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選擇讓孩子出人頭地做精英階層,還是幸福而平凡地生活?這就是夏山和伊頓的區別

2021-02-07 童書媽媽三川玲

這是童書媽媽的第466篇分享

童書出版媽媽三川玲為今日頭條籤約作者


提要:伊頓公學和夏山學校是英國最出名的兩所學校,各自在教育領域擁有重要地位。但是,他們卻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教育理想,以及兩種幾乎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可以任意入讀其中一所學校,你會選擇王公貴族皆是豪門的伊頓,還是釋放自由天性擁有人生幸福的夏山?


如今在中國,要討論教育,尤其是新教育、放養,釋放孩子天性、素質教育、快樂教育……這些話題,很難繞過一本書和一個同名的學校——夏山學校。


在夏山學校,上午上課,下午自由活動,即便上午上課,學生們也是想上課就上課,想不上課就不上課;在夏山學校,異性之間可以自由交往,學生們可以隨時談論性,沒有任何不可以說的話題;學校的一切管理靠學生自己召開的自治大會,雖然校規有180條之多,但全部都是孩子們自己制定下來的。

夏山的自治會議。


這個被主流教育視為另類的、激進的學校,已經有百年歷史。在這一百年中,因為《夏山學校》圖書的流行,先後出現了歐洲、美國、日本的孩子留學夏山的潮流,如今來自中國的孩子佔據了外國留學生的很大一部分。


夏山學校的存在,仿佛在試探教育的底限:由興趣和熱愛驅動的學習究竟能否支持一個人的整個人生,難道真的不需要吃吃苦,做些自己特別不情願的事情?


夏山學校的存在,也在探索自由和民主是否真正行得通,孩子們在絕對自由的情況下,會放任墮落,還是自律?


那麼夏山畢業生究竟是什麼樣子,他們離開夏山後,度過了怎麼樣的人生——夏山畢業生的教育經歷和人生經歷,為全人類追問這些終極問題的人提供了答案。



這是一部攝製於1997年的紀錄片《夏山學校的孩子們》(片長1小時),採訪了來自英國本土、日本、美國等地的夏山畢業生,他們在片中回憶了在夏山的時光,同時也談論了他們當下的人生。在這部真實到處處流露真誠的紀錄片中,你可以看見夏山人有一種沉靜安寧的氣質,當然你也能看到創始人尼爾說話的樣子。

這本出版於2011年的《夏山畢業生》採訪了15個不同時期的夏山學生,該書的出版者約翰·阿德勒在讀完全書並深入了解夏山學生後指出:夏山學校畢業生的人生都很成功。他們平和穩重、體貼周到,最重要的是,誠實。有學者在追蹤報告中指出,夏山校友具有寬容、真誠、合群、進取等人格特徵。

童書媽媽讀書會成員裴雪梅、黃芊、徐莉偉在分析了查閱了夏山畢業生相關資料後,歸納出:夏山人具有持續學習的信心和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積極工作的心態;夏山人尊重自己和他人差異,對異性的平等健康態度;夏山人具有創造力,他們從事的領域有公共演說、教育、音樂藝術、政治組織者、科學家、家具設計製作、經營酒店酒館、計算機、戲劇、IT等各方面,但偏重於創造力豐富的藝術創作領域。



著名的繪本《甘伯伯去遊河》的作者伯寧罕便是夏山畢業生。結合《夏山學校》《夏山畢業生》兩書一起來回味這個繪本,可以看出繪本流淌的自由的天性、寬容的精神和達到自律自知的過程。


和柏拉圖的理想國、託馬斯·莫爾的烏託邦和威廉·莫裡斯的烏有之鄉一樣,夏山學校是一個以小寓大的所在。不同之處在於,夏山學校真實存在,而且已經存在了近一個世紀。


而夏山學習的創始人尼爾先生則被列為深刻影響世界教育史的重要人物。


但是,我們也發現:夏山無巨人——畢業生中各種財務情況的人都有,但幾乎沒有誕生各個領域的領袖型人物。「能快樂地工作、積極地生活」 這是尼爾對成功的定義。


談及巨人和領袖,我們很容易將目光投向英國另一所聞名遐邇的學府——伊頓公學。


一直以來英國的皇室成員都把男孩子送到建校於1440年伊頓公學,伊頓還培養了十九名首相。伊頓公學學生的畢業後的成就都十分傑出,是英國皇室、政治界、經濟界精英的搖籃。著名的校友包括了雪萊、喬治·歐威爾、亨利·菲爾丁、伊恩·弗萊明、亨利·薩爾(後來成為伊頓校長)、凱恩斯、威靈頓公爵、和威廉王子等人。


這所學校傳統為只招收1480名13至18歲的男生,每名住校生一學年(三學期)的學費和住宿費大約是26,490英鎊。伊頓公學以其古老的傳統和特別的校服而聞名。


跟夏山任由學生自由發展相反,伊頓是非常崇尚優秀和傑出大。學生一入學就可以競爭英皇獎學金,其獲得者可免5年學費,全校有70名,每年級14名。每年入學的新生中,只有得到私立小學校長推薦的100人有資格參加競爭。


獲得英皇獎學金的男孩不僅增添一件瀟灑的披風,還有其他高人一等的待遇,例如搬出普通宿舍樓,住進學校中心庭院的「老校舍」,在專用餐廳就餐等。據說,那裡有些食譜沿用的是16世紀宮廷的烹調方式。


在五年的求學生涯,學生們要接受各種各樣的測試,他們必須特別努力和勤奮,才能夠保持在學校的地位,靠近伊頓的培養目標。



在伊頓的最後一年,從各種獲獎者中精選出20人為「明日之星」,名為「POP」,他們的馬甲可以是自己選擇的顏色。當年威廉王子就曾是「明日之星」,他的馬甲是一面英國國旗。


毋庸置疑,伊頓是某些家長夢寐以求想讓孩子上的學校。這樣的學校幾乎佔盡了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資源,並且能夠讓孩子將來的事業發展擁有最好的人脈,最牛的社交圈。尤其那些渴望讀書躍升到另一階層,或者憂心忡忡孩子跌出富貴階層的家長,伊頓公學實在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學生苦一點又算什麼?家長勒緊褲腰帶又算什麼?


但是,另外一個數據可能會讓你對伊頓公學有另外一重理解:在一戰中英國男子在沙場上戰死率約為11%,而從伊頓公學畢業的男子的戰死率則為20.6%。伊頓投入如此優越的資源,絕不是為了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是真正對國家對世界有擔當的偉人。


我們也看到,威廉王子和所有王室成員都要服兵役,承擔保家衛國的責任,那些大愛的慈善公益事業,王室成員也要去推動。甚至,當需要以身許國的時候,伊頓公學的畢業生是肯定要走到最前列的——這是這個學校賦予其的使命和責任。


而抱著出人頭地人脈圈的家長,能夠接受這些嗎?


其實,夏山也好,伊頓也好,並非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那樣「符號化」。


夏山,有自由,但也有規則;伊頓,是精英,但更多的是責任。當我們為我們的孩子選擇學校的時候,其實也是在為他們設定未來的人生目標。


我們不能只看到了伊頓的精英,以為孩子上了伊頓,就是進入到了一個貴族化的圈子,可以出人頭地、養尊處優了。殊不知,真正的精英,其身上的責任要遠遠大於表面的榮光。


我們想讓孩子成為伊頓畢業生,是要他們成為精英,這是非常美好的期望。但是,做為家長,我們也要有另一種心理準備,就是也要孩子以精英的姿態更多的付出。


當我們為孩子選擇教育形態的時候,更應該深刻理解每種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背後的人生設置。


也就是說,我們如果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伊頓的「真正的精英」、夏山的「自由地生活」。那麼,我們其實也選擇不到最適合的學校。



這是一個中國孩子、一個黑人孩子、一個倫敦本地平民孩子拿了獎學金在伊頓上學的記錄片,他們過得比在夏山苦太多了。那可真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片長54分鐘)


童書媽媽讀書會成員在演講中對比了夏山和伊頓。

裴雪梅 北京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工作經歷——曾任公立校小學教師,國企國內貿易專員,教育培訓機構諮詢顧問。6年前與先生創辦布爾成長思維運動館至今,推廣心智教育。兩個可愛男孩的媽媽。童書媽媽讀書會成員。


來做個選擇題吧






童書媽媽讀書會第一輯書目《孩子:挑戰》《教養的迷思》《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愛的教育》

童書媽媽讀書會第二輯書目《夏山學校》《全腦教養法》《羅恩老師的奇蹟教育》《孩子是如何學習的》,團購價購買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如果你喜歡本文,你還會喜歡這些


愛是全宇宙最偉大的能量《愛的教育》

九個故事:拼爹不是拼物質,而是拼精神

教育,是從一個人的心裡來,走到另一個人的心裡去

美國心理學家證明:家長對孩子的成長起不了多大作用

6分40秒讀懂最燒腦的《教養的迷思》

顛覆地解讀顛覆性著作:《教養的迷思》讀書會

46條螢光筆金句!來自兒童心理學奠基之作《孩子:挑戰》

如果可汗學院開設實體學校,你會讓孩子去嗎?

童書媽媽讀書會成立感言: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新生代家庭教育資源真誠分享

孩子最寶貴的是時間

所以真誠的選擇很重要



點擊閱讀原文連結可購買童書媽媽讀書會書目

相關焦點

  • 《夏山學校》|如何培養出健康、自由、富有創造力的孩子?
    在尼爾看來,治療和糾正,不過是老師把自己放在比學生更高的位置,用居高臨下的命令語氣去教他們如何做事,而這就是兒童教育問題的根源。尼爾決心要讓夏山學校的老師放棄權威的形象,回歸有血有肉的人,尼爾說:「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告訴一個孩子可以怎麼生活。一所理想的學校,就是藉由消除學生對於教師的恐懼,而消除學生對於未來生活的恐懼。」
  • 豪車奢飾品就是精英階層?你離精英階層差了什麼?
    如果說中國只有財富階層,還沒有真正的精英階層,一定會有人站出來反駁。現在告訴你,中國的少數精英正在從財富階層迅速脫離,並繼續鞏固著這一優勢,中國的精英階層已具備雛形,成為精英階層將成為越來越困難的事情,恐怕會有人不淡定了。
  • 教育是為人生做準備,真正的教育能讓孩子免於恐懼
    夏山學校的創始人A.S.尼爾在他90歲的時候撰寫的自傳《尼爾!尼爾!橘子皮!》一書,給了我們答案。這本書喚起我們重新思考當下人為何如此容易懼怕偏離和非正常,勇氣在我們的成長和教育經驗中是如何消耗磨滅的。而尼爾這位先鋒教育家傾其一生所做的就是建立一所學校,以自由和愛為第一前提,去守護普通人做一個真實之人、對未來生活不懼怕的勇氣。
  • 作為精英教育標杆的伊頓公學,到底是什麼樣子?
    今天,我們就來揭開伊頓公學的神秘面紗。2014年,BBC拍攝了一部紀錄片:《世界最著名學校》,記錄了三名由新基金會獎學金資助的平民階層的初一學生,在伊頓公學整整一學期的生活。這三名學生分別為:Fara、James和Theo。Fara是非洲裔,自他出生起,他的媽媽就想讓他去伊頓接受教育。
  • 不要再用愛的名義逼孩子,讓孩子平凡又幸福地生活著
    人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這無可厚非,但是這種「優秀」是孩子想要的還是家長想要的?而且這種所謂的「優秀」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請承認,你的孩子終將平凡在BBC紀錄片《人生七年》,記錄著14位不同生活背景下的孩子在56年間的成長曆程,第一次記錄的時候,孩子們才7歲,他們無一不有著華麗和閃亮的夢想:成為明星、鋼琴家、運動員……
  • 《夏山學校》:自由地成為自己
    雖然本人沒有孩子要培養,但其實在帶團隊的過程中,也對家長們的焦慮著急的心情有所共鳴。說真的,培養與發展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是個很重要很有成就感但又極度操心費力且不太容易做好的事。所以當翻到這本《夏山學校》時,我覺得或許會有點啟發。教育是什麼?
  • 英國伊頓公學是貴族子弟必然選擇 革新後又崛起
    你不必以為自己回到了中世紀。這就是高貴的伊頓公學,坐落在倫敦西部35公裡處的一所男子學校。擁有556年歷史的伊頓公學一直以來都是王公貴族子弟們的指定學校,英王儲查爾斯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威廉王子和哈裡王子,都畢業於這所學校。伊頓公學這個名字數百年來一直是特權的同義詞,是一個盛產英國精英的地方。
  • 28年追蹤13孩子,導演警告父母們:別期望太高,你的孩子終將平凡
    它跟英國BBC的《人生七年》不大一樣的是,BBC選取的是精英階層和底層階層的孩子,進行對比,而日本選擇的是中間,中產階級的普通家庭。就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最後一個故事一樣,兒子楊若傑拿到優異的成績,是為了讓母親有資格繼續住在高檔的小區,因此,母親才愛他,親切地稱他「神奇若傑」,而女兒成績直線下滑,在她眼裡就是個沒用的窩囊廢,應該進行生物銷毀。孩子的生命和快樂,難道比父母的顏面更加重要?這部電視有些科幻色彩,卻引起了關注的思考。
  • 28年追蹤13個孩子,導演提醒父母們:別期望太高,你的孩子終將平凡
    它跟英國BBC的《人生七年》不大一樣的是,BBC選取的是精英階層和底層階層的孩子,進行對比,而日本選擇的是中間,中產階級的普通家庭。 就像《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最後一個故事一樣,兒子楊若傑拿到優異的成績,是為了讓母親有資格繼續住在高檔的小區,因此,母親才愛他,親切地稱他「神奇若傑」,而女兒成績直線下滑,在她眼裡就是個沒用的窩囊廢,應該進行生物銷毀。
  • 很遺憾,你的孩子大概率就是個平凡人
    簡單來說,不管是在身高外表、運動能力還是學習成就等方面,父輩的水平越高,他們孩子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只會比平常人高一點,相較於父輩而言,還是相差甚遠。所以,兩個精英養出一個平凡的孩子,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 【伊頓教師】伊頓教師幸福周——最美伊頓教師評選(一)
    我是大地銳城愛丁堡班生活老師。不知不覺來伊頓工作已經有五個年頭了,但這卻是我來伊頓渡過的第六個教師節。要說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感人事件,我一件也沒想起來,因為我覺得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是伊頓每個老師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伊頓的每位老師都在執著地、傾注著我們的熱情,奉獻著我們的真情,這裡的每個人都懷揣著一份愛、一份責任 ,每天都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演繹著不平凡。
  • 【教育】女生,請進伊頓!
    伊頓暑期夏令營為中國學生開放,招收80名男生和80名女生,這是女生能進入這所傳統男校的唯一機會……2013年12月15日,廣州,伊頓鎮鎮長、伊頓公學行政長官菲利浦正在宣講伊頓公學的前世今生和它的教育體系。臺下是中國平安私人銀行的數十位客戶,有的隻身聽,有的和孩子一起。平安私人銀行拿到了伊頓公學2014年夏令營全球160個名額中的50個。
  • 《夏山學校》——可以不上課的學校
    ,像伊頓公學這類貴族學校。這是真實的民主,每星期一次的大會比整星期的課程都有用。」夏山的自由可以說就是「放任」:P92「讓孩子依他們自然的興趣生活,在孩童時代,我們一定要容許孩子自私而自由地順著他自己幼稚的興趣發展。」作者堅信P25「一個沒有進步或進步很小的小孩,如果他不被摧殘或傷害,他終有成功的一天。」所以在夏山,孩子可以什麼都不學,什麼都不幹,或者幹那些成人認為毫無意義的事,但絕對不可以被傷害。
  • 《夏山學校》讀書筆記
    2、我和妻子創辦這所學校時,有一個基本的理念: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3、我相信生命的意義在於追求幸福,在於尋找興趣。4、我們的教育中有多少真的有價值,真能讓孩子表現他們自己?5、有誰會覺得,當我們教小湯姆怎樣玩他的玩具時,我們便剝奪了他生命中最大的快樂——發現的快樂和克服困難的快樂?我們讓孩子相信他們不行,必須依賴大人。
  • 出身社會底層高中險些輟學的他,是如何逆襲躋身精英中產階層的?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生活在貧困地帶,並且身邊充斥著酗酒、吸毒、家暴等行為,你覺得這個孩子的未來有多大的概率,可以逆襲成社會精英? 這個特別窮的地區就是萬斯一家所在的區域,聚集在這裡的有白人工人階級、黑人和拉美裔移民。 這裡的白人工人階級,雖然不算經濟最差的,但他們卻普遍認為所有的努力和選擇都毫無意義。因此,他們會仇視那些比自己過得好的人,認為就是那些過得好的人,導致了自己一事無成,同時也把這個當作自己不思進取、懶惰成性的藉口。
  • 平凡就是幸福之一天的生活
    還是與往常一樣的平凡幸福。但唯一不同的是這幾天是在賓館裡度過的。雖然賓館裡沒有家裡那麼溫馨啦,但是兒子老公都在身邊,也就沒什麼不適感了。在賓館度過的原因就是因老公白天去醫院陪做小手術後的公公。二是在市裡帶孩子玩幾天,等公公出了院我們就一起回鄉下老家,看望親戚們。一年了,一年回來一次不易,多玩一會兒,多呆一會。昨天我帶寶貝跟著老公去醫院看望了公公一整天。
  • 伊頓公學面試官:我們最喜歡這樣的boy
    除此之外,亨利六世的雕像依然在校園屹立,身著長袍的老師們在清晨時分騎著自行車繞過庭院……這一切並沒有使你感到伊頓和從前有什麼不同。其中之一便是很多家長爭相將孩子送往這裡的理由,那就是,伊頓將會不遺餘力地將孩子的潛能挖掘出來,如校長所言「不以追求卓越為恥(Unashamed in its pursuit of excellence)」。伊頓的目標是一如既往地培養精英,但同時又迎接新的精英階層,他們富有的同時又具有頭腦和雄心,而不僅限於英國傳統意義上的擁有族譜、伯爵頭銜以及田地的貴族們。
  • 走進夏山學校:幫助孩子找回真正的自己
    不同的年齡學費不同,所上的課和要求也有差異,不過在全校的民主大會上每個人所擁有的發言權和投票權卻是一樣的。這65個孩子裡有9個來自中國,不過年齡最小的也在10歲以上。我問了幾位老師,國際學生融入夏山是否有困難,他們都表示,很快他們便可以適應,即使是語言,有的花上一兩個星期就習慣了夏山的生活。
  • 原來你所謂的雞娃「精英路線」,從一開始就...
    難以打破的玻璃天花板依然橫亙在中產階級的頭頂,對於頂層的精英們而言,名校畢業的title不過是錦上添花,能夠對他們的成長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家庭本身的社會階層和財富地位。鮑裡斯和卡梅倫在進入牛津之前,不謀而同地選擇了gap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