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相牽,共克時艱
武小青了解到
一些滯留在漢的外地人員
以及返鄉武漢暫時無法赴外地復工的青年
都不約而同做出了同一個決定
那就是成為一名青年志願者
積極投身戰疫一線
共同守護大武漢
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四名志願者的故事
陳蘭芳:滯留不停工,紀檢幹部衝鋒在前
陳蘭芳是「車都青年應急志願服務隊」的一員,也是武漢開發區防疫指揮部物資保障組的一名志願者,更是江西省新餘市紀委的一名紀檢幹部。突然襲來的疫情讓滯留武漢的她和「車都青年應急志願服務隊」結緣。
陳蘭芳(左二)和「車都青年應急志願服務隊」的青年志願者們
春節前夕回湖北老家探親,陳蘭芳因疫情滯留武漢。2月3日,看到團市委招募志願者的公告,閒不住的她說服了家人,毅然報名,想要為家鄉武漢做點貢獻。
經過團武漢開發區委的協調,陳蘭芳很快在武漢市紅十字會國博倉庫上崗了。「第一次看到國博倉庫,我真是被震撼到了,那麼大的場館,裡面全部堆滿了從全國各地乃至全球捐贈的物資。」陳蘭芳明白這些救援物資的重要性,很快投入進志願者的工作狀態中。
國博倉庫的辦公條件很簡陋,臨時搭建的一個白色帳篷裡,幾個半人高的鐵皮箱排成一行就是辦公桌,上面擺著文稿紙、電腦,手機時刻保持充電狀態,電話一個接一個,鈴聲此起彼伏,工作人員忙個不停。
簡陋的工作環境裡,承載著青年志願者們熱忱奉獻的心
志願者們要將所有物資全部登記入庫,逐一清點核對,登記出庫,再聯繫車輛運輸給受捐贈單位或有需要單位。流程簡單,工作量卻非常大,雖然實行三班倒工作制,但很多志願者24小時吃住在倉庫,通宵加班是常態,往往一天下來忙得腰酸背痛、口乾舌燥。
在結束了紅十字會的志願工作後,她又主動請纓,加入到武漢開發區防治指揮部物資保障組工作,幫忙分發各類防疫物資。防疫物資種類繁多,藥品、消毒液等各種醫療防護物資擺放在大廳裡,還有水果、床上用品,每一類都按序號標記,都是全國各地捐贈給醫護人員和病人的,每天進來的貨物很多,只有抓緊時間分發,才能儘快到達他們手上。
來領物資的人很多,經常排成隊,她一邊要做好登記,一邊要清點數目,一點兒都不能馬虎。有的時候為了趕時間,陳蘭芳還要客串搬運工,一天下來可能水都喝不上一口,她也沒有怨言積極配合。
「志願者工作確實比我想像的更苦更累,但我是一名黨員幹部,怎麼能因為這點苦就放棄呢。」
葉皓:帶著馬拉松精神參與志願服務
葉皓,是一名青年黨員,也是一名退役軍人,本來在上海工作,春節期間回到武漢過年。
疫情來勢洶洶,看著一批又一批醫療隊伍奔赴武漢,全國各地為武漢加油……葉皓覺得自己必須做點什麼,為武漢出一份力,於是他報名加入江夏志願者隊伍,開始了他的志願戰「疫」之路。
2月13日,葉皓、柳霖等10名志願者前往大花山方艙醫院b館鋪床鋪,搬運床板、床墊等物資50餘趟。
2月16日。葉皓、陳孟等15名青年志願者,先後前往藏龍島高鐵凱瑞酒店,光谷皇家格雷斯大酒店、漢庭酒店紙坊站,漢庭酒店廟山站等地,協助來漢支援雷神山醫院的遼寧大連醫療隊搬運物資。從早上10點到晚上9點,滿滿三卡車,累計350餘醫務人員的生活物資,葉皓和小夥伴們一趟又一趟地卸貨、搬運,沒有絲毫怨言。
2月18日,葉皓、陳孟等5名志願者前往江夏區紅十字會八分山倉庫,接收搬運酒精。
左為葉皓,右為陳孟
2月23日,葉皓下沉到江夏林場社區,化身「防疫督察員」,對網格內每戶居民的實際情況進行排查,堅決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2月24日,二月二龍抬頭,一年都有精神頭。葉皓化身「tony老師」拿起理髮工具走到居民當中,為大家提供理髮服務。雖然只是業餘愛好者,但獲得了居民們的一致稱讚:「手藝真棒」!
2月27日,葉皓前往自家所在小區——江夏區今城社區管理處報到。在社區人員的安排調度下進行值班、送菜、送藥等志願服務。葉皓說:「群裡有消息我就去幫忙,以後就在自己小區服務了,如果江夏志願者群裡沒任務,我都在這……」
第二排左二為葉皓
曾經參加過馬拉松比賽的他表示要帶著馬拉松精神參與志願服務。「在抗疫的跑道上,永不言棄。」他這樣說了,也這樣去做了。
代鵬:回鄉探親的消防員主動當起志願者
代鵬,男,今年29歲,是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浦東新區消防救助支隊的一名消防員,過年休假回東西湖區東山街五一大隊探親。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他爭當青年志願者,為防疫工作奉獻自己的力量。
代鵬參與消防演練中(圖片由代鵬本人提供)
代鵬提著宣傳小喇叭,每家每戶宣傳,提醒居民出門帶好口罩,勸導居民不要外出活動,做好每戶人員登記,上門入戶為發熱人員測量體溫等。
他為進出的居民、車輛做好全面消毒,測量體溫。做好進出人員出入登記工作,守好進出口重要關卡,保證轄區內居民的安全。
他還協助大隊工作人員為轄區內困難群眾購買生活必需品,解決他們生活困難問題,幫助他們搬運到家。
大風天氣導致封村檔板被吹倒,代鵬協助維修人員一起幫忙用鐵絲和鋼條加固擋板,保證村灣內居民安全。
「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一名軍人,在人民群眾最需要我的時候,我必須站在他們的前方,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護好他們,這是我的責任和義務。」
黃春明:廣東老闆滯留武漢當志願者
「等武漢疫情由一級響應降到三級響應,我才能安心回家。」廣東籍志願者黃春明說。一個多月來,他從北上批發砂糖桔而滯留武漢的客商,轉身變為忙碌在貨運站、醫院和社區之間的志願者,熟練地協調醫療和生活物資的配送。
1986年出生的黃春明是廣東清遠人,在老家經營農業公司,公司主要生產蔬菜、砂糖桔等農產品,武漢、長沙、煙臺是主要銷售地。
滯留武漢後當起志願者的黃春明
去年,老家砂糖桔銷路不好,他1月21日與業務經理驅車來到武漢,計劃將高價收購的一批砂糖桔賣出去。然而過了兩天,1月23日,武漢「封城」了。
黃春明當過義工,滯留在武漢的最初幾天,他每天都關注疫情新聞,希望能為武漢做點事情。火神山醫院宣布籌建時,他就報名當志願者,但那邊更需要建築工人。
武漢洪山區開建方艙醫院時,眼看著砂糖橘無處可售,他拿出一噸送給了方艙醫院的施工人員和醫務人員,這期間結識了「影子夢之隊」的志願者。
「這些志願者每天忙到晚上十一二點,冒雨冒雪給醫院配送消毒液、口罩、防護服,我覺得他們挺偉大的。」黃春明說。於是他和業務經理決定加入「影子夢之隊」,「雖然我們幫不上什麼大忙,但是我們還可以幫點小忙的」。
「影子夢之隊」志願者接收外地運來的物資
黃春明所在小組被稱作「萬能小組」,主要負責醫療和生活物資的配送。志願者們自己組車隊,去鐵路貨運站卸貨、裝車,然後一一配送給洪山區的醫院、社區。他們組隊一出發就是二三十臺車,「現在在武漢大街上跑的大部分都是志願者的車子」。
這項任務並不輕鬆,不論颳風下雨,志願者平均每天都要忙碌10多個小時。
這段時間,他最感激的是還是妻子,他說妻子很明事理,非常支持他,只叮囑他保護好自己,然後給孩子做榜樣。妻子讓他每天拍視頻給孩子看,除了報平安,更為了教育下一代,「孩子知道,他老爸在做一件平凡又偉大的事情」。
黃春明覺得自己的選擇很正確,當看到家鄉的年輕人也在自發組織向武漢捐贈物資,他說能體會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力量。
不止於此,還有很多
志願組織和青年志願者
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他們懷揣一顆滾燙的心
把自己的力所能及
匯聚成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向所有參與志願服務的「無名英雄」致敬!
責任編輯 / 志青春新媒體運營中心
圖文來源/ 青春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