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白人對亞裔的歧視,李小龍當年是怎麼做的?

2020-12-13 國有大為

最近,美國掀起的反種族歧視遊行聲勢越來越浩大,不僅歐洲各國加入其中,連日韓等亞洲國家也紛紛響應。

這讓人在感慨美國黑人遭受不公待遇的同時,也思考起亞裔群體的類似處境。

由於複雜的歷史原因和亞裔微弱的存在感,亞裔歧視現象,從未引起過美國主流的關注——上一個為此不懈努力並產生強力影響的人物,還是李小龍。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去年《好萊塢往事》中對李小龍的不當塑造,能夠掀起那麼大爭議的原因。

而最近,恰好有一部關於李小龍的紀錄片,能夠讓人看到真實的李小龍,究竟是怎麼樣的——《若水》。

片名「Be Water」,取自李小龍名言「像水一樣,朋友!」

關於「水的哲學」,李小龍有過一段著名論述——

一個好的武術家就像水一樣。

為什麼?因為水是無形的。

因此,你抓不住它,也無法用拳頭擊傷它。

所以像水一樣柔軟靈活吧,清空你的思想,無形無式,如水一般。

將水倒入杯中,它變成杯的形狀;

將水倒入瓶中,它變成瓶的形狀;

將水倒入茶壺,它變成茶壺的形狀。

水可靜靜流淌,亦可沖天巨浪。

像水一樣吧,我的朋友!

上善若水,是中國古老的道家哲學,也是李小龍精武精神的核心思想。

這部紀錄片,沒有流水帳似地堆砌李小龍的生平,而是緊緊圍繞「若水」,截取了他一生之中的四個時期,為我們呈現「李小龍是怎樣煉成的」。

01

童年

1940年11月27日,李小龍出生於美國舊金山(舊稱舊金山)。

父親李海泉是粵劇名伶,當時日本吞噬了大半個中國,戰火連天,民不聊生,劇壇也一片肅殺。

人心惶惶之下,視粵劇為生命的李海泉帶著孕妻來到美國唐人街,繼續發展事業。

在此背景下,李小龍(本名李振藩)出生了。

李小龍的母親何愛瑜,是香港四大家族之首、香港第一位百萬富翁何東的侄女。

而何東也是何鴻燊的伯祖父。

因此,不久前逝世的賭王,其實跟李小龍是表兄弟。

在李小龍三個月大時,父親把他帶回了香港,他的整個童年基本上是在戲班子裡度過的。

可以說,李小龍是妥妥的童星出道。

當他還是個嬰兒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在了電影裡。

電影《金門女》

到了八九歲,他已經演了十數部電影,塑造了許多精靈古怪的熊孩子形象,成為當時有名的兒童演員。

到了13歲,他拜葉問為師,開始習武。

因為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李小龍成了葉問最得意的門生,這段師徒關係也在後來傳為佳話。

更重要的是,正是學習詠春的經歷,改變了李小龍的一生。

彼時香港門派林立,大家各自為陣,爭鬥不休,年輕氣盛的李小龍喜歡跟其他門派的學徒打擂PK,經常鼻青臉腫地回家。

這讓家裡越來越擔心,甚至有警察朋友警告說,擔心李小龍走上黑社會的道路。

於是父親考慮再三,給了他100美元,把他送回了舊金山。

02

遠赴重洋

1960年,李小龍考進華盛頓大學主修戲劇,同時鑽研哲學和心理學。

求學期間,他關注到了美國華裔的歷史和遭受歧視的尷尬境遇。

對此,李小龍的策略是毫不顧忌地結交不同種族的朋友,包括白人、非裔、亞裔、拉丁裔,以此來向種族主義者進行無聲對抗。

他對校園活動非常熱衷,跳舞、唱歌、戲劇,各種比賽能參加就參加,並故意帶著自己的少數族裔朋友們一起,專門在白人面前表演。

他的自信、陽光和樂觀,打破了美國人對亞裔默默無聞、低調順從的刻板印象。

閒暇時間,他還帶朋友們去影院看香港電影,結果發現大家對中國功夫很感興趣。

這讓他開始思考中國功夫的真諦,漸漸形成了「功夫似水」的人生哲學。

隨後,他創辦了振藩國術館,開創截拳道,傳播中國功夫。

起初,慕名而來的都是他在華盛頓的同學和朋友。

但後來越辦越好,漸漸名聲大噪,好萊塢大明星史蒂夫·麥奎因、詹姆斯·加納、波蘭斯基和莎朗·塔特夫婦,還有NBA球星「天勾」賈巴爾,甚至包括華納兄弟的老闆,都成為了李小龍的徒弟和朋友。

由此,他順勢打入好萊塢。

不少人都看過李小龍在福克斯面試《青蜂俠》的珍貴視頻,不管是自我介紹還是動作展示,他都表現得謙謙有禮,落落大方。

不卑不亢的態度和機敏幽默的談吐,令人印象深刻。

動作快到攝影機無法捕捉

因此,他順利拿下了《青蜂俠》的角色,對能在銀幕上展示中國功夫感到興奮。

然而開拍之後,他才發現所飾演的加藤只是個無甚臺詞的輔助性角色。

此後幾年,李小龍都耿耿於懷,拒絕再扮演任何帶有刻板印象的亞裔角色。

60年代後期,他專注於研習武術、教授學徒,以及幫好萊塢明星做動作訓練。

和莎朗·塔特共事

1969年,李小龍還創作了一個以華人為主角的動作片劇本。

華納對這個本子很滿意,原本敲定了李小龍自編自演,並擔任製作人,但最終這個項目還是因「擔心觀眾無法接受一個亞裔面孔的英雄」而流產。

直到去年,這個劇本才終於被改編成了美劇,也就是我向大家推薦過的《戰士》。

當年被拒絕後,李小龍一怒之下帶著妻子和孩子回了香港。

卻沒想到,在自己的故土走向了事業巔峰,進而影響了世界。

03

重返香港

這一趴大家都很熟悉,本片也是一筆帶過。

回到香港後,李小龍接連拍攝了《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和《龍爭虎鬥》等四部影片。

龍在九天,夢回精武

他塑造的剛強勇猛的男兒形象,在港英政府統治下的香港引起了強烈的共鳴和轟動,極大振奮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不僅被毛主席稱讚「功夫好!打得好!」,而且遠銷海外,在全世界掀起了一波功夫熱和李小龍熱。

1973年上映的《龍爭虎鬥》,成本只有85萬港幣,卻收穫了9000多萬美元的全球票房,相當於如今的5.21億美元。

如此成績,放到現在也是現象級的賣座大片。

這個時候,華納後悔莫及,當即決定推出一部名為《死亡遊戲》的合拍片。

影片的創作理念就是以李小龍為主打,召集全世界最頂級的武術家和技擊大師齊聚一堂,共同打造一部前所未有的功夫電影。

卡司包括菲律賓棍王伊魯山度、韓國合氣道宗師池漢載、跆拳道高手唐龍,還有中國武打演員洪金寶、元彪,以及李小龍的高徒「天鉤」賈巴爾。

如此炸裂陣容,令影迷備受期待。

卻不料,片名一語成讖。

04

飛龍在天

在《死亡遊戲》拍攝期間,李小龍猝然去世,年僅33歲。

儘管只出場了11分鐘,但最後的闖關大戰留下一幕傳世經典,至今仍為影迷津津樂道。

在他的身後,還留下了無限的唏噓和永恆的緬懷。

毫不誇張地說,李小龍的突然去世震蕩了大洋兩岸。

他生前的好友徒弟們、好萊塢的明星們、世界各地的影迷功夫迷們,還有自發前來的幾萬香港市民,紛紛為他送別,隆重程度世所罕見。

萬人送葬,人山人海

李小龍的一生非常短暫,但是光輝耀眼,轟轟烈烈。

他將「Kungfu」寫入英語詞典,將中國功夫傳播到全世界,對自由搏擊和格鬥理念的探索與中國哲學相融合,也被認為是現代綜合格鬥MMA的先驅……

他的身上有太多標籤、謎團和傳奇,有光環加身的榮譽,也有喋喋不休的爭議,但作為與貓王、喬丹、阿里、馬龍·白蘭度、鮑勃·迪倫等文化偶像齊名的「20世紀百大影響力人物」之一,李小龍絕對是當之無愧的中國英雄。

而最令我敬佩的,是他骨子裡與生俱來的熱血和自信。

在那個歐美普遍歧視亞裔的時代,他用實際行動改變了世人眼裡的中國形象,並持續為之抗爭和發聲。

他是一個有著拳拳之心的民族主義者,但同時又超越於此——在功夫理念上,他主張破除門派之見,兼收並蓄,像水一樣溫和圓融而又力道千鈞;

在種族觀念上,他擁抱人人平等,世界大同,像水一樣保護自己而又抵禦侵害。

因此在我看來,他既是鐵骨錚錚的中華兒女,也是超越時代、種族和國界的世界公民!

相關焦點

  • 美國的歧視鏈: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亞裔
    據97年調查,美國貧窮線以下的家庭,白人佔9.9%,黑人佔bai.%。黑人的失業率一般比白人高三四倍,有的城市高達六七倍。黑人工人的工資平均只及白人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1955 年12月1日,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城黑人R.帕克斯夫人在公共汽車上僅因為拒絕讓座給白人,被捕入獄。
  • 耶魯大學被批「種族歧視」:歧視亞裔和白人,偏愛黑人?
    畢竟每一年耶魯大學都會收到來自全世界的學生申請,所以對於學生們而言耶魯大學申請條件可是尤為的重要,可是就在前不久耶魯大學卻被爆出一條耶魯大學招生偏愛黑人,歧視亞裔以及白人的指控信息,而且這一指控還是由美國的司法部指控,所以這無疑對耶魯大學造成巨大的影響,那麼其真實的情況究竟如何呢?耶魯大學難道真的如同傳聞那般具有種族歧視?
  • 美國司法部:耶魯大學招生非法歧視白人學生及亞裔美籍學生
    美國常青藤高校耶魯大學在本科錄取程序上歧視亞裔和白人,違反《1964年民權法案》。此前哈佛大學被裁定在招生過程中不歧視亞裔美國人。但美司法部要求聯邦上訴法院推翻先前的這項裁定。該法案集中關注教育與就業問題,旨在對少數種族、土著美國人、婦女等歷史上被排斥的群體給予關照。平權行動也被稱為扶持行動,是一項爭議議題。如種族配額或大學入學的性別配額等扶持行動採取的一些政策被批評為「逆向歧視」,它侵佔白人和亞裔利益。
  • 美國司法部:耶魯大學招生非法歧視亞裔美國人和白人,違反民權法
    路透社8月14日消息,美國司法部周四(14日)指控耶魯大學在本科招生過程中非法歧視亞裔美國人和白人申請者,違反美國民權法。該部門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一調查結果是針對亞裔美國人團體對耶魯大學行為的投訴展開兩年調查的結果。美國司法部表示,如果耶魯大學不採取「補救措施」,將對該校提起訴訟。耶魯大學一發言人表示,該校「堅決否認」這些指控,但已全面配合調查。司法部表示,雖然在有限的情況下,大學可以在招生過程中合法地考慮種族因素,但「耶魯大學對種族的使用完全過度」。
  • 白人排擠黑人敵視?亞裔在美國處境尷尬
    亞裔的擔憂  梁彼得事件和奧斯卡上的笑話似乎證明了許多亞裔美國人長久以來的擔憂──即白人歧視亞裔,黑人等其他少數族裔卻又把亞裔和白人歸為一類,認為亞裔也在享受所謂的白人特權。  理論上,亞裔和黑人、西語裔應該非常團結,因為同為少數族裔,他們無論歷史上還是現如今,都遭到歧視。
  • 耶魯大學遭美國司法部指控,錄取過程非法歧視亞裔和白人
    ,司法部的一項調查發現,耶魯大學違反了聯邦民權法,非法歧視亞裔美國人和白人申請人。當時,該組織因部分亞裔美國人成員申請被拒而對哈佛大學提起訴訟,指其傾向於錄取白人、非裔和拉丁裔學生,在制度上歧視亞裔。在哈佛招生歧視案纏訟四年後,哈佛大學贏了。經波士頓聯邦法院法官日前裁定,哈佛大學招生程序雖不完美,但符合憲法規定。該事件我在《如何從藤校錄取規則背後的歷史和真相,理性看待「爬藤」的代價?》中介紹過。
  • 美國司法部正式起訴耶魯大學歧視亞裔和白人,普林斯頓接受調查!
    想必大家一定還記得之前鬧得轟轟烈烈的哈佛歧視亞裔案,在經過了一年多的審判後,去年當地時間10月1日,聯邦法院裁定,哈佛大學本科招生程序並未有意歧視亞裔申請人,這也意味著哈佛大學在本起招生歧視案中獲得勝訴,而兩年前同樣被指「歧視亞裔」並站隊哈佛的耶魯卻沒那麼「幸運」,當地時間10月8日,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最新報導,美國司法部正式起訴耶魯大學
  • 【特稿】美司法部告耶魯招生歧視亞裔和白人
    美司法部告耶魯招生歧視亞裔和白人 陳丹 美國司法部8日起訴耶魯大學,指認這所常春藤聯盟院校在本科招生過程中歧視亞裔和白人申請者,因而違反美國《民權法》。
  • 美國白人女子兩度侮辱亞裔 證據不足未被指控歧視
    中國僑網7月6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期兩度在公共場合涉嫌歧視亞裔的54歲女子Lena Hernandez當地時間3日遭警方逮捕。不過她的被捕原因並非歧視,而是涉嫌在2019年在Torrance mall與他人交惡。
  • 不但歧視亞裔,還歧視白人
    就在近日,耶魯大學遭到指控稱,這所世界著名學府的招生竟然也參考種族膚色,而且專門歧視亞裔和白人學生!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在當地時間8月13日,美國司法部指控耶魯大學在本科招生程序中「非法歧視」了亞裔美國人和白人學生,因此要求該校在本月27日前作出修改,否則將對其提起訴訟。
  • 美司法部說耶魯大學招生時歧視亞裔和白人
    美國司法部13日說,耶魯大學在本科招生過程中歧視美國亞裔和白人申請者,如不調整,將面臨訴訟。耶魯否認這一說法,表示不會做改變。司法部在一份聲明中說,根據一些亞裔團體的投訴,司法部做了大約兩年調查,發現耶魯招生過程中存在「基於種族和祖籍國」的歧視,種族是耶魯每年大量招生決定背後的「決定性因素」,這一類似於種族配額的做法違反美國民權法案。
  • 司法部認定耶魯大學本科招生非法歧視亞裔和白人
    【僑報記者徐一凡8月13日華盛頓報導】8月13日,司法部發布公告,稱今天認定發現耶魯大學在本科生錄取過程中歧視亞裔美國人申請人和白人申請人,違反了1964年民權法案第六章。該認定是針對美國亞裔團體對耶魯大學行為的投訴而進行的兩年調查的結果。
  • 司法部裁定:美國名校招生非法歧視亞裔!
    投訴舉報一浪接著一浪,司法部2018年終於表態,將展開對常春藤盟校為期2年的民權調查。而昨日,華人們期盼了很久的裁決終於下來了,司法部裁定:耶魯大學的本科招生程序存在非法歧視亞裔和白人學生的情況,勒令其在即將到來的2020-2021年本科招生中不得使用種族或民族血統作為招生依據,否則將提起上訴,以幫助耶魯大學執行其相關義務。
  • 美國亞裔學生受歧視忍氣吞聲 怕影響學業得罪人
    中新網2月4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引述《密蘇裡人報》報導,從韓國轉校至密蘇裡大學的學生蔣俞勝(Jang Yu-seung)穿過校園時,一名過路的白人學生朝她喊叫並伴有侮辱性語言。他甚至還朝蔣俞勝吐口水。面對這種歧視行為,蔣俞勝卻不知該怎麼辦。  截止到2015年秋季,密蘇裡大學的亞洲留學生共有2303名。如果加上亞裔美國學生,該數字達到3082。
  • 美司法部:耶魯大學非法歧視亞裔、白人學生,招生時更偏愛黑人
    據《每日郵報》報導,8月13日周四,美國司法部稱,在2016年接到對耶魯大學、布朗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等常青藤院校的投訴後,經過為期兩年的調查,他們認定耶魯大學非法歧視亞裔和白人學生,並更偏愛黑人學生。在同等分數的申請者中,亞裔美國人和白人的申請成功率僅為非裔美國人的1/10到1/4。
  • ,美國亞裔藉助社交媒體反抗歧視
    文章講述了新冠疫情之下亞裔群體無端遭受種族主義歧視與攻擊的現狀,希望亞裔在社交媒體上的分享能夠引起其他群體的關注。 納瓦羅是來自舊金山的一名護士,近來因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種族歧視已讓他倍感焦慮。病毒最早是在中國被發現的,隨著病毒在全世界蔓延開來,美國亞裔便遭受了毫無根據的指責與攻擊。 那一刻,納瓦羅真的倍感憤怒。 「我第一反應就是朝他罵回去,但深吸一口氣之後我意識到那樣做可能會讓我處於危險當中。」
  • 美媒:美司法部判耶魯大學招生歧視白人亞裔 黑人錄取率高出亞裔10倍白人4倍
    司法部並將這個根據亞裔族群申訴而進行的為時兩年的調查結果通知了耶魯大學。與非洲裔申請人相比,具有類似學術背景的亞裔和白人申請人的錄取可能分別只有非洲裔的十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耶魯大學根據種族因素每年拒絕幾十名亞裔或白人提出的入學申請。司法部指出,儘管聯邦最高法院認為獲得聯邦資助的大學在某些有限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申請人的種族背景,可耶魯大學對種族背景的利用完全沒有限制。耶魯大學在錄取程序中的許多步驟中都考慮種族因素,導致種族影響在錄取決定中被成倍放大。
  • 亞裔被罵帶病毒滾回中國 面對歧視韓裔女作家:此刻我是華人
    而遭歧視的,不僅是華人,也是全體亞裔,更是不分種族的全人類。在紐西蘭,有華人被白人男子比中指,還被罵F開頭的髒話。有越南裔女孩在停車場被男子當面罵「小心新冠病毒」。也有亞裔學生在學校遭霸凌、歧視和孤立,華人記者在街頭被打。
  • 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華人,為何全世界只關注黑人被歧視?
    ▲關於那時的唐人街,大家可以去看看根據李小龍遺作改編的美劇《戰士》,對當時華人生存的環境、幫派之間的鬥爭以及《排華法案》都有介紹。Sam Yeun是洛杉磯主要的酒水經銷商,華人又一向勤儉,所以有錢並不奇怪。白人得知他這麼有錢之後,分外眼紅。
  • 美司法部指控耶魯招生歧視亞裔美國人和白人申請者,校方否認
    人民視覺 資料圖當地時間13日,美國司法部指控耶魯大學在本科招生過程中歧視亞裔美國人和白人申請者。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3日報導,美國司法部在一份聲明中指出,耶魯大學每年都會以種族為基礎來評判亞洲裔和白人申請者的成績,並以此為由拒絕他們的入學申請。」