,物業:員工失誤
    房子倒是沒有人私自住進去,但車位上被人給停了輛紅色小車,鍾師傅就按照車上留的電話打了過去,正好車主也到了車庫準備開車走,對方說他也是小區的業主,本來就有買一個車位,但是家裡有兩輛車不夠停,就向物業又租賃了一個車位。
  • 網絡安全宣傳周 | 70家樓盤,10萬條業主信息,被這兩個內鬼給賣了!
    又是誰洩露了業主個人信息?案情摘要2019年11月8日,常州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工作中發現,一常州裝修工人QQ群中有人大量出售常州本地樓盤業主信息(包含業主姓名、手機號碼、房屋地址等),涉及常州市70多個樓盤的10萬餘條業主信息。
  • 西安上萬條小區業主信息被倒賣,警方刑拘倆95後男子
    需要房屋出售轉租等服務嗎?」據了解,95後的李某在2020年期間,多次通過網際網路向他人出售周遭小區業主信息,在他這裡,想要購買一整個樓盤的業主信息,只需要三四百塊錢。西安公安雁塔分局經偵大隊 偵查員 張昊:「據我們了解,現在在房產中介公司內部員工和員工之間流通小區業主信息,可能是常常會發生的一個事情。
  • 頻繁接騷擾電話、開發商延期交房……怎麼辦?官方回復來啦!
    你會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頻繁接騷擾電話、開發商延期交房……那遇到這樣的問題怎麼辦呢?就這些問題,鄭州一小夥諮詢了鄭州市長熱線平臺市長信箱,官方回復來啦!您好!感謝您的來信。關於騷擾電話問題,建議您可直接向手機運營商反映,或收集相關證據向公安報警。房屋的交付使用必須經過建委等多部門的驗收,由建委辦理竣工備案證之後才能交付給業主。如房屋不具備交付條件業主可拒絕收房,開發企業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關於延期交房、違約金問題,您可依據雙方籤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中的約定依法維權。
  • 小區物業管理人員離職後 多名業主遭貸款公司催款簡訊轟炸……
    唐英此前供職的國奧村一期物業服務中心業主遭騷擾簡訊狂轟濫炸10月9日下午6時許,重慶購物狂論壇網友「曉毅」發布了一則以《江北某物業1高管離職2小時後,小區業主群炸了隨後,在保安人員指引下,記者來到唐英此前所在的物業服務中心。「一期以小高層和別墅為主,共計826戶業主。」記者介紹來意後,不願具名的唐姓主管表示,包括她在內,物業中高層管理人員幾乎都收到了簡訊甚至是電話,「受影響的業主,主要是5棟小高層的。」具體受影響的戶數,唐主管稱,目前已有10來戶到物業服務中心登記。
  • 小區物業人員倒賣業主信息獲刑:嚴懲伸向公民個人信息的黑手
    刑法嚴懲「內鬼」近年來,大面積的用戶個人信息洩露事件屢見不鮮,其黑手除了網絡「黑客」,還有不少源於企業的「內鬼」。 某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徐某就是這樣的「內鬼」之一。此前,歐陽某為了獲得北京市某小區的業主信息,多次與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徐某接觸,商談購買事項。
  • 西安上萬條小區業主信息被倒賣,警方刑拘倆95後男子
    剛買完房子沒多久就有房屋中介打來電話「你是不是某某小區幾號樓的業主,需要房屋出售轉租等服務嗎?」據了解,95後的李某在2020年期間,多次通過網際網路向他人出售周遭小區業主信息,在他這裡,想要購買一整個樓盤的業主信息,只需要三四百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