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志願者爺爺了不起 每天服務兩小時整整堅持2500天

2020-12-25 中國文明網

67歲的文昌植老人,每天到地鐵站服務2個小時,至今已堅持7年2500天,成為武漢地鐵志願者第一人。 

  11月30日中午,氣溫只有6℃,還下著小雨。67歲的文昌植撐著傘來到漢口循禮門地鐵站,迅速換上志願者紅馬甲,站在換乘通道服務乘客。

  文昌植是武漢第一批地鐵志願者,也是武漢年齡最大的地鐵志願者。30多年前,他舉家來到漢正街做生意,7年前退出商界,每天堅持到地鐵站服務2個小時。漢正街少了一位「文總」,地鐵站裡卻多了一位熱心人。

  到12月2日,文昌植從事地鐵志願服務2500天,服務時數累計達到5000個小時,成為武漢地鐵志願服務時數第一人。

  緣起

  六萬元失而復得 志願之火被點燃

  1953年出生的文昌植,曾在漢正街做服裝生意20多年。2007年的一天,他隻身到廣州辦事,乘地鐵時不慎把隨身攜帶的小包忘在車上,裡面裝著6萬多元現金和支票、發票等重要票據。

  看著遠去的地鐵,不知所措的文昌植,向站臺上的志願者求助。經過20分鐘焦急的等待,志願者回來了,手上拿著他的包包,裡面的錢物原封未動。

  這次意外,讓文昌植髮現了志願服務的珍貴,也點燃了他心中的志願之火。

  回到武漢後,文昌植開始頻頻接觸公益和志願活動。他參加了「愛我百湖」協會,還擔任了月湖「民間湖長」。2012年,武漢地鐵2號線開通前夕,運營方徵集志願者,得知消息的文昌植拎著兩個大包趕到了報名點。

  包裡裝的,是文昌植參加各種志願活動的資料,包括活動記錄、心得體會、媒體報導等。他告訴記者:「我年齡超標了,擔心人家不錄取我。我想,這些資料可以證明我的能力和熱情。」

  最終,評委們被打動了,60歲的文昌植成為武漢地鐵年齡最大的志願者。差不多也是那個時候,他陸續把生意交給兩個兒子打理,自己全身隱退從事公益活動。

文昌植(中)為乘客引路。

  痴迷

  每天服務兩小時 就像乘客在召喚

  在廣州地鐵收穫的溫暖,文昌植一直藏在心底。他暗暗對自己承諾:每天到地鐵站從事2個小時的志願服務。

  11月28日下午,記者在循禮門站見到文昌植時,他右手手背清晰地留著一小片烏青和幾個針眼。原來,前幾天他病了,尚未痊癒。怎麼不在家休息幾天?面對記者的提問,他說:「在家裡待不住,就像乘客們在召喚我似的,所以好一些就出來了。我的身體我心裡有數,沒問題。」

  10月1日晚,武漢長江主軸上演燈光秀,距離漢口江灘最近的江漢路地鐵站,客流量創造新高。一時間,站內服務人員人手告急。晚上8點多鐘,武漢地鐵運營公司團委書記李丹在志願者群裡發布消息:「誰在江漢路站附近?速來支援!」很快,她收到了文昌植的回覆:我馬上到。

  10多分鐘後,文昌植趕到江漢路站,在洶湧的人潮中一站就是2個多小時,引導乘客、扶老幫幼、解答疑問……直到晚上10點多鐘,客流漸漸下降,他才返回家中。這時,地鐵站工作人員才知道,當晚他身體不舒服,早早就臥床休息了,看到「召集令」後就起了床。「我離得近,沒理由不去。」文昌植淡然地對記者說。

  文昌植表示,做志願服務會讓人「上癮」。在他心中,志願服務和家人並列排在第一位,如果兩者存在衝突,他會儘量協調,不中斷志願服務。

  文昌植的長子文國慶笑著說:「時間一長,我們也想通了:既然父親的愛好是做志願者,只要身體允許,就讓他去做吧。他做的事對社會有益,我們沒有理由不支持。」

文昌植關照搬嬰兒車下樓梯的女乘客

  愧疚

  七年除夕團圓飯 全家等他一個人

  過去7年,每年除夕的上午,在全家人忙著操辦中午的團圓飯時,文昌植總是像平時一樣,雷打不動地去地鐵站服務。中午12點多鐘,飯菜已經上桌,全家人等他回家才開飯。

  「為什麼不早一點出門、早一點結束服務,中午好好跟家人團聚?」記者問。

  文昌植有些急了:「志願服務不是為了完成任務。過年期間,地鐵早上人少,所以我上午10點鐘去,這樣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時間長了,家人也習慣了,索性把團圓飯的時間推遲到12點以後。

  文昌植的老伴金德英回憶,有一年除夕,直到中午12點30分許,文昌植還沒回家。她有些著急,打電話詢問。文昌植淡淡地說:「有點事,再等等。」知道他平安無事,全家人放下心來。

  直到下午1點多鐘,文昌植才回到家。原來,他遇到一位腿腳不便的外地老人問路,他不放心,轉了兩條地鐵線,把對方送到目的地。家人聽完,默默把飯菜熱了一遍,一家人這才開飯。

  2015年9月的一天,文昌植的姑姑去世,全家人都去洪湖奔喪。當天上午,文昌植做完2小時志願服務,中午趕到洪湖。為了不耽誤第二天的服務,他又連夜回到武漢。「其實我和姑姑感情很深。但我沒辦法,我必須兌現自己『每天志願服務2小時』的承諾。這些年,我對家人有不少愧疚,但他們都堅定地支持我。」文昌植說,眼眶有些溼潤。

文昌植幫老人推輪椅

  傳承

  親朋好友受感染 志願者成風景線

  7年來,文昌植不僅自己參加地鐵志願服務,家人、朋友、生意夥伴……身邊能動員的人,都被他發展成了地鐵志願者。

  文昌植的孫子文杰,目前正上高三。「我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爺爺就帶我參加了文明乘車宣傳。後來我大了一點,他又鼓勵我加入地鐵志願者。」文杰回憶。他上初中時,有一次,爺爺想帶他和全班同學參加一場禁菸宣傳,但班主任一開始不同意。在爺爺的努力下,班主任徵求大家的意見,最終同意爺爺帶領全班同學到地鐵站參加活動,很多同學心中因此種下了志願服務的種子。

  曾在華中師範大學留學的阿達姆,和文昌植結識於7年前的一次環保活動,老人盛邀他參加地鐵志願服務。「一個周末,我帶著幾名同學來到中山公園地鐵站。雖然我們操著不標準的中文說著『請先下後上,不要擁擠』,但效果出奇的好。」阿達姆說。武漢地鐵洋雷鋒志願服務隊就此成立,阿達姆擔任隊長。後來,文昌植多次跟他來到學校,發動更多留學生加入志願隊。從那時至今,這支隊伍歷經四任隊長,先後有200多名留學生加入。

  文昌植目前擔任武漢地鐵文明志願者服務總隊1號線支隊長。1號線沿線高校較少,但不少高校「捨近求遠」,與1號線車站籤訂了共建協議。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朱希康說,他和同學們都願意輾轉兩三個小時,到循禮門、大智路等1號線站點,和文昌植一起服務。

  7年裡,文昌植已經成為武漢地鐵志願者的精神領袖,年輕的學生們親切地稱呼他為「志願者爺爺」。那一件件火紅的馬甲、一張張真誠的笑臉,成為武漢地鐵最美麗的風景線。(楚天都市報記者 潘錫珩 通訊員 曾斯 產啟鬥 黃彥 實習生 黃冉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王永勝)

相關焦點

  • 曾是漢正街老闆,7年來他每天都去地鐵站,卻不坐地鐵!真相感動千萬人
    就這樣,他整整持續了7年!2500天,5000個小時!2500天的堅持仿佛就是一瞬,到12月2日,文昌植累計服務時間達到5000小時,成為武漢地鐵志願者第一人。痴迷:承諾每天兩小時,就像乘客在召喚在廣州地鐵收穫的溫暖,文昌植始終藏在心底,他暗暗對自己承諾:每天到地鐵站從事2小時志願服務。
  • 24小時待命半夜將臨產孕婦送醫,3天通過重重關卡返漢做志願者,武漢...
    當然,讓杜川感到慶幸的是,在武漢封城之前,他已經把孩子送回老家,自己孤身留在武漢,沒有了後顧之憂。這讓他第一時間安心又堅定地加入了滴滴社區保障車隊,開啟了為期74天的志願服務工作。在徐東社區,杜川運送物資、載居民到醫院透析、送醫生到醫院上班,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滿滿當當。
  • 「湖南民政先鋒隊」志願者袁治的武漢戰疫記
    湖南康樂年華養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治便是這先鋒隊中一名志願者。"很長一段時間 只吃白米飯沒有菜"袁治及其團隊成員們創辦的湖南康樂年華養老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機構遍布13省市、50多個城市,直接服務5000多名老人,她也整天處於在全國各地出差的忙碌狀態中。
  • 中建一局志願者服務新發地社區居民 共同築牢首都疫情防線
    中建一局志願者配合醫護人員對宜蘭園社區居民進行核酸檢測在十餘天的志願服務期間,中建一局17名志願者包括10名黨員、7名團員,他們平均每天為居民送快遞900餘件,搬運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資總重約1500斤;每人每天平均走1.5萬步、工作13小時、睡5-6小時;對社區9棟樓、50個單元,約600平米的23個點位進行全面消殺……志願者們勇擔「環衛工人」「快遞小哥」「醫療幫手」和「社區物業工作者」,全力保障封閉社區的居民正常生活。
  • 志願者每天服務少於5小時無補貼?江岸區一社區稱上級文件有規定
    楚天都市報6月16日訊(記者張萬軍)今年3月初到5月底,武漢志願者馬先生在江岸區花橋社區從事志願服務,服務結束後被社區工作人員告知因每天服務時間少於5小時,無法享受志願者補貼。對此,花橋社區和花橋街道辦工作人員稱確因上級文件對此有明確規定。
  • 「希望鍾南山爺爺能為我寫一句話」 她說,武漢48天改變了我的一生!
    凌晨五點半,楊亞茹和其他同仁一塊到達了武漢,被安排支援武漢市第七醫院。「當天上午,我們做了崗前培訓,下午到醫院熟悉環境、排班,為第二天上班做準備。」楊亞茹說,到了醫院,了解到武漢的老師們真的是太辛苦,「心裡就想,我們來了,快把他們輪換下來休息休息。」
  • 白天守門店 晚上值守卡點 每天休息兩三個小時……修文縣的志願者...
    諶波說「我們既然選擇了來參加值班,這不僅是為了村寨的衛生安全,為了鄉親們的身體健康也是為了我們自家,這點苦算什麼,大家都要堅持......堅持。」凌晨6點,在久長鎮永楊村大坡腳高鐵卡點,志願者曹明江、伍祖恩、姚宏奎以及宋致剛、黃啟琴夫妻等,還在精神抖擻地對來往的人員進行盤查登記。
  • 山東兄弟武漢當志願者53天:車跑2萬公裡快廢掉了,但沒怨言
    孫吉國和許德強是山東人,疫情發生後,他們駕車來到武漢,幫醫院卸貨,幫社區分發物資,一幹就是53天。孫吉國說,家裡的眼鏡店停工了,還等著自己回去打理,車跑了2萬公裡沒保養,感覺要廢了,但沒怨言。作為山東人真的非常為他們驕傲,前有山東人秦建國一人援助武漢2個月,並送去3萬艾灸產品給醫護人員工作人員緩解疲勞壓力,後又山東兄弟捨棄家裡的眼鏡店,來當志願者,這些人都是默默無聞,靜靜的來悄悄地走。拉來的500多箱點心,三個山東大哥用兩個小時送到,志願者孫吉國和志願者許德強在武漢志願服務53天。
  • 《中國青年報》聚焦武漢園博會青年志願者工作
    自2015年9月25日武漢園博會開幕以來,武漢團市委先後組織20餘所高校、企業志願者1.6萬人次累計服務園博會16.5萬小時,被組委會評為「第十屆園博會園博園建設工作成績突出單位」。在日前由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共青團中央等聯合開展的推選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活動中,第十屆中國(武漢)國際園博會志願者服務項目,獲選「100個最佳志願服務項目」。早上5點半起床,6點離校出發,7點30分準時在園博會廣場集合,8點半前抵達崗位,為遊客提供道路指引、手語交流、維修輪椅、醫務救助、失物管理等志願服務,下午5點30分離崗返校,每天工作9小時。
  • 從武漢到綏芬河再到舒蘭 志願者張凱:每天消殺工作12小時
    志願者轉戰舒蘭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吉林省舒蘭市或許平時並不為人熟知,但在近日,這座縣級市卻受到了不少關注。5月7日,舒蘭新增1例確診病例,打破了吉林省73天無新增本地確診病例的記錄,截至5月13日24時,舒蘭市幾天來累計增加了14例確診病例,風險等級也被調成了高風險。
  • 每天跑步一小時,堅持30天,減肥的你到底能瘦多少呢?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跑步減肥的效果好,那麼你每天跑步一小時,堅持30天,減肥的你到底能瘦多少呢?減肥的我們非常有必要搞清這個問題,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吧!那麼每天跑步一小時,堅持30天,你到底能瘦多少呢?
  • 廣東老闆滯留武漢當志願者:已寫好了遺書
    一個多月來,他從北上批發砂糖桔而滯留武漢的客商,轉身變為忙碌在貨運站、醫院和社區之間的志願者,熟練地協調醫療和生活物資的配送。1986年出生的黃春明是廣東清遠人,滯留在武漢的最初幾天,黃春明每天都關注疫情新聞,希望能為武漢做點事情。「這些志願者每天忙到晚上十一二點,冒雨冒雪給醫院配送消毒液、口罩、防護服,我覺得他們挺偉大的。」
  • 「爺爺奶奶」級志願者為新人打樣
    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爺爺奶奶」級志願者「爺爺奶奶」級志願者給養老院的老人們唱歌。從2017年起,慈善先鋒志願者服務隊的隊員們堅持每周在碑林區第三愛心護理院、碑林區第一愛心護理院、碑林區金輝老年愛心護養院等養老機構,開展「情暖夕陽,愛心助老」服務系列活動。截至目前,慈善先鋒志願者服務隊在各養老機構開展志願服務85次,每次參加人數25人左右,累計參加2125人次。
  • 志願者汪勇:不可思議的76天
    前兩天,武漢封城,地鐵和公交停運。他在偶然闖入的「醫護人員車輛需求群」裡看到了小護士的求助信息。如果他不來,這個凌晨五點多下夜班的小護士,只能在寒冬步行7公裡,花4個小時回家。 當天,汪勇在路上接送長達12個小時,車窗總開著,不敢摘口罩,口乾舌燥,心驚肉跳。
  • 滯留武漢,他們選擇成為一名青年志願者
    紀檢幹部衝鋒在前陳蘭芳是「車都青年應急志願服務隊」的一員,也是武漢開發區防疫指揮部物資保障組的一名志願者,更是江西省新餘市紀委的一名紀檢幹部。突然襲來的疫情讓滯留武漢的她和「車都青年應急志願服務隊」結緣。陳蘭芳(左二)和「車都青年應急志願服務隊」的青年志願者們春節前夕回湖北老家探親,陳蘭芳因疫情滯留武漢。2月3日,看到團市委招募志願者的公告,閒不住的她說服了家人,毅然報名,想要為家鄉武漢做點貢獻。
  • 「12.5」國際志願者日:武漢地鐵號召向文昌植和餘濤宏學習
    現場,文昌植獲評「武漢地鐵志願服務特別貢獻獎」稱號,餘濤宏獲評「武漢地鐵志願服務最具正能量志願者」稱號,武漢地鐵發出向文昌植和餘濤宏的學習號召,同時表彰星級志願者57人,優秀志願者170名,優秀志願者團隊24個。今年67歲的文昌植老人是武漢第一批地鐵志願者。
  • 【最美志願者】那些還未曝光的志願者數據
    賽時共服務3天,每天需要在場邊以標準站姿站立6小時,上場拖地時間僅6分鐘。每局比賽結束時,在僅僅20多秒的時間內,他們中的兩人要用拖把每人拖兩個來回。共320名志願者,正式賽時服務10天,每天在碼頭從上午9點到下午5點,隨時準備下水待命。當拖船時下水時要1個小時左右,上岸類似,每天拖船2個多小時。每艘船差不多40公斤,一天要有62艘船下水,共2.4噸的重量由他們完成。
  • 田曦:與生命賽跑,一線志願者在武漢的31天 | 抗疫·見證·行動特別...
    (內容來自樂天行動派午餐會第26期 | 抗疫·見證·行動特別策劃第4期)田曦,新共益社會議題項目負責人,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五年志願者。從大年三十夜(1月24日)進入武漢,至本期內容分享當天(2月25日)已在武漢運輸物資31天。
  • 志願者劉志遠的最美「逆行」34天
    ——習近平   志願者劉志遠的最美「逆行」34天——記庫車市疫情防控志願者劉志遠 志願服務 顯真情「小劉,你好,我要回武漢了,感謝你這段時間對我和家人的細心照料,以後歡迎你到武漢來
  • 懷柔區162名志願者每天上崗10小時
    原標題:懷柔區162名志願者每天上崗10小時   即日起至16日,懷柔區啟動9個志願服務站點,全力服務「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據了解,服務站點分別設在府前街、下莊路口、頂秀美泉對面、雁棲湖景區對面、紅螺寺路、慕田峪、寬溝旅遊諮詢服務站、高兩河旅遊諮詢服務站、頂秀美泉媒體中心,共有162名志願者參與上崗志願服務。她們每天從上午8時服務到下午6時,在10個小時的志願服務時間裡,為遊客、記者、市民做好信息諮詢、道路引導等志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