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保障車隊的司機們在值守期間送上祝福
□楚天都市報記者 詹鈃
有人在身旁靜靜地守候,那是一種溫暖;有人在身邊隨叫隨到,那是一種安全感。特別是在封城期間,公共運輸暫停營運,當你看到滴滴司機守候在社區和醫院,隨時準備接送你到達指定地點,那種別樣的溫暖和安全感怎不充溢於胸?
武漢會記住他們,記住一位位挺身而出的滴滴司機。是他們,在疫情洶湧襲來的時候,奮不顧身加入滴滴醫護保障車隊和社區保障車隊,堅強地守候在我們身旁。
24小時待命及時行動
半夜送臨產孕婦去醫院
如果沒有疫情,今年春節,滴滴司機杜川應該是在黃陂老家和家人一起度過。
當然,讓杜川感到慶幸的是,在武漢封城之前,他已經把孩子送回老家,自己孤身留在武漢,沒有了後顧之憂。這讓他第一時間安心又堅定地加入了滴滴社區保障車隊,開啟了為期74天的志願服務工作。在徐東社區,杜川運送物資、載居民到醫院透析、送醫生到醫院上班,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滿滿當當。
3月中旬的一天,杜川和其他志願者從社區獲知,社區內一名獨居孕婦的預產期就在一個星期之內,因為產婦選擇順產,所以需要有人24小時值班,以便能夠及時將她送到醫院。
白天大家的車輛都在社區,可以隨時調配,但是有幾個志願者住在沌口、藏龍島、萬松園等地,距離較遠,如果晚上安排他們值班,可能無法及時趕到社區。於是,孕婦晚上臨時用車的需求,就被家住後湖的杜川給攬了下來。兩天後,晚上11時許,杜川剛把一名前一晚透析的居民從醫院送到社區,準備上二橋回家時,就接到了社區的電話:「孕婦要生了。」杜川馬上掉頭,接上孕婦後直奔省婦幼醫院。一路上,孕婦非常難受,杜川就一直出言安慰她,直到醫院。當天晚上,孕婦順利誕下小寶寶。後來,杜川得知,這名孕婦的丈夫是一名警察,在執勤過程中被確診,一直在醫院治療,公公婆婆也不在她身邊。第二天,杜川又將其公公婆婆送到醫院照顧產婦。
如今,杜川的生活已經恢復平靜,經過那段特殊的日子,讓他倍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關於疫情期間發生的一切,杜川不是很願意再提起。雖然這段經歷無法抹去,但每次重新翻出來,都會給他帶來些許傷感。
汶川地震的倖存者
疫情期間做志願者
2008年汶川地震時,還是個孩子的王利,從綿竹的廢墟中逃了出來。
2020年,在武漢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時,作為一名滴滴司機,王利毫不猶豫地衝上前線,成為滴滴社區保障車隊的一員。疫情過後,志願和公益服務成為王利工作和生活的主題。
1月,因疫情封城的武漢,讓王利想到了2008年的那場天災。當時,未滿18歲的王利和母親在廢墟中行進,最終在志願者的幫助下,才安頓下來。
此次疫情突襲而至,王利也有過慌亂,有過害怕。但那都是暫時的,不久王利就瞞著媽媽,報名參加了滴滴社區保障車隊,成為一名志願者。在王利心中,「志願者」是個崇高的稱謂。當年在家鄉,正是因為志願者搭起的帳篷、帶來的食物和水,讓她恐懼的內心逐漸踏實。此時,作為一名志願者司機,王利就是想做一點事,讓武漢人心裡更「踏實」,更有安全感。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王利每天早出晚歸,工作11個小時以上,帶著患慢性病的老人去醫院做透析、化療、拿藥,幫社區運輸防護物資、幫居民團購生活物資……這些成了王利的日常生活。作息時間不規律,午餐難得正常吃一次,晚飯更不靠譜。為了節省防護服,她不敢喝水,實在渴得受不了,也只敢小小地抿上一口,每逢生理期更覺痛苦。但在朋友圈裡,王利從未抱怨,也從不叫苦。
她的事跡被人民日報、新聞聯播等媒體廣泛報導,並被授予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武漢抗疫巾幗英雄等榮譽。
目前,滴滴出行正在組建以女性為主題的志願服務隊伍——「木蘭女性聯盟」,王利也在積極參與,繼續為公益服務發力。
為居民接回早產兒
擔心感染遠望女兒
今年6月19日,武漢首個無償獻血應急保障車隊成立,近百位「滴滴熱血車隊」的愛心司機將成為無償獻血宣傳員,開著「無償獻血宣傳車」傳遞愛心。
車隊的發起者程科意,在疫情期間加入滴滴社區保障車隊,為社區居民送醫、送菜、送藥,裝卸物資。有著20年黨齡的程科意,是一名退役軍人,曾經在黃繼光所在部隊服役。98抗洪時,他也衝上了防汛前線。
「這幾年,我幹過運輸,也在深圳打過工。」疫情發生時,程科意全家都在武漢。1月24日得知滴滴組建保障車隊的消息後,程科意當天就向公司遞交了申請,第二天由武昌區分配到糧道街東龍社區擔任愛心車駕駛員。
當時,東龍社區一共有三臺車在保障社區居民的用車需求。程科意每天早上七時許起床,開車拉上社區的工作人員,開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八九時回家。談起每天的工作,他說:「在社區,我不僅僅是司機,還要做各種事情,只要是能做的我都去搭把手。」
程科意記得,2月18日,他接到社區居民龔先生的請求,希望他能幫忙去醫院接回剛出生的孩子。那天在醫院樓下,他等了1個多小時。終於,龔先生抱著裹滿棉被的嬰兒上了車。原來,龔先生的愛人幾天前已出院,孩子是早產兒,需要留在醫院多觀察幾天。「因為疫情哪裡都找不到車,多虧了志願車隊。」一路上,龔先生不停地道謝。
「當時看到這個孩子,我就想到我家七個月大的女兒。因為怕交叉傳染,我那時已經很久沒有抱過她了,只能遠遠地看幾眼。」程科意說。
除了在社區服務,程科意還會用空閒時間在平臺上搶單義務接送醫護人員上班,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武漢人,程科意想用行動來保護自己的家園。
讓家屬居家別出門
自己去醫院送用品
2020年的春節,閒不住的陳浩亮原計劃照常出車,突發的疫情打亂了這一計劃。大年初一,陳浩亮看到了滴滴公司在群裡發的通知:成立醫療保障車隊和社區保障車隊,招募司機加入。在武漢生活了30年的陳浩亮沒有絲毫猶豫,果斷加入了社區保障車隊。當時,陳浩亮的決定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陳浩亮被分到了武昌民主路社區,這個社區人口密集,成員複雜,感染的人也不少。在社區,他24小時待命,每天至少有15個小時處於工作狀態。
陳浩亮清晰地記得,最累的那一單持續了三個多小時。那天晚上7時許,天剛黑,陳浩亮就把車停在社區銀行旁邊待命。當時,社區主任給他打電話,說一位女家屬的丈夫確診新冠肺炎,在蔡甸區的同濟醫院院區隔離治療,醫生讓家屬送生活用品。家屬將生活用品裝了三個大蛇皮袋,把陳浩亮的車後備箱全部塞滿了。為了防止交叉感染,陳浩亮讓家屬待在家裡,由他自己一個人將這些東西送到醫院。
從民主路到蔡甸同濟醫院院區,距離不到30公裡,開車十幾分鐘就到了。把車停好後,陳浩亮肩上扛一個包,雙手各提一個袋子去醫院找病房。「這個醫院蠻大,還分好幾個區,我找了好長時間都沒找到。」陳浩亮說,當時天都黑了,外面也沒有什麼人,他問了幾個醫生和保安,都沒說清楚具體位置。最後,陳浩亮碰到一個監管發熱病區的醫生,才搞清楚準確路線,七彎八拐,終於找到隔離病房,將東西交給了醫生。此時,陳浩亮已經在醫院裡負重行走了一個半小時,因為防護服不透氣,他的秋衣秋褲全部汗溼了。下樓後,陳浩亮累得癱倒在一片草坪上,躺了五六分鐘。
當天晚上回到家時,已經深夜11時。洗完澡、吃完晚飯後,陳浩亮倒頭就睡。第二天早上6時,他又準時起床,到社區去接一名醫護人員上班。
兄妹通過重重關卡
返回武漢做志願者
「當時覺得很不安心,想回去做點什麼。」
回憶起武漢封城後,帶著妹妹從孝感一路「過關斬將」來到武漢,馮小波到現在還深有感觸。
1月23日封城前夕,馮小波和妹妹都在武漢正常跑單。因為妻子是孝感人,他和妹妹不約而同地接了客人一同去了孝感。馮小波到了孝感才發現,武漢封城後,各個通往武漢的路口都封閉了,兩人已經無法回漢。於是,馮小波兄妹只能到嶽父家暫住。當天晚上,馮小波在群裡看到了滴滴社區保障車隊的招募信息,但苦於無法回去,只得作罷。
不過,在家待了兩天後,馮小波和妹妹商量,決定回程試一試。高速封了走省道,省道封了走村道。在有人把守的路段,馮小波會耐心給他們解釋。就這樣,武漢到孝感不到100公裡的路程,兩人花了整整3天時間才抵達。最終,他們也順利加入了醫護保障車隊。
「上崗第一天,我就接到一名醫生。」馮小波回憶,那位醫生上車後說,因為公交、計程車都已經停運,他已經連續三天步行上下班,每天來回的路程超過30公裡,現在能叫到滴滴,實在是太幸運了。此時,馮小波才明白,自己回來的決定是正確的。
當然,這是一段難忘的日子。還有一次,馮小波載了一名護士,下車時,護士不小心將門卡落在車上了。他把門卡送回時,發現護士拿了幾包零食,堅持要送給他。拿著零食回到車裡,馮小波的心裡暖暖的。
收到護士的暖心餐
與愛女分開三個月
兩年前的一個選擇,讓全龔濤成為一名滴滴司機,疫情期間他便以「擺渡」的方式服務醫護人員。
全龔濤是湖北荊門人,他有一個8歲的女兒瞳瞳。曾經,全龔濤在老家做婚禮攝影。在女兒3歲時,他發現自己賺的錢已經養不起女兒了,於是就一個人跑到武漢打工。最開始,他在同濟醫學院門口當保安。他把每個月的周末都攢到一起過,這樣回去一次可以陪女兒四天。兩年前,全龔濤加入了滴滴快車的隊伍,他的工作時間更加自由了,兩周就能回一趟家。
全龔濤本來想在大年三十那天上午跑半天車,下午回家趕晚上的年夜飯。但是沒想到,臘月二十九,武漢封城了。封城的第二天,他就主動申請加入了武漢醫護保障車隊,負責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
由於路線是固定的,他經常能接到熟悉的醫生和護士。有一個小護士坐了幾次他的車,基本都是早上五六時去上班。有一次臨下車前,護士放了一個塑膠袋在後排,說你這麼早來接我,肯定沒吃飯。全龔濤剛想說話,小護士就關上車門走了。
全龔濤打開那個袋子,發現裡面有牛奶、水果,還有護士為自己做的煎餃。他剛出車時內心的一絲恐懼心理,隨著醫務人員的善意和理解逐漸煙消雲散。
白天忙著接送醫務人員,晚上回到居住的賓館,全龔濤最想念的依然是自己的女兒。「這次應該是我跟她分開最長的一段時間,大約有三個月了。」那些天,只要晚上收工早,全龔濤都會跟女兒視頻通話。
4月8日,武漢解封的那一天,全龔濤開了三個半小時的車,回到位於荊門柴湖鎮的家裡。抱起女兒時,他喜極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