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返漢畫「百臉圖」記錄動人瞬間,他用別樣方式「說」謝謝

2020-12-20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張吉晴 通訊員周婧雯

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大武漢恢復了往日的勃勃生機。位於東西湖區張家墩社區的碧桂園海昌天瀾小區設置了進出登記與測溫的關卡,通過關卡的居民踏上了上班、買菜的路上。

「現在的景象和兩個月之前完全不一樣。」馬超站在自家畫室二樓,通過落地玻璃窗看著馬路上的人來人往,心中感慨萬千。他腦海中的那一片「紅色」又重新浮現在了眼前,「疫情最吃緊的時候,路上一個普通的居民都沒有,從早到晚都是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和社區工作人員忙碌的身影。」作為一名美術老師,他覺得自己有責任用手中的畫筆記下這歷史的瞬間。

下定決心自駕回漢完成心願

今年1月份馬超帶著妻子和孩子回到了孝感的老家,「原本以為過完年就可以回來了,沒想到疫情來襲,我在武漢所生活的小區開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馬超告訴記者,當他從電視上看到武漢疫情的消息時心急如焚,他很難過自己在武漢最艱難的時候幫不了忙,為了更好的了解社區動態,他每天都會通過手機聯繫社區副書記樂勝利,問問社區的工作人員好不好,「我知道那時社區工作者的壓力很大,希望通過溫暖的問候讓他們心理得到舒緩。」

身上掛滿藥袋子的志願者、社區工作者護送病人前往方艙醫院、深夜小區門口一袋袋的物資抵達,通過社區群,馬超看到了小區內一線抗疫的一幅幅場景,這些場景從那時起就深深的刻在了他的腦中,「那時我就下定決心要將這些畫面永久的記錄下來」。3月23日,馬超帶著妻子自駕返回武漢,他囑咐妻子將自家的早餐店開了起來,為志願者和一線工作者提供早餐與熱水,自己則在畫室中開始構思抗疫一線寫生圖。

兩幅長圖再現一線「暖心」瞬間

怎樣的呈現模式才適合表達對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感謝?馬超腦海中令他動容的場景就如同用放映機滾動再現。「讓我感動的瞬間太多了,我決定用長圖的形式。」作為一名美術老師他知道長圖寫生費時費力,一旦下錯了筆,一整張圖就白費了,在經過10天的構思後,4月3日馬超正式開始下了第一筆,每天八小時,他雷打不動的在畫架前作畫,「每畫完一個場景,我自己都鬆了一口氣,有時候作畫忘我起來飯都不記得吃。」

5天之後,兩幅分別長2米的長圖製作完成。記者在馬超的畫室看到,第一幅長圖以一線工作者與志願者為原型,整張圖片以素描為主,而紅色的馬甲成為了畫中唯一的色彩。「小區一片馬甲紅。」馬超告訴記者,他那時坐在畫室的二樓看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與一線工作人員,紅色成為他們最鮮明的標記。「正是有了抗疫一線志願者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奉獻,社區的居民才有了保障,而這些背後的辛酸也很少被人所熟知。」馬超指著畫中安保人員蹲著吃飯的場景介紹道,他回到武漢的第二天去社區辦抵達手續,當辦好手續出門的時候,看到穿著紅馬甲的安保人員蹲在地上吃盒飯,「由於沒有戴口罩,看到有人來了,他們還不好意思的背過去吃,那一瞬間我的眼淚都要掉下來了,他們為了居民到處奔波,而吃飯卻這樣的將就。」

社區工作者被畫中的自己感動

除了兩幅2米的長圖,馬超還將創作的8張原圖速寫,總共24個場景,174張面孔入畫,「我希望儘可能的將所有的抗疫一線具有代表性的瞬間都記錄下來。」落日下醫護人員推著病床打出勝利的手勢;環衛人員清早背著消殺工具噴灑城市每一個角落;人民警察伸出手臂獻血,這被人所熟知的畫面都在馬超的畫中真實再現。

「我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在抗疫期間做的事情有多麼的偉大,但是看到馬超創作的畫,那時的不容易又擁上了心頭。」作為社區的副書記樂勝利從抗疫戰鬥一開始堅持工作到現在,每天忙到昏天黑地,再苦再累也沒掉一滴眼淚,但是看到長圖中自己的身影她流下了眼淚,「當我的同事們看到這兩幅長圖時,大家都抱著一起哭。」樂勝利指著畫中的場景說道,「這是為了能保證居民吃上十元愛心菜,我們自己跑到菜地裡去拉菜,那時天還蠻冷,凌晨五點就出發了,而前一天的晚上大家還為了分發物資忙到12點。」樂勝利告訴記者,她認得出馬超畫中的每一位志願者和工作人員,「我們打心底裡感謝馬超,正是因為有了他的畫,才讓我們能好好感謝那時堅持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每一個動人瞬間都是前行的力量,記者影像記錄武漢2020
    每一個動人瞬間都是前行的力量 時間流逝,而影像定格。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影像記錄了我們親身經歷過的非同尋常的瞬間,記錄了那些瞬間裡飽含的情感和力量。
  • 「藝術同樣是戰勝疫情的武器」——上虞美術教師陳利妹用畫筆記錄...
    連日來,一組名為戰「疫」的溫情手繪逐漸在微信圈中流傳開來,裡面記錄了疫情面前最美的上虞逆行者身影。對於作者浙大科教上虞博文小學美術教師陳利妹來說,在突如其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她選擇用手中的畫筆記錄身邊發生的點滴溫暖,通過手繪圖的方式傳遞正能量,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獻上自己的綿薄之力。
  • 3個月,20張圖,記錄白衣戰士「戰疫」溫暖瞬間
    回眸丨3個月,20張圖,記錄白衣戰士「戰疫」溫暖瞬間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  他們挺身而出  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  他們衝鋒在前  一個個迷彩身影奮戰在抗疫一線  一幀幀感人畫面定格在鏡頭之間  從除夕夜星夜出徵
  • 中國全景攝影師記錄疫情之下的「倫敦百天」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全景攝影師記錄疫情之下的「倫敦百天」中新社昆明6月19日電 題:中國全景攝影師記錄疫情之下的「倫敦百天」作者 劉麗慧倫敦當地時間6月18日16時30分左右,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已經在倫敦滯留133天的中國全景攝影師殷曉俊,終於在希思羅國際機場登上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的包機
  • 武漢·2020:每一個動人瞬間都是前行的力量
    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影像記錄了我們親身經歷過的非同尋常的瞬間,記錄了那些瞬間裡飽含的情感和力量。  相信很多人都記得,冬春之際,很多普通武漢市民在紙板上、床單上、陽臺上、窗戶上寫下樸素話語:「因為有你,武漢不怕」「感恩有你,武漢必勝」……居家隔離不能外出時,居民用這些話語與外界對話,短短一句「謝謝你們」,打動人心。
  • 漢畫「大禹治水圖」給今天的啟示
    漢畫像石「大禹治水圖」  從遠古流傳至今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當筆者參觀徐州漢畫像石館時,被這裡展示的「大禹治水圖」漢畫所震撼。  「大禹治水圖」原石出土於山東臨沂地區,為高浮雕加陰線刻畫像,以橫幅長卷式由右向左展開畫面。
  • 唐山灤州:疫情下的別樣「警色」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李俊傑 記者李玉傑)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灤州市公安局九百戶派出所全體民警、輔警全員在崗、挺身在前,築起阻擊疫情的第一道防線,守衛轄區人民生命安全,用警徽閃耀打造疫情下的別樣「警色」。
  • 他用5毛錢的原子筆畫出城市風景,放大5倍,網友:這是畫的嗎?
    #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他用5毛錢的原子筆畫出城市風景,放大5倍,網友:這是畫的嗎?他用5毛錢的原子筆畫畫,一幅畫耗時300小時,太美了| 百家故事城市自19世紀起便成為了人類的聚集地,是人類社會、生活、文化的展現平臺。
  • 江蘇省教育廳:做好疫情期間境外返蘇中小學生就學工作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9月7日,江蘇省教育廳下發《做好疫情期間境外返蘇中小學生就學工作的通知》,解決新冠疫情期間我省部分出國學習未成年人學業受阻問題,保障其繼續接受基礎教育的權益。通知如下: 充分認識做好疫情期間境外返蘇中小學生就學工作的重要性本通知中「境外返蘇中小學生」指已在國外及港澳臺地區中小學校學習、且具有中國國籍的未成年人,因疫情影響返蘇後無法赴其境外就讀學校繼續完成學業,需轉至省內學校學習的中小學生。
  • 他用塵埃作畫,記錄一座博物館的誕生
    他用塵埃作畫,記錄一座博物館的誕生時代的「創造性記錄者」郎水龍郞水龍工作照。在浙大藝博館五年建設期(2013年-2018年)內,郞水龍用他獨有的方式,在工地現場,陸續創作了一百餘件以塵埃為主創材料的作品。他說,無法確認在他之前,是否有人用這樣的方式創作。2019年12月底,這批作品在已開館約半年的浙大藝博館內展出。展覽持續到今年2月底。
  • 「這些溫暖瞬間很濰坊」謝謝你 溫暖2020(上篇)
    迎風奔跑,向陽而生謝謝你溫暖2020,照亮2021「這些溫暖瞬間很濰坊」作為新年特別欄目,將為大家回顧2020年發生在濰坊無償獻血圈的感動瞬間。「這些溫暖瞬間很濰坊」之熱血英雄篇 老黨員戰立華是「濰坊好人」,也是一位光榮的無償獻血者,至今已累計獻全血24次,血小板12次。2月15日正值疫情期間,他早上5點就從高密出發,冒雪來到血站獻血,只為幫助臨床用血患者。11月7日,戰立華在60周歲生日前一天來到血站參加最後一次獻血,為他的無償獻血生涯畫上了圓滿句號。
  • 鋼都花園園林社區志願者王鴻:逆行返漢,上陣「夫妻檔」
    4月10日和12日,楚天都市報推出《青山依舊在》策劃報導,聚焦武漢市青山區的12名社區工作者和11名志願者,一個個真實鮮活的片段,一次次咬緊牙關的堅持,一段段樸實懇切的話語,一張張熱情洋溢的笑臉,記錄了老工業區基層抗疫的群英譜。
  • 感恩路上 我想對你說句 謝謝
    小聽在整理稿件時,被她們一個個美麗動人的瞬間所感動,她們辛勤耕耘,桃李芬芳,甘做春雨,無私奉獻。在這裡,小聽特別想對老師們說一句,「謝謝您!」陳理諾,從1995年工作至今在靖西市龍邦鎮中心小學工作,期間她還幫助過許多像小丁一樣的特殊患兒,她帶著對孩子的愛和對教育的執著,一直紮根鄉村,為鄉村教育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 徵集令 | 雲端分享·我的返家鄉實踐故事
    從一月到七月,離校半年有餘;你是否在這漫長的假期裡收穫了別樣的成長?對習總書記在五四青年節的諄諄寄語你是否展開了對青年責任與擔當的無限思考?線上社會實踐調研期間,特別是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災期間,開展社會實踐調研的所得所獲。1. 淬鍊思想篇章。
  • 以文載道,以畫明志,越秀區「同心抗疫」系列作品邀您來觀賞!
    ,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響應越秀區文聯的號召,主動投身抗疫主題文藝創作,聚焦各行各業防疫事跡,捕捉眾多感人瞬間,創作了眾多內容鮮活、形式多樣的文藝作品。本次展出的100多件美術、書法、攝影作品是從越秀區組織的「文藝志願抗擊疫情」活動期間收到的一千多件作品中精挑細選出來
  • 寫作文畫海報 昆明師生凝聚抗疫正能量
    掌上春城訊一場來勢洶洶的疫情,關係著每一個中國人,牽動著各行各業人們的心。昆明的師生們也拿起手中的筆,用作文的形式記錄這個特殊時期自己的所見所感,手繪一幅幅畫作向一線人員表達敬意。
  • 湖北寶島文化交流之旅圓滿結束 阮成發昨率我市參訪團返漢
    湖北寶島文化交流之旅圓滿結束   阮成發昨率我市參訪團返漢  本報臺北訊(特派記者李曉萌 通訊員任健)「荊楚風·兩岸情——2013湖北寶島文化交流之旅」昨日圓滿結束,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阮成發率我市參訪團一行返漢。
  • 記錄疫情期間英國中學的功課
    意思是寫詩時會用到的各種文學修辭手法,像隱喻、排比、對照、押韻、諷刺、擬人等等,將這些記錄在你的小書上。另外,要研究和探索不同類型的詩歌。比如藏頭詩、民謠、戲劇獨白、俳句、十四行詩等。並記錄詩歌的標題和詩人的名字。然後,要創作一本你最喜歡的詩集。從以下至少4個主題中(季節、聖誕節、戰爭、自然/動物、幽默、愛)各找到一首詩。
  • 葛新勝:記錄海拔4868米的別樣青春
    葛新勝:記錄海拔4868米的別樣青春 央視網消息:武警青海總隊執勤支隊某中隊,駐地海拔4868米,是武警部隊駐守海拔最高的中隊。自組建以來,先後救援群眾1000餘次,守護12萬餘趟列車平安通行。
  • 江蘇省教育廳要求做好疫情期間境外返蘇中小學生就學工作
    現代快報訊(記者 舒越)9月7日,現代快報記者獲悉,為解決新冠疫情期間江蘇省部分出國學習未成年人學業受阻問題,保障其繼續接受基礎教育的權益,江蘇省教育廳發布《做好疫情期間境外返蘇中小學生就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要求積極穩妥地安排和接納好境外返蘇中小學生的入學與學習生活,努力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