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內寶寶四大能力發育標準,若一個沒達標,孩子可能發育遲緩了

2020-09-05 上官媽育兒


執筆:張一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寶寶的生長發育都是有規律可循的,若1歲之內的寶寶這四點沒有達到標準,說明可能發育遲緩了,要引起注意。

本文圖片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案例

橙子家的寶寶已經快9個月大了,同齡的孩子此時都能自己爬著玩了,可自家娃卻壓根不會,還是需要家人抱在手上。這讓她非常擔心,寶寶是不是發育遲緩。

對此,專家解釋:

通常來說寶寶在8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獨立爬行了,要是超過8個月遲遲還不會爬行,要不就是因為平時爬少了,錯過了學習鍛鍊的最佳時間,要不就確實是發育遲緩了,有必要去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和建議。

其實,孩子的發育問題,可能是不少家長都會關心的,下面就由專家來向各位科普一下1歲內寶寶的發育標準,不妨參考看看你家孩子達標了沒——

0-1歲寶寶的4大發育標準

1、肢體能力發育

一般來說 ,寶寶在3個月時就會出現俯臥抬頭的姿勢了,4個月可以進行自主翻身,到了6個月大時可以自己坐穩,7-8個月時會用手和膝蓋爬行,9個月練習站立,10個月後可以獨自站立或扶站,到了1歲左右就能夠獨立行走了。

2、手指靈活度發育

寶寶的手指靈活度發育過程為:3個月能張開手,開始抓東西,6個月變得更有力量更靈活,能大把抓,7個月可以用手指捏取細小的東西,9個月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指尖捏拿細小的東西。

3、語言能力發育

  • 在0-3個月時寶寶只能發出a、o的單音;
  • 4-7個月可以發出如媽媽的疊音,但是可能吐詞不會那麼清晰;
  • 寶寶7個月之後可以將語言和外界的事物聯繫在一起,對語言和動作有了一定理解,比如知道揮手代表再見的意思。
  • 寶寶10個月左右會有自己的意識和需求,在這種前提下會自己叫爸爸或媽媽;
  • 等到1歲左右就會說簡單的話了,比如媽媽抱。

4、感知能力發育

一般寶寶在2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看到30釐米內的視野了,有時候媽媽餵奶寶寶就會盯著媽媽看,如果發現寶寶2個月了還是不能注視,說明是眼部發育或者大腦發育出了問題。

3個月後寶寶眼睛能夠跟隨著物體移動;

4個月後寶寶能夠對聲音做出反應,將頭部轉向聲源;

9個月後寶寶手眼協調能力突出,會用手去抓顏色鮮豔的事物;

1歲以後開始有時間和空間概念,可以區分簡單的圖形。

上述1歲內寶寶四個重要能力發育標準,若孩子一個沒過關,父母就需要警惕他是否存在發育遲緩的問題。

通常來說孩子在發育正常的情況下,都會遵循著這樣的發展規律,寶媽們也可以通過引導促進孩子早期發育。

如何引導孩子促進早期發育?

1、適時

想要促進孩子某一階段的能力發育,可以在該能力發育的前兩周開始引導孩子練習,如果過早,其基礎條件沒有打好,可能會損害寶寶健康。

比如孩子1歲左右的發育標準是可以獨立行走,那麼就在11個半月的時候開始引導寶寶學步,扶著寶寶慢慢走。

要是在9個月才開始學站的年紀就讓寶寶學步,其腿部肌肉力量還不足以支持站立行走,可能會導致寶寶O型腿。

2、適度

寶媽幫助引導寶寶肢體發育,不能超過寶寶適應的範圍,每天的量不能過多,建議每天堅持2個小時,寶寶累了就休息一下。

而且一定要照顧到寶寶的情緒,要是寶寶在開始訓練時就大哭,那就要暫停,以免產生抗拒的心理,影響發育。

3、 遵循個性化

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都不一樣,發育的情況也不一樣,幫助引導孩子發育,一定是要在確定寶寶之前的發育都完善的情況下,不能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要遵循寶寶個人的身心發育規律。

而且幫助寶寶發育要藉助他們喜歡的方式和喜歡的事物,以遊戲的形式慢慢引導。

寶媽們如果想要幫助寶寶練習前期的發育,可以把上面的發育標準當做參考,但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寶寶自身的發育情況來,以免拔苗助長。

相關焦點

  • 1歲內寶寶四大能力發育標準,若一個沒達標,孩子可能發育遲緩了
    ,若1歲之內的寶寶這四點沒有達到標準,說明可能發育遲緩了,要引起注意。 其實,孩子的發育問題,可能是不少家長都會關心的,下面就由專家來向各位科普一下1歲內寶寶的發育標準,不妨參考看看你家孩子達標了沒——
  • 寶寶「4種徵兆」或代表發育遲緩!符合1歲寶寶的發育標準
    1歲內寶寶生長發育較快,幾乎一天一個模樣。如果自家寶寶與同齡的孩子差距有點大,家長就應該引起警惕。今天,天天和大家聊一聊,出現4種特徵可能代表寶寶或代表發育遲緩。但是,如果寶寶到了2個月仍不會笑,家長要警惕,可能孩子存在生長發育遲緩,建議在給孩子做體檢時將此現象反饋給體檢醫生。第二個特徵:3個月寶寶還不會抬頭一般來說,在寶寶3個月時會自然翻身,趴著的時候也會抬頭到處看。
  • 寶寶發育遲緩怎麼辦 發育遲緩的症狀
    嬰兒發育遲緩怎麼辦,如何分辨一個孩子是否出現了發育延遲的情況。這是很多家長都擔心的問題。那麼今天就教大家如何分辨孩子是否發育遲緩,一起來了解一下有關孩子發育遲緩的症狀。發育遲緩的症狀第一:如果你有跟其他寶寶對比的話,一旦發現寶寶到了9個月時仍不能主動伸手去拿東西,同時在有大人攙扶時也不能用自己的雙腿支撐體重。
  • 兒童發育遲緩怎麼辦?4歲孩子發育遲緩的表現有這些
    其次,寶寶發育遲緩的原因還有一個非常的重要,那就是有可能在媽媽懷孕的時候,寶寶在子宮裡面發育不良有關。 1、可以觀察一下,看看孩子的身長、重量、頭圍是否低於同階段、同性別的人群,若有,則說明孩子的發育比較遲緩,所以導致孩子重量輕、生長遲緩、過於消瘦。
  • 寶寶體格發育的標準,哪些現象提示體格發育遲緩?
    出去逛公園總能聽見有些家長念叨:「誰誰家的寶寶,個子高身體壯實,自己家的寶寶卻比較瘦小;誰誰家的寶寶,一歲就學會走路,自己家的還不會......」言辭裡面飽含了擔憂,總感覺自己家的寶寶是不是發育有點遲緩?
  • 1歲寶寶發育良好的4個標準,未達到說明發育遲緩,寶媽要重視
    1歲寶寶發育良好的4個標準,未達到說明發育遲緩,寶媽要重視從懷孕開始,寶寶的發育是母親最關心的問題。當嬰兒沒有出生時,母親擔心他會營養不良,當他出生時,母親擔心他會發育緩慢。其實,大多數時候母親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因為每個孩子的體格特徵都不同,掌握技能的時間也不一樣,所以不要完全對著書本去看寶寶的發育情況。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大多數寶寶在一歲左右時發育良好的4個標準,未達到說明發育遲緩,寶媽要重視。第一、身高和體重標準。根據衛生部提供的資料,1歲男孩的正常身高範圍為68.6-85.0釐米,體重約7.21-14.00公斤,頭圍約42.6-50.5釐米。
  • 一歲內寶寶發育規律,若你家娃全達標,說明他身體棒大腦發育好
    為了他們的健康成長,孩子一歲前的發育規律媽媽不得不掌握。因為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孩子發育超前了,就會懷疑自家的孩子是否存在問題,事實上,只要寶寶在大致的發育範圍之內,都是正常的,並不需要特別擔心。下面就給大家羅列一份來自兒科專家關於一歲內寶寶牙齒發育、語言發育、運動等各方面規律的研究報告,若你家孩子全都達標了,說明他身體棒大腦發育好。
  • 1歲孩子發育標準是什麼?想要孩子發育好,餵養方式很重要
    ★1歲孩子的發育標準孩子的發育標準,除了身高和體重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指標也是需要重視的。孩子發育的是否健康,還要看綜合的指標。孩子長到1歲的時候,除了能爬、坐、站立之外,有的寶寶已經開始會走路。這個時候的孩子,如果能手腳並用的爬上幾層臺階,也能說明大運動方面發育得比較好。
  • 寶寶有這些表現,是發育遲緩還是發育緩慢?
    寶寶出生後,當爸媽的總希望娃可以按照自己的「預期標準」成長,一旦與自己的設想有差距,馬上就開始懷疑寶寶是不是生長發育遲緩了。但其實,很可能只是你想太多!發育遲緩和發育緩慢兩個詞十分相近,看上去就像一家人但其實,很好區分。
  • 一歲內寶寶精細動作發展暗示智力發育,你家達標沒?附上早教方法
    很多父母有了寶寶後,對寶寶的身高體重格外在意,不定時地量量長高了沒,長胖了沒。但要我說,新手爸媽更應該關注一歲內寶寶的動作發育,因為這是反映寶寶智力發育的重要標準。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動作發育是由大腦的神經系統帶動的,可以說動作發育是大腦發育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只是長高長胖但動作發育遲緩,說不定可能是大腦某方面功能發育不足。家長如果能及時發現並做出適當的改善方法,對寶寶的智力發育有深遠作用。寶寶的動作發育包括大運動和精細動作兩方面。其中精細動作發育是指寶寶帶動手或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群做運動。
  •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沒及時矯正,5歲了還有補救的可能嗎?
    所謂語言障礙,就是等到孩子進入語言學習期才能發現的問題。1歲之前的孩子不會說話,也沒有人強調寶貝是不是語言發育發生問題。但孩子到4歲前後仍然不會說話,或者出現詞彙量少、語言理解能力差、邏輯混亂等症狀,那無疑就是語言發育遲緩了。
  • 1歲內的寶寶,如果睡覺常出現三種反應,恭喜,大腦發育達標了
    倫敦大學的研究團隊,選擇了一萬多名7歲及以下的兒童,進行跟蹤調查,主題就是大腦發育與睡眠的聯繫。結果顯示,作息規律、睡眠質量佳的孩子,大腦發育得更好,尤其在3-6歲的孩子中,差別愈加突顯。02聰明寶寶睡覺時的三種反應:1歲內的寶寶,如果睡覺常出現以下三種反應,恭喜,這說明大腦發育達標了,寶媽們的照顧很妥當。
  • 寶寶發育是否達標?一歲內寶寶大運動發育表來了,家長快來對照下
    孩子健康發育成長可以說是眾多父母的願望了,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為孩子的發育是否達標所擔憂。尤其是一些新手父母,由於沒有經驗,生怕自家孩子哪裡沒有其他孩子發育的好,一看到同齡孩子比自家孩子技能多的時候,父母就開始害怕是不是發育落後了。
  • 寶寶語言發育有規律,0-4歲語言發育規律表,你家娃達標了沒?
    其實,寶寶的語言發育有自己的規律。今天蓓康僖小純就跟大家嘮嘮寶寶語言發育那些事兒。一.0-4歲寶寶語言發育規律表格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兒科學會發布的兒童發育軌跡標準,我們可以將寶寶的語言發育簡單地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 1歲寶寶發育合格「評估指標」,4項能力缺一不可,你家娃達標沒
    一些專家也給出了一周歲寶寶的生長評估指標,這些指標可以科學地幫助家長評估孩子成長還存在哪些問題,4向指標缺一不可,一起來看看你娃達標沒。如果您家孩子一歲了還不怎麼說話,也不用太著急,解決的辦法是:多與孩子溝通對話,給孩子一個良好的語言氛圍。如果到了一歲半還不會說話,請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系統檢查一下。
  • 0-3歲寶寶的運動發育規律來了,對照一下,你家達標沒?
    朋友曾跟我說過,她家寶寶曾因為手部運動不夠利索,被姥爺看出來後建議就醫,後來查出寶寶運動發育遲緩,走了兩年的康復路。好在發現得及時,康復後沒看出來和其他孩子有什麼差別。醫生告訴她,寶寶剛出生後家長就需要做到對孩子的發育規律心中有數,因為這樣才能知道自家寶寶是否發育良好。
  • 寶寶六個月若還不會這3個「動作」,可能是發育遲緩了,可別忽視了
    對於寶媽來說,新生兒只要能正常吃奶睡覺就可以了,好像對他的發育沒有什麼要求,實際上寶寶周歲前這一個時間段內是他發育的關鍵期,了解寶寶發育好壞很重要。隨著寶寶一天天長大,能做的動作也越來越多,這些動作其實就是發育是否遲緩的徵兆。
  • 1歲內的寶寶,如果睡覺常出現三種反應,恭喜,大腦發育達標了
    ,大腦發育得更好,尤其在3-6歲的孩子中,差別愈加突顯。經學者研究證實,良好的睡眠的確能促使孩子的大腦健康發育,有益於提高智力。而寶寶睡眠中的一些小動作,也能說明大腦和身體的發育狀態,父母平時可別忘了觀察。聰明寶寶睡覺時的三種反應:1歲內的寶寶,如果睡覺常出現以下三種反應,恭喜,這說明大腦發育達標了,寶媽們的照顧很妥當。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重視語言發育關鍵期
    一個2歲半的孩子,家長認為孩子可以聽從指令去關門或是丟垃圾就是都會都懂,但實際上這是遠遠不夠的,這是一個1歲孩子就可以完成的操作了,而作為2歲多的孩子,他應該能聽從包含先後順序、並列關係之類的複雜指令了。
  • 孩子若有這10種表現,有可能是智力發育遲緩!一定要及時幹預!
    1、哺乳困難 嬰兒時期較為多見。另外,還有一些新生寶寶疾病信號出現於生長形態上,例如先天愚型患兒就有眼距過寬、雙眼斜吊、塌鼻梁、舌頭常拖在嘴外邊、流口水等表現,即人們常說的「國際臉」。 4、學會咀嚼較晚 寶寶咀嚼能力差,吃固體食物時,容易發生吞咽障礙和嘔吐。主要表現為,當寶寶到了半歲,添加輔食後,咀嚼餵養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