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宣傳折頁100餘萬份 豐臺倡導垃圾分類「新時尚」

2020-12-11 北京商報

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在豐臺區,豐臺區各街鄉鎮、各單位廣泛開展了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據豐臺區城管委介紹,豐臺區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與愛國衛生運動有機結合,通過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行動,對暴露垃圾、堆物堆料等環境問題進行重點清理整治,同時對生活垃圾分類進行廣泛宣傳,「面對面宣傳,點對點指導」,線上、線下齊發動,做好垃圾減量和分類,助推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有效提升群眾身邊的環境品質。

5月1日,豐臺區主要領導帶隊,對垃圾分類工作進行詳細部署;區城管委牽頭成立6個專項組,開展對全區各單位的指導、檢查、監督。目前,豐臺區共懸掛宣傳橫幅8000餘條,張貼海報20餘萬張,發放宣傳折頁100餘萬份,掀起了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的浪潮。

太平橋街道:制定細化標準統一規範小區桶站標識

在豐臺區太平橋街道,為推進轄區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單位、經營性場所和居民小區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街道敲響「加油鼓」,全力做好宣傳、引導、組織和監督工作。各社區通過宣傳欄、微信群、公眾號、電子屏等多種方式進行全媒介、全時段、全覆蓋式宣傳,讓垃圾分類深入人心,為分類習慣逐漸養成夯實基礎。

同時,街道還結合轄區實際,制定了《太平橋街道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生活垃圾分類主體責任,著重強化生活垃圾分類標準,統一發布垃圾分類標識,加強對垃圾分類桶站的規範配置和管理,提高垃圾分類工作的宣傳、運行、管理、維護、監督全流程管理水平。通過對16個社區、41個居民小區的桶站、指示引導牌的規範設置,助推生活垃圾分類啟動。街道同時還開展了「線上雲指導」,為商務樓宇、轄區單位進行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培訓,推進各單位依據國家統一標識進行桶站配置和管理,完善垃圾收運管理系統。

東高地街道:垃圾分類「義務宣傳員」帶頭行動

4月30日,豐臺區東高地街道西窪地社區的20多名居民領到了街道頒發的垃圾分類「義務宣傳員」聘書。「我們家參加垃圾分類已經兩年了,現在做了宣傳員,我要發動身邊的人都參加到垃圾分類工作中。」拿到聘書的西窪地居民甄京然阿姨說。街道希望通過發揮居民、骨幹志願者的帶頭作用,引導更多居民自覺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

據了解,疫情期間,東高地垃圾分類回收工作一直在持續,街道安排專人每天集中清運廚餘垃圾,轄區內490多組分類桶每天集中消毒,小巷管家集中收運和消毒涉疫居家觀察人員所產生的生活垃圾3200餘次。近期,街道將根據北京市最新統一標準,為轄區內所有垃圾桶更新標識。

右安門街道:發放「小綠桶」指導群眾了解分類細節

5月1日,右安門街道廣泛動員轄區各單位、在職黨員、退休黨員、志願者,在各小區出入口做好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當天,累計發放宣傳冊3000餘份,並現場為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小綠桶」500餘個。此外,街道工作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也積極為過往諮詢群眾講解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

除了面對面宣傳外,右安門街道還藉助新媒體平臺,「零接觸」宣傳垃圾分類知識。街道充分利用官方微信公眾號,持續宣傳垃圾分類相關政策和知識,幫助轄區居民全面了解垃圾分類知識,更好地做好「源頭分類」。北京商報記者 方彬楠/文 徐暢/攝

相關焦點

  • 建分類驛站添智能設備 豐臺讓垃圾分類成生活「新風尚」
    建分類驛站添智能設備 豐臺讓垃圾分類成生活「新風尚」
  • 豐臺4歲小布丁,成了垃圾分類志願者
    「您好,請了解下垃圾分類,我來給您講一講……」別看小布丁才4歲,可是身穿橙馬甲的她有一份特殊的「工作」——垃圾分類志願者,每周她都和媽媽以志願家庭的形式參與金鵬天潤社區青年匯垃圾分類示範站活動。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一隻萌萌的八爪魚「分小萌」,有了一個特殊的身份——北京市垃圾分類形象代言人。
  • 和義街道「環保小衛士」參與垃圾分類宣傳
    「書刊雜誌屬於哪類垃圾?」「菸蒂要放在哪個垃圾桶內?」「我知道,書刊雜誌能賣錢,是可回收垃圾。」近日,豐臺區和義街道東三社區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垃圾分類環保科普活動。活動現場,工作人員身著由泡沫板製成的四色垃圾桶,向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折頁,並進行垃圾分類科普。
  • 執行垃圾分類 醫院宣傳到位
    近期,豐臺醫院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進行了全院範圍內的廣泛宣傳動員,確保了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有序開展。目前為止,醫院垃圾分類小組已開展了垃圾分類6場次培訓,印製了2000份垃圾分類宣傳知識彩頁發放到醫院各個科室的職工、患者手中,印製、張貼了200多份海報,在醫院微信群、公眾號、微博、網站都進行了垃圾分類知識的轉載,實行了全員、全院的完全覆蓋。5月22日,在學術報告廳對護士長們進行了專題培訓。
  • 綠色環保入人心 瑞安垃圾分類宣傳持續發力
    近日來,全市各鄉鎮街道利用端午假期通過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開展垃圾分類「八進」活動。活動覆蓋20多個社區、出動500多人次,走訪沿街商鋪、商超600多家,發放宣傳資料上萬份。安陽街道風荷社區開展了「濃香端午 情滿風荷 垃圾分類 你我同行」文藝匯演。小品《垃圾分類》以親民的瑞安方言,將垃圾分類的大道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在居民面前,贏得大家的喝彩。現場的垃圾分類有獎知識問答,更是將氣氛推向了高潮。同時,黨員志願者還向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手冊。「垃圾分類就是好,藍紅黃綠乾濕分。
  • ...出垃圾分類新時尚」 懷柔區龍山街道開展家庭垃圾分類繪畫作品展
    5月1日起,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5月10日,龍山街道舉辦「小手拉大手 繪出垃圾分類新時尚作品展」活動。活動前期,街道利用微信公眾號發出「線上招募令」,徵集家庭垃圾分類繪畫作品45幅並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下在南城社區府前官邸小區進行展覽。
  • 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增城發69萬份宣傳材料給幼小學生
    增城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又出「新招」!12月3日,「小手拉大手,讓垃圾分類貼家更貼心」增城區生活垃圾分類進萬家活動啟動儀式在萬達廣場舉行。此次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進萬家活動,增城區城管執法局印製了69萬份垃圾分類貼紙和分類指南將分發給全區385家中小學、幼兒園的23萬名學生。
  • 持續「加力」助推垃圾分類「新時尚」
    自開展黨員聯戶「135」工作模式以來,龍華村黨總支100餘名黨員,通過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用「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環保新時尚 ,以「黨建+環境零汙染」引導全民參與垃圾分類,讓居民「分」出美麗生活新畫卷。
  • 北戴河區西山街道「五全五有」工作法引領垃圾分類新時尚
    今年以來,西山街道以「示範先行,引領時尚」為己任,從解決群眾「關鍵小事」出發,探索實行「五全五有」垃圾分類工作法,向轄區居民發放近萬個分類垃圾桶,讓「垃圾分類新時尚」走進千家萬戶,融入居民生活。全民行動,黨建引領有保障。
  • 「小手拉大手,繪出垃圾分類新時尚」 懷柔區龍山街道開展家庭垃圾...
    5月1日起,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5月10日,龍山街道舉辦「小手拉大手 繪出垃圾分類新時尚作品展」活動。活動前期,街道利用微信公眾號發出「線上招募令」,徵集家庭垃圾分類繪畫作品45幅並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下在南城社區府前官邸小區進行展覽。
  • 鼓樓區垃圾分類,老百姓怎麼方便怎麼做
    為此,鼓樓區正在全面推進555個居民小區的垃圾分類收集點提升改造,已完成西康路35號、新門口10號等8個小區「撤桶並點」工作,江蘇省人民檢查院、南京腦科醫院等15家單位落實了源頭減量,已建成一類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1處、二類收集點8處,配備垃圾分類督導員24名,覆蓋居民760戶。
  • 垃圾分類讓垃圾減量26% 四川自貢自流井將在2025年底全面建成垃圾...
    「人居環境改善,從垃圾分類做起」,這組五彩斑斕的垃圾分類彩燈,將傳統彩燈文化同垃圾分類知識相結合開展宣傳。今年以來,自流井區在五星街、仲權鎮率先實施垃圾分類,垃圾減量達26%,回收垃圾價值40餘萬元/年,減少土地和大氣汙染約5%。
  • 宣傳垃圾分類 提高環保意識
    洞庭街道組織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紅網時刻嶽陽樓區11月30日訊(記者 劉瑤 通訊員 蔡玲燕)近日,洞庭街道組織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倡導居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爭當垃圾分類的實踐者、踐行者,增強社區居民環保理念。「垃圾怎麼分類,我這裡有份資料上面都講得很清楚,還可以變廢為寶。」「廢電池是可回收垃圾還是有害垃圾?」
  • 平谷區「54321」工作法,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
    為貫徹落實《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平谷區以「堅持黨員帶頭、強化機制保障、激發全民參與、緊盯投放環節、提升文明素養」為思路,採用「54321」工作法,健全生活垃圾分類管理體系,增強基層治理能力,垃圾分類工作日益成為「新時尚」。
  • 延慶鎮舉辦「垃圾分類舉手之勞,循環利用變廢為寶」宣傳活動
    為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深入開展,提高村民環保意識,近日,生態環境管理中心工作人員與平安建設辦公室工作人員在小河屯村聯合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活動,進一步引導村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通過懸掛條幅、發放宣傳海報、手冊、折頁、環保袋,現場解答村民諮詢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垃圾分類的意義、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垃圾回收流程等知識,引導村民們從自身做起,自覺進行垃圾分類。「垃圾分一分,城市美十分」,實際垃圾分類是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體現。
  • 申城新學期第一課:垃圾分類是新時尚
    對孩子們而言,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自覺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的氛圍在校園裡越來越濃。  特色活動讓學生喜聞樂見  一個廢棄的塑料瓶,要500年才能降解,玻璃瓶要200萬年才能降解,上海每天的垃圾清運量接近2.6萬噸,兩周就能堆出一座金茂大廈,我們該怎麼辦?
  • 二胡+鑼鼓,曲藝+詩歌……建德下涯唱響垃圾分類「新時尚」
    「垃圾分類特容易,要想分好需牢記。易腐垃圾別丟棄,首選切碎喂喂雞。易腐垃圾先瀝乾,再來投到小桶裡。有害垃圾特別少,電池危害可不小。當地坐唱班志願者們以傳統二胡、鑼鼓演奏的方式,唱響垃圾分類新時尚,用曲藝、詩歌朗誦的形式向農戶進行垃圾分類宣傳普及。「我們坐唱班的十名成員,基本都是由施家村傳統樂器愛好者們組成的,義務參加各項垃圾分類表演活動,接下來會在全鎮進行演唱。」施家村村民李金良地介紹。隨著坐唱班的演奏結束,整齊的詩歌朗誦隨之響起。
  • 巴中青年志願者倡議全民參與環保 發放宣傳單兩千餘份
    巴中青年志願者倡議全民參與環保 發放宣傳單兩千餘份 【時間:2020-06-05 17:28:37】【來源:四川新聞網】【編輯:尹苒】 發放宣傳單  四川新聞網巴中6月5日訊(陳曉 記者 張韻晗)「希望用簡單的方式為地球減輕負擔,用行動感染更多的人
  • 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密雲區果園街道在行動
    蔬菜果皮、快遞包裝、一次性塑膠袋......垃圾時時產生、時時出現,推行垃圾分類勢在必行。隨著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密雲區果園街道各社區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倡導綠色生態、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讓垃圾分類真正融入居民的生活。
  • 桐鄉以「三鏈」協同,打造校園垃圾分類最美「分」景
    垃圾分類減量進校園。向全市師生和家長發放倡議書,利用校園廣播、校園電視臺、LED宣傳屏、校園網、微信公眾號、宣傳欄、牆報等宣傳平臺進行宣傳。結合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團課、知識競賽、黑板報、手抄報、微視頻等形式進行生活垃圾分類教育,讓垃圾分類工作入耳、入腦、入心,全面普及學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今年以來共開展各類活動2000餘次,營造好全社會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