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振名刀 】一文字長卷

2021-02-18 武士刀鑑賞

❀點擊標題下方武士刀鑑賞,關注本公眾號❀


| 微信第一武士賞析平臺 |

來自:

《名刀的條件》第二篇,本文是由日語翻譯過來,這裡是文章第二部分。

(翻譯由ID:西門大慶 完成)本公眾號授權轉發,如有需要,請聯繫原作者。

72振名刀

【一文字長卷】

來到上杉神社一定會見到的就是這柄「長卷」。誒?什麼?你說「長卷」是什麼?恩,長卷就是一種類似於薙刀的東西,刀身比普通的薙刀要長,但柄更短,且有刀鍔(有時會有人將薙刀和長卷弄混,需要注意)。

上杉神社

供奉在上杉神社裡的長卷雖然無銘,但經鑑定後被認為是備前一文字則包的作品。順便說一句這裡的資料指的是供奉在上杉神社的三柄長卷中最大的一件備前片山一文字之作。

示意圖,柄比一般長卷更長,但是帶有刀鐔,應該算長卷吧。

上杉家將長卷稱為「掃馬腿」,這是因為其用法就如同其稱呼那樣吧(長卷為對騎馬對象使用的武器)。

刃長118.2cm,鍔為鐵之菊透,鐵鐔,柄為山金

重要文化財產


【 武士刀鑑賞】

建立三周年,基友已達4300人

累計信息推送140餘刊

| 和風精品 裝逼必備 |

我們立志入駐騰訊新聞、鳳凰新聞、今日頭條、搜狐新聞、網易新聞、新浪悅讀、ZAKER、鮮果閱讀等客戶端

『 圈子 』

只談風月,不談國事

1.加入武士刀鑑賞的family?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本公眾號

相關焦點

  • 【72振名刀】日光一文字
    《名刀的條件》第二篇,本文是由日語翻譯過來,這裡是文章第二部分。72振名刀【日光一文字】據舊福岡藩主黑田家家傳之《黑田家御重寶典故》及《名物三作》的記載,此太刀原為日光二荒山神社(栃木縣日光市)之物,後為北條早雲收入,代代為北條氏之家寶。
  • 【72振名刀】五虎退吉光
    | 微信第一武士賞析平臺 |來自:《名刀的條件》第二篇,本文是由日語翻譯過來,這裡是文章第二部分。72振名刀【五虎退吉光】此為上杉謙信於永祿二年上洛參拜之時從正親町天皇處拜領之短刀。據說此刀原本的所有者是足利義滿的家臣,他是經常乘坐遣明船前往中國的御使。這位御使在中國的荒野之處遇到了老虎,而且有五隻,這可是不得了的危機啊。他一邊大叫:「啊!我可不是為了遇到這種事來到這種地方來的啊!」,一邊將吉光從腰間拔出,閉著眼睛亂揮。老虎以鄙視的眼光看著那個人,冷靜地想「瘋子在玩刀麼。。。回去吧回去吧」,於是便離開了。
  • 【72振名刀 】鎬藤四郎
    | 微信第一武士賞析平臺 |來自:《名刀的條件》第二篇,本文是由日語翻譯過來,這裡是文章第二部分。72振名刀第24振【鎬藤四郎】此為被譽為「天下三作」之一的粟田口藤四郎吉光所作的短刀。普通的短刀通常為平造,而這柄短刀卻是鎬造的菖蒲型,因而得其名。
  • 【72振名刀】妙法村正
    72振名刀第38振【妙法村正】註:在現存的妖刀中,以「妙法村正」最為有名。這把刀是在永正十年(1513)鍛造的刀,應該是第三代村正的作品。此刀雕有「妙法蓮華經」之題目,因而得其名。村正在江戶時代以妖刀而聞名。其作祟之處乃是在德川家身上出現了好幾例不吉之事。家康祖父清康被村正之刀斬殺,父親廣忠亦為村正所重傷,家康自己也曾不小心被村正之槍傷了手,而對家康來說打擊最大的便是其最愛的長子岡崎三郎信康由於受到信長的懷疑而被命切腹,當時擔任介錯的是家康的家臣天方山城守。
  • 【72振名刀】燭臺斬光忠
    72振名刀第23振【燭臺斬光忠】有關這柄光忠的逸話也是相當有意思的,因為在這個故事裡,那些高高在上的戰國武將們居然就如同調皮蛋一般。秀吉拔出一柄「朱絲柄」「銀拵」的刀給他看(就是我們講的這柄刀),並對他說:「這柄光忠是信長公所收集的25腰中的一柄,可謂名刀,怎樣?想要麼?」。政宗回道:「感激不盡!我就收下了!」,一邊說著,一邊帶著刀逃走了(真的假的?)。次日,秀吉到歸伊達藩管理的工事區去視察,看到政宗正帶著那柄光忠。秀吉大叫:「那個混蛋!居然敢拿我的刀!快抓住他!!」(那麼一開始就別給他嘛)。
  • 【72振名刀】山鳥毛
    72振名刀第34振【山鳥毛】一文字派(山鳥毛為福岡一文字派)之太刀。雖說都是一文字派,但實際從時代上來看從鎌倉初期刀南北朝時期有著將近200年的跨度,在此期間出現了福岡一文字派、吉岡一文字派、片山一文字派、巖戶一文字派等各大派別,其中在鎌倉時代中期是一文字派最為鼎盛的時期,出現了眾多名刀之作。
  • 【72振名刀】一期一振吉光
    72振名刀第40振【一期一振吉光】吉光在江戶時代是與正宗、鄉義弘並稱的三作之一,極受推崇,不過其作品基本都是短刀,太刀比較稀少。此作原為二尺八寸三分(約85cm)的大型太刀,自室町時代以來,一期一振就享有吉光最高傑作之名,成為越前(福井縣)朝倉家的重寶。不過,該家家道沒落後此刀轉至中國地方的毛利家,天正18年(1590)9月18日豐臣秀吉來到毛利邸時由毛利輝元獻給秀吉。
  • 72振名刀【鬼丸國綱】
    72振名刀【鬼丸國綱】鬼丸國綱乃天下五劍之一,其號鬼丸之由來於《太平記》上有所記載。概略如下:這是把由鍛冶匠齋戒三年打造的名刀。一天夜裡時政夢到一柄太刀變成老人的形象出現在他面前,「我的身體太髒了,無法救你。讓乾淨的人來清潔我的身體吧。」說完後又變回原來的太刀形狀。時政對這個夢十分相信,於是第二天馬上清理太刀。時政在屋裡生了一盆火碳,這時他發現在火盆上有個鬼的影子,這和每夜在他夢中出現的鬼十分相似……這時守護在時政身邊的太刀向火盆倒下,切下了小鬼的頭。這以後,時政的病情逐漸好轉並痊癒了。
  • 【72振名刀】禰禰切丸
    | 微信第一武士賞析平臺 |來自:《名刀的條件》第二篇,本文是由日語翻譯過來,這裡是文章第二部分。72振名刀【禰禰切丸】稱號的由來是,很久以前,在日光的鳴蟲山中有一隻叫作「禰禰」的怪蟲(巨大妖蟲),人們深受其害而毫無辦法。有一天,這隻怪蟲又出現了,並「禰—禰」地發出讓人恐怖的叫聲。就在此時,從二荒山神社的前殿中飛出了這柄太刀,來回追趕著禰禰蟲。
  • 72振名刀 【童子切安綱】
    來自:《名刀的條件》第二篇,本文是由日語翻譯過來,這裡是文章第二部分。(翻譯由ID:西門大慶 完成)72振名刀【童子切安綱】童子切安綱被記載於江戶時代的鑑定書《享保名物帳》。其號之由來,是來自於源賴光斬丹波國(京都府)大江山之酒吞童子的這個傳說。
  • 【72振名刀】會津正宗
    ❀點擊標題下方武士刀鑑賞,關注本公眾號❀來自:《名刀的條件72振名刀第42振【會津正宗】相州正宗被稱為五郎入道,據傳為行光之子或是養子,師從新藤五國光,不久之後便成為了開創強調地刃沸之美風格的相州傳的名刀工的代名詞。
  • 【72振名刀】鶴丸國永
    72振名刀第22振【鶴丸國永】據《古今銘盡》之記載,鶴丸的製作者國永乃是宗近的門人在國之次男、兼永之弟,其時代應是長曆時期(1037~1040)前後,但在刀劍書《能阿彌本銘盡》中有「鶴丸國永這個「鶴丸國永」的銘字比較有特色,「國」字的口字旁的中間的內容看上去就像是個「X」。
  • 【72振名刀】竹俁兼光
    72振名刀【竹俁兼光】刀銘為「備前長船兼光」。這柄長二尺八寸的太刀有著相當有趣的故事。原本此竹俁兼光並非為上杉家所有,而是家臣竹俁三河守朝綱之物,再之前則是居住在同一國的老津的百姓之所有物。這是多麼厲害的一柄刀啊!」。又有一天,他把收穫的小豆帶到街上去賣。由於裝得太滿,小豆從袋子裡漏了出來,也不知是怎的,灑落在刀附近的豆子都被一切為二。這個百姓又激動了,「真是吹毫斷髮啊!」,便滿街去宣揚,結果前面提到的那位竹俁三河守朝綱聽聞了此事,將這柄刀收為己物。很好,那麼到了穴水之戰的時候,三河守就是持著這柄太刀奮戰,立下了武勳。
  • 【72振名刀】粟田口國綱之大太刀
    | 微信第一武士賞析平臺 |來自:《名刀的條件》第二篇,本文是由日語翻譯過來,這裡是文章第二部分。沒有找到粟田口國綱的大太刀,將就鬼丸國綱看看吧。而據更古老的資料(山內上杉家的資料)記載,此刀是最明寺入道時賴(北條時賴)命人打造太刀鬼丸(天下五劍之鬼丸國綱)時一起製作出來的。雖然其四尺八寸的巨大之大太刀姿確實是十分威武,但要說是天下五劍的兄弟還真是不太可信。
  • 72振名刀【大典太光世】
    72振名刀【大典太光世】此太刀為前田利家最愛之刀,乃是前田家三神器(大典太光世,小鍛冶宗近之刀,靜之薙刀)之一。,於是便在第三次的時候將此刀就這麼賜予了利家。不過,在前田家方面的記錄中則是「秀吉將大典太贈與德川家康,至二代將軍秀忠之時,因前田利長之女生病而將其借來,到了第三次的時候獲贈此刀」。名刀「大典太光世」,從開創室町幕府的足利尊氏之後,就稱為將軍家的傳家寶刀,但後來被獻給變成天下霸主的豐臣秀吉,再由秀吉賜給其部下前田利家。
  • 【名刀的條件】72振名刀
    (翻譯由ID:西門大慶 完成)名刀條件之後,還有72振名刀介紹,有部分是以前【武士刀鑑賞】長期以來,在刀劍研磨的問題上,究竟何為名刀的條件是必須要考慮的一點。於是便再來重新考慮下名刀的定義及其幾個條件。
  • 【72振名刀】壓切 壓切長谷部
    72振名刀第36振【壓切】據舊福岡藩主黑田家家傳之《黑田家御重寶典故》記載,織田信長曾用此刀殺死了一個叫作觀內的司茶者,當時觀內逃到了廚房的臺下藏了起來,結果被連人帶臺斬了下去,刀鋒一直陷入刀了臺下呈壓切狀。
  • 西藏布達拉宮收藏「世界最長藏文書法長卷」
    西藏布達拉宮收藏「世界最長藏文書法長卷」 2014-12-24 19:05:39   格芒·江白繼續解釋道:「這裡的每一種字體都很有講究,最久遠的有三千多年前的象雄古文字,最近的也有一些近年來我自己創新的字體。」   46歲的格芒·江白自13歲起學習、研究藏文書法,33年間他走遍各地藏區以及印度、尼泊爾等地,探尋藏文字的起源與發展。
  • 一手拿瓦刀一手寫詩詞 創作百米詩歌長卷祝福祖國
    9月28日下午,經過數月準備,六旬農民詩人韓文光創作的百米詩歌長卷在西城汽車西站外的廣場上進行了首次展出。國慶假期期間,又在黃河文化館大廳進行了展覽,吸引了眾多市民圍觀欣賞。「厲害了!」「寫得不錯!」市民一邊饒有興趣地品讀著詩歌,一邊發出稱讚聲。
  • 日本刀有幾種,小編告訴你!
    從戰國結束後的安土桃山時代開始,打刀與脅差的配裝的「大小一腰」模式逐漸流行開來,脅差也成為武士階層日常佩帶的武器這一。歷朝歷代的日本官方對脅差長度的規定也有不同,江戶之前有太刀二尺八寸脅差二尺五分的說法,到江戶時代便規定脅差的刃長為一尺以上到二尺以下。又將脅差的常見長度分為三檔:刃長在一尺八寸到九寸的大脅差;刃長一尺六寸到一尺七寸左右的中脅差;刃長一尺二寸到一尺五寸左右的小脅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