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留武漢,他們選擇成為一名青年志願者

2020-12-17 武漢青年志願者

心手相牽,共克時艱

武小青了解到

一些滯留在漢的外地人員

以及返鄉武漢暫時無法赴外地復工的青年

都不約而同做出了同一個決定

那就是成為一名青年志願者

積極投身戰疫一線

共同守護大武漢

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四名志願者的故事

陳蘭芳:滯留不停工,紀檢幹部衝鋒在前

陳蘭芳是「車都青年應急志願服務隊」的一員,也是武漢開發區防疫指揮部物資保障組的一名志願者,更是江西省新餘市紀委的一名紀檢幹部。突然襲來的疫情讓滯留武漢的她和「車都青年應急志願服務隊」結緣。

陳蘭芳(左二)和「車都青年應急志願服務隊」的青年志願者們

春節前夕回湖北老家探親,陳蘭芳因疫情滯留武漢。2月3日,看到團市委招募志願者的公告,閒不住的她說服了家人,毅然報名,想要為家鄉武漢做點貢獻。

經過團武漢開發區委的協調,陳蘭芳很快在武漢市紅十字會國博倉庫上崗了。「第一次看到國博倉庫,我真是被震撼到了,那麼大的場館,裡面全部堆滿了從全國各地乃至全球捐贈的物資。」陳蘭芳明白這些救援物資的重要性,很快投入進志願者的工作狀態中。

國博倉庫的辦公條件很簡陋,臨時搭建的一個白色帳篷裡,幾個半人高的鐵皮箱排成一行就是辦公桌,上面擺著文稿紙、電腦,手機時刻保持充電狀態,電話一個接一個,鈴聲此起彼伏,工作人員忙個不停。

簡陋的工作環境裡,承載著青年志願者們熱忱奉獻的心

志願者們要將所有物資全部登記入庫,逐一清點核對,登記出庫,再聯繫車輛運輸給受捐贈單位或有需要單位。流程簡單,工作量卻非常大,雖然實行三班倒工作制,但很多志願者24小時吃住在倉庫,通宵加班是常態,往往一天下來忙得腰酸背痛、口乾舌燥。

在結束了紅十字會的志願工作後,她又主動請纓,加入到武漢開發區防治指揮部物資保障組工作,幫忙分發各類防疫物資。防疫物資種類繁多,藥品、消毒液等各種醫療防護物資擺放在大廳裡,還有水果、床上用品,每一類都按序號標記,都是全國各地捐贈給醫護人員和病人的,每天進來的貨物很多,只有抓緊時間分發,才能儘快到達他們手上。

來領物資的人很多,經常排成隊,她一邊要做好登記,一邊要清點數目,一點兒都不能馬虎。有的時候為了趕時間,陳蘭芳還要客串搬運工,一天下來可能水都喝不上一口,她也沒有怨言積極配合。

「志願者工作確實比我想像的更苦更累,但我是一名黨員幹部,怎麼能因為這點苦就放棄呢。」

葉皓:帶著馬拉松精神參與志願服務

葉皓,是一名青年黨員,也是一名退役軍人,本來在上海工作,春節期間回到武漢過年。

疫情來勢洶洶,看著一批又一批醫療隊伍奔赴武漢,全國各地為武漢加油……葉皓覺得自己必須做點什麼,為武漢出一份力,於是他報名加入江夏志願者隊伍,開始了他的志願戰「疫」之路。

2月13日,葉皓、柳霖等10名志願者前往大花山方艙醫院b館鋪床鋪,搬運床板、床墊等物資50餘趟。

2月16日。葉皓、陳孟等15名青年志願者,先後前往藏龍島高鐵凱瑞酒店,光谷皇家格雷斯大酒店、漢庭酒店紙坊站,漢庭酒店廟山站等地,協助來漢支援雷神山醫院的遼寧大連醫療隊搬運物資。從早上10點到晚上9點,滿滿三卡車,累計350餘醫務人員的生活物資,葉皓和小夥伴們一趟又一趟地卸貨、搬運,沒有絲毫怨言。

2月18日,葉皓、陳孟等5名志願者前往江夏區紅十字會八分山倉庫,接收搬運酒精。

左為葉皓,右為陳孟

2月23日,葉皓下沉到江夏林場社區,化身「防疫督察員」,對網格內每戶居民的實際情況進行排查,堅決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2月24日,二月二龍抬頭,一年都有精神頭。葉皓化身「tony老師」拿起理髮工具走到居民當中,為大家提供理髮服務。雖然只是業餘愛好者,但獲得了居民們的一致稱讚:「手藝真棒」!

2月27日,葉皓前往自家所在小區——江夏區今城社區管理處報到。在社區人員的安排調度下進行值班、送菜、送藥等志願服務。葉皓說:「群裡有消息我就去幫忙,以後就在自己小區服務了,如果江夏志願者群裡沒任務,我都在這……」

第二排左二為葉皓

曾經參加過馬拉松比賽的他表示要帶著馬拉松精神參與志願服務。「在抗疫的跑道上,永不言棄。」他這樣說了,也這樣去做了。

代鵬:回鄉探親的消防員主動當起志願者

代鵬,男,今年29歲,是上海市消防救援總隊浦東新區消防救助支隊的一名消防員,過年休假回東西湖區東山街五一大隊探親。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情況下,他爭當青年志願者,為防疫工作奉獻自己的力量。

代鵬參與消防演練中(圖片由代鵬本人提供)

代鵬提著宣傳小喇叭,每家每戶宣傳,提醒居民出門帶好口罩,勸導居民不要外出活動,做好每戶人員登記,上門入戶為發熱人員測量體溫等。

他為進出的居民、車輛做好全面消毒,測量體溫。做好進出人員出入登記工作,守好進出口重要關卡,保證轄區內居民的安全。

他還協助大隊工作人員為轄區內困難群眾購買生活必需品,解決他們生活困難問題,幫助他們搬運到家。

大風天氣導致封村檔板被吹倒,代鵬協助維修人員一起幫忙用鐵絲和鋼條加固擋板,保證村灣內居民安全。

「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一名軍人,在人民群眾最需要我的時候,我必須站在他們的前方,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護好他們,這是我的責任和義務。」

黃春明:廣東老闆滯留武漢當志願者

「等武漢疫情由一級響應降到三級響應,我才能安心回家。」廣東籍志願者黃春明說。一個多月來,他從北上批發砂糖桔而滯留武漢的客商,轉身變為忙碌在貨運站、醫院和社區之間的志願者,熟練地協調醫療和生活物資的配送。

1986年出生的黃春明是廣東清遠人,在老家經營農業公司,公司主要生產蔬菜、砂糖桔等農產品,武漢、長沙、煙臺是主要銷售地。

滯留武漢後當起志願者的黃春明

去年,老家砂糖桔銷路不好,他1月21日與業務經理驅車來到武漢,計劃將高價收購的一批砂糖桔賣出去。然而過了兩天,1月23日,武漢「封城」了。

黃春明當過義工,滯留在武漢的最初幾天,他每天都關注疫情新聞,希望能為武漢做點事情。火神山醫院宣布籌建時,他就報名當志願者,但那邊更需要建築工人。

武漢洪山區開建方艙醫院時,眼看著砂糖橘無處可售,他拿出一噸送給了方艙醫院的施工人員和醫務人員,這期間結識了「影子夢之隊」的志願者。

「這些志願者每天忙到晚上十一二點,冒雨冒雪給醫院配送消毒液、口罩、防護服,我覺得他們挺偉大的。」黃春明說。於是他和業務經理決定加入「影子夢之隊」,「雖然我們幫不上什麼大忙,但是我們還可以幫點小忙的」。

「影子夢之隊」志願者接收外地運來的物資

黃春明所在小組被稱作「萬能小組」,主要負責醫療和生活物資的配送。志願者們自己組車隊,去鐵路貨運站卸貨、裝車,然後一一配送給洪山區的醫院、社區。他們組隊一出發就是二三十臺車,「現在在武漢大街上跑的大部分都是志願者的車子」。

這項任務並不輕鬆,不論颳風下雨,志願者平均每天都要忙碌10多個小時。

這段時間,他最感激的是還是妻子,他說妻子很明事理,非常支持他,只叮囑他保護好自己,然後給孩子做榜樣。妻子讓他每天拍視頻給孩子看,除了報平安,更為了教育下一代,「孩子知道,他老爸在做一件平凡又偉大的事情」。

黃春明覺得自己的選擇很正確,當看到家鄉的年輕人也在自發組織向武漢捐贈物資,他說能體會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力量。

不止於此,還有很多

志願組織和青年志願者

積極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他們懷揣一顆滾燙的心

把自己的力所能及

匯聚成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向所有參與志願服務的「無名英雄」致敬!

責任編輯 / 志青春新媒體運營中心

圖文來源/ 青春武漢

相關焦點

  • 廣東老闆滯留武漢當志願者:已寫好了遺書
    疫情期間,一些滯留在漢的外地人員,以及返鄉武漢暫時無法赴外地復工的青年不約而同做出了同一個決定——成為一名志願者。 「我已寫好了遺書」「等武漢疫情由一級響應降到三級響應,我才能安心回家。」廣東籍志願者黃春明說。
  • 致敬志願者_青年組織__中國青年網
    成千上萬的青年志願者,成為這座城市的另一種「基礎設施」。  「您好,測一下體溫」,成了小學音樂教師華雨辰近期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司機、測溫員、方艙醫院播音員、搬運工……華雨辰在這些崗位上已經奮戰了一個多月。她說:「作為一個武漢年輕人,應該盡力做些什麼,哪怕再小的事,只要是需要的,我們都應該站出來。」
  • 疫情之下,他們救助那些滯留在家的武漢小動物們
    1月23日,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消息:自2020年1月23日10時起,全市城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無特殊原因,市民不要離開武漢,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恢復時間另行通告。由於大量返鄉過節人員近期內無法返回武漢,滯留在家中的貓狗將遭遇斷水斷糧甚至死亡的威脅。
  • 武漢百餘名志願者寫下心裡話,數千張武漢明信片飛向全國各地
    ……」「等武漢痊癒了,我帶你逛三遍漢街、吃六碗熱乾麵、登九次黃鶴樓……」近日來,數千張武漢明信片飛往河南、廣西、甘肅等全國各地。這些明信片是武漢百餘名志願者發出的,承載著武漢人民對於援漢醫護人員及其家屬的感謝與祝福。為了表達對數萬名援漢醫護人員和他們家人的感激之情,武漢志願者李紫陽發起了一個「遙寄武漢情」活動。
  • 《中國青年報》聚焦武漢園博會青年志願者工作
    今日出版的《中國青年報》以「大學生志願者點亮武漢園博會」為題,對武漢青年學生參與園博園志願服務工作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報導,這是近十年來我市重大賽會志願服務中持續時間最長
  • 滯留在武漢的外地人:想上學 想回家
    兩天後,張文成為方艙醫院的一名志願者。他說,做志願者,能幫助別人一點兒是一點兒。在這裡,他負責安保工作,有吃的住的——34歲的他第一次住進三星級酒店。他加入外地人滯留武漢的幾個微信群,發現有200多人被困:有的是因為來武漢做手術,有的是陪孩子藝考,還有的只是封城當天轉車,就再也出不去了……現在,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等著武漢好起來,出城。
  • 致敬志願者:他們說自己是「影子」,我們說他們是「陽光」
    ——習近平2020年3月5日,是第57個學雷鋒紀念日、第21個中國青年志願者服務日。志願者是這樣一群人,平時默默無聞,但每逢大事發生,他們就會挺身而出、溫暖大家。眼下的全民戰「疫」中,他們主動選擇成為一顆顆螺絲釘,在需要的地方留下忙碌的身影。
  • 今天,是他們的日子|青年的力量
    第一次成為支教志願者第一次站在這「特殊的屋頂」,我就琢磨著一定要為這些孩子們做點兒什麼!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孩子們打開一扇窗,讓他們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在這裡,我第一次成為了一名支教志願者,那一年是2005年,我大一。
  • 志願者:挺身而出的凡人英雄 他們填補著城市運轉的微小空白
    當日上午,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出通告,在全市範圍內專項招募志願者。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迪/攝2月22日,湖北省武漢市,志願者王利在對轎車消毒。王利是一名社區後勤保障車隊的志願者司機,負責接送需要就醫、買藥的業主外出等。在武漢封城前,王利本可以離開,卻選擇了留下。
  • 一抹「志願紅」讓愛放光彩,志願者成為疫情防控重要力量
    志願服務專項行動武漢是英雄的城市,也是「志願者之城」,目前在全國志願服務信息系統註冊的志願者達181萬人,佔全市常住人口的16%。武漢每7個人中,就有1名志願者。他們是重點場所「守門員」,衛生防疫「衝鋒員」,物資轉送「快遞員」,上門排查「信息員」……哪兒有需要,哪兒就有志願者。
  • 大連小夥:本來要去長沙籤項目,卻滯留武漢醫院做清掃
    大連有位小夥,本來想去長沙出差,不料在武漢下了車,從此滯留,到現在已經20多天了。好在小夥有著東北人天生的機靈、樂觀和堅強,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武漢第一人民醫院找到了立足之地,成為一名義工、志願者。雖然一開始並沒想到「奉獻」「無私」之類的,但既然幹了就要幹好。小夥一天工作12個小時,用他的話說是把20年的家務活都幹了。憑藉勤奮樂觀贏得全樓人喜愛。
  • 武漢公布最美志願者名單
    > 武漢科技職業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 中南民族大學石榴籽志願服務隊 武漢紡織大學紙鳶服務隊 中建三局「中建之星」新時代農民工志願服務隊 湖北科投青年先鋒志願服務隊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小事情·大愛心
  • 一名青年志願者的防疫故事:「拼上了」的信念讓她堅持到底
    半島記者 高勇男「作為剛剛畢業的留學歸國青年,我很驕傲能夠在祖國需要的關鍵時刻頂上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青島流亭機場國際航班從事信息錄入翻譯工作的志願者袁曉說。日前,青島流亭機場急需一批具有外語專業技能的人員加入機場一線防疫工作,共青團城陽區委面向社會發出通知,招募具備英語、日語、韓語等語言技能的人員作為社會志願者參與防控。袁曉就是其中一員。戰疫必勝,這是所有志願者的共同信念。
  • 青年戰疫丨成理志願者戰疫日記
    20來歲的青年學生面對疫情的肆虐能做些什麼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成都理工大學的青年志願者們他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變身防控志願者、無償獻血人奔赴這場戰「疫」中需要他們的地方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成為他人的守護者這是關乎我們每個人的戰「
  • 湖北志願者們「過節」,在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他們正在行動中
    一聽到志願者,讓我們感到非常親切又熟悉,他們做好的好事和一些善舉,幫助兒童,幫助老人,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在我們心中他們的形象,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在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湖北的志願者以特殊的方式,過了這次節日。
  • ...彰顯志願風採——武漢青年志願者服務2018年ISO/IEC JTC1/SC27...
    武漢理工大學青年志願者合影。王詩琪 攝 據悉,今年是我國繼2009年以來第二次承辦ISO/IEC JTC 1/SC 27工作組會和全會,距上次會議舉行已有九年時間。今年來自中國、德國、美國、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法國、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成員體的280位外國專家和70位國內專家參會。
  • 「武漢朋友們,歡迎您回來!」
    共青團廣州市委、番禺區委、廣州南站團委組織青年志願者在站臺上歡迎武漢返穗人員平安回家並為他們派發平安行動關愛包。昨日上午,志願者們早早在站臺上和到達口拉起了「穗漢同心 歡迎回家 花城有愛 志願同行」的橫幅,同時,南站內的3個「歡迎湖北籍返穗人員平安回家」固定志願服務點和3個流動志願服務點共22名青年志願者緊張有序地為武漢抵穗乘客派發平安行動關愛包。
  • 一封寫給武漢軍運會志願者的感謝信
    2月2日,武漢軍運會執委會志願者部和市文明辦,聯合向武漢軍運會志願者發出一封感謝信,總結了軍運會志願者工作的進展,並感召廣大志願者,倡導講文明、重言行、促和諧的社會風尚,共同營造「人人參與軍運會、人人都是志願者」的良好社會氛圍。
  • 空巢青年:當空巢成為他們的選擇
    這次陷入「空巢」的人群,是這個社會正在不斷壯大的,成為社會支柱的在大城市奮鬥的青年人。目前,超過5800萬人在中國過著「一個人的生活」,其中,獨居青年(20~39歲)已達到2000萬。相對於之前的空巢群體而言,他們大多是主動選擇了空巢。目前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小天就是空巢青年之一。研究生畢業兩年,她已經獨自在遠離家鄉的帝都飄了兩年。
  • 廣州青年志願者:疫情防控中的一道「綠屏障」
    他們傳遞廣州的大愛、奉獻青春的力量金羊網訊(通訊員 梁茹欣 張婷)「我永遠不會忘記回國那天冷雨夜中,防疫青年志願者依然站在崗位上勤勤懇懇地為這場戰『疫』奉獻的場景。」就讀於澳洲昆士蘭大學的返穗留學生潘煒龍在結束14天隔離之後,毅然報名成為一名機場轉運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