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小區物業提前宣傳垃圾分類,還發放5萬多個可降解垃圾袋

2020-12-23 不正經蜀黍

#垃圾分類來了#

「能賣錢的藍桶桶,易腐爛的綠桶桶,有毒有害紅桶桶,沒人要的灰桶桶。」9月1日起,西安如火如荼地展開了垃圾分類,很多市民還沒做好分類的準備,每次倒垃圾前都會手忙腳亂地整理分類,心裡默念分類口訣。不過,西安市雁塔區夏日景色小區內的業主並不慌張,仿佛垃圾分類早已是生活常態。

小區門口張貼著垃圾分類的宣傳語,「你我多一份自覺,西安多一份清潔。」據了解,該小區從2016年就開始宣傳垃圾分類,曾給大家多次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為了讓業主更好地習慣9月1日開始的垃圾分類,小區物業從8月20日就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在小區內建立6個垃圾分類箱,規定扔垃圾的時間段,讓業主儘早適應垃圾分類。

「之前我們都會給業主發放一些宣傳冊,在小區裡舉行垃圾分類的活動,安置一些可回收物的箱體。今年我們的宣傳力度就大了一些。」該小區垃圾分類督導說,為了給業主適應緩衝的時間,所以8月20日就開始撤回原來垃圾桶,實施垃圾分類。

據了解,小區物業在宣傳垃圾分類的同時,也開始發放可降解垃圾袋。「這些垃圾袋是我們公司統一做的可降解垃圾袋,廚餘垃圾箱內不能扔我們日常使用的不可降解垃圾袋,我們也是方便業主,如果要扔廚餘垃圾,可以連著這個可降解垃圾袋一起扔下去,至今已發了58860多個。」垃圾分類的督導解釋說道。分發可降解垃圾袋,不僅可以加深業主對垃圾分類的印象,還可以告知業主買垃圾袋時可選擇可降解垃圾袋。

「垃圾分類在國外已經實施很久了,咱們剛開始,這是件好事,利國利民還利己。」66歲的業主張阿姨說,小區的宣傳很到位,每個垃圾投放點也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如果實在分不清可以諮詢他們,西安的垃圾分類在網上的口訣也講得很清楚,對大部分人來說並不困難。

該小區垃圾分類的督導員說,每個垃圾分類箱旁都安置了一個高清攝像頭,用來監督業主是否分類、是否按時扔垃圾等行為。小區大部分的業主接受度和配合度很高,對小部分不太配合的業主,物業會進行二次入戶、三次入戶宣傳引導,展開垃圾分類工作。

垃圾分類既能節約資源,又能減少垃圾對環境的影響,它關係到每個人的生活質量,需要大家積極配合,每天騰出五分鐘,把自家垃圾分好類,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關焦點

  • 南京垃圾分類倒計時:垃圾分類納入物業考核
    距離南京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還剩2天,數千個小區能否正確分類,關係著這場「戰役」的成功與否。今天南京各社區組織小區物業和志願者對小區居民進行最後一次的上門告知宣傳,確保垃圾分類宣傳百分百全面覆蓋。10月30日上午,南京賽虹橋街道長虹路社區工作人員帶著宣傳材料開始對亞東觀樾小區居民做上門走訪宣傳。在76歲的魏阿姨家,記者看到門口擺放著四種顏色的垃圾桶。魏阿姨表示,這幾天自己已經提前開始垃圾分類。賽虹橋街道長虹路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居民是實施垃圾分類的主體。
  • 用了可降解塑膠袋,投放廚餘垃圾還需「破袋」嗎?
    可降解塑膠袋對環境完全沒有影響嗎?使用了可降解塑膠袋,在垃圾分類投放時還需要「破袋」嗎? 可降解≠隨意用 所謂的可降解塑料是一個較大的概念,可通過光降解、氧化降解、生物降解等方式實現。鄭州大學化工學院教授王建設指出,相比於不可降解塑膠袋,可降解的其實是對其降解的速度有要求:「比方說,在1年時間內降解率超過90%。
  • 嶽麓區:給垃圾袋按上身份證 八方小區破解分類難題
    紅網時刻6月24日訊(嶽麓站記者 彭毓妍)「溼垃圾桶裡套一個垃圾袋,廚餘垃圾把湯水倒掉放進去;幹垃圾放進這個袋子裡,裝滿之後扔進幹垃圾箱。」6月21日上午,長沙嶽麓區八方小區垃圾分類集中入戶宣傳行動全面啟動。
  • 我市32個小區試點生活垃圾分類
    記者 李英平 攝負責該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的景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垃圾稱重後換算出積分反饋到智慧卡上,累積到一定分值後,居民便可在小區的兌換機上兌換可降解垃圾袋,今後還會增加洗衣液、洗衣粉、香皂等生活用品。同時,該裝置還能及時記錄每個住戶投放分類垃圾的時間、頻次和數量,通過大數據分析來更好地為居民服務。
  • 湖裡街道自創三字經 創新思維推廣垃圾分類
    可回收,統集中;細分揀,獻殘值……分類投,集中收;分轉運,各處理……城市美,民更樂;齊動手,分一分。功千秋,利當代;諧自然,益子孫。」除了設置垃圾分類督導員進行監督管理,湖裡街道還大膽嘗試,自創街道垃圾分類三字經,將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印到宣傳品上發給居民,通過督導員宣傳,讓垃圾分類知識淺顯易懂、深入人心。
  • 夏季廚餘垃圾味兒大滋生蚊蠅,用可降解垃圾袋可行嗎?
    垃圾分類正在全市如火如荼地開展,近日不少居民反映,投放廚餘垃圾時要將垃圾和塑膠袋分開投放,不僅容易把汙物濺到手上,天熱後垃圾既有臭味兒還易滋生蚊蠅。很多人提議,是不是可以用可降解垃圾袋裝廚餘垃圾?芳城園二區的廚餘垃圾收集站家住豐臺區芳城園二區的居民小熙反映,小區嚴格按要求實行垃圾分類,還在垃圾桶旁放置了5個鐵架子,上面寫著「廚餘垃圾收集站」。「居民只要把分好類的廚餘垃圾放在架子上就行,垃圾分類指導員會將這些廚餘垃圾的塑膠袋打開,統一倒入專用的垃圾桶。」
  • 拉薩市城關區400多個小區已投放垃圾分類箱
    城關區環衛局黨委書記、局長米瑪次仁介紹,截至目前,拉薩市城關區已有400多個居民小區投放了垃圾分類箱,基本已實現全覆蓋。現場教市民如何垃圾分類當天上午10時許,穿著橘色衣服的環衛工人一邊給過往群眾發放宣傳資料、一邊向大家宣傳垃圾分類的具體做法,引導大家正確進行垃圾分類投放。
  • 海口秀英區垃圾分類「神器」上線 可快速查詢「是什麼垃圾」
    同時,還可實現垃圾分類主題遊戲、垃圾分類問題解答、新聞資訊、隨手拍以及互動等多個功能。其中隨手拍功能十分強大,實現了隨意走、有意看、隨手拍、及時交、馬上辦。市民只要發現垃圾投放不當的問題,都可直接將存在的問題拍成圖片上傳至小程序,管理員現場核實情況後,將要求相關負責人限時整改。"後期,我們還計劃進一步完善隨手拍功能,讓居民可通過隨手拍功能獲得積分,再憑積分到指定商城兌換小禮品。"
  • 玉泉區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建設7座垃圾分類廂房,同時投資450餘萬元,配置了可用於清理大件廢舊家具和建築垃圾的自卸環保車6輛、可回收垃圾運輸車14輛、有害垃圾收集運輸車41輛、其他垃圾清運車輛49輛、廚餘垃圾清運車1輛。新購置壓縮式垃圾箱10臺、單臂吊清運車2輛,新啟動垃圾轉運站9座。初步形成了滿足玉泉區垃圾分類現狀的分類收運體系。
  • 刷臉投放語音教學 廣州多個區試水智能垃圾分類
    據介紹,目前雲山居小區已全面撤銷原有的多個垃圾投放點,全新設置了3個智能定時投放點和1個智能24小時投放點。白雲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雲山居小區引入餐廚垃圾分類智能設備是白雲區探索智能垃圾分類的創新之舉,接下來還會根據居民的使用體驗進一步優化智能設備,並逐步在全區推廣。
  • 生物可降解塑膠袋助力垃圾分類
    「這種塑膠袋的原料提取自玉米澱粉,使用後埋在地下3~6個月即可全部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汙染環境。」該公司技術人員說。  「生物基材料產業具有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原料可再生等優勢,不僅可從根本上解決白色汙染問題,還可大量減少石油消耗,緩解石化資源壓力。」南樂縣相關負責人表示。  「上海已開始推行垃圾分類,其他地方也將為時不遠。
  • 垃圾分類獲得積分 可在超市消費兌換日用品
    另外根據不同類型居民小區的實際,因地制宜確定定時定點投放的分類投放點設置、投放時間安排及分類投放規範。鼓勵物業企業、居委會及志願者、再生資源企業做好居民定時定點投放的宣傳引導及日常監管。  瀋陽市瀋河區山東廟街道三八南社區蘇書記介紹,在分類式垃圾箱投入使用後,會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進行指導和講解,這樣會讓居民在垃圾分類時做得更好。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她和十來個同事是被小區物業招聘來做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其實我是站在這兒告訴你怎麼分的,不是來替你們分的。」她一邊快速將垃圾袋破開,熟練地把垃圾倒入回收桶,一邊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旁邊,一位居民見狀主動挑出袋裡的廚餘垃圾遞給她,她還道了一聲謝謝。
  • 宜昌城區首個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點啟用 廚餘垃圾破袋投放
    該投放點每天開放5小時,上午7:00-9:30,晚上5:00-7:30,其間有引導員現場引導、監督居民進行準確投放,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垃圾分類準確率。上午8時,記者在現場看到,黃龍小區進門左側設有一個智能分類環保屋,在環保屋顯眼的位置明確寫著投放時間,上面的LED顯示屏不斷滾動著垃圾分類定時定點試點的相關宣傳內容,垃圾屋的幾面牆上,也張貼著很醒目的標語。
  • 記者實地走訪:西安垃圾分類首日情況怎麼樣?
    截至下午5時,雁塔區各街道執法中隊在垃圾分類執法檢查專項執法行動工作中,共出動執法人員500餘人次,對135個社區中的260多個居民小區、3個商業綜合體、12家企事業單位進行了垃圾分類執法專項檢查。綠地世紀城小區:還沒有執行垃圾分類已經到9月1日,小區垃圾分類還沒執行,牆上和宣傳欄有各類提醒垃圾分類的海報,原來每棟單元樓下的垃圾桶部分已撤掉,挪到新的垃圾臺,新垃圾臺還是原來的綠色垃圾桶,只不過在垃圾桶上粘貼有廚餘垃圾的標識,新添灰色的其他垃圾桶,但垃圾臺未見物業工作人員向業主進行垃圾分類宣傳。
  • 發放宣傳折頁100餘萬份 豐臺倡導垃圾分類「新時尚」
    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在豐臺區,豐臺區各街鄉鎮、各單位廣泛開展了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5月1日,豐臺區主要領導帶隊,對垃圾分類工作進行詳細部署;區城管委牽頭成立6個專項組,開展對全區各單位的指導、檢查、監督。目前,豐臺區共懸掛宣傳橫幅8000餘條,張貼海報20餘萬張,發放宣傳折頁100餘萬份,掀起了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的浪潮。
  • 破袋神器、自製花肥……這份垃圾分類「三十六計」,快點收藏
    最棒的是,「神器」上還裝了一個定位器,可以根據垃圾桶壁的厚薄調整,確保破袋時不會晃動。發明這一「神器」的是虹口區愛家豪庭小區物業工程領班潘慶康。愛琢磨的他最近又發現了一種更有彈性的材料,4.0版本馬上就會橫空出世,到時只要往垃圾桶上一卡就行,安裝起來更加方便。
  • 成都2020年第二季度生活垃圾分類「成績單」出爐
    成都高新區示範引領 全鏈條推進垃圾分類成都高新區銀泰·泰悅灣小區的一處天井內,一個一體式垃圾分類設施引人注意:六個投放口分成四類: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除了投放口,一體式垃圾分類設施還設有洗手池,供應24小時熱水。每個投放口上,都貼著垃圾投放的固定時段:早上06:00-10:00,下午18:00-21:00。
  • 成都垃圾分類今年3月將實行 已有街道提前「吃螃蟹」
    封面新聞記者 柴楓桔 實習生 楊霽月  時間來到2021年,離3月成都正式實施垃圾分類政策的步伐也越來越近。而在成都紅牌樓街道麗都花園社區多個小區已經提前開始試行垃圾分類政策,業主需每天在規定時間扔垃圾,並設置垃圾分類監督員監督垃圾分類,「試行了一個月,感覺大家慢慢養成了垃圾分類的習慣。」
  • 11個小區做試點 婺城打造住宅區生活垃圾分類「2.0版本」
    小區物業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在明月京華,每戶居民都有一張專屬的「智能二維碼卡」,這張卡片就是每個家庭的垃圾專屬「身份證」。有了這張卡,居民每月可以去垃圾袋自助發放機上通過掃描二維碼,獲得廚餘垃圾袋和其他垃圾袋各一卷。「綠色的用來裝廚餘垃圾,灰色的用來裝其他垃圾。」小區物業說,垃圾袋上印製有對應的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