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崗區寶聯社區黃龍小區的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點啟用。(市環境衛生管理處供圖)
(記者鄭璐、通訊員陳贊)1月1日,宜昌城區首個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點在伍家崗區寶塔河街辦寶聯社區黃龍小區正式啟用。該投放點每天開放5小時,上午7:00-9:30,晚上5:00-7:30,其間有引導員現場引導、監督居民進行準確投放,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垃圾分類準確率。
上午8時,記者在現場看到,黃龍小區進門左側設有一個智能分類環保屋,在環保屋顯眼的位置明確寫著投放時間,上面的LED顯示屏不斷滾動著垃圾分類定時定點試點的相關宣傳內容,垃圾屋的幾面牆上,也張貼著很醒目的標語。所有分類垃圾桶都是刷卡自動開啟,非投放時間將關閉電源,不能使用。不僅如此,投放口邊還設置了洗手池、滅蚊器,非常人性化。
「塑膠袋不屬於廚餘垃圾,以後廚餘垃圾實行破袋投放,用過的袋子要扔到其他垃圾箱裡。」該小區的垃圾分類督導員張其菊正在對居民投放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分錯的垃圾,一邊用垃圾鉗夾出來,放到她準備的小垃圾桶裡,一邊小聲的提醒。
專用廚餘垃圾袋是可降解的,投放時也必須破袋嗎?面對市民的提問,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主任屈莉表示:「廚餘垃圾破袋是為了更好分出更加純淨的廚餘垃圾,從末端處理來看,廚餘垃圾破袋投放破袋能減輕末端壓力,防止像塑膠袋和其他東西纏繞在刀上、轉軸上,破壞設備運行和設備本身。另外,如果不破袋,就無法檢查廚餘垃圾分得到底好不好,看不出廚餘垃圾中是否混著其他雜物。」
「大多數人沒什麼意見,有少數年輕人感覺不太方便,我們解釋後,也表示理解。」張其菊告訴記者,黃龍小區是伍家崗區寶塔河街辦寶聯社區的一個老小區,共有167戶居民,老年人居多,這幾天,她配合社區網格員一直在小區業主微信群宣傳垃圾分類新模式,小區大門口也提前張貼了公告。
小區居民王宗懷奶奶告訴記者:「開始可能有點不習慣,過段時間就好了,就像剛開始要求垃圾分類一樣。」
78歲的老黨員王文甲則認為,定時定點投放有個好處,就是垃圾可以及時拖走,比較衛生。「我們這個老小區過去環境不太好,小區改造後,環境大變樣,又乾淨又漂亮,現在推行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是為了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更美更好,我們當然支持。」
為督促居民自覺做好垃圾分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借鑑上海經驗,從1月1日開始,在城區19個小區正式啟動為期3個月的生活垃圾定時定點、開袋檢查、破袋投放試點工作,在確定的時間段,垃圾分類督導員將全程實行開袋檢查。目前,市環衛部門正在對試點小區的垃圾分類投放設施進行改造,同時也在廣泛徵求居民意見,結合不同小區居民的實際情況調整投放時間,從而更好地引導居民分類投放各類垃圾,養成按時投放、自覺分類習慣。
【來源:三峽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