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公布的垃圾投放時間 本報記者 葛蘭 攝
家住西安航天山水嶺秀南區的業主袁女士,因為保姆一次「觸線」投放垃圾的行為,被物業在業主群裡「通報」批評,並有轄區城管到家裡敲門,成為小區居民熱議焦點。
她認為,物業規定時間投放垃圾是一種「侵權」行為,給生活造成不便,保姆沒有按規定投放,物業把門牌及保姆照片通報在小區業主群裡,是在變相洩露業主隱私。
小區規定超時不能扔垃圾
5月13日,記者跟隨袁女士來到小區中心區域的垃圾投放點。一條橫幅掛在垃圾處理點的圍牆上,橫幅上醒目地寫著「垃圾分類投放時間,上午7點到9點30分,下午5點到晚上7點30分。」另一側的水泥臺上還貼著「非投放時間禁止投放垃圾」「監控區域請注意自己行為」等字樣。
袁女士說,她和丈夫都從事IT行業,每天早上6點多出門上班,加班到晚上八九點鐘才能回家。為方便照顧孩子,她專門請了一位保姆。5月11日14時許,保姆因為家裡有事,不能按照規定時間投放垃圾,所以將兩袋垃圾隨意扔在了小區單元樓旁邊的綠化帶裡。
袁女士家的保姆對記者說,「之前小區其他業主,就沒有按照規定時間,在小區垃圾投放點投放垃圾,後來被通報批評產生過糾紛,所以我沒有將垃圾扔在小區的垃圾投放點,而是扔在了樓下的綠化帶裡躲避監控」。
保姆告訴記者,她也覺得這樣不妥,但是小區物業把自己提著垃圾袋、從電梯裡出去的監控視頻截圖公布在業主群,實在讓她難堪,她這幾天都不敢出門了。
兩袋垃圾扔出一連串問題
5月11日下午,物業工作人員發現13號樓保姆投放的垃圾後,「報城管局處理!」並提醒「不要在公共區域亂扔垃圾,城管局裝的監控每天查看,免得城管找你談話!」
5月12日,小區中核物業山水嶺秀南區物業工作人員將保姆提著垃圾走出電梯間的視頻截圖,發在小區490人的業主群裡點名批評。同日,物業工作人員及保安、轄區城管執法局垃圾分類管理中心執法人員,來到袁女士家對隨意投放垃圾的保姆進行口頭批評教育,現場講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等。其間,在業主袁女士不知情的情況下,又將業主家的門牌號及保姆身穿粉色睡衣的照片公布在業主群裡,遭到袁女士家保姆及袁女士的不滿。
隨後,袁女士在物業群裡討要說法,被物業工作人員以「你感覺不合適就去說理的地方去投訴」為由,將袁女士從業主群裡清除。5月13日一大早,有小區業主告訴袁女士,被踢出群後有其他業主還專門去袁女士家門口拍了幾張照片,在群裡議論此事。
5月13日,袁女士再次來到小區物業討要說法,物業益主管說:「不遵守垃圾投放制度,就是這樣處理。隨便去哪兒告」。
「其實,小區限制垃圾投放時間,大家也都能接受,但這個時間能不能稍微改變一下?」王先生建議,投放時間變更為早上6點到8點30分、18點到20點30分。
對於物業工作人員將保姆照片公布在小區業主群裡,有住戶表示「的確不應該」。
未按規投放垃圾以教育為主
對此,記者聯繫到5月12日在袁女士家門口執法的工作人員,航天城管執法局航天垃圾分類管理中心晁毅,進一步了解業主和物業因垃圾投放產生的問題。晁毅說,對於個人生活垃圾投放違反規定者,他們執法部門主要以宣傳教育為主,對於針對個人的處罰執法部門還是比較慎重的。
「物業當天不停地反映這位業主,將垃圾扔到綠化帶裡後,態度和方法極端,希望我們配合一下。」晁毅說。「我們執法隊伍,都是講證據的,這次上門是物業給我們提供了證據,然後才到業主家宣教」。
對於執法人員上門宣教被公開在業主群,晁毅說:「是小區物業的行為」。
律師說法
陝西恆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師趙良善認為:本事件中,雖然業主的保姆有錯在先,但是,小區物業在未經業主及保姆同意的情況下,將業主的門牌號、保姆的肖像在業主微信群公示,則侵犯了業主及保姆的隱私權。微信群不是法外之地,小區物業在公布個人信息時一定要慎重,可以在圖片上打上馬賽克,以防侵犯他人隱私權。
【來源:華商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