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垃圾分類成為景區新時尚

2020-12-09 騰訊網

天下韶山網訊(記者 羅華)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垃圾分類正在成為衡量社會文明的一桿標尺。如何讓垃圾分類理念「飛入尋常百姓家」,如何讓一個普通人能夠做到正確對垃圾進行分類、再正確投入到相應的垃圾桶裡?自開展垃圾分類以來,省韶山管理局積極響應「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的行動號召,多措並舉推進韶山核心景區垃圾分類工作。走進韶山核心景區,各景點的垃圾桶都換上了新標識,藍色的「可回收物」、綠色的「廚餘垃圾」、紅色的「有害垃圾」、黑色的「其他垃圾」,中英文標註配上簡易圖案,顯得非常醒目。

「沒喝完的飲料應該怎麼處理?」「一次性餐盒,屬於廚餘垃圾、可回收物還是其他垃圾?」垃圾分類正在成為新風尚,扔垃圾從一件「隨手的事兒」變成「需要好好琢磨一下的事兒」,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垃圾分類小常識。

垃圾分類,是將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方法進行分類。人類每日會產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經分類回收再使用並任意棄置會造成環境汙染。垃圾分類就是在源頭將垃圾分類投放,並通過分類的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一)、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廣告紙、紙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膠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牙膏皮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燈泡等。

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

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等。

(二)、廚餘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3噸有機肥料。

(三)、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處理。

(四)、其它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採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汙染。

垃圾分類雖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對於環境來說是一件大事。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下一步,省韶山管理局將繼續做好宣傳,創新舉措,讓垃圾分類成為核心景區的新時尚,讓景區變得更加文明、有序、美麗。

相關焦點

  • 讓垃圾分類成為文明「新時尚」
    「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這句話在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逐漸成為流行語。把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並相應投放進垃圾分類箱成為當地居民的必須課。「垃圾分類益處多,環境保護靠你我」,已成為共識。垃圾分類細一點,健康生活多一點。垃圾分類不僅能大幅度減少環境汙染,節約垃圾無害化處理費用,更能使資源得到重複利用。
  • 讓垃圾分類成為我們的新時尚
    讓垃圾分類成為我們的新時尚——致全體學生家長的倡議書尊敬的學生家長:您好!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資源消耗與環境汙染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意味深長地指出,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
  • 七星鎮:讓垃圾分類成為農村新時尚
    這是該鎮多舉措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帶來的變化。「我們制定了《七星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和《七星鎮生活垃圾分類「三員」制度》,以建立長效機制,在進一步完善垃圾分類硬體條件及健全保潔人員配備的同時,落實駐村領導幹部包片、包院落制度,自上而下開展垃圾分類工作。」
  • 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密雲區果園街道在行動
    蔬菜果皮、快遞包裝、一次性塑膠袋......垃圾時時產生、時時出現,推行垃圾分類勢在必行。隨著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密雲區果園街道各社區深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倡導綠色生態、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讓垃圾分類真正融入居民的生活。
  • 鹹陽市秦都區吳家堡街道勤南社區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
    12月16日,鹹陽市秦都區吳家堡街道勤儉路南社區聯合社會組織三秦陽光兒童之家,在華泰玉景臺小區開展"垃圾可變寶 分類更環保"主題垃圾分類宣傳和積分兌換活動。一大早,社區同志和三秦陽光兒童之家的工作人員便支起桌子,擺好兌換物品,調好稱重稱……待準備工作完成後,趁著早上買菜鍛鍊人流高峰期,工作人員一邊向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冊,一邊向居民介紹本次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細則。了解情況後,居民們趕回家中,拿來了舊衣物、舊報紙、舊書籍等可回收物,在兌換點進行稱重兌換。
  • 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富山工業園召開垃圾分類動員大會
    7月16日下午,珠海富山工業園管理委員會召開「綠色發展富山行,垃圾分類要先行」2020年垃圾分類動員大會。據悉,現場參會人數超過480人,來自園區管理部門,300餘家企事業單位、60個在建工地項目、15家物業小區等相關人員,以廣泛動員全員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新時尚」。
  • 平谷區「54321」工作法,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
    為貫徹落實《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平谷區以「堅持黨員帶頭、強化機制保障、激發全民參與、緊盯投放環節、提升文明素養」為思路,採用「54321」工作法,健全生活垃圾分類管理體系,增強基層治理能力,垃圾分類工作日益成為「新時尚」。
  • 垃圾分類,成了丹楓校園活動的「新時尚」
    這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作為濱江區教育系統的垃圾分類示範單位,丹楓實驗小學在完善垃圾分類硬體設施,制定垃圾分類制度的基礎上,還將垃圾分類融入各類校園活動之中,讓垃圾分類成為校園活動的「新時尚」。圍繞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如何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自己查找資料,積極準備論壇發言稿,在學生論壇的舞臺上大膽訴說垃圾分類的重要性;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為其他同學提供了垃圾分類的小妙招。
  • 讓垃圾分類成為我們的新時尚 ——致全體學生家長的倡議書
    習近平總書記意味深長地指出,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為切實引導師生增強綠色環保、生態文明意識,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弘揚健康生活新時尚,加快推進我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此,我們建議您,踐行垃圾分類,響應如下倡議:從自身做起,樹立綠色理念。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是綠色發展題中應有之義。
  • 山西太原: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代年輕人的新時尚
    青少年是未來城市環境的守護人,理應走在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的前沿,凝聚青少年的青春與力量,樹立青少年良好的垃圾分類觀念,能夠促使國民儘快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增強公共意識,提升整體文明素質。在此之前,心系太原市環保事業的彭月蘭教授曾親自帶領學生們前往小店區濱東花園垃圾分類試點小區進行參觀調研,其垃圾分類投放點及垃圾歸集站井然有序的管理與實操場面,給彭月蘭教授和在場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楊董事長的到來,彭月蘭教授和學校的師生們也致以最熱烈的歡迎。
  • 山西太原: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代年輕人的新時尚
    青少年是未來城市環境的守護人,理應走在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的前沿,凝聚青少年的青春與力量,樹立青少年良好的垃圾分類觀念,能夠促使國民儘快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增強公共意識,提升整體文明素質。在此之前,心系太原市環保事業的彭月蘭教授曾親自帶領學生們前往小店區濱東花園垃圾分類試點小區進行參觀調研,其垃圾分類投放點及垃圾歸集站井然有序的管理與實操場面,給彭月蘭教授和在場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楊董事長的到來,彭月蘭教授和學校的師生們也致以最熱烈的歡迎。
  • 上海垃圾分類 從「新時尚」到「好習慣」
    2018年11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虹口區市民驛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時指出: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  在嘉興路街道社區文化中心,「從『新時尚』到『好習慣』」主題展覽迎接著前來參觀的人。周嶸表示,虹口區地域狹小,人口密度居高,居住區類型繁雜,垃圾分類管理的先天條件不佳,但全體虹口人在「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的鼓舞下,切實提升垃圾綜合治理精細化管理水平,在分類實效、體系建設、條塊合力、氛圍營造、屬地責任落實等方面取得一定進展。未來,虹口將按照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久久為功的堅韌勁,不斷提升垃圾分類工作水平,持續引領低碳生活新時尚。
  • 讓垃圾分類成為文明「新時尚」,南山這個社區再度打造全市「樣板」
    原標題:讓垃圾分類成為文明「新時尚」,南山這個社區再度打造全市「樣板」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6日訊(晶報記者 嚴佳穎 實習生 楊淑瑩)走進南山區南山街道的南光社區,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個擺放整齊劃一的紅藍黑垃圾箱
  • 讓垃圾分類成為社會新時尚——自由路小學五年級大隊暑假實踐活動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垃圾排放量與日俱增,對環境的壓力越來越大。垃圾分類,舉手之勞,功在當代,利在全球!垃圾分類,可以大幅度的減少垃圾增加帶來的汙染,節約垃圾無害化處理費用,有利於進行資源再利用,還可以培養大家環境保護的意識。
  • 垃圾分類有啥妙招?「知行合一」推進垃圾分類 「新時尚」變成「好...
    「知行合一」推進垃圾分類 「新時尚」變成「好習慣」 2020-10-19 2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時尚!垃圾分類標語,上了江北嘴燈光秀
    江北嘴燈光秀又上新了!9月27日晚上,江北嘴燈光秀全新亮相,點亮垃圾分類「新時尚」。這是江北嘴燈光秀首次以垃圾分類為主題上演燈光秀。江北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全新亮相的江北嘴燈光秀通過十屏聯動,讓垃圾分類「霸屏」當主角,就是希望市民和遊客能一起宣傳垃圾分類,參與垃圾分類。
  • 讓節水節電成為習慣 讓垃圾分類成為時尚
    讓節水節電成為習慣 讓垃圾分類成為時尚 2020-04-20 15: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綦江:垃圾分類讓農村與景區和美共生
    村民在屋門前看垃圾分類示意圖劉川培是綦江區城市管理局環境衛生科科長,為了讓垃圾分類深入農村、農戶,他於去年11月擔任該村垃圾分類指導員。紅巖村區位優勢特殊,界內不僅有風景秀麗的老瀛山景區,而且國家地質公園也在此吸引中外遊客,怎樣讓環境持續變好?為美麗鄉村增色,垃圾分類成為一項重要抓手。
  • 垃圾分類引領新時尚,「綠色環保校園行」在穗啟動
    學生們定期收集可回收物換班費存「綠色銀行」、廚餘垃圾由校園食堂專門負責收運處置……在廣州市不少中小學校園裡,生活垃圾分類正在掀起新一輪時尚風潮。記者獲悉,為進一步深化廣州市教育行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引導廣大師生爭當生活垃圾分類的積極傳播者和踐行者,7月17日,由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廣州市教育局主辦的「垃圾分類新時尚、綠色環保校園行」活動正式在廣州市曉園中學拉開帷幕。
  • 持續「加力」助推垃圾分類「新時尚」
    黨員「聯戶」聊分類「堅妹子,昨天看新聞說垃圾分類出法律規定了,幸好你上次來的時候給我分享了一個垃圾分類知識答題遊戲,我現在基本上都能按要求做好分類投放了。」黨員肖堅在落實黨員聯戶「135」工作中,經常和聯戶家庭聊到垃圾分類知識、政策,讓聯戶群眾在輕鬆的「聊天」中,提高垃圾分類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