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方武士刀鑑賞,關注本公眾號❀
來自:
《名刀的條件》第二篇,本文是由日語翻譯過來,這裡是文章第二部分。
(翻譯由ID:西門大慶 完成)本公眾號授權轉發,如有需要,請聯繫原作者。
72振名刀
第40振
【一期一振吉光】
吉光在江戶時代是與正宗、鄉義弘並稱的三作之一,極受推崇,不過其作品基本都是短刀,太刀比較稀少。此作原為二尺八寸三分(約85cm)的大型太刀,自室町時代以來,一期一振就享有吉光最高傑作之名,成為越前(福井縣)朝倉家的重寶。不過,該家家道沒落後此刀轉至中國地方的毛利家,天正18年(1590)9月18日豐臣秀吉來到毛利邸時由毛利輝元獻給秀吉。
在本阿彌光德撰寫的《光德刀繪圖》中記道:「文祿3年(1594)6月14日,本阿彌光德(花押)安芸宰相樣」,在證書的毛利本中描繪著太刀的樣圖,而臨摹此本的「元和元極月11日」的證書的埋忠壽齋本則在現在的額銘圖上加上了「ヤ」字。
「ヤ」為元和元年(1615)大坂城落城之時燒毀的的豐臣家之刀劍。考慮到這點,將原來二尺八寸有餘的有銘太刀磨上至現在的二尺二寸七分(約69cm)並刻上額銘的應是豐臣秀吉,元和元年被燒毀的古名刀經德川家聘請的刀工越前康繼進行了再刃的工序。不久,此刀轉至尾張德川家,文久3年(1863)正月,權大納言德川茂德第一次上洛之時將其獻給了孝明天皇。
吉光是鎌倉時代京粟田口派的刀工,通稱藤四郎,在《享保名物帳》中則採用了平野藤四郎和信濃藤四郎這樣的稱呼。其人以製作短刀而聞名,現存的太刀作品則很稀少。
鎬造,庵棟,反高,身幅之先、元皆廣,中鋒為豬首。刀莖大磨上,慄尻,鑢目切,目釘孔一處。指裡目釘孔下有大字之額銘「吉光」二字。地肌為小板目肌,地沸,裡物打飛燒。刃文為中直刃調,小沸,砂流,小亂互目交,足入。帽子刃表為小丸,裡為大丸。雕物表裡棒樋,表為搔通,裡為搔流。
刃長69.1cm,反2.6cm。
皇室御物 太刀
PS1:
一期一振又名一期一腰藤四郎,振是日本刀的計數單位,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一期一把」,這個名字為戰國時期武將和歌人細川藤孝所取,意思是一生只作這一把(太刀),不過也有一期一振這個名字在室町時代就有的說法。
PS2:
越前康繼,新刀期名工,德川家康御用刀工,可以說是日本刀赫赫有名的刀工之一。除了御用葵紋和南蠻鐵使用特點外,此刀工最大成就(主要是1-3代)就是修復了許多被大火燒身的名刀,諸如——正宗的若江正宗,貞宗的獅子貞宗、切刃貞宗、三條宗近的海老名小鍛治,粟田口吉光的一期一振、骨喰藤四郎、親子藤四郎、鯰尾藤四郎,可以說如今得以在博物館一見這些名刀身姿,康繼功不可沒。
PS3:
在下從網路搜索到「藤四郎吉光」的一篇專題文章,大家有興趣查看的,點擊下方原文閱讀就可以查看。
PS4:
下面是從不怎麼靠譜的渠道找到了兩把疑似一期一振吉光的圖片,大家看看就好。
【 武士刀鑑賞】
建立三周年,基友已達4500人
累計信息推送140餘刊
| 和風精品 裝逼必備 |
我們立志入駐騰訊新聞、鳳凰新聞、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悅讀、ZAKER、鮮果閱讀等客戶端
『 圈子 』
只談風月,不談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