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隨意上牆 業主可舉報物業

2020-12-23 中安在線網站

  物業公司以各種理由公布業主的個人信息怎麼辦?根據相關規定,業主有權利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舉報。

  「我因故沒有按時交納物業費,物管就把我的姓名和門牌號等個人信息貼在小區的公告欄上,這不是故意讓我在鄰居和朋友面前出醜嗎?」最近,家住六安市區皖西路某小區的張先生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後很生氣地說,「萬一有人看到這個信息上門來騷擾我,誰來負責?」張先生又說,這次「黑名單」公布的還有其他20多位業主,他認為這是違法行為,但同時他又認為這是「小事」,所以最終並沒有通過司法途徑討公道,因為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這個問題最終也就是不了了之。

  新版《安徽省物業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後,業主們再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有了新的解決方法。因為新版《安徽省物業管理條例》對這一問題有了明確的規定:「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及其工作人員不得洩露業主個人信息資料。洩露業主個人信息資料,影響業主正常工作、生活的,業主有權向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舉報。」

  六安市皋陶律師事務所律師殷坪,就這件事情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物業公司擅自將業主的個人信息公布在小區的公告欄上,不僅侵犯了業主的隱私權,還侵犯了業主的名譽權,當然,這並不代表業主就不用交物業費。」他還說,六安到目前為止沒有或很少有因物業公司管理不到位,而導致業主和物業公司對簿公堂的案例。(六安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小區物業人員倒賣業主信息獲刑:嚴懲伸向公民個人信息的黑手
    刑法嚴懲「內鬼」近年來,大面積的用戶個人信息洩露事件屢見不鮮,其黑手除了網絡「黑客」,還有不少源於企業的「內鬼」。 某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徐某就是這樣的「內鬼」之一。此前,歐陽某為了獲得北京市某小區的業主信息,多次與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徐某接觸,商談購買事項。
  • 個人信息被物業曝光,怎麼辦?
    個人信息被物業曝光,怎麼辦?當原告得知劉某率人上門理論與物業公司無關後,已主動在群內進行澄清,然而物業公司不僅沒有對雙方矛盾進行妥當處理,反而採取張貼聲明的方式將原告的微信名、真實姓名、具體住址及等個人信息全部公布於眾,物業公司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隱私權,應承擔侵權責任。原告起訴後,物業公司已撤掉了上述聲明,法院審理後判決,被告物業公司在小區的所有樓宇、電梯內張貼向原告的道歉聲明,消除影響,張貼時間不得少於7日。
  • 物業販賣3萬多名業主信息 泉州警方偵破重大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警方追查 市民報警反映,個人信息被洩露給中介,全家深受其擾——重大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告破律師提醒:買賣個人信息超50條可入刑物業販賣個人信息,涉及3萬多名業主的詳細個人信息被買賣洩露值得深思的是,在網際網路+、大數據如火如荼的今天,個人信息洩露的現象屢見不鮮,個人信息安全令人擔憂。記者通過暗訪發現,網絡上買賣個人信息的現象也存在著,現狀令人擔憂。律師表示,根據相關規定,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徵信信息、財產信息五十條以上的,就可入刑。
  • 北京警方抓獲138名侵犯個人信息嫌疑人 物業員工出售業主信息被刑拘
    原標題:物業員工出售業主信息被刑拘   本報訊(記者安然)市公安局近日透露,5月7日、8日,警方對前期掌握的30餘條網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線索開展集中收網行動,刑事拘留涉嫌出售、提供、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138名。
  • 西安一保姆隨意投放垃圾被物業點名批評 照片被通報在業主群裡
    一條橫幅掛在垃圾處理點的圍牆上,橫幅上醒目地寫著「垃圾分類投放時間,上午7點到9點30分,下午5點到晚上7點30分。」另一側的水泥臺上還貼著「非投放時間禁止投放垃圾」「監控區域請注意自己行為」等字樣。袁女士說,她和丈夫都從事IT行業,每天早上6點多出門上班,加班到晚上八九點鐘才能回家。為方便照顧孩子,她專門請了一位保姆。
  • 業主舉報物業的不作為,卻被物業打電話威脅
    本號會持續更新分享一些社會上的新聞,如果感興趣請點擊右上角關注,謝謝!業主舉報物業的不作為,卻被物業打電話威脅陸師傅給記者提供了一份電話錄音,在電話錄音的那一頭的男子一名一直在破口大罵,甚至說今晚就要殺了陸師傅,並且還一直詢問陸師傅的家庭住址,關鍵是陸師傅也不知道對方是誰,到底是什麼人打來的電話也不清楚,陸師傅說自從自己接到電話之後,這幾天也不敢回家,生怕出現了什麼意外。
  • 淺水灣小區業主要求天澤物業公開物業服務信息,還知情權於業主
    要求天澤物業公司向業主公開物業信息的函鐵嶺天澤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我們是淺水灣小區業主,按照《民法典》、國家《物權法》、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相關條款的規定,現要求你公司向淺水灣小區業主公開如下信息:1、天澤物業接替天水物業繼續服務淺水灣的變更過程,天澤物業與淺水灣第一屆業主委員會籤訂的物業合同全部內容及業主表決通過物業合同內容的表決情況。
  • 物業客服答業主問
    答:由於本小區客戶群特點,大部分業主事務繁忙,因此可能出現物業服務費交費不及時的現象;而我們也會將大部分精力用於催繳費用上(因為物業管理費是保證物業公司正常運轉的先決條件),這勢必就會影響到我們對您和其他方面的服務質量。如按年度收取物業管理費,物業公司可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對客戶服務中,在資金運轉上無後顧之憂。
  • 業主們注意了!舉報「壟斷」家裝建材、「沙霸」等行為可撥打這個電話
    各旗縣區將設立舉報投訴電話讓業主們頭疼的「壟斷」家裝建材強攬裝修工程,「沙霸」行為都將受到監管,相關行為可投訴對於在物業管理項目接管與退出、物業企業勾結社會閒散人員壟斷家裝建材經營、強攬家裝工程、搬運業務以及「沙霸」等行為,居民可以通過小區公布的投訴舉報電話來投訴
  • 到底該不該交個人信息給「物業」
    物業公司稱:為加強小區管理,管理處決定對業主的檔案進行完善,敬請各位業主在一周內提交業主房產證複印件、購房合同複印件、業主(戶主)及家庭成員的身份證複印件及免冠一寸照片一張。並且蓋上了公章。李青(化名)家住株洲市天元區聯誼·怡沁園小區,前幾天,她發現樓下貼了一張「關於完善業主檔案的通知」, 署名為物業公司,李青看完後,仔細記下了需要交的證件,準備過兩天就交給物業公司。然而,過了五天左右,李青發現,樓下的通知上被人寫上了一句話——「物業公司無權索要上述證件」,「看完後,我猶豫了,最後決定不交。」李青的態度發生了大轉變。
  • 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引發網絡熱議:「人臉」是否屬於個人信息?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人臉」算個人信息嗎近日,《杭州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引發網絡熱議,其中規定了物業服務人不得強制業主通過指紋、人臉識別等生物信息方式使用共用設施設備,保障業主對共用設施設備的正常使用權。
  • 物業客服回答業主的話術,讓溝通順暢,讓業主更滿意!
    答:由於本小區客戶群特點,大部分業主事務繁忙,因此可能出現物業服務費交費不及時的現象;而我們也會將大部分精力用於催繳費用上(因為物業管理費是保證物業公司正常運轉的先決條件),這勢必就會影響到我們對您和其他方面的服務質量。如按年度收取物業管理費,物業公司可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對客戶服務中,在資金運轉上無後顧之憂。
  • 物業員工出售業主信息業主接「騷擾電話」 信息買賣雙方被判刑
    去年8月初,岱山一小區剛交付不久,胡某想要得到小區業主的名單,以達到打電話了解裝修意願,提高自己的業績的目的。之後,胡某通過朋友從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夏某處得到了一份約800條業主信息的表格,包括樓號、房間號、業主姓名、聯繫方式等。胡某將這份名單交給公司前臺,由前臺打電話詢問裝修意向。
  • 西安市房管局:小區物業只收費不服務可電話舉報
    西安市房管局:小區物業只收費不服務可電話舉報時間:2015-10-09 14:18:26來源:陝西傳媒網-三秦都市報作者:姬娜編輯:鍾瑩   如果您所在的小區物業只收費不服務,快拿起電話舉報。  整治內容包括物業企業資質、建設單位及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服務、對外埠物業服務企業、對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使用等5個方面,如您發現有未取得物業服務企業資質證書從事物業管理活動的;聘用未取得物業管理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從事物業管理活動的;建設單位未按規定與物業服務企業籤訂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的;未按規定配置物業管理用房的;挪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等問題,可向各區縣主管部門舉報。
  • 泳池被物業對外承包,業主擔憂:外人隨意進出小區,安全沒保障
    幫幫團 福州長樂區鼎弘東湖灣A區的業主說,他們當初買房選擇東湖灣A區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有配套的遊泳池,可是如今這個泳池卻被物業對外承包出去了,外人可以隨意進小區遊泳,業主們表示不能接受。
  • 物業用房變酒店、業主投訴多年無果,酒店老闆:我也是受害者
    「我們小區的54號樓物業用房被私自改成酒店對外營業,並且違規加蓋、侵佔綠地,幾年來我們多次舉報,媒體多次報導,有關部門來查查就不了了之。」近日,鄭州市惠濟區水映唐莊的業主向本報多次反映。4月29日,幾名業主以惠濟區城管部門不作為為由,聯名向紀檢監察部門進行了舉報。5月5日下午,該酒店仍在進行內部裝修沒有停工的跡象。
  • 香港公眾可按地址查詢業主 用姓名查物業有限制
    任何個人只要登錄香港的土地註冊處和差餉物業估價處的網上查詢系統,支付10多元費用(港元,下同),即可查詢物業相關信息,包括業主姓名、物業歷次交易時間和成交價格等。但土地註冊處明確規定,政府部門在有需要時,經授權後可按名字進行物業查冊,而私人機構及公眾只能就自己名下物業進行查冊。  記者體驗10分鐘查業主  香港土地註冊處提供物業資料查詢服務。
  • 小區物業不給力 業主怎麼才能更換物業
    遇到坑爹的物業咋辦?簡單,行使屬於業主的權利唄,一起換了物業。不負責的物業會讓業主們的生活備受困擾,非業主人員隨意進出小區,生活垃圾不能定期處理,公共設施損壞也沒有儘快修理。長此以往,業主們權利也會受到越來越大的損害。這時,業主就必須維護自己的權利,更換了物業。
  • 物業恐嚇孕婦業主催收物業費後續,廣州萬科物業公開道歉!
    萬科物業恐嚇孕婦業主催收物業費,廣州萬科物業公開道歉!  近日,廣東廣州,萬科幸福譽小區物業員工上門對孕婦業主催收物業費,出言不遜。隨後,萬科物業公開道歉,稱勸退涉事員工,並處理相關負責人。  首先,看完視頻,物業公司這種要錢的方式不對,但把孕婦作為一個理由也有點牽強。如果他們給其他的業主也如此要錢,不是孕婦,還會不會這麼處理?
  • 防止電動車乘梯上樓,電梯內擺長凳,聽聽業主、物業、消防怎麼說
    「我們小區物業近日禁止電動車、自行車上電梯,還在電梯裡設置了障礙,可若不搬上樓,丟失、損壞責任誰負?再說,電動車屬於私有物品,為何不能推到家裡充電呢?」日前,長安區談安小區業主來電質疑小區物業對電動車、自行車的管理「新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