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長沙10月26日訊(通訊員 趙玲)為深入推動《長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貫徹落實,增強轄區居民依法踐行垃圾分類的意識,近日,長沙縣梨街道龍華村廣泛發動來自黨員、群眾的力量,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的綠色風尚中來。
黨員「聯戶」聊分類
「堅妹子,昨天看新聞說垃圾分類出法律規定了,幸好你上次來的時候給我分享了一個垃圾分類知識答題遊戲,我現在基本上都能按要求做好分類投放了。」黨員肖堅在落實黨員聯戶「135」工作中,經常和聯戶家庭聊到垃圾分類知識、政策,讓聯戶群眾在輕鬆的「聊天」中,提高垃圾分類的意識。
自開展黨員聯戶「135」工作模式以來,龍華村黨總支100餘名黨員,通過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用「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環保新時尚 ,以「黨建+環境零汙染」引導全民參與垃圾分類,讓居民「分」出美麗生活新畫卷。
志願者「敲門」宣分類
「曹阿姨,我是龍華村垃圾分類入戶宣傳員,這是《長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和《長沙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導手冊》,請您看下,希望您能支持垃圾分類工作。」
為踐行垃圾分類這一新時尚,高質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龍華村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召集轄區12名志願者,組建了一個「垃圾分類宣講團」開展「敲門行動」。在小區休閒廣場、樓道、商戶間,一群「紅馬甲」「藍馬甲」在忙碌著、穿梭著,他們手拿垃圾分類宣傳手冊,敲門入戶,以「面對面」的交流模式,指導居民正確投放垃圾,熱情解答居民提出的問題,引導他們籤訂垃圾分類承諾書,並重點對餐飲類門店人員進行垃圾分類仔細講解。
三天時間,志願者們積極與商住樓內的120餘家商戶、600餘家住戶面對面宣傳,營造了濃厚的垃圾分類宣傳氛圍,形成了立體化宣傳、全方位覆蓋的良好格局,讓垃圾分類在龍華村家喻戶曉。
指導員「守桶」驗分類
「你這袋垃圾裡面有個牛奶紙盒子,不能放在廚餘垃圾裡,要分到生活垃圾類投放。」「你這袋垃圾有很多殘花葉子,這是易腐爛的,要與生活垃圾分開放。」這是東方美地小區垃圾分類指導員龍向華每天在桶邊開展垃圾檢驗時經常說的話。
小區垃圾分類指導員,她們每天早上2小時,傍晚3小時,堅守在垃圾分類桶邊,指導居民投放垃圾,逐一檢查易腐垃圾和其它垃圾,及時糾正錯誤分類,針對多次分類錯誤或不分類的居民做好記錄,並反饋給垃圾分類專幹負責宣傳教育。無論是炎炎酷暑,還是颳風下雨,垃圾分類督導員們總會定時定點出現在各個垃圾分類點位上。
「垃圾分類,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恆的宣傳及指導,讓居民從小事做起,個個養成分類好習慣,堅持不懈做下去,真正樹立綠色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才能帶來新氣象,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龍華村黨總支書記肖季春表示。
下一步,龍華村還將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群、QQ群等網絡媒體和村宣傳欄、電子屏、設點發放宣傳資料、擺放宣傳展板、設置宣傳標語、流動宣傳車、大喇叭循環播放等傳統方式,全方位立體式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工作,紮實做好垃圾分類科普宣傳,廣泛宣傳正面典型,提高居民參與支持垃圾分類的自覺性,實現綠色環保理念宣傳全覆蓋,從源頭抓好垃圾分類的推進。
【來源:紅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