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加拿大亞裔移民因怕被歧視,生活滿意度排名墊底

2020-12-25 全球財經即時通

Photo by Bruno Aguirre on Unsplash

加拿大統計局周一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加拿大人在疫情期間對生活的滿意程度降至2003年以來的最低,其中年輕人比老年人對生活更為不滿,移民的生活滿意度下降幅度更大,其中亞裔移民在疫情期間的生活滿意度最低。

這項名為「加拿大疫情之前和疫情期間的生活滿意度調查」的新研究使用了2018年和2020年6月的數據,記錄了加拿大人以及不同群體之間生活滿意度的變化。調查通過電話和網絡進行,衡量分數從0到10,其中0代表「非常不滿意」,10代表「非常滿意」。

數據顯示,2018年,加拿大人的平均生活滿意度為8.09;到2020年6月即疫情中期,平均生活滿意度下降了1.38個百分點,僅為6.71。這是加拿大自2003年有可比數據以來,錄得的最低生活滿意度指數。其中,對生活滿意度評分為8分或以上的加拿大人比例從72%下降到40%,而評分為6分或以下的比例從12%上升到40%。

加拿大人2018年和2020年6月生活滿意度評分對比。來源:加拿大統計局

調查發現,在疫情期間加拿大年輕人的生活滿意度比老年人下降得更多。15 歲- 29歲的年輕人對生活滿意度打8分以上的比例從2018年的72%下降到2020年6月的26%,降幅高達46%。這遠遠大於30歲-59歲人群30%的降幅和60歲及以上人群27%的降幅。2020年6月,年輕人的平均生活滿意度評分最低,為6.41,中青年和老年群體分別為6.72和6.93。

從人口來源分類來看,疫情也對移民造成了影響。2018年,外來移民和出生在加拿大的人之間,平均生活滿意度只有很小的差異。但到2020年6月,移民對生活的滿意度下降得更多。其中亞洲移民的平均生活滿意度僅為6.18,在各主要移民來源群體中墊底;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移民的平均生活滿意度為6.40,均低於加拿大本土出生者的6.81。

報告稱,當考慮到就業狀況和區域失業率時,移民和本地人之間生活滿意度的差異有所縮小,表明疫情期間的就業情況是生活滿意度差異的一個影響因素。

社會因素也可能對此產生了影響。例如,移民比本地人更有可能報告說,他們害怕在疫情期間成為「不受歡迎的」或「令人生畏」的目標,因為人們認為他們會對他人健康造成威脅。17%的本地人和41%的來自亞洲的移民表達了這種擔憂。在所有人中,對此心懷不安的受訪者生活滿意度比沒有這種擔憂的受訪者評分低了近0.8個點。

Photo by Eutah Mizushima on Unsplash

除此之外,報告還有一個出人意料的發現,那就是無論疫情之前還是疫情期間,女性和男性的生活滿意度幾乎沒有差異。考慮到疫情期間男女在就業、心理健康和工作和家庭平衡方面的差異,這一結果出人意料。隨著新數據的出現,這將是一個進一步研究的重要問題。

#加拿大移民#、#疫情#、#亞裔歧視#

作者:沈小花

責編:沈小花

相關焦點

  • 紐約皇后區長參選人奎因:因疫情歧視亞裔很愚蠢
    紐約皇后區長參選人奎因:因疫情歧視亞裔很愚蠢
  • 調查顯示:紐西蘭亞裔人群在疫情期間遭遇種族歧視
    由亞裔家庭服務中心(Asian Family Services,簡稱AFS)委託進行的紐西蘭亞裔心理健康和幸福報告發現,亞裔人群在疫情期間出現高度焦慮和緊張,也遭遇著種族主義攻擊。疫情期間負面情緒上升這項研究調查了身處紐西蘭各地的580名亞裔,調查發現,其中近44%的人在全國封鎖後經歷了某種形式的精神困擾。最普遍的現象是緊張和焦慮(57%),其次是對做事沒興趣或不樂意(55.2%),47.4%的受訪者感到無法控制的擔憂,44%感到沮喪和絕望。
  • 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何去何從
    金伯利是一名華裔加拿大人,在紐約生活了超過15年。在接下來幾周裡,她留意到她在公眾場所遇到的「大概十人中有一人」,在看見她時顯得怒氣衝衝。「我從來沒有感受過這種程度的敵意。」「我當下覺得非常憤怒,我因為身為亞裔而被針對,又因身型嬌小而更容易被人當作攻擊目標。」吳多賢說,儘管她並無大礙,她已經開始避免踏足紐約的某些區域。紐約在3月出現了兩宗無關聯的案件,都是亞裔女性因沒有戴口罩而遭遇襲擊。同時,許多人又因戴了口罩而被騷擾。
  • 漫評|疫情之年,美國歧視亞裔的古老毒株重新崛起
    自新冠疫情在美國大面積傳播以來,隨著一些外媒想當然地猜測「病毒源於吃野味」、一些政客粗暴地尋找公共衛生危機「替罪羊」,攻擊中國、歧視亞裔之現象愈演愈烈,無數亞裔美國人深陷「永遠是外國人」的偏見和失望之中。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無數亞裔美國人倍感無助。
  • 留學生回國滿意度調查出爐,加拿大留學生在國內太吃香了
    2020年海外留學趨勢:加拿大留學滿意度「逆風翻盤」!  全球第三大市場調研機構益普索(Ipsos)在疫情期間,進行了一份2020年海外留學趨勢的相關調查。在整體留學滿意度中,加拿大以4.58分的高分排名第一,美國以4.57分位居第二,而澳大利亞整體滿意度最低,僅有4.33分。
  • 美國華裔脫口秀演員黃西:僅討論亞裔在疫情中遭受的歧視遠遠不夠
    「美國當局最初沒把新冠肺炎當回事,認為這只是亞洲人的疾病,疫情暴發後應對不力。許多美國媒體只要提到新冠病毒,便在版面上放一張亞洲人的臉。」黃西說,疫情讓亞裔群體遭受了越來越多的歧視和偏見。「種族分子看到亞洲人的膚色,吐唾沫、罵髒話甚至暴力襲擊這些就隨之都來了。」
  • BBC: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將何去何從
    金伯利是一名華裔加拿大人,在紐約生活了超過15年。在接下來幾周裡,她留意到她在公眾場所遇到的「大概十人中有一人」,在看見她時顯得怒氣衝衝。「我從來沒有感受過這種程度的敵意。」「我當下覺得非常憤怒,我因為身為亞裔而被針對,又因身型嬌小而更容易被人當作攻擊目標。」吳多賢說,儘管她並無大礙,她已經開始避免踏足紐約的某些區域。紐約在3月出現了兩宗無關聯的案件,都是亞裔女性因沒有戴口罩而遭遇襲擊。同時,許多人又因戴了口罩而被騷擾。
  • 加媒:加拿大亞裔社區遭受新冠疫情衍生歧視現象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導,這一次的新冠肺炎疫情衍生出許多種族歧視問題,情況遍及加拿大各地。有專家表示,這是因為人們恐懼,就想找個族群來歸咎責任;也有專家認為反種族歧視要從教育上著手,希望能在中小學和工作場所開設更多相關的課程和講習活動。
  • 美國亞裔名人挺身而出,反對疫情期間的種族歧視現象
    (圖片來源:美聯社) 據美聯社報導,這一幕激怒了鄭,也是她認為亞裔名人應該挺身而出為亞裔發聲、反對針對亞裔的攻擊的原因之一。有關當局表示,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反亞裔的攻擊越來越多。 出演過CBS電視劇《末日逼近》(The Stand)的鄭說:「我認為我們不能假裝這一切好像沒發生一樣。」
  • 中新網評:為什麼疫情之下美國亞裔遭受歧視越來越嚴重?
    中新網5月15日電 題:為什麼疫情之下美國亞裔遭受歧視越來越嚴重?作者:金朗潤每年5月是美國政府設立的亞太裔傳統月,其目的是為了感謝亞太裔對國家做出的貢獻。據美國民間組織華人權益促進會統計,目前全美各地每天報告的針對亞太裔的歧視事件在100起左右。截至4月7日,該機構匯總的歧視事件已接近1400起。這些歧視事件以言語騷擾、刻意迴避、毆打等形式出現。另有來自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報告顯示,疫情期間全美境內針對亞裔社區仇恨犯罪的數量持續上升,值得高度關注。
  • 亞裔女孩溫哥華巴士上遭種族歧視 眾乘客齊聲相護
    中國僑網7月11日電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導,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加拿大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事件不斷增加,包括在溫哥華地區,此類事件也成倍增長。
  • 加拿大移民:五連冠!加拿大榮獲全球生活質量國家排名第一!
    疫情期間成功之路提醒您注意個人防護!時刻保持防護狀態!革命尚未成功!望需繼續努力! 加拿大環境優美,地廣人稀,空氣潔淨,自然資源豐富,經濟市場穩定,教育基礎雄厚,文化多元而包容,因此成為全球公認的最宜居的國家之一,這點是大家公認的。也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
  • 中國留學生遭歧視!澳媒:52%受訪者稱疫情期間遭遇種族歧視
    據環球網報導,澳洲有學者針對新冠疫情下中國留學生是否遭受不公平待遇發布了一項調查報告,報告顯示,有超過52%的受訪留學生表示,從3月以來,他們因中國身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種族歧視。除了言語攻擊外,還有很多人因為亞裔外表和佩戴口罩遭在公共場合遭到了推搡、吐痰或咳嗽等具有暗示性行為的舉動。疫情期間,事實上不僅是澳洲,還包括美國、英國等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對當地的中國人表現出了強烈的種族歧視,在地鐵上被乘客辱罵、在馬路上被吐痰,甚至有一名留學生因為在公共場合佩戴了口罩而被圍毆,而他們遭遇如此待遇的原因竟然僅僅是因為他們的亞裔面孔以及當時中國國內嚴重的新冠疫情。
  • 墨爾本亞裔巴士司機遭歧視……疫情間
    據悉,該女子此前在Marrickville地區對一名亞裔女性造成了傷害,並辱罵對方。印尼華人移民拉尼·普拉梅斯蒂(Rani Pramesti)告訴ABC,她本周三遛狗的時候遇到種族歧視行為。普拉梅斯蒂在本周三遛狗的時候遭到種族歧視,她說一個男人騎車從她身邊經過,她看了他一眼,這名男子衝她喊:「看什麼看?
  • 加拿大移民VS澳大利亞移民對比
    和2021年移民計劃需要401000移民,其中包括80800名經濟移民、103500名家庭移民、59500名難民和受保護人,5500名人道主義和其他類別。 在移民計劃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使在疫情期間,配額也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這表明了加拿大聯邦吸收移民的決心。
  • 國際述評:亞裔美國人頻遭歧視 誰在為疫情下的「精神瘟疫」推波助瀾?
    中新社記者 馬佳佳 刁海洋新冠肺炎在世界範圍內持續蔓延,在給各國民眾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脅的同時,部分國家因疫情引發的種族歧視與仇恨又發展成另一種「精神瘟疫」。誰在為「精神瘟疫」推波助瀾?誰又該為疫情下的種族主義抬頭負責?
  • 美國種族歧視矛盾中亞裔表現很奇怪:既是受害者,也是旁觀者
    但由於新冠疫情,Floyd又丟掉了工作。在2007年,Floyd曾因持械搶劫被捕,並在2009年認罪背叛監禁五年。 如同非洲裔美國人一樣,在美國以及加拿大的歷史上,亞裔群體也曾經遇到過諸多制度性歧視:美國與加拿大都出現過禁止華裔入境的法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族裔的美國與加拿大人都曾經被看作成為敵僑而被迫遷徙。或許您認為,這些已經是舊時代過去了舊帳,對今天的種族問題毫無關聯。那麼,在新冠期間,發生在美國與加拿大的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行為,恐怕值得您的注意。
  • 疫情期間對加拿大移民系統影響有哪些?
    2020年突如其來的移民當真是給大家都上了一課,這場措手不及的戰役讓本該今年移民的小夥伴不得不按下暫停鍵,而同樣面對壓力的還有加拿大移民的百萬移民計劃,百年難遇的移民利好卻不偏不倚地趕上疫情,一起來看看對加拿大移民系統影響有哪些。
  • 加拿大留學生回中國很吃香:多大卻輸給了約克!
    加拿大最新累計確診總數增至581395例,其中489813人治癒,15606人死亡,現有確診為75976例。加拿大的中國留學生數量一直佔據留學生主要來源前三名,在2016年前一直排第一名,從2017年至今被印度超過,位居第二。市場調研機構益普索(Ipsos)在疫情期間對中國留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加拿大的中國留學生滿意度最高,薪水最好。
  • SAT考取滿分仍遭拒收 美國名校歧視亞裔(組圖)
    核心提示:考取SAT滿分報讀普林斯頓大學卻遭拒,17歲的華裔少年李健(JianLi,音譯)指稱美國精英學府歧視亞裔學生校方致力於吸納不同種族、社會階層、宗教背景、天資及性取向的學生,以豐富校園生活的多元化。  母獅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