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某小區的分類垃圾桶。
    
    深圳一居民小區的垃圾分類投放點。
    原標題:「家庭廚餘垃圾拆袋投放」寫進法規 每日投放時間段原則上不少於兩個
    晶報2019年1月2日訊 生活垃圾分類有法可依,邁出解決「垃圾圍城」的堅實一步;文明行為法規推陳出新,全面推進城市精神文明建設,讓深圳走向城市文明典範;健全海洋資源開發保護制度,深入推進海洋合理開發利用,為支持深圳加快建設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下夯實基礎。2019年12月31日,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分別表決通過《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深圳經濟特區文明行為條例》和《深圳經濟特區海域使用管理條例》。
    家庭廚餘垃圾每日僅固定一個時間投放,萬一錯過投放時間很茫然?別急,新出爐的《深圳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家庭廚餘垃圾每日投放時間段原則上不少於兩個。2019年12月31日,該《條例》獲深圳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0年5月1日起實施。
    深圳面臨「垃圾圍城」困境
    據悉,深圳作為一個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的超大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約28500噸/日,其中來自居民家庭的約佔70%,垃圾處理設施長期處於超負荷運行狀態,正面臨著「垃圾圍城」的困境。
    深圳建立以法治為基礎的垃圾分類制度,有助於人民群眾認識到實行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更好地提升深圳城市文明的整體水平。根據《條例》,深圳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原則為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制度約束、習慣養成、系統推進、循序漸進。
    首次將「廚餘垃圾拆袋」寫進法規
    「家庭廚餘垃圾的投放是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重點。」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塑料垃圾袋與廚餘垃圾分屬不同類別,混合投放不符合分類要求,也不利於督導員有效開展監督和指導。「家庭廚餘垃圾拆袋投放,深圳是首個將它寫進法規裡的城市」。
    據介紹,按照國家關於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要求和標準,《條例》充分吸收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先進經驗做法,並根據深圳市實際情況,對相關制度進行了創新和優化,在體現深圳地方特色的同時進一步增強法規的操作性,起到了先行示範作用。
    《條例》規定,「家庭廚餘垃圾應當瀝除油水,在指定時間段投放至專用收集容器;使用一次性收納袋裝納的,應當拆袋,並將收納袋投放至其他垃圾收集容器。」
    為了避免家庭廚餘垃圾拆袋投放後,存放時間過長產生的氣味將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條例》規定,「家庭廚餘垃圾應當在指定投放時間段結束後密閉存放,並在十二小時內清運」。
    每天至少提供兩個時間段
    供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
    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是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核心制度,採用定時分類收集的方式,逐步減少固定垃圾桶是國家推進垃圾不落地模式的重要安排。目前深圳已先行開展家庭廚餘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工作。
    「以後的投放時間甚至可以細至每個小區都不一樣,因為每個小區人員構成不一樣。」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從試點情況來看,家庭廚餘垃圾每日固定一個時間投放,與居民的生活習慣不相適應,應當根據需要適當增加投放時間段。
    負責人進一步解釋,各區可根據《條例》,建立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制度,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生活垃圾具體投放時間段。其中,家庭廚餘垃圾每日投放時間段原則上不少於兩個。
    以立法形式確認
    住宅區樓層撤桶制度
    住宅區樓層撤桶是全面落實生活垃圾分類的前提和重要手段。樓層撤桶後設置集中投放點,便於安排督導員現場指導居民正確分類,提高垃圾分類的參與率和準確度。目前深圳各區正積極推進樓層撤桶工作,得到了越來越多的物業服務企業、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條例》規定,住宅區居住樓層公共區域不得擺放生活垃圾收集容器,住宅區公共區域(含地下停車場)除符合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設備設置規範的收集容器外,不得擺放其他用於收集垃圾的容器。
    家庭產生的廢棄藥品、藥具
    對包裝物進行毀形後
    投放至專用容器
    家庭產生的廢棄藥品數量較多,這些廢棄藥品如果處理不當,容易造成環境汙染;還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成為製造假藥的材料或者銷售至農村等欠發達地區,危及群眾身體健康。
    《條例》規定,廢棄藥品、藥具應當對包裝物進行毀形或者破壞性標記後投放至社區服務中心設置廢棄藥品、藥具專用收集容器。市場監管部門應當督促社區服務中心設置廢棄藥品、藥具專用收集容器,並對其收集、運輸、貯存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根據廣東地方特色
    創設年花年桔分類回收制度
    「我們是唯一一個規定年花年桔回收的城市。」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年購買年花年桔是廣東的地方特色,每年春節過後主管部門開展年花年桔統一收集、處理工作。「這也是因地制宜,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特色」。
    《條例》專門規定,廢棄的年花年桔應當按照區主管部門公布的時間段,投放至指定的年花年桔投放點;並規定,廢棄的年花年桔應當根據植物特性移植栽培;沒有移植價值或者無法移植的,作為日常廢棄的花卉綠植處理,將盆、植物和泥等成分進行分離,分別投放至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為更好地開展年花年桔統一收集、處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
    引導鼓勵簡化快遞、外賣包裝物
    《條例》引導和鼓勵網絡交易第三方平臺、貨運、快遞等企業探索建立逆向物流協同回收利用體系,促進包裝物回收和循環利用。鼓勵網絡交易第三方平臺設置積分獎勵,引導簡化包裝物和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鼓勵在餐飲配送服務中採用可以清洗消毒、重複使用的餐具,並提供回收服務。倡導健康飲食方式,減少因外賣產生的廢棄包裝物、食物殘渣等生活垃圾。
    《條例》還規定,商品零售場所經營單位和個人不得免費向消費者提供塑料購物袋。餐飲服務提供者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應當提示消費者合理消費,適量點餐,不得免費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湯匙等餐具。旅館業經營單位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
    市民未按照要求投放生活垃圾
    將被處以50元以上
    200元以下罰款
    《條例》本著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法律責任均採取先責令限期改正,對於逾期不改正的才予以處罰的方式,充分體現了生活垃圾分類循序漸進的工作原則。
    未按照要求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市、區主管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對個人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對單位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被罰款的個人可以自願參加市、區主管部門組織的生活垃圾分類培訓、宣傳服務或者現場督導等活動抵扣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