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在地鐵站上班,就是在地鐵站做志願者,武漢地鐵小哥哥找到快樂...

2020-12-11 武漢發布

12月5日是國際志願者日,但對武漢軌道交通礄口路站的值班站長袁俊而言,每天都可以過成志願者日。同事們評價他,不是在地鐵站上班,就是在地鐵站做志願者。

「去堤角嗎?你要坐到漢口北方向的車。」「去大藥房?G口往前走,過馬路,在左手邊!"雖然自己並不在循禮門站工作,但袁俊對乘客諮詢的各種問題對答如流。「大學時代就開始在地鐵做志願者,各個站都很熟悉。」他說。

3日,袁俊上早班。9點到崗,但他7點半出了門,8點到達循禮門地鐵站,上班前先在這個地鐵站做了一個小時的志願者服務。

3日上午早高峰,袁俊趁上班之前1小時,在循禮門地鐵站做志願服務。記者郭佳 攝

大學期間,袁俊就作為社會志願者參與地鐵志願服務。大學畢業進入地鐵集團工作後,依舊堅持在志願服務第一線,「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是袁俊的座右銘,志願服務已經成為他的生活方式。

做志願者,尋找到快樂源泉

袁俊直接帶市民出站,方便他們準確找到出口。記者郭佳 攝

作為地鐵訂單班的學生,他當初選擇做地鐵志願者的想法很簡單:提前了解地鐵的運營,為將來工作做準備。

從事志願服務後,袁俊有了別樣的感受:幫助他人自己快樂。

2015年,一次在1號線循禮門站臺上做志願服務時,一位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年輕人向袁俊諮詢去中南路要如何換乘。小夥子手拎多個蛇皮袋,肩上背著背包,腿腳還有點不利索。袁俊趕緊幫他分擔一部分行李,直接帶他去轉2號線。車來了,見小夥子行李實在太多,袁俊乾脆再把他送到中南路。一路上,年輕人告訴袁俊自己患過小兒麻痺症,這是第一次出門找工作,就遇到了好心人,感覺到莫大的溫暖。出了地鐵站,袁俊又把小夥子送上了公交車。

「在地鐵上他不住對我說謝謝,直接喊我『哥』。我們加了QQ,逢年過節都會問候。」袁俊說,「這一聲『哥』,讓我真正感覺到自己做的是一件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事情。」

3日早高峰,袁俊向諮詢乘客提供引導服務。記者郭佳 攝

這「一身武藝」不發揮更大的作用,太浪費了

「我現在還是單身,回家沒有太多的事情,就多在車站裡呆著,多多少少能幫上點忙。」工作6年的袁俊,如今已是礄口路站的值班站長,對業務非常熟練,「這『一身武藝』不發揮更大的作用,太浪費了。」

雖然不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可袁俊從上大學時就來到武漢,正趕上武漢年年都通地鐵的時代。在江漢路、循禮門、武昌火車站做志願服務時,袁俊經常會遇到外地遊客,晚上要趕飛機或火車,白天想找地方逛逛。「在循禮門站遇到這樣的乘客,我會詢問他們的喜好,喜歡文藝小清新的,我會建議他們去江漢路和黎黃陂路、同興裡走一走,拍一拍;遇到想看看長江的,自然會推薦他們經武漢關到漢口江灘看看;要是在武昌火車站,我也會根據他們趕火車的時間推薦去黃鶴樓、曇華林或糧道街看看。」袁俊告訴記者,他都會根據乘客的時間,計算好遊玩和路時間,「保證他們玩好還不誤車。」

3日早高峰,袁俊向諮詢乘客提供引導服務。記者郭佳 攝

「他總是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特別是把地鐵的工作和乘客的感受結合起來,這一點特別厲害。」袁俊的同事、同為礄口路站值班站長的湯慧說,「遇到老人前來諮詢,他總是親自帶著老人走,因為老人家可能聽不明白E出口、D出口,垂直電梯、手扶電梯;遇到年輕人時,他就直接拿出手機地圖講解清楚;遇到帶小孩的家長時,還會提醒外面下雨了,沒帶傘可以在車控室借一把。」在湯慧看來,袁俊通過志願服務讓自己成為一個豁達的人,常常可以換位思考,用積極的心態應對各種問題。

「跟他一起值班,再壞的情緒都會煙消雲散。」湯慧說,他總是面帶笑容,哪怕被乘客誤解,他都會仔細傾聽、慢慢解釋,最終換來理解。「這樣的正能量讓身邊同事都快樂起來。」(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郭佳 通訊員曾斯 產啟鬥 王夢緣)

記者手記:

「90後」袁俊說,堅持做志願者是自己的習慣,原因也再簡單不過,就是自己快樂、開心、有意義。

在武漢,像袁俊這樣的年輕一代志願者還有很多很多,做志願服務已經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深入人心,「舉手之勞能為別人帶來幸福,何樂而不為?」

正是有了這樣的青年一代,志願服務已成為武漢這座城市的亮麗風景和文明新坐標,大武漢才處處顯露勃勃生機,更有大江大湖大氣魄,在浴火重生中展示更美的姿態。

適逢國際志願者日,當「做志願者」成為很多武漢人的一種習慣,大家都成為志願服務的參與者、踐行者。我們有理由相信,武漢這座英雄城市將躍上文明新高度。(記者郭佳)

相關焦點

  • 曾是漢正街老闆,7年來他每天都去地鐵站,卻不坐地鐵!真相感動千萬人
    他曾是漢正街一個做生意的老闆,退出商界後,每天,他風雨無阻地來到地鐵站,不是為了搭地鐵,而是花2個小時做同一件事!從此後,漢正街少了一位文總,地鐵站裡卻多了一位熱心人。2500天的堅持仿佛就是一瞬,到12月2日,文昌植累計服務時間達到5000小時,成為武漢地鐵志願者第一人。
  • 武漢男子地鐵站問路,保安:牆上那麼大字不會看?我不是指路的
    10月17日,武漢一名男子乘地鐵前往武昌火車站,走錯路後,向地鐵站一名保安問路,結果卻被懟:牆上那麼大的字,你不會看? 保安接著就是一句:我就這態度。 男子說:我問問你,你不知道就不知道,你這是什麼態度? 保安反問:你要把我怎麼樣?
  • 武漢最「古老」地鐵站,古色古香極具韻味,還原上世紀漢口老街
    提起地鐵,對於很多大城市的人來說是一種再平凡不過的交通工具了,不少普通的工薪階層的人, 出門購物或是上下班,都會選擇坐地鐵出行,而對於很多小城市或是較為偏遠一些地方的城市來說,卻是一種非常稀奇的交通工具,出門旅遊的時候甚至都要專程去坐坐地鐵。
  • 地鐵站救人留背影 最美女孩找到了
    找到了!一位女孩看到後,跪在地上為女士做心肺復甦,這一幕被市民拍了下來,遺憾的是沒拍到正臉。幾天來,不少瀋陽市民在網上看到這段地鐵站內救人的視頻,卻沒人知道她是誰。瀋陽地鐵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救人女孩只說自己是一名護士,別的一概沒有透露。遼瀋晚報記者多方聯絡,12月8日聯繫到了在瀋陽地鐵站救人的最美女孩,她叫褚姍姍,是昌圖縣中心醫院消化內科的一名護士。
  • 用鴨子冠名地鐵站,節操碎了一地
    地鐵商業化是大方向,無可厚非,但選擇什麼企業冠名地鐵站,最好多考慮社會大眾的心理接受度。 細想,如果商業化做得拙劣而粗糙,中標單位不管業務範圍還是區域範圍上,都與該站點風馬牛不相及,我們還繼續打著「學習香港盈利模式」的旗號,那恐怕就是「東施效顰」,只會顯得不倫不類,滑稽可笑,與文明城市創建相去甚遠。
  • 話題|如果地鐵站都這麼美,那上班路上是不是就沒那麼辛苦了?
    原創 更酷潮流生活社區 mars探索新鮮城事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都離不開地鐵。地鐵除了擔負起主要的乘客運輸任務外,還成為了一個城市的文化象徵,許多地鐵站憑藉其精妙的設計而成為了城市的一大地標性建築並聞名世界。
  • 武漢地鐵站能否設物品寄存處?官方回應來了……
    22日,地鐵宏圖大道站,乘客帶著大件行李候車。記者李永剛 攝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22日訊(記者郭佳)近日,有武漢市民向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反映,希望武漢地鐵站能夠提供寄存服務,解決市民出行便利問題。對此,武漢地鐵回應稱,為保障廣大乘客乘車安全,暫時無法提供物品寄存服務。「希望武漢地鐵站能夠提供一下寄存服務,解決市民出行便利問題,如果一開始不能在所有地鐵站設置,可以先從有中轉站的大站開始試點。」近日,有市民向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提出建議。
  • 5歲小朋友地鐵站內撿到手機,拉著爸爸一起交給地鐵小哥哥
    楚天都市報6月30日訊(記者潘錫珩 通訊員曾斯 產啟鬥 劉爽)市民楊先生坐地鐵時不慎丟失了手機,沒想到5歲的小乘客撿到後及時上交車站。6月28日早上7時許,楊先生在7號線園博園站認領了自己失而復得的手機,連連稱讚這位不留姓名的小朋友。
  • 市民:地鐵站簡稱「地鐵小鎮」不嚴謹,地鐵集團:全線修改
    長江網11月24日訊(記者李愛華)7號線站臺LED顯示屏上,終點站顯示為「地鐵小鎮」,可武漢地鐵小鎮有好幾個。近日,一位細心市民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反映,7號線站臺LED屏將終點站「青龍山地鐵小鎮」簡稱為「地鐵小鎮」不嚴謹,容易誤導人,建議用全稱。
  • 武漢志願者爺爺了不起 每天服務兩小時整整堅持2500天
    67歲的文昌植撐著傘來到漢口循禮門地鐵站,迅速換上志願者紅馬甲,站在換乘通道服務乘客。  文昌植是武漢第一批地鐵志願者,也是武漢年齡最大的地鐵志願者。30多年前,他舉家來到漢正街做生意,7年前退出商界,每天堅持到地鐵站服務2個小時。漢正街少了一位「文總」,地鐵站裡卻多了一位熱心人。
  • 這張地鐵光腳照刷屏了!網友紛紛點讚-申屠,阿姨,地鐵站,地鐵,鞋子...
    原標題:這張地鐵光腳照刷屏了!網友紛紛點讚  在地鐵站裡光著腳,居然還能被點讚?最近,浙江杭州地鐵站就出現了這樣一幕↓↓江幹區文明辦供圖  擔任地鐵文明勸導員的朱阿姨光著腳在地鐵站工作,究竟咋回事?  這還要從一封感謝信說起:
  • 「12.5」國際志願者日:武漢地鐵號召向文昌植和餘濤宏學習
    12月5日是第34個國際志願者日,當天下午,武漢地鐵在洪山廣場地鐵站文化角舉行「揚軍運榮耀,地鐵志願者再出發」表彰活動。現場,文昌植獲評「武漢地鐵志願服務特別貢獻獎」稱號,餘濤宏獲評「武漢地鐵志願服務最具正能量志願者」稱號,武漢地鐵發出向文昌植和餘濤宏的學習號召,同時表彰星級志願者57人,優秀志願者170名,優秀志願者團隊24個。今年67歲的文昌植老人是武漢第一批地鐵志願者。
  • 「世界最美地鐵站」——義大利那不勒斯Toledo地鐵站
    2019.5.9 〡 GO STRAIGHT ON 懂留學 更懂你 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們,常常需要搭乘地鐵去上班。擁擠繁忙的地鐵站,如果總是死氣沉沉毫無新意,每天走那麼幾次,很快就會厭倦了吧。
  • 阿爾託大學地鐵站_2020年阿爾託大學地鐵站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獨特的構思、奇妙的規劃,富麗的裝修,魔都也有這樣的地鐵站,使本來單調的出行變得生動有趣起來...也許你天天都在其間穿行 摘要:「香港路地鐵站可以說是武漢市目前在建規模最大的地鐵站,也是造價最貴的地鐵站。」
  • 6歲外籍小男孩與媽媽走失 地鐵站工作人員幫忙找親人
    ■地鐵站工作人員拿出紙筆讓外籍小男孩寫字畫畫
  • 我們分析了3447個地鐵站,發現了中國城市地名的秘密
    但是,火車站一般處於城市的邊緣地帶,自駕或公交都會增加人們的交通成本,所以,為了方便人們的出行,附近都設有地鐵站,地鐵名也會與火車站同名。武漢地鐵,武昌火車站站。(點擊查看大圖)可以說,無論走到哪個城市,你都能在地鐵圖裡,找到不同的「路」。當然,這個字能出現這麼多次,有一座城市功不可沒,它就是「上海」。
  • 武漢地鐵站里舖上防滑地墊,應對雨中早高峰
    29日早高峰,持續一夜的雨還在下,上班族上班節奏並未打亂,武漢地鐵為保障上班族順利出行,時刻關注雨情,提前準備,隨時清理漬水。地鐵站工作人員在車站天橋通道上鋪設防滑地墊。記者郭佳 攝早上7時45分,在地鐵換乘站循禮門站,記者看到換乘樓梯處已經鋪上了防滑地墊、放置了防滑提示板,站臺候車和車廂內乘車乘客和以往一樣秩序井然。列車到站頻次和以往無異。大雨中的地鐵早高峰,在地鐵新榮站除了匆忙的上班族,還有一群忙碌的工作人員。因乘客的雨傘滴水持續打溼地面,值班站長丁詩駿正和安保人員在鋪設防滑地墊。
  • 「謝謝你們,地鐵很美!」外籍運動員乘地鐵逛武漢,點讚志願者服務
    楚天都市報10月24日訊(記者潘錫珩 通訊員曾斯 產啟鬥)在漢比賽之餘的各國運動員,常常會四處轉轉領略大武漢的風情。地鐵上,市民也常常能偶遇他們。這些「老外」甚至手拿雙語版軌道交通線網圖冊,幾個人湊在一起認真研究起來。地鐵,成為各國運動員們休餘時間出行首選交通工具。
  • 武漢地鐵6號線通過試運營「大考」 老火車頭入住大智路地鐵站
    圖為:已有52年歷史的火車頭從東北齊齊哈爾千裡迢迢來到武漢,放置於大智路地鐵站內 (記者曹大鵬攝)昨日同時亮相的,還有大智路、石橋、琴臺、武勝路四個地鐵站。記者發現,站點在滿足乘客出行的基礎上增加了遊覽的功能。  老式火車頭進駐  大智路站 步行1分鐘可與1號線換乘  進入到地鐵6號線的大智路站點,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個老式蒸汽火車頭,「這是目前為止進入到地鐵站點中最大最重的老物件。」來自北京城建院的設計師吳新宇介紹。
  • 白宇地鐵站發糖卻嚇跑小姑娘? 白宇萬聖節變吸血鬼太會玩了
    之前,白宇被踢出粉絲群剛上了熱搜,這不,白宇地鐵發糖又來了。那麼白宇地鐵發糖是怎麼回事呢?發糖這個次,現在   原標題:白宇地鐵站發糖卻嚇跑小姑娘? 白宇萬聖節變吸血鬼太會玩了   白宇最近有點火。白宇自參演了《鎮魂》之後,在鎮魂女孩的加持之下,熱度只增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