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評|疫情之年,美國歧視亞裔的古老毒株重新崛起

2020-12-25 騰訊網

沒有小心求證、仔細調查,只有大膽設想、妄自判斷。自新冠疫情在美國大面積傳播以來,隨著一些外媒想當然地猜測「病毒源於吃野味」、一些政客粗暴地尋找公共衛生危機「替罪羊」,攻擊中國、歧視亞裔之現象愈演愈烈,無數亞裔美國人深陷「永遠是外國人」的偏見和失望之中。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無數亞裔美國人倍感無助。從美國東西海岸到內陸地區,都發生過亞裔和亞洲留學生在公共場所遭口頭騷擾乃至踢打推搡等攻擊事件;社交媒體上充斥著各種反亞裔話題。據美聯社20日報導,疫情期間,亞洲食物和亞裔商人遭受經濟衰退、種族歧視雙重打擊。中國人被美國網友描繪為「野味吃客」,沉寂已久的「亞洲食物骯髒說」捲土重來,很多餐館倒閉關門。在洛杉磯唐人街,倖存下來的商戶仍是四面楚歌:有的外牆總有擦不完的「抹黑」塗鴉;有的總是接到騷擾電話,胡亂訂餐,只是為了浪費老闆的時間和金錢;有的送餐員直接遭客戶吐口水……

亞裔的種種遭遇並不太讓人意外。回望美國兩百多年的歷史,種族關係向來脆弱,種族主義從未消失。在流行病期間或危機時刻,美國當局把移民當成替罪羊,煽動仇外、排外言論的案例更是屢見不鮮。19世紀50年代,德國和愛爾蘭移民曾因黃熱病橫遭指責;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俄國猶太人和墨西哥人先後因斑疹傷寒遭遇歧視;20世紀初,華人因舊金山鼠疫遭當局驅逐;20世紀80年代,海地移民因愛滋病病毒受到汙名化。而今,疫情之年,川普政府的應對失誤一覽無遺。於是,他們故技重施。

自3月以來,美國一些政客和媒體無視世衛組織警告,不斷歪曲事實,屢屢給病毒貼上中國標籤,甚至炮製「實驗室洩毒說」。3月7日,國務卿蓬佩奧在接受福克斯採訪時提到「中國病毒」。隨後,推特上「中國病毒」一語的轉發量增加了650%。3月9日,美國保守派媒體上的此類用語增加了800%……而正是這些與病毒一樣危險的措辭,對美國人如何看待亞裔產生了深遠影響。

「儘管過去十多年,美國社會反亞裔的偏見一直在穩步下降,但在歧視性言論煽動下,這一趨勢在幾天內逆轉。」美國《健康教育與行為》雜誌的一份報告指出,人們潛意識中的刻板印象被點燃,更相信亞裔美國人「永遠都是外國人」,更容易對亞裔表達敵意,甚至訴諸暴力。

病毒究竟從哪來?這似乎是問題的本源。研究人員發現,美國的大多數病例是從歐洲而不是亞洲輸入的。本月中旬,美國疾控和預防中心的新報告指出,早在去年11月,新冠病毒就在義大利傳播。當時一名4歲男孩出現呼吸困難和皮疹等症狀,專家的回顧性分析發現,其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此外,今年6月,義大利國家衛生研究所發表報告稱,米蘭和都靈的汙水系統去年12月中旬就存在這種病毒,比中國報告的首批病例早了兩周。

然而,對於這些逐步揭開的科學判斷,美國一些政客和保守派媒體不願等、也不想聽。他們一心想的是,如何利用美國社會對少數族裔的長期偏見,如何借題發揮,火上澆油,以轉移抗疫失誤的指責。他們讓一部分美國人不假思索地將疫情歸咎於中國,讓種族主義這棵古老毒株從地窖中重新崛起。

幸好,美國亞裔因疫情遭遇的種族歧視迄今仍是零散的,未形成規模或「浪潮」。與此同時,反對疫情種族主義的行動也在進行中。美國國會眾議院9月通過一項決議,譴責「所有形式的與新冠病毒相關的反亞裔情緒」,包括「中國病毒」提法。《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刊登了大量譴責亞裔歧視的文章。在紐約等地,地方政府開通熱線電話或發布公告,鼓勵民眾舉報種族仇恨犯罪線索。

與此形成對比,川普政府仍無動於衷。美國疾控與預防中心曾在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暴發期間成立打擊歧視行為的工作組,但它尚未宣布針對新冠疫情的類似行動;美國司法部也沒有表態,是否會像2001年「9·11」恐襲後保護南亞和中東裔那樣,作出快速反應。又或者說,這屆即將卸任的政府已無心修補不斷撕開的社會裂痕,更無力扭轉急轉直下的兇險疫情。

「我們生活在一個失敗的國家。」美國《大西洋月刊》曾這樣評價疫情肆虐中的美國,「不是病毒擊垮了美國,是它揭示了早已垮掉的美國。」如今,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拜登——這位舉著反種族歧視旗幟上臺的總統,他能否扭轉美國的「失敗」?能否將赤裸裸的種族主義重新壓回黑暗地窖?能否讓生活在美國的無數少數族裔走出無力、無助的漩渦?可能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相關焦點

  • 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何去何從
    紐約市和洛杉磯市的警方稱,針對亞裔人士的仇恨犯罪有所增加,而舊金山州立大學與多家倡議組織表示,他們合辦的報告中心從今年三月至今,接收到超過1700宗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歧視報告。在包括德州、華盛頓州、新澤西、明尼蘇達與新墨西哥在內的13個州,警方都接到並處理了上報的仇恨事件。
  • BBC: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將何去何從
    紐約市和洛杉磯市的警方稱,針對亞裔人士的仇恨犯罪有所增加,而舊金山州立大學與多家倡議組織表示,他們合辦的報告中心從今年三月至今,接收到超過1700宗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的歧視報告。在包括德州、華盛頓州、新澤西、明尼蘇達與新墨西哥在內的13個州,警方都接到並處理了上報的仇恨事件。
  • 美國的歧視鏈: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亞裔
    來看,美國爆發的大規模騷亂和「黑命貴」運動已經超越了弗洛伊德事件本身而是點明一個更深層的問題,那就是種族歧視問題。 據97年調查,美國貧窮線以下的家庭,白人佔9.9%,黑人佔bai.%。黑人的失業率一般比白人高三四倍,有的城市高達六七倍。黑人工人的工資平均只及白人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1955 年12月1日,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城黑人R.帕克斯夫人在公共汽車上僅因為拒絕讓座給白人,被捕入獄。
  • 美國華裔脫口秀演員黃西:僅討論亞裔在疫情中遭受的歧視遠遠不夠
    「美國當局最初沒把新冠肺炎當回事,認為這只是亞洲人的疾病,疫情暴發後應對不力。許多美國媒體只要提到新冠病毒,便在版面上放一張亞洲人的臉。」黃西說,疫情讓亞裔群體遭受了越來越多的歧視和偏見。「種族分子看到亞洲人的膚色,吐唾沫、罵髒話甚至暴力襲擊這些就隨之都來了。」
  • 中新網評:為什麼疫情之下美國亞裔遭受歧視越來越嚴重?
    中新網5月15日電 題:為什麼疫情之下美國亞裔遭受歧視越來越嚴重?作者:金朗潤每年5月是美國政府設立的亞太裔傳統月,其目的是為了感謝亞太裔對國家做出的貢獻。據美國民間組織華人權益促進會統計,目前全美各地每天報告的針對亞太裔的歧視事件在100起左右。截至4月7日,該機構匯總的歧視事件已接近1400起。這些歧視事件以言語騷擾、刻意迴避、毆打等形式出現。另有來自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報告顯示,疫情期間全美境內針對亞裔社區仇恨犯罪的數量持續上升,值得高度關注。
  • 國際述評:亞裔美國人頻遭歧視 誰在為疫情下的「精神瘟疫」推波助瀾?
    中新社北京8月28日電 題:亞裔美國人頻遭歧視誰在為疫情下的「精神瘟疫」推波助瀾?多項研究表明,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針對亞裔、華裔的歧視行為越來越嚴重。美國皮尤研究中心近期發布的一項研究發現,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大約40%的亞裔和非裔美國人稱,由於自己種族的緣故,周圍人的行為讓他們感到「不舒服」。美國民間組織華人權益促進會也對疫情期間亞裔族群受歧視問題進行了跟蹤調查研究。
  • 亞裔在美國遭受歧視,政客裝聾作啞,煽動「政治病毒」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美國的種族歧視愈演愈烈,如今亞裔人群也受到波及,究其原因是美國一些政客在疫情問題上轉嫁所引起的,美國社會對立撕裂現狀正在加劇,任何群體都有可能被捲入其中。亞裔美國人在美國頻繁受到歧視,生存現狀令人堪憂自新冠疫情蔓延以來,美國受到疫情影響嚴重,但美國政府並沒有將全部精力放在疫情上,部分政客更是將疫情政治化,意圖「甩鍋」給中國。這便導致美國民眾盲目追隨,將種族主義的病毒蔓延至美亞裔身上。
  • 紐約皇后區長參選人奎因:因疫情歧視亞裔很愚蠢
    紐約皇后區長參選人奎因:因疫情歧視亞裔很愚蠢
  • 陷種族歧視焦慮,亞裔美國人心理健康堪憂
    (美聯社資料圖片)王玉明說:「華裔美國人每天都在擔心自己的安全,同時這個問題也在使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愈發嚴重。從微信群裡大家的交流來看,最大的擔憂就是當他們去某個地方時,就會很擔心自己因為是亞裔或華裔而受到言語或肢體攻擊。」除了擔憂疫情發展,許多亞裔美國人對處理種族主義事件越來越焦慮,這可能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 疫情中遭遇歧視與攻擊的亞裔:我永遠不可能成為美國人的一員
    (觀察者網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愈發嚴重,生活在美國的亞裔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歧視與攻擊,這可能正揭示了一項關於「美國身份」的殘酷現實。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7日報導,現年31歲的劉文(音譯)雖然並沒有在美國出生,可自從移居美國之後,她就非常希望能夠儘快融入當地人的生活。
  • 紐約歧視亞裔案飆增9倍,亞裔成美國大小社會問題的「替罪羊」
    中新社·華輿訊 據瞧紐約報導 新冠肺炎引發了替罪羊和仇恨現象,導致紐約疫情期間歧視案件激增,2月至6月期間,針對亞裔的種族歧視案件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9倍。但是,隨著疫情持續蔓延,社區需要互相幫助,因為亞裔往往成為許多社會問題的替罪羊,疫情讓其更加突顯。美國是個多族裔的大熔爐,如果大家不相互幫助,誰還會來幫助彼此。唯一結束制度性種族主義的方法是爭取應得到權益,相互幫助和自我教育。
  • 美國亞裔名人挺身而出,反對疫情期間的種族歧視現象
    (圖片來源:美聯社) 據美聯社報導,這一幕激怒了鄭,也是她認為亞裔名人應該挺身而出為亞裔發聲、反對針對亞裔的攻擊的原因之一。有關當局表示,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反亞裔的攻擊越來越多。 出演過CBS電視劇《末日逼近》(The Stand)的鄭說:「我認為我們不能假裝這一切好像沒發生一樣。」
  • 中新網評:「搬到檯面上」的這股歧視亞裔風潮何時消退?
    當前美國疫情仍在蔓延,社交媒體上針對亞裔的情緒宣洩依然不時可見,亞裔依然遭受著或者赤裸裸或者隱性的偏見與歧視的困擾,深陷在無力與無助的谷底…… 華裔專欄作家Su-Jit Lin是一名在美國出生的華人,近日在《赫芬頓郵報》撰文披露「至交好友曾因新冠疫情讓我滾出美國」。
  • 美國亞裔團體再訴常青藤大學招生歧視
    去年5月,一群亞裔美國人代表全美64個亞裔社團,針對哈佛大學在錄取中歧視亞裔學生的行為,首次向美國聯邦政府提起行政申訴。一年之後,陣營擴大一倍的美國亞裔教育聯盟,再次提交了針對耶魯大學、布朗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等3所常青藤大學歧視亞裔申請者的行政申訴。
  • 美國疫情歧視未平!中餐館不堪其擾 民眾致力改善對亞裔敵意刻版印象
    中國僑網12月21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編譯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掀全球恐慌,在美國,關於亞裔飲食的謠言一度甚囂塵上,導致華人受到各種歧視,民眾對亞洲食物甚至開始反感。以反種族歧視內容為主的雜誌「捍衛中國食譜」(Chinese Protest Recipes)創辦人克拉倫斯關(音譯)說:「說我們吃狗、蝙蝠還是老鼠,這些歧視又老套的傳聞一直都在;但這次的疫情更顯示,對華人歧視的改善真的非常少。」
  • 司法部裁定:美國名校招生非法歧視亞裔!
    撰稿 Taola | 排版 Ziyan | 校對 Ac終於!
  • 面對美國白人對亞裔的歧視,李小龍當年是怎麼做的?
    最近,美國掀起的反種族歧視遊行聲勢越來越浩大,不僅歐洲各國加入其中,連日韓等亞洲國家也紛紛響應。這讓人在感慨美國黑人遭受不公待遇的同時,也思考起亞裔群體的類似處境。由於複雜的歷史原因和亞裔微弱的存在感,亞裔歧視現象,從未引起過美國主流的關注——上一個為此不懈努力並產生強力影響的人物,還是李小龍。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去年《好萊塢往事》中對李小龍的不當塑造,能夠掀起那麼大爭議的原因。
  • 疫情之下·亞裔美國人面前的兩座大山如何跨越
    亞裔美國人爭取平等組織執行長Thomas Yu表示,疫情期間「仇外心理」抬頭,亞裔美國人面臨兩座大山——失業率高起、歧視激增。 飛行模式or戰鬥模式?
  • 最新調查:非裔和亞裔美國人因新冠疫情遭受更多種族歧視
    中國日報網7月2日電(高琳琳)據美國《赫芬頓郵報》網站7月1日報導,一項最新調查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美國的非洲裔和亞裔群體所經歷的種族歧視比以往更多,他們還擔心戴口罩可能使自己成為攻擊的對象。
  • 哈佛耶魯相繼淪陷——美國名校歧視亞裔愈演愈烈?
    2017年,司法部對哈佛大學「歧視亞裔學生」展開的就是類似調查!而耶魯大學是繼哈佛大學之後,第二所常春藤盟校因被指在招生時歧視亞裔,遭聯邦政府調查。這次針對耶魯大學的調查是回應2016年亞裔教育聯盟(AACE)的投訴,他們向司法部和教育部控訴耶魯大學、布朗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非法歧視亞裔申請人,在錄取過程中給予不同對待。不過,教育部駁回了對布朗和達特茅斯的投訴,理由是沒有足夠細節做支撐,而耶魯大學就沒有那麼好運了,被司法部和教育部門聯合盯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