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待命半夜將臨產孕婦送醫,3天通過重重關卡返漢做志願者,武漢...

2020-12-16 楚天都市報

滴滴保障車隊的司機們在值守期間送上祝福

□楚天都市報記者 詹鈃

有人在身旁靜靜地守候,那是一種溫暖;有人在身邊隨叫隨到,那是一種安全感。特別是在封城期間,公共運輸暫停營運,當你看到滴滴司機守候在社區和醫院,隨時準備接送你到達指定地點,那種別樣的溫暖和安全感怎不充溢於胸?

武漢會記住他們,記住一位位挺身而出的滴滴司機。是他們,在疫情洶湧襲來的時候,奮不顧身加入滴滴醫護保障車隊和社區保障車隊,堅強地守候在我們身旁。

24小時待命及時行動

半夜送臨產孕婦去醫院

如果沒有疫情,今年春節,滴滴司機杜川應該是在黃陂老家和家人一起度過。

當然,讓杜川感到慶幸的是,在武漢封城之前,他已經把孩子送回老家,自己孤身留在武漢,沒有了後顧之憂。這讓他第一時間安心又堅定地加入了滴滴社區保障車隊,開啟了為期74天的志願服務工作。在徐東社區,杜川運送物資、載居民到醫院透析、送醫生到醫院上班,每天的行程都排得滿滿當當。

3月中旬的一天,杜川和其他志願者從社區獲知,社區內一名獨居孕婦的預產期就在一個星期之內,因為產婦選擇順產,所以需要有人24小時值班,以便能夠及時將她送到醫院。

白天大家的車輛都在社區,可以隨時調配,但是有幾個志願者住在沌口、藏龍島、萬松園等地,距離較遠,如果晚上安排他們值班,可能無法及時趕到社區。於是,孕婦晚上臨時用車的需求,就被家住後湖的杜川給攬了下來。兩天後,晚上11時許,杜川剛把一名前一晚透析的居民從醫院送到社區,準備上二橋回家時,就接到了社區的電話:「孕婦要生了。」杜川馬上掉頭,接上孕婦後直奔省婦幼醫院。一路上,孕婦非常難受,杜川就一直出言安慰她,直到醫院。當天晚上,孕婦順利誕下小寶寶。後來,杜川得知,這名孕婦的丈夫是一名警察,在執勤過程中被確診,一直在醫院治療,公公婆婆也不在她身邊。第二天,杜川又將其公公婆婆送到醫院照顧產婦。

如今,杜川的生活已經恢復平靜,經過那段特殊的日子,讓他倍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關於疫情期間發生的一切,杜川不是很願意再提起。雖然這段經歷無法抹去,但每次重新翻出來,都會給他帶來些許傷感。

汶川地震的倖存者

疫情期間做志願者

2008年汶川地震時,還是個孩子的王利,從綿竹的廢墟中逃了出來。

2020年,在武漢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時,作為一名滴滴司機,王利毫不猶豫地衝上前線,成為滴滴社區保障車隊的一員。疫情過後,志願和公益服務成為王利工作和生活的主題。

1月,因疫情封城的武漢,讓王利想到了2008年的那場天災。當時,未滿18歲的王利和母親在廢墟中行進,最終在志願者的幫助下,才安頓下來。

此次疫情突襲而至,王利也有過慌亂,有過害怕。但那都是暫時的,不久王利就瞞著媽媽,報名參加了滴滴社區保障車隊,成為一名志願者。在王利心中,「志願者」是個崇高的稱謂。當年在家鄉,正是因為志願者搭起的帳篷、帶來的食物和水,讓她恐懼的內心逐漸踏實。此時,作為一名志願者司機,王利就是想做一點事,讓武漢人心裡更「踏實」,更有安全感。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王利每天早出晚歸,工作11個小時以上,帶著患慢性病的老人去醫院做透析、化療、拿藥,幫社區運輸防護物資、幫居民團購生活物資……這些成了王利的日常生活。作息時間不規律,午餐難得正常吃一次,晚飯更不靠譜。為了節省防護服,她不敢喝水,實在渴得受不了,也只敢小小地抿上一口,每逢生理期更覺痛苦。但在朋友圈裡,王利從未抱怨,也從不叫苦。

她的事跡被人民日報、新聞聯播等媒體廣泛報導,並被授予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武漢抗疫巾幗英雄等榮譽。

目前,滴滴出行正在組建以女性為主題的志願服務隊伍——「木蘭女性聯盟」,王利也在積極參與,繼續為公益服務發力。

為居民接回早產兒

擔心感染遠望女兒

今年6月19日,武漢首個無償獻血應急保障車隊成立,近百位「滴滴熱血車隊」的愛心司機將成為無償獻血宣傳員,開著「無償獻血宣傳車」傳遞愛心。

車隊的發起者程科意,在疫情期間加入滴滴社區保障車隊,為社區居民送醫、送菜、送藥,裝卸物資。有著20年黨齡的程科意,是一名退役軍人,曾經在黃繼光所在部隊服役。98抗洪時,他也衝上了防汛前線。

「這幾年,我幹過運輸,也在深圳打過工。」疫情發生時,程科意全家都在武漢。1月24日得知滴滴組建保障車隊的消息後,程科意當天就向公司遞交了申請,第二天由武昌區分配到糧道街東龍社區擔任愛心車駕駛員。

當時,東龍社區一共有三臺車在保障社區居民的用車需求。程科意每天早上七時許起床,開車拉上社區的工作人員,開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八九時回家。談起每天的工作,他說:「在社區,我不僅僅是司機,還要做各種事情,只要是能做的我都去搭把手。」

程科意記得,2月18日,他接到社區居民龔先生的請求,希望他能幫忙去醫院接回剛出生的孩子。那天在醫院樓下,他等了1個多小時。終於,龔先生抱著裹滿棉被的嬰兒上了車。原來,龔先生的愛人幾天前已出院,孩子是早產兒,需要留在醫院多觀察幾天。「因為疫情哪裡都找不到車,多虧了志願車隊。」一路上,龔先生不停地道謝。

「當時看到這個孩子,我就想到我家七個月大的女兒。因為怕交叉傳染,我那時已經很久沒有抱過她了,只能遠遠地看幾眼。」程科意說。

除了在社區服務,程科意還會用空閒時間在平臺上搶單義務接送醫護人員上班,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武漢人,程科意想用行動來保護自己的家園。

讓家屬居家別出門

自己去醫院送用品

2020年的春節,閒不住的陳浩亮原計劃照常出車,突發的疫情打亂了這一計劃。大年初一,陳浩亮看到了滴滴公司在群裡發的通知:成立醫療保障車隊和社區保障車隊,招募司機加入。在武漢生活了30年的陳浩亮沒有絲毫猶豫,果斷加入了社區保障車隊。當時,陳浩亮的決定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陳浩亮被分到了武昌民主路社區,這個社區人口密集,成員複雜,感染的人也不少。在社區,他24小時待命,每天至少有15個小時處於工作狀態。

陳浩亮清晰地記得,最累的那一單持續了三個多小時。那天晚上7時許,天剛黑,陳浩亮就把車停在社區銀行旁邊待命。當時,社區主任給他打電話,說一位女家屬的丈夫確診新冠肺炎,在蔡甸區的同濟醫院院區隔離治療,醫生讓家屬送生活用品。家屬將生活用品裝了三個大蛇皮袋,把陳浩亮的車後備箱全部塞滿了。為了防止交叉感染,陳浩亮讓家屬待在家裡,由他自己一個人將這些東西送到醫院。

從民主路到蔡甸同濟醫院院區,距離不到30公裡,開車十幾分鐘就到了。把車停好後,陳浩亮肩上扛一個包,雙手各提一個袋子去醫院找病房。「這個醫院蠻大,還分好幾個區,我找了好長時間都沒找到。」陳浩亮說,當時天都黑了,外面也沒有什麼人,他問了幾個醫生和保安,都沒說清楚具體位置。最後,陳浩亮碰到一個監管發熱病區的醫生,才搞清楚準確路線,七彎八拐,終於找到隔離病房,將東西交給了醫生。此時,陳浩亮已經在醫院裡負重行走了一個半小時,因為防護服不透氣,他的秋衣秋褲全部汗溼了。下樓後,陳浩亮累得癱倒在一片草坪上,躺了五六分鐘。

當天晚上回到家時,已經深夜11時。洗完澡、吃完晚飯後,陳浩亮倒頭就睡。第二天早上6時,他又準時起床,到社區去接一名醫護人員上班。

兄妹通過重重關卡

返回武漢做志願者

「當時覺得很不安心,想回去做點什麼。」

回憶起武漢封城後,帶著妹妹從孝感一路「過關斬將」來到武漢,馮小波到現在還深有感觸。

1月23日封城前夕,馮小波和妹妹都在武漢正常跑單。因為妻子是孝感人,他和妹妹不約而同地接了客人一同去了孝感。馮小波到了孝感才發現,武漢封城後,各個通往武漢的路口都封閉了,兩人已經無法回漢。於是,馮小波兄妹只能到嶽父家暫住。當天晚上,馮小波在群裡看到了滴滴社區保障車隊的招募信息,但苦於無法回去,只得作罷。

不過,在家待了兩天後,馮小波和妹妹商量,決定回程試一試。高速封了走省道,省道封了走村道。在有人把守的路段,馮小波會耐心給他們解釋。就這樣,武漢到孝感不到100公裡的路程,兩人花了整整3天時間才抵達。最終,他們也順利加入了醫護保障車隊。

「上崗第一天,我就接到一名醫生。」馮小波回憶,那位醫生上車後說,因為公交、計程車都已經停運,他已經連續三天步行上下班,每天來回的路程超過30公裡,現在能叫到滴滴,實在是太幸運了。此時,馮小波才明白,自己回來的決定是正確的。

當然,這是一段難忘的日子。還有一次,馮小波載了一名護士,下車時,護士不小心將門卡落在車上了。他把門卡送回時,發現護士拿了幾包零食,堅持要送給他。拿著零食回到車裡,馮小波的心裡暖暖的。

收到護士的暖心餐

與愛女分開三個月

兩年前的一個選擇,讓全龔濤成為一名滴滴司機,疫情期間他便以「擺渡」的方式服務醫護人員。

全龔濤是湖北荊門人,他有一個8歲的女兒瞳瞳。曾經,全龔濤在老家做婚禮攝影。在女兒3歲時,他發現自己賺的錢已經養不起女兒了,於是就一個人跑到武漢打工。最開始,他在同濟醫學院門口當保安。他把每個月的周末都攢到一起過,這樣回去一次可以陪女兒四天。兩年前,全龔濤加入了滴滴快車的隊伍,他的工作時間更加自由了,兩周就能回一趟家。

全龔濤本來想在大年三十那天上午跑半天車,下午回家趕晚上的年夜飯。但是沒想到,臘月二十九,武漢封城了。封城的第二天,他就主動申請加入了武漢醫護保障車隊,負責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

由於路線是固定的,他經常能接到熟悉的醫生和護士。有一個小護士坐了幾次他的車,基本都是早上五六時去上班。有一次臨下車前,護士放了一個塑膠袋在後排,說你這麼早來接我,肯定沒吃飯。全龔濤剛想說話,小護士就關上車門走了。

全龔濤打開那個袋子,發現裡面有牛奶、水果,還有護士為自己做的煎餃。他剛出車時內心的一絲恐懼心理,隨著醫務人員的善意和理解逐漸煙消雲散。

白天忙著接送醫務人員,晚上回到居住的賓館,全龔濤最想念的依然是自己的女兒。「這次應該是我跟她分開最長的一段時間,大約有三個月了。」那些天,只要晚上收工早,全龔濤都會跟女兒視頻通話。

4月8日,武漢解封的那一天,全龔濤開了三個半小時的車,回到位於荊門柴湖鎮的家裡。抱起女兒時,他喜極而泣。

相關焦點

  • 武漢新生命誕生記:「不能說不」的志願者和互助的孕媽
    米樂出生前,受疫情影響,母親謝黎(化名)有1個多月的時間沒去做產檢,她害怕去醫院的路上交叉感染,但又擔心,不能定時產檢看不到寶寶的健康狀況。武漢「封城」後,這種焦慮和不安籠罩在和謝黎一樣的武漢臨產孕婦心頭。幸運的是,1月25日起,一群志願者組建的「武漢留守孕媽群」,為武漢留守孕媽提供幫助,有志願者自發組建愛心車隊,成為新生命的「擺渡人」。
  • 鋼都花園園林社區志願者王鴻:逆行返漢,上陣「夫妻檔」
    武漢市青山區這些熱血勇士的作為,也是全武漢,全湖北乃至全國防疫基層工作者的縮影,讓我們重溫了過去的100多天裡,那些刻骨銘心、震撼心靈的瞬間,向武漢社區一線的工作者和志願者致敬。
  • 14臺救護車24小時待命 記錄荊門一醫司機班的抗疫故事
    14個人,14臺救護車,24小時待命,他們堅守在駕駛室這狹小的陣地上;接送患者、轉運物資、運送設備,他們不知疲倦地奔跑在路上;新冠肺炎患者就在身後不到一米的地方,他們穩穩將每一名患者安全送達;無論白天還是深夜,一聲令下,他們第一時間出現在有需要的地方。
  • 武漢真愛婦產醫院築起母嬰安全防護牆 完成戰「疫」使命
    在武漢「封城」的第62天,終於迎來即將「解封」的消息。2020年3月25日,湖北除武漢市以外地區解除離漢離鄂通道。4月8日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湖北民眾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封城後最危難的一段時間,守望相助,維繫著城市的生命線。
  • 民警3小時徒步5公裡送孕婦就醫
    警務助理與群眾步行將孕婦送醫1月8日凌晨4時55分,黔南州福泉市公安局馬場坪派出所的電話驟然響起,轄區群眾羅某稱其姐姐要即將臨產,但路面凝凍,車輛無法行駛,無奈之下只好向派出所求助。門外寒風凜冽,地上布滿冰凝,氣溫零下1度,派出所隨時有警情處置,臨產群眾的求助事關重大,馬場坪派出所帶班領導立即指派兩名駐村警務助理火速前往羅某家中。
  • 李蘭娟稱返浙後將繼續關注武漢
    3月31日,武漢東湖高新區九通海源酒店,浙江省第五批返浙醫療隊即將榮歸故裡,臨上車前,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動情地說。她的衣服上,已經被醫療隊隊員、武漢市民和康復患者們貼滿了紅心和點讚標籤。從酒店大廳到門前登車的短短十來米,李蘭娟一步一停,步步牽掛。天容水色西湖好,浙恩在心若有天。
  • 杭州:110用12種語言接警 翻譯志願者24小時待命
    新華網杭州9月17日電(徐佳、方列)從9月17日開始,使用英語、日語、阿拉伯語、越南語、韓國語、俄語、緬甸語、西班牙語、法語、德語、泰國語等11種語言的境外人員在撥打杭州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時,將不再為語言無法溝通犯難。15名精通上述語種的翻譯志願者將24小時待命,為110報警服務臺提供翻譯服務。
  • 在人間| 一個在武漢救助孕婦的志願者自述
    在這個大志願者聯盟裡,有300多個在線醫生,組成了一個綜合各科在線治療的團隊;微信群裡有兩三百個做心理支持的社工和諮詢師,還有負責搜索信息、物資對接、協調管理的志願者團隊。我在23號加入,做心理支持。根據以往的救災經驗,我知道心理支持應該放在靠後階段,當前任務是緊急救援。我發現孕婦這個特殊群體急需幫助,就成立了專門救助孕婦的團隊。
  • 疫情期間返漢畫「百臉圖」記錄動人瞬間,他用別樣方式「說」謝謝
    楚天都市報記者張吉晴 通訊員周婧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大武漢恢復了往日的勃勃生機。位於東西湖區張家墩社區的碧桂園海昌天瀾小區設置了進出登記與測溫的關卡,通過關卡的居民踏上了上班、買菜的路上。馬超告訴記者,當他從電視上看到武漢疫情的消息時心急如焚,他很難過自己在武漢最艱難的時候幫不了忙,為了更好的了解社區動態,他每天都會通過手機聯繫社區副書記樂勝利,問問社區的工作人員好不好,「我知道那時社區工作者的壓力很大,希望通過溫暖的問候讓他們心理得到舒緩。」
  • 滯留武漢,他們選擇成為一名青年志願者
    突然襲來的疫情讓滯留武漢的她和「車都青年應急志願服務隊」結緣。陳蘭芳(左二)和「車都青年應急志願服務隊」的青年志願者們春節前夕回湖北老家探親,陳蘭芳因疫情滯留武漢。2月3日,看到團市委招募志願者的公告,閒不住的她說服了家人,毅然報名,想要為家鄉武漢做點貢獻。
  • 每經11點丨武漢:境外來漢返漢人員統一隔離14天,費用自理;香港將向...
    每經編輯:馬原1丨武漢:境外來漢返漢人員統一隔離14天 費用自理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第20號通告,3月17日零時起,對所有境外來漢(返漢)人員實施申報管理,統一接送至集中隔離點,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隔離人員費用自理。
  • 二十幾天連軸轉 24小時不關機
    從接診轄區內第一位武漢返蓉人員到籌建醫學留觀點,從每日清理防護用品、尋求醫療物資到倡議院內護士積極「請戰」帶頭報名參與一線駐點,她幾乎處於全天待命狀態,滿負荷工作。 白天,她要接聽居民群眾的諮詢電話,協調街道社區轉運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觸者,有時還要到各個社區為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對象進行體溫監測。
  • 浙醫二院給醫院志願者送襪子 這是為什麼?·都市快報
    提醒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方序 魯青 本報訊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華東醫藥、都市快報,早幾年前聯合成立了名叫「廣濟之舟」的志願者隊伍,這支志願者隊伍在杭城的醫療圈裡蠻有名。 前天,浙醫二院血管外科專門為這些可愛的志願者舉辦了義診活動,還每人送一雙襪子。
  • 貴定 孕婦臨產 交警醫護馳援送醫
    受到冷空氣的影響,貴定縣連日出現凝凍天氣,由於部分路段路面結冰溼滑,一名孕婦臨產,去往醫院十分困難,情急之下,家屬趕緊撥打了110求助。 12月17日中午13時26分,貴州省貴定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接到群眾求助,一戶村民家裡的孕婦即將生產需要送往醫院,而受到凝凍天氣的影響家裡人無法聯繫到車輛送到醫院,希望交警給予幫助
  • 24小時待命 30分鐘內到達
    小時待命 30分鐘內到達 溫江區築牢汛期電梯安全「防洪堤」
  • 作為黨員,他連續多日24小時在線待命
    姜畲鎮原新和村黨員戴培就是這樣做的,疫情防控以來,他連續多日24小時在線待命。 戴培任中共武漢九州龍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支部委員會書記,裝載機事業部、大客戶事業部總經理。在1月19日從武漢返湘時,因不太了解當時疫情,回家過年未採取隔離措施。但當疫情爆出後,他主動向村部報備,全家自願進行隔離,並每日向村部報告家人體溫等身體狀況信息。
  • 孕婦臨產羊水破裂 日照交警緊急救助10分鐘送醫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8日訊 1月7日上午9時許,日照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開發區大隊指揮中心接群眾求助,稱車內有一待產孕婦身體不適,且羊水已出現破裂,需緊急送醫。接警後,指揮中心立即調度轄區中隊與其取得聯繫,確認機動車牌照及行車路線,並予以幫助。
  • 24小時待命,青島8名公交司機連續6天接送隔離乘客
    自2月29日接到任務後,8人主動請纓,24小時待命,如今已是第6天。「請立即安排公交車,專門運送需要隔離的乘客。」2月29日下午2點半左右,交運溫馨巴士總經理助理、通達分公司經理郭寶平接到城陽交通主管部門的緊急通知,要求立即安排兩部公交車前往流亭國際機場,執行特殊運送任務。
  • 武漢醫生高鐵上兩度助人:赴京途中搶救癲癇患者 返漢路上再助發病...
    插圖/萬璇「昨天他在去北京開會的高鐵上救治癲癇患者,今天在返回武漢的高鐵上又義助不適孕婦。」12月27日,泰康同濟(武漢)醫院腫瘤科主任戈偉教授的愛心事跡在該院傳開,員工們忍不住嘖嘖稱讚。與此同時,其他乘客呼叫乘務人員,並通過列車廣播尋求抗癲癇藥物。約10分鐘左右,發病乘客終於清醒過來。因發病乘客無同行者,戈偉與乘務長一同通過電話,聯繫到了他的妻子。原來,該男子的妻子陪父親在北京看病,他此行準備赴京看望,未料途中突然發病。經協商,乘務員讓患者就近下車進一步處理。12月27日,戈偉在北京參加完會議後,乘坐G487次高鐵返漢。
  • 廣東老闆滯留武漢當志願者:已寫好了遺書
    一個多月來,他從北上批發砂糖桔而滯留武漢的客商,轉身變為忙碌在貨運站、醫院和社區之間的志願者,熟練地協調醫療和生活物資的配送。1986年出生的黃春明是廣東清遠人,滯留在武漢的最初幾天,黃春明每天都關注疫情新聞,希望能為武漢做點事情。「這些志願者每天忙到晚上十一二點,冒雨冒雪給醫院配送消毒液、口罩、防護服,我覺得他們挺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