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山學校》|如何培養出健康、自由、富有創造力的孩子?

2021-02-19 品卷一族

您收聽的內容是我們對知識的提煉與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書中內容,可以購買此書原版。與本書相關部分書籍的音頻連結在文章的尾部,如有興趣,敬請點擊收聽。

核心書摘

夏山學校是現代教育史上最著名的學校之一,是因材施教的典範,它充滿了無窮的活力,被譽為「最富人性化的快樂學校」。1960年《夏山學校》出版後,迅速在全球掀起持續不斷的「夏山熱潮」,各個國家、各種膚色的兒童紛紛前往夏山就讀。《夏山學校》僅在美國,10年就銷售超過200萬冊,並被600多所大學指定為教育必讀書。目前,《夏山學校》已經被翻譯成越來越多的語言,被越來越多的孩子、家長、專家奉為人類不可缺少的教育經典。

關於作者:

A.S.尼爾,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是夏山學校的創建人。尼爾認為:「讓學校適應學生,而不是讓學生適應學校。」於是他用了60年時間,在夏山學校實踐了這個突破傳統教育觀念的理想,並寫成了《夏山學校》這本書。 

學什麼:

1、夏山學校為什麼能如此成功?

2、夏山學校的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區別在哪裡?

一、夏山學校的教育理念

要想了解夏山學校的教育理念,得先從夏山學校的創始人尼爾講起。

尼爾生於19世紀蘇格蘭的一個傳統家庭。父親是一位紀律嚴明的鄉村校長,對自己的子女從來沒有任何的愛,他不懂得玩耍,也不主動去理解孩子的心思。尼爾小的時候學習成績一般,父親就認為他將來成不了大器。14歲他就被父親安排去打工,他做過秘書、布店學徒、實習教師等各種底層工作。不成功的成長經歷養成了尼爾敏感善思考的個性,也讓他對古板無趣的傳統教育十分痛恨。

尼爾在自傳中說:「家長式作風、對天性的壓制、佔支配地位的課程使得普羅大眾處於某種精神閹割的狀態,從而喪失了挑戰或反抗的勇氣。」尼爾經歷和目睹了傳統教育對孩子天性的壓抑,也知道教育領域急需一種新的教育理念來改變這一切,他決心給教育另尋出路。

當時英國的階層劃分非常嚴格,不同階級有著不同的教育形式,尼爾意識到,現行的教育體制對學生的束縛和壓抑是普遍存在的,不同階層之間的教育各有優劣但又無法兼容,必須用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來打破對教育的束縛。

尼爾發現,現行的教育都在引導學生成為政治精英、行業領袖、藝術家,但實際上,大多數的學生成不了這麼偉大的人,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去從事那些力所能及的渺小工作,然後盡己所能過幸福的日子呢?於是他開始更關心「普通人」的未來和人生,基於這個想法,尼爾和妻子在距離倫敦約有一百英裡的東薩佛郡的裡斯敦村創立了夏山學校。

學校建設之初碰到的現實問題就是招生難,沒有家長願意把孩子送進這樣一所名不見經傳、教育理念又離經叛道的學校。無奈的尼爾只能另闢蹊徑,招收那些被正統學校排斥的問題兒童。開始的時候,尼爾會跟這些「問題孩子」聊天談心,做些簡單的心理治療,但後來他發現,另外一群沒有和他聊過天的孩子也徹底改掉了以前的壞習慣,這讓尼爾領悟到:「有效的應對並非治療而是自由」。

在尼爾看來,治療和糾正,不過是老師把自己放在比學生更高的位置,用居高臨下的命令語氣去教他們如何做事,而這就是兒童教育問題的根源。

尼爾決心要讓夏山學校的老師放棄權威的形象,回歸有血有肉的人,尼爾說:「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告訴一個孩子可以怎麼生活。一所理想的學校,就是藉由消除學生對於教師的恐懼,而消除學生對於未來生活的恐懼。」

尼爾是那個年代少數將兒童心理學應用於學校教育的先行者。他了解童年與人格塑造的關係,更了解自由與愛對孩子的重要性,所以夏山學校的孩子在經歷一段時間的自我解放之後,都會獲得穩定的情緒和自律,學會如何建立正常的人際關係。

尼爾說:「書本是學校最不需要的東西,學習須讀的只是基本讀物,其餘需要的是工具、泥巴、運動、戲劇、圖書和自由」。在尼爾看來,「書本」和圖書是有本質區別的:書本是為了考試,為了升學,圖書則純粹是基於興趣愛好的讀物。夏山的圖書館包羅萬象,但所藏的書沒有一本是書本,也沒有一本是學生不喜歡的。

歸根結底,尼爾的自由教育,要喚醒的是人的自我覺醒和自主性,希望孩子們可以獨立思考,不被他人的生活方式所裹挾,順應自己的天賦和潛能。 

二、夏山學校的一周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烏託邦」式的校園是怎樣開啟學習生活的。

每個學期開始時,每位老師都會公布一張時間表,比如實驗課在周一,數學課、英語課在周二等等。雖然從來沒有老師會強制要求學生上課,但如果有學生一直不上課,他的同學可能會怪他拖慢了整個班級的進度。這個時候,大家要麼投票不讓他上這堂課,要麼私底下讓他回來上課。

每天早上八點一刻到九點是早飯時間,學生和教職員都會把自己的食物從廚房拿到餐廳,九點半開始上課。每天的課程上到下午一點就結束了,吃完午飯後,剩下的時光全部都是自由活動。每天下午四點是下午茶時間,讓孩子們補充能量,好應對五點開始的活動。這些活動包括:聽別人講故事,畫圖、剪紙、編籃子、做陶器之類的手工,木工室和鐵工室每晚也都是滿滿的。

每周一晚上,學校都會組織放映電影;周二則是校長的心理學小講堂時間,那些對心理學不感興趣的小孩子也有自己的讀書小組,大家聚在一起看童書;周三是同學們都很期待的舞蹈之夜,歌曲和舞蹈完全根據孩子們的興趣來選擇;周四繼續放電影,給那些周一有事沒來參加的同學一次看電影的機會;周五晚上要留給排演話劇這種特別的活動;周六晚上是最重要的「學校大會」之夜,全校師生聚集在一起商討對大家來說都很重要的議題,在場的所有人每人一票,哪怕是尼爾校長的票,也跟那些小屁孩的票沒什麼兩樣。周日的晚上是演戲之夜,對表演感興趣的孩子都會早早做好準備,編排好劇目,然後登臺表演。

這就是夏山學校一周的學習生活,有人會擔心沒有父母願意把孩子送到這樣的學校,其實夏山學校的確會有招生難的問題,但主要原因是夏山學校會對申請入學的學生和家長進行考核,如果家長和學校在教育孩子的觀念上無法取得共識,那麼即使這個家長再有錢,夏山學校都不會考慮錄取他的孩子。

尼爾認為,夏山學校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改造社會,而是給少數的孩子帶來幸福。他在自傳中寫道:「也許夏山最大的發現就是孩子生來就是真誠的。因為我們不去影響他們,才能發現他們的真實情況,所以不幹涉是我們管理孩子的唯一方式。」

在充分尊重孩子自主意願的基礎上,不過分幹涉他們的自由選擇,是尼爾堅信的教育真理,也體現了夏山學校的靈魂——愛與自由。

三、夏山學校與一般學校的區別

美國作家亨利·米勒曾經說:「西方世界沒有什麼教育家可以跟尼爾相提並論,他可謂孤絕,而夏山更像是穿透黑暗世界的一線希望。」

在夏山,學生們享有充分的自由,他們可以選擇上課,也可以選擇不去上課。但如果有孩子既不喜歡學習,也不喜歡活動,完全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怎麼辦?13歲的新生溫妮就遇到了這個問題,她討厭所有的科目,但在逍遙了一段時間後,溫妮感覺自己的生活特別無聊,她忍不住去問尼爾校長,自己應該怎麼辦。尼爾反問她想學什麼,溫妮自己也沒有答案。在夏山,老師從來不會替學生做決定,所以尼爾什麼都沒有告訴溫妮,就讓她回去了。幾個月後,溫妮再次找上門來,她告訴尼爾,她想考大學。

溫妮雖然仍然對這些科目不感興趣,但考大學的目標讓她很感興趣,因為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溫妮終於發現了自己的潛力。

夏山學校標榜的自由並不是完全沒有限制的,學校也有明確規定哪些事情不能幹,尼爾認為,只有當孩子能完全自由地管理他們的集體生活時,才有真正的自由。所以,在充分自由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夏山孩子,走出學校都舉止文明、富有教養,充滿自信與創造力。

尼爾和學校的其他老師都相當厭惡考試,但是所以夏山的老師們也會教孩子們入學考試的科目。只是夏山沒有正式的考試,而是以輕鬆談話的方式測驗學生,問題一點也不難,可以讓孩子自由地寫出答案。

因為夏山學校的教學方式是從遊戲中學習,所以孩子們學得都很認真。除了鼓勵大家從遊戲中學習,老師們還需要幫助學生們建立足夠的自信心。在尼爾看來,讓孩子獲得自信的辦法非常簡單,那就是消除權威,讓孩子做他自己,不要教訓他,不要勉強他上進,也不要逼他做任何事。

在夏山學校,老師和孩子同樣被尊重,同樣擁有自己的尊嚴。老師和孩子們的夥食相同,也同樣得遵守同一套團體的規則,在最重要的「學校大會」上,老師的投票權力也只是一人一票,提議有時也會被學生駁回。老師也沒有懲罰學生的權利,一個犯了錯誤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處理,要交給「學校大會」投票表決。在這樣平等的氛圍下,沒有任何犯錯的孩子會對集體的決定有反抗或怨恨的情緒,被罰者的態度往往非常順從。

四、夏山學校帶給我們的啟示

夏山學校的獨特性在於,它在根深蒂固的教學傳統中,硬生生地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彰顯了教育的另一種可能,成為英國教育史上的偉大創舉。

其實教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談「愛的教育」的,也不止尼爾一個人,但是,有時候恰恰是「愛」妨礙了真正的教育和孩子的健康成長。

相較於「愛」孩子,尼爾選擇的是「相信」孩子,他堅信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而不是邪惡的。這個理念是夏山學校一切教學思想的出發點。

很多老師和家長,一開始就對兒童抱有「有罪推理」的偏見:覺得孩子們有許多「不良習氣」需要克服,有許多「缺點」需要改正,有許多「不好」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意識需要「糾正」和「引導」……於是,束縛、批評甚至是懲罰都在「愛」的名義下侵犯著孩子的心靈。教育,也由此走向了反方向。

夏山所做的努力,就是讓愛成為尊重和信任,讓教育回到本來的面目。尼爾認為教育的愛,應該體現為尊重孩子的天性,這種尊重同時也是一種信任。

英國教育部在1949年的一份調查報告中給予了夏山學校極高的評價。報告中寫道:「夏山教育並不與世俗的成功背道而馳,畢業生中有出色的士兵、幼兒園教師、空姐、芭蕾舞明星等,除此之外,他們曾經從以下這些大學畢業:劍橋大學、倫敦大學、曼徹斯特大學……」

為什麼放任孩子,孩子反而會越來越優秀?這就是夏山教育的精髓,學校放任學生們不上課,但學生並不放任自己,他們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夏山想要培養出對社會具有責任感的學生,首先要培養學生對自己的責任感,「放任自由」,就是讓他們自己對自己負責的第一步。

在尼爾漫長的教學生涯中,也碰到過一些放任無效的學生,這些學生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由會手足無措,每天都在恍惚中度過。這主要是因為他們進入夏山學校的時間太晚,思維模式已經成了定式。而且這些孩子的家長大多數對學校教育理念也持懷疑態度,孩子在學校和家裡聽到兩套迥異的價值觀,當然會無所適從。

所以,讓你的孩子就讀夏山學校之前,請先相信它。 

結語

以上就是《夏山學校》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一百多年前,當時還是鄉村教師的尼爾就有一個困惑:「為什麼一名15歲的少年不能整日畫畫、無所事事或者讀書呢?」之後,他用幾十年的教學實踐解答了這個困惑:如果一個孩子可以享受到充分的尊重、愛和自由,那麼他可以去做他想做的一切。當我們回想起自己人生的時候,到底是從一個教室搬到另一個教室,一波同學換成另一波同學,還是關於知識的教育,關於人的教育?這恐怕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編輯:Stan】

此為本書書稿的刪減版,更多詳細內容請聽完整音頻。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自由的學校:夏山學校
    孩子們也按班級住宿,每班有一名保姆。中班住在一幢石頭房子裡,大班則睡在茅屋裡,只有一兩個年紀稍大的學生住單人房間。男孩二到四人共用一個房間,女孩也一樣。宿舍裡沒有內務檢查,也沒人替他們整理,他們完全自由。同時,學生沒有規定的制服,他們可以在任何時間穿他們想穿的任何衣服。  報刊稱夏山為「放任學校」,暗示它是由一群無法無天的野蠻孩子組成的學校,因此我覺得有據實報導夏山的必要。
  • 《夏山學校》:自由地成為自己
    雖然本人沒有孩子要培養,但其實在帶團隊的過程中,也對家長們的焦慮著急的心情有所共鳴。說真的,培養與發展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是個很重要很有成就感但又極度操心費力且不太容易做好的事。所以當翻到這本《夏山學校》時,我覺得或許會有點啟發。教育是什麼?
  • 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很重要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原標題: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很重要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每個孩子都富有創造力,創造力就像是一枚種子,需要我們澆灌,這枚種子才能發芽開花!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具體了解下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的方法以及培養孩子創造力的重要性吧!
  • 你最喜歡的教育類小說之《夏山學校的百年故事》
    憑藉以上種種教育方法,這個教育的「桃花源」培養出了大量未被恐懼和仇恨摧毀的健康自由的孩子,他們陽光自信,舉止得體,與他人交往落落大方,創造力十足,能夠快樂地工作,積極地生活。有人說他勇敢,尼爾說這並不需要勇氣,所需要的不過是一個堅定的信念,認為孩子天性善良而不是邪惡而已。尼爾堅信孩子生來就是聰明善良的,假如成人不給他約束,他會盡他的可能發展。此種觀點正和盧梭培養「自然人」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愛彌兒》一書開宗明義:「出於自然創造者皆好,一經人手即破壞」。此觀點深切影響夏山「使學校適應學生」的教育宗旨。
  • 夏山學校的辦學精神
    夏山學校起初是一所實驗學校,但今日的它已不是實驗學校,而是一所革新的學校,充滿了自由的活力。當初尼爾與妻子一起開辦學校所持的共同理念,就是「創造一個不是讓孩子們來適應學校,而是去適應孩子的學校」。快樂是生活的目的,衡量成功的標準,在於「工作愉快與生活積極」,因此學校應該使兒童學習如何去生活,而不只是知識的傳授。
  • 夏山學校的百年故事
    ● 給予孩子們時間,讓他們能夠自然地成長。  ● 給予孩子們快樂的童年,保證他們不會感受到成人製造的壓制和恐懼。  本書中所講述的故事、觀點、教育價值標準以及學校的實踐令人心悅誠服,並且這些對當今世界的教育系統也有重要的價值。  在教育機構中,我們該如何對待孩子才能引導他們進入學習的狀態並開始學習?
  • 《夏山學校》——可以不上課的學校
    (Summerhill Schoool),這是一所可以不上課的學校,單單憑這一點,就可以想像出這所學校的另類程度。關於自由:夏山學校的最大特點就是自由,甚至可以這樣說,自由到相當過分的程度。作者介紹夏山學校時:首先,上課完全自由,這個特點作為夏山學校的標籤,太有辨識度了。這個特點已到了區分學校與非學校的臨界了;其次,學校裡沒有考試,估計有人已經要抓狂了,原有對學校的認識,得推翻重建了;還有,夏山學校沒有固定的所謂規章制度,P17「因為規章都是小孩子自己制定的,並經學校大會通過的。」
  • 如何培養有創造力的孩子?
    想要孩子有創造力,應該怎麼做? 首先我們要了解,創造力來自哪裡呢? 心理學界有一個共識:個性等於創造力。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個性呢?
  • 你是選擇讓孩子出人頭地做精英階層,還是幸福而平凡地生活?這就是夏山和伊頓的區別
    但是,他們卻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教育理想,以及兩種幾乎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可以任意入讀其中一所學校,你會選擇王公貴族皆是豪門的伊頓,還是釋放自由天性擁有人生幸福的夏山?如今在中國,要討論教育,尤其是新教育、放養,釋放孩子天性、素質教育、快樂教育……這些話題,很難繞過一本書和一個同名的學校——夏山學校。
  • 夏山學校:讓學校適應學生
    夏山學校夏山學校創辦者尼爾有感於一般正常學校不適合教育個性特別的孩子,這些孩子多是受到不適當的家庭教育,所以獨創夏山學校,以允許孩子自由活動為原則,使他們在自由中,自主學習想要學的東西,直到他們的學習與活動進入常規,成為所謂「正常」的為止。這所學校的教育彌補了正式教育的缺陷,屬於特殊教育的領域。
  • 走進夏山學校:幫助孩子找回真正的自己
    在2000年,夏山學校力抗教育部門的壓力,堅持自己「free child」的教育哲學,並把自己作為國家教育體系的一種替代選項。其實,夏山學校在英國只是2500所獨立學校之一,鮮有知道它的人。不過因為尼爾的書都已經翻譯到了世界各國,所以夏山學校常常能吸引世界各地慕名前來的參觀者,有家長帶著孩子來的,也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和學者。那天就有三十多位參觀者。
  • 《夏山學校》讀書筆記
    《夏山學校》1、夏山創建於一九二一年,位於英格蘭東薩佛克郡的利斯敦鎮,距離倫敦約有一百英裡。
  • 從世界上最自由的學校走出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麼,夏山是如何讓孩子獲得自由和快樂的呢?雖然同樣接受的是自由教育的薰陶,但從夏山畢業的學生之後的職業發展路徑卻全然不同。在1949年,當時的英國教育部對創辦28年的夏山學校考察後出了一份《英國政府督學報告》,對夏山教育的成果給出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其教育並不與世俗的成功背道而馳。
  • 世界上最自由的學校是什麼樣的?
    看點 1921年教育家尼爾創辦於英格蘭的夏山學校,因為實施民主、自由、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被譽為「最富有人性化的快樂學校」,也是「最自由的學校」。在創始人尼爾看來,自由才可以激發孩子的天性和潛能。誠然,夏山學校並非完美,它也有學生難以適應社會、孩子的興趣如何更持久等困惑,也更適合中產家庭的孩子,但是,像夏山這樣的學校,依然能給到普通家庭啟示:在現有條件下,給予孩子多一點自由和寬容。
  • 《夏山學校》:一本必看的育兒經典
    今天推薦一本一直想推薦的書:《夏山學校》,作者為英國夏山學校的創始人和校長尼爾。
  • 如何「玩」出創造力?
    「創造力是21世紀的關鍵能力,但它不像語文、數學、英語等學術能力,能在學校進行大規模培養和標量化測試,這也是為何「創造力的培養」讓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如此頭疼的原因。所以,創造力該如何培養?玩耍與創造力間有著怎麼樣的聯繫?到底怎麼玩可以提升創造力?在孩子學習過程中,教師或家長可以如何通過引導來進行培養呢?」
  • 《夏山學校》讀書感悟
    夏山學校,這個以「自由發展」為理念的學校,放棄所有約束指導,讓孩子儘可能發揮自己的潛能。上課完全自由,孩子們可以選擇上課與否,上什麼課;夏山的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無論是校長還是孩子,在學校大會上都有同等權利;在夏山,孩子們沒有恐懼,被尊重被肯定,快樂的生活在樂園一樣的學校裡。
  • 什麼是創造力?淺談孩子的創造力培養
    你了解孩子的創造力嗎?什麼是創造力?創造力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的?其實每一個發育健康的人都具有一定的創造潛力。創造力是主體在具體活動中表現和發展起來的各種能力的總和。創造力是運用一定新思維或新的方法對已有的信息進行創作活動,從而形成對個人或社會有價值的新的思想或觀念。
  • 多了解與認識孩子,給他們:愛、自由與民主的教育方式!
    「愛、自由與民主」是夏山學校的建校礎石,這是一所強調統整教育以及培養兒童健全人格與情意發展的學校。在智育過度膨脹,失去教育均衡發展的信念,以及在約束太多,凡事講求標準化的今日,談夏山學校開放教育的理念是有其深意的。
  • 在「不自由的世界」裡,如何幫助孩子做一個自由、快樂的人?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本家庭教育書籍:《夏山學校》。之所以分享這本書,是因為夏山——這所被譽為「人性化的快樂學校」是現代民主學校的開拓者,也是《窗邊的小豆豆》中「巴學園」的原型。對於父母來說,如何把孩子培養成為一個具有良好生活習慣和獨立、健康性格的個體,是擺在很多家長面前的一道難題。雖說現實中,孩子很難遇到像夏山那樣的自由實踐的「試驗田」,也很難遇到像夏山學校尼爾校長那樣具有孩子般單純而高尚性格的師長。但是,在如今這個尚且不夠自由的世界裡,每一位父母仍然可以從這本書中收穫反思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