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司法部和教育部已針對耶魯大學是否非法歧視亞裔美籍學生,展開民權調查!
2017年,司法部對哈佛大學「歧視亞裔學生」展開的就是類似調查!而耶魯大學是繼哈佛大學之後,第二所常春藤盟校因被指在招生時歧視亞裔,遭聯邦政府調查。
這次針對耶魯大學的調查是回應2016年亞裔教育聯盟(AACE)的投訴,他們向司法部和教育部控訴耶魯大學、布朗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非法歧視亞裔申請人,在錄取過程中給予不同對待。
不過,教育部駁回了對布朗和達特茅斯的投訴,理由是沒有足夠細節做支撐,而耶魯大學就沒有那麼好運了,被司法部和教育部門聯合盯了起來。
當然,人家也不能直接說:「對,沒錯,我就是歧視你們。」面對這種風口浪尖上的話題,總是要出來辯解幾句嘛!
「耶魯大學在歷來的本科招生政策中不存在任何種族歧視行為,我們樂於公開自己的本科招生做法流程和信息,並承諾我們將堅定不移地為耶魯大學的多元化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
同時他還指出:
學校的招生是考慮「整個人」,而不僅僅是SAT、GAP等冰冷數字呢!還是要綜合參考申請者的學術、興趣、領導力、社區貢獻等的呢!在過去的15年時間裡,耶魯大學亞裔新生還不到14%,而2022年亞裔新生的比例將增長到21.7%了呢!(⊙o⊙)…這場景,好像有點似曾相識啊……我們好像聽到了哈佛在辯解:
「公平錄取學生」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起訴哈佛,控告其違反了1964年人權法案,要求哈佛公開該校的招生紀錄數據。
亞裔教育聯盟AACE向教育部和司法部對哈佛提起申訴,指控哈佛在錄取過程中限制亞裔學生的錄取數量,涉嫌歧視。
美國司法部宣布,對哈佛等美國多所名校在招生過程中涉嫌歧視亞裔學生進行調查。
SFFA提交新材料,證明亞裔學生被可以打很低的分數。
哈佛大學辯駁,原告的統計分析看不到哈佛錄取工作中涉及的許多無形因素。
美國16所頂級名校聯合向波士頓聯邦法院提交意見書,要求法庭在哈佛大學被指涉嫌歧視美籍亞裔申請人的訴訟中,判哈佛大學勝訴。
司法部就SFFA指控哈佛歧視亞裔一事發表聲明,支持亞裔學。
哈佛大學回應,對司法部介入案件「深感失望」,政府在重複「誤導性的空洞辯詞」。
如此:對於10月15號開庭的哈佛大學「亞裔歧視案」的判定結果就尤為重要了,這很可能決定了耶魯大學最後的判定結果,畢竟可能會影響到「平權法案」,結果究竟如何,我們坐等吃瓜。
留學生可能都有過一些
或多或少遭到歧視的經歷,
內心怒火熊熊燃燒又苦於無處發洩…
這不,最近剛剛擠進前30的UCSB又搞起了事情。
拍自UCSB Art 1C 課堂規則的一頁PPT
開學第一天,老師會強調一下課堂紀律這是十分普遍的事情,這些規定也沒有什麼問題,可問題就出現在他不僅僅用了英文,還用了中文。
什麼意思?
為什麼不用韓文日文拉丁文?
偏偏用中文???
意料之中,這件事一經爆出,隨機引起了UCSB不少小夥伴們的不滿,格外在說中國學生在課上經常玩手機、聊天、睡覺一樣嘛???
大家紛紛表示不能理解:
而類似UCSB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美國羅切斯特大學校車內曾張貼了專門把「巴士禮儀」翻譯成中文的告示。
去年底,澳洲布裡斯班機場被爆出機場內張貼了一張純中文的告示:「各位尊貴的乘客,請您切勿在此廳內吐痰」。
17年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T Austin)的通告欄及電梯處也曾出現一張針對中國學生的告示,上面稱這張告示是專門給中國人上的道德課,諷刺我們喜歡抄襲論文、簡歷造假,還經常打嗝和放屁。
憤怒之餘,我們也不防想想,
造成這種現象的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中國人在國外會是這樣的印象呢?
據稱,UCSB涉事的這門課程相對來說比較輕鬆,而且比較容易拿A,所以報這門課的人也不在少數。
正是課比較寬鬆,中國學生裡也存在著上課玩手機、聊天甚至瞌睡的情況,所以 PPT上出現中文,也疑似老師無奈之舉。
另外,中國人在國外低素質行為也屢見不鮮;
一個在美國出生的ABC,跟母親走在紐約華埠街頭,邊捏鼻子邊問:「為什麼只要是中國人的地方,都又臭又髒?」
多倫多一間白人超市,一個華人女性在蔬果部挑選水果,把原本堆放得整整齊齊的櫻桃翻得亂七八糟,拿在手上捏來捏去,反覆挑選比較一顆顆已很圓潤飽滿的櫻桃。旁邊的白人顧客目睹這一幕,氣憤地說:「怎麼中國人買水果,好像是在挑選珠寶鑽石?」
在舊金山一家麥當勞速食店,一個四口之家,叫了四個漢堡,但只叫了一杯飲料,然後在眾目睽睽之下,全家輪流用那唯一的紙杯不斷自助加添汽水。
紐約超市,華人顧客在挑選盒裝雞蛋,把稍嫌小的雞蛋挑出來,再把其他盒內大一點的輪番調換,直到全部滿意才罷手。
在紐約皇后區一間漢堡王速食店,一名華人婦女以為周圍無人注意,迅速把店中任意取用的餐紙和袋裝番茄醬全部搜刮一空,放入隨身攜帶的手袋內。
看啊,這都是中國人做出來的事情啊!正因為部分人的低素質行為,才讓外國人對中國人「另眼相待」。
如果,用我們每一個的行動來證明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如果,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來向他們傳遞屬於中國的溫度;
如果,用我們每一個人的愛去感化他們。
即使我們改變不了哪些低素質人的行為,
但是至少我們可以讓外國人知道:
在中國,還有很大一部分人,
他們溫暖、可愛、善良、包容,
是不是會比我們看著新聞邊刷手機邊罵外國人「狗眼看人低」
來的更有效果呢?
凡是想要深入全面了解蘇城、上海、無錫等地各大國際學校的,或是對擇校有任何疑問與不解的,可以添加以下工作人員微信進行諮詢與溝通,留學一站通也熱烈歡迎家長和學生加入「萬人留學群」,群內會有很多留學福利、乾貨、資訊及各類精品免費線上線下活動放送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