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讓出國留學變得情況複雜。但從長遠來看,華人家長對世界頂尖名校的熱情是不減的。然而,在中美關係降入冰點後,又有一個關於美國名校的醜聞曝光:
在經歷了長達2年的調查後,美國司法部認定:著名的Yale University耶魯大學,在本科錄取上有明顯的種族歧視行為,最大的受害者正是亞裔!
耶魯大學一再強調自己的錄取是公正的,但美國司法部認為,耶魯大學違反美國《1964年民權法案》的證據很確鑿,判決已不可逆轉。如果耶魯大學不「悔改」,那麼接下來會被起訴。
亞裔錄取率僅為非裔10%
不同於美國社會對非裔的歧視,耶魯大學的「重點歧視對象」是亞裔:美國司法部報告指出,在同等的錄取條件下,亞裔的錄取率只有非洲裔美國人的十分之一。耶魯大學時常會因為種族原因拒絕條件同等、甚至更好的亞裔。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也強調:耶魯大學公然在各個招生步驟中,帶著主觀情緒去考慮種族因素,不加約束,這種行為是非常違背公平公正的。
儘管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平權法案,呼籲美國大學重視非裔美國人,但他想得到的結果,絕不是「非裔美國人錄取率是亞裔10倍」。
雖然華人會覺得「什麼,這麼低嗎?我身邊就有朋友或者朋友的孩子在耶魯」,但事實既然已經被認定,那麼亞裔對耶魯的印象分,必然會大大下降。
耶魯卻認為:美國司法部很荒謬
對於這個調查結果,以及必然會損失的聲譽,耶魯大學坐不住了,直指美國司法部「荒謬、無理」,校方明確表示:
「我們能提供足夠信息,表明招生是按照程序走的、沒有違背任何倫理道德。美國司法部的判定是無情的、倉促的,我們不會屈服,也不會改變招生細則。」
耶魯大學還不忘「安撫」亞裔,在聲明中補充道:「我們一定會致力於學生多元化、多樣性,不戴有色眼鏡」。
BBC:在美國除了正向歧視,還有逆向歧視
弗洛伊德案件是歧視,耶魯大學招生同樣是歧視,只不過前者是歧視非裔,後者是「過於保護非裔,歧視亞裔」。BBC撰文指出:美國的「歧視類別」紛繁複雜,有正向的,還有逆向的。
之所以說耶魯是逆向歧視,只說華人錄取率還不夠:美國本地白人的錄取率,居然也只有非裔美國人的四分之一,這種狀況相比美國百年來的黑人被歧視事件,完全稱得上逆向歧視。
BBC認為,一系列的平權法:包括非裔、少數種族、土著美國人、婦女的制定,讓原本的「過度歧視」突然變成了「過度保護」,反倒侵佔了白人利益和亞裔利益。
最可憐的總是亞裔:從沒被認定為是「重點保護對象」,無論黑人白人之間怎麼平衡,似乎都沒有亞裔什麼事。耶魯大學亞裔錄取率最低就是一個縮影,在社會的其他領域,亞裔的待遇也不見得好。
BBC文章中還提供了一個數據:普林斯頓大學錄取中,亞裔需要的SAT(美國高考)成績,比白人、西班牙裔、非洲裔分別高出50、235、280分。
而哈佛大學的錄取中,亞裔需要比白人、西班牙裔、非洲裔分別高出140、270、450分 —— 這難道能不算歧視?儘管耶魯大學們一再強調按規矩,但他們的證據顯然沒有說服力。
哈佛大學剛剛「逃過一劫」,又將面臨調查
既然說到了哈佛大學,這可是在耶魯大學之前的「美國高校錄取歧視案」的主角。去年,哈佛大學招生辦被指涉嫌歧視亞裔申請人,然而聯邦法院在長時間調查後,認為哈佛大學是合規的。
起訴哈佛大學的組織名叫SFFA(大學生公平錄取),他們認為哈佛大學在評估申請人時,一定考慮了種族因素,所以才讓亞裔人士的錄取分數處在獨一檔。
該組織還強調:哈佛大學內部有一種「種族平衡」系統來限制亞裔錄取,因為亞裔在考試成績上往往更優秀,因此哈佛大學認為這會侵害其他群體的利益,並不能一概地擇優錄取。
但哈佛大學的回應是:我們現有的亞裔學生佔比高達23%,我們沒有做錯什麼。在調查後,美國法院也裁定哈佛大學的招生體系沒有問題。
然而在耶魯大學被裁定歧視後,有消息稱,哈佛大學有可能再次會面臨調查。美國其他的常春藤名校,現在估計也有些坐不住了。為了種族平權而犧牲掉「高水平亞裔」,這種爭議已經持續多年。
就像亞裔家長訴苦的那樣:多年寒窗苦讀,為了實現常春藤夢想,結果贏了分數、輸給了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